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5,(3):3
<正>英国一群古生物学家最近成功从古化石中发现了一种名为萧克劳希海鬃蜥﹑像海豚与鳄鱼综合体的巨型肉食性爬行动物的新物种化石。当地媒体更戏称它是"尼斯湖水怪的表亲"。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古代海洋生物活跃在1亿7000万年前。它们长相有点像海豚,鼻子到尾巴长达4.2米,在侏罗纪时期栖息在苏格兰周围的温  相似文献   

2.
方舟 《海洋世界》2011,(2):46-49
地中海可能会丧失其蓝鳍金枪鱼物种,高科技的捕鱼技术和不善的渔业管理,已经将金枪鱼的储量降低到了危险的水平. 世界海洋中,没有比巨型蓝鳍金枪鱼数量更多的鱼类了,成年蓝鳍金枪鱼身长可达4米,重达680千克,其寿命长达30年.它们在水下的速度却快得惊人,能达到每小时40千米,水下潜水深度能超过半英里0.8千米.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4):8-8
当大西洋鲱鱼相互靠近时,它们最终会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团体。最近,科学家利用海洋成像技术发现:一个大西洋鲱鱼的“超级团队”中有几亿个成员,而整个团队的覆盖面积可达几十平方千米。这项研究的带头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洋学家尾古拉斯·马克里斯表示,目前,大西洋鲱鱼的数量正在减少,了解它们的群体特征将有助于人类对其进行保护。大西洋鲱鱼聚集在一起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更容易找到配偶,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8,(3):6-6
挪威奥斯陆大学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学家日前公布了对一种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海洋怪兽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古老海生怪兽的化石最早被发现于2006年。当时古生物学家们通过这种古生物的部分骨骼猜测,该怪兽的体长可能会超过8米。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东南沿海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凶残的杀人蟹。这种蟹,叫尖头蜘蛛蟹。一只巨型的成年尖头蜘蛛蟹,体宽一般有30多厘米,当它伸开锋利的蟹爪时,足足有3米多长,最大的可达3.7米。这种蟹,平时并不杀人。它们通常生活在3600米的深海海底,靠捕食鱼类为生。别看它身躯庞大,动作却十分灵敏。在它眼前游过的小鱼,几乎没有一条能逃脱它的巨大螯钳。不过,到了交配和产卵期,它们就会成批地爬到浅水区。这个时候,它们就会攻击人类。  相似文献   

6.
车忱 《海洋世界》2005,(6):23-23,26,27
1895年4月24日,乔舒·斯洛坎驾驶着他的“斯普雷”号单桅帆船从波士顿启航,开始了长达3年的环球航海,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完成单人环球航海的人。100多年后,另一条名为“斯普雷”的小船又书写了新的历史。新“斯普雷”号是世界上第一条无人驾驶水下航船(AUV),它穿越湾流的行动证明了用这种船进行长途水下航行的可行性,并为海洋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看上去像一架滑翔机,船体用铝制成,总重约55千克,全长2米,呈橘红色,翼展1.6米。2004年  相似文献   

7.
英国国际海洋数据公司制造出1艘可以一分为二的远洋运输船。这艘登记吨位为1796立方米的船是由2个可以在船体正中60米长度上分开的孪生船体组成。每个船体可分为6米宽、3.4米深和满载时吃水深度为2.8米的独立驳船,每条驳船有自己的推进系统和安装在起重器上以便从桥下通过的驾驶室。  相似文献   

8.
石油部新从国外引进一艘新型海洋调查船(见图)。这艘船专供研究海洋地质水下取芯用。船的排水量为12,800吨,长68米,宽15米,已经运行了二年,证明性能良好。船的导航技术十分先进。它用雷达、劳兰、卫星相结合方式组成导航系统。船上所使用的探测仪器也都是目前世界上  相似文献   

9.
波浪杀手     
船在海上航行最怕遇上风暴,好在现代的海洋气象预报已能适时地提请船只注意风暴的来临,使海难事件大为减少。但海上也偶有突发事件,其中有一种不期而至的巨浪令船员们谈之色变。这种波浪的特点是,在比较平静的海面会突然传来单个或一组波高达到15~20米的大  相似文献   

10.
从前,人们以为洋底像锅,越往中央越深,而洋底一定是平坦的。1873年,英国海洋考查船“挑战者”号,用普通测海锤,测得大西洋中间有一带比较高的地方,好像是一座大山。1925~1927年,德国海洋考查船“流星”号,用回声探测仪,探查到了那座大山,还给它画了图像:这座大山在大西洋中部,由北向南,呈 S 状绵延,长27780千米,宽1100~1800千米,山  相似文献   

11.
参加德国海洋考察船的法国和德国科学家最近在南太平洋发现了37座高达4000米的海底火山。这些火山分布在南部海岭和帕克斯岛以南海域(距智利海岸2000公里)之间的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基础线上,它们的年龄在8万年至2000万年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下海登山     
1918年,德国一艘名为“流星”的海洋调查船在大西洋进行海底调查时,偶然从回声探测仪上发现:大西洋中部海域的海底高出两边。这使科学家们惊叹不已。后来,通过对大西洋的全面调查,又找到了海底高地的“两极”。这座大西洋海底山脉,始于冰岛南的大洋中部,一直延伸至南极附近,曲曲弯弯长达1万多千米,平均宽度在1000千米以上,比两侧洋底平均高出2000米,与周围一些海盆相比,其相对高度在3000米~4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与大西洋的形态一致,也呈“S”型。山脉由一系列平行的山系结合在一起,露出海面的顶峰组成…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5,(5):3
<正>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西部的西澳州近年有越来越多人把饲养的金鱼和锦鲤等观赏鱼拿到河流放生,导致这些鱼类的体型迅速增长。一些河道中近期发现重达2千克的巨型金鱼及8千克重的锦鲤,体型长达1米,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而原本在河中生长的侏儒鲈等本土鱼类一般身长只有10厘米,体重100克。这些巨型金鱼不单跟原本在河中的本地鱼类争夺食物,甚至吃掉它们,并会带来新的寄生虫和疾病,其中一种巨型金鱼更对当地  相似文献   

14.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所拥有的新海洋研究船“MIRAI”号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研究船之一。该船建造于1997年,属于破冰船级,装备有许多高精度仪器和设备,可用于未来全球延时海洋气象和海洋学观测及研究。其超常船体和专门设计的防摇装置,使它能够承担高纬度区和极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观测任务。船上还装有一套TRITON海洋观测浮标阵,这是它不同与常规海洋学研究船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15.
略论汕头海洋科技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汕头是一个依托海洋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海洋是汕头的生命线。根据汕头的区位特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海洋活市”的战略方针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其基本内涵是以海洋为依托,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把汕头带向繁荣发达的ZI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探讨汕头海洋科技的发展问题,是汕头科技和海洋工作的重要课题。汕头海岸线长达289千米,大小岛屿63个,附近海域水深200米,大陆架3.61万平方千米,水深100米以内渔场3.2万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监第九支队作为海监总队的一个基层支队,是2000年10月成立的。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亲身经历了支队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的过程。刚成立时,支队一穷二自,只有一辆汽车,没有船。支队共有16名人员,执法工作主要由执法监察科4名同志负责,管辖的是海岸线长达1595千米的广西沿岸海域。执法监察科的4名同志多是从海洋监测、观测岗位转行而来,即使个别同志曾有少许的海洋执法经历,而那些在海监机构成立之前的执法活动却是不规范的。支队的执法工作就是在这个起点上启动的。  相似文献   

17.
朱继懋 《海洋学报》1981,3(2):307-329
从1948年法国设计FNRS-2号第一艘深潜器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海洋开发和军事上的需要,对深潜器(又称可潜器)给予了广泛重视。目前,深潜器已成为海洋调查、海底打捞、深海救生、海洋研究以及建造各种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美国1970年下水的深潜救生艇(DSRV)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以在1524米水深援救失事海艇艇员,每次24人,化费研制费高达二亿多美元。三艘“南鱼座”号深潜器,在一年内把沉没在深750米海底的120条鱼雷打捞起来。深潜工作艇“阿尔文”号和“CURV”号把失落在深856米海底的一颗氢弹打捞起来。著名深潜器“阿鲁明纳”号和打捞船“密执尔”号合作打捞了沉没在深1538米的另一艘深潜器“阿尔文”号。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艘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最近在上海造船厂整体安装成功,不久即将出海试航、试钻。“勘探三”号钻井船,总长度91米、宽71米、高100米,工作排水量两万吨以上。钻井船上面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钻井平台,下面为两个潜艇式形状的沉垫,中间用六根直径为9米、高24米的大立柱将平台和沉垫联成一体,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甲板的高度相当于一座十二层大楼。 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设备特殊、质量要求和技术难  相似文献   

19.
北欧海盗船     
在挪威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划桨木船。这是人们在1904年从奥斯陆发掘出来的北欧海盗船。这条海盗船长约23米,宽约4米多,是一艘吃水浅的快速木船。据记载,当年北欧海盗使用这种船,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出没于北海海域达两个多世纪。这种船宛如生活在北海地区的海象,能够经受得住北海惊涛骇浪的袭击。北欧海盗船的特点是船底平浅。没有在一般木船上所能看到的船中心线龙骨。船体结构使用的木板同船体尺寸相比又薄又窄;当拼在一起时,恰似铠甲一般,具有充分的弹性,便于承受外界袭  相似文献   

20.
1三维地震的研究到2006年,美国海洋地球科学调查船的能力将由研究船“Marcus G.Langseth”而得到加强。目前,“Langseth”还是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的三维地震采集船(西方传说号)。在对船只改装后,它将成为能采集高质量三维地震资料的科学研究船。目前,它已试验性地用一条电缆按密集的网格采集了一小块三维地震资料。这种工作方式的效率极低,其质量也不高。“Langseth”将做真三维地震采集工作,以得到和工业三维地震相近的高质量资料。我们会议(指拉蒙特将召开一次三维地震采集会议)的主题是:三维地震图像:海洋地学研究的新机遇。我们将讨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