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早已认识到地壳中元素含量与矿床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迄今为止的地球科学还缺乏根据来说明造成元素与矿化不均匀分布的机制是什么?在全球范围内,矿床往往集中分布在几个成矿带中,在成矿带内,矿床又集中在若干个成矿省中;一个成矿省内的矿床通常只集中在几个矿化密集区内,在一个密集区内的矿床,特别是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主要集中在一、二个矿田内;在一个矿田内,尽管可以有许多矿床和矿点产出,但往往是一、二个矿床占据了矿田矿石储量绝大部分,在一个矿床中,70%—90%以上的矿石储量则又常常被一、二个主矿体(脉)所占有。甚至在一个矿体(脉)中,  相似文献   

2.
新疆西昆仑科库西里克铅锌矿床地质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永观  郭坤一  廖圣兵  肖惠良  王涛 《地质学报》2006,80(11):1930-1938
新疆西昆仑地区科库西里克铅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理岩层间断裂带内.本文阐述了该矿床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矿体特征及矿石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变化特点,并与区内密西西比型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科库西里克铅锌矿床矿体围岩—大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高于矿石,Rb、Th明显富集,Ce略富集,Ti亏损;矿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Rb正异常明显,Ba、Nb、Zr、Ti负异常,既继承了围岩特征,又保留了成矿热液的成分特点.而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的矿石与围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致.据此认为科库西里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受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理岩和断裂构造控制,成矿过程中有岩浆热液的加入.  相似文献   

3.
消息     
◇苏联在铀-钼矿床和呈矿点的矿石中,发现一种少见的含铀-钼矿物,称为水钼铀矿(Moypum)—(UO_2 UO_3·5.5MoO_3·5.3H_2O)。此矿物生于上述矿床的表生带中,与其他所有铀钼矿物在物理性质上和化学成份上都有所不同。水钼铀矿为深紫色,其中铀含量极高。四价铀的含量大大超过六价铀。矿物是在还原条件下生成的。晶体结构与U_3O_8相似。  相似文献   

4.
卢庆兰 《吉林地质》1990,9(2):39-48
辽河群层控铅锌矿床包括沉积变质的层状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的脉状矿床和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迭加改造的不规则矿床。这些矿床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构成矿石的主要矿物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等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量元素、流体包体、同位素组成等标型特征和成因信息,揭示了成矿规律和各类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为在该区找矿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5.
分散元素铟富集的矿床类型和矿物专属性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研究了我国一些铁锰矿床、铜矿床及铅锌硫化物矿床矿石及矿物中铟的含量变化特点 ,发现In在不同类型的铅、锌、铜、铁、锰等矿床中并不大量富集 ,在这些矿床中矿石平均wIn大都低于 10× 10 -6;在锡石硫化物矿床和富含锡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中 ,矿石中wIn平均可达 80× 10 -6以上 ,这类矿床中铟的工业储量可达数百吨甚至数千吨 ,80 %以上的铟都富集在闪锌矿中。研究结果表明 ,铟的富集成矿具有矿床类型和矿物专属性 ,这种专属性对铟资源的寻找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新余市石竹山硅灰石矿床硅灰石矿物量5 400余万t,相当于54个大型硅灰石矿床资源量规模,硅灰石矿物含量平均约60%。Ⅱ、Ⅷ号矿体为石竹矿区内主矿体。Ⅱ号矿体走向延伸超过4 800 m,倾向延深超过1300m,平均厚度14.14m,硅灰石平均含量60.86%,矿石类型以硅灰石-石英-方解石型(Ⅱ号矿体)为主。Ⅷ号矿体走向延伸超1 000 m,倾向延深超过600 m;平均厚度14.67 m;硅灰石矿物量600余万吨,硅灰石平均含量61.80%,矿石类型主要为硅灰石-透辉石型。蒙山地区"岩体+碳酸盐岩+构造裂隙+盖层"组合的矽卡岩与矽卡岩化大理岩化蚀变带是寻找硅灰石矿体的重要区域;石竹山—库里一带中深部具有寻找锡铜钨多金属矿的较好潜能。  相似文献   

7.
甘肃马泉金矿金品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政科  姜启明 《甘肃地质》2009,(2):30-34,71
通过对马泉金矿床主体(三、四号矿带)及外围矿带矿石品位分布资料的研究后认为:四号矿带金品位高于三号矿带,夹石含量少予三号矿带,易选矿石多于三号矿带,因而矿石质量优于三号矿带;外围矿带品位低于矿床主体品位.以低品位矿石为主。通过对矿石品位分布直方图(数学模型)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概率(〉95%)假设检验后认为:矿床主体品位分布概率曲线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通过对矿床平均品位算术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研究后认为:矿床属品位均匀型矿床,建议矿床的氧化矿石边界品位为0.5×10^-6原生矿石边界品位为1.0×10^-6;特高品位下界为29.0×1^-6。  相似文献   

8.
沙尾风化壳高岭土矿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平 《矿床地质》1990,9(2):167-175
广东沙尾高岭土矿属残积型风化壳矿床,分为白云母二长花岗岩钠化高岭土矿和斑状二长花岗岩高岭土矿。矿石主要组成矿物包括高岭石、埃洛石,伊利石及石英,含少量长石。原矿石SiO_2高达67—70%,Al_2O。20—23%,精矿SiO_2 47—50%,Al_2O_3 33—36%。矿石铁、钛含量低,SiO_2/Al_2O_3在2.2—2.5之间。高岭土的成矿作用分为前期热液蚀变阶段和后期表生风化阶段,前期主要以钠长石化和白云母化为主,后期通过地表水淋洗发育成高岭土风化壳。  相似文献   

9.
前言 1959年秋至1960年春,芬兰东部当地农民相继发现了一些矿石标本并送给矿业公司的勘探部门,这导致六十年代初期一系列地质勘探和物理探矿工作的开展,结果绍木索米绿岩带中发现两个仅具次经济价值的Ni-Cu矿床,即海尔塔哈秋矿床(Hietaharju-下简称海矿床)和彼拉-耶后矿床(peura-aho—下简称彼矿床)。两矿床的矿石储量和品位分别为23.8万吨(Ni—O.86%,Cu-0.43%,Co—O.05%)和26万吨(Ni—O.58%,  相似文献   

10.
张红雨  苏犁  秦红 《现代地质》2022,36(1):321-332
对内蒙古大沟井钒矿床的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常量和微量元素、X射线粉晶衍射以及显微能谱分析,探讨矿石中钒的赋存形式、形成环境以及保存条件等.研究结果表明,矿石样品中P2 O5含量变化范围为0.81%~6.14%,显示其磷含量普遍较高,反映地层中较为富集磷;样品烧失量的范围为7.75%~41.24%,比较大,反映云母及泥质...  相似文献   

11.
李建忠  刘宇平  沈战武 《地质学报》2012,86(12):1972-1993
通过野外填图、坑探和钻探以及室内测试、研究认为:黑牛洞铜锌矿床原来可能是一个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被动边缘裂谷的大型甚至特大型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围岩是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变晶糜棱岩、变粒岩、浅粒岩和构造蚀变岩,剪切型矿化和蚀变带包裹了矿体,原岩是石英砂岩、泥质石英粉砂岩、泥质岩和硅质岩夹基性火山岩、少量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经过变质达到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以块状、角砾状和准块状矿石为主的矿床是富铜矿,矿石的铜平均品位为1.68%,锌品位平均为1.53%;矿化与褪色带、硅化关系密切.矿化类型以广泛发育韧性剪切带型浸染状矿化岩或矿石(分别简称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为特色,具有与糜棱岩、千糜岩相同的变形特征,可见两期以上的金属矿物透镜体、变形条带和不协调微褶皱.矿床具有原地韧性变形改造、变质再生矿床的特点;矿石、矿体的围岩和氢、氧、硫、铅、硅同位素特征显示,块状、准块状和角砾状矿石的矿质基本来源于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是变质生成矿床,也是原矿石的再生矿床,而剪切型矿化岩或矿石可能是中元古代海底火山-裂谷作用形成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经过多期韧性变形、变质改造形成的,是溶解为主的化学再活化的残余.构造改造、再生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34.26±0.5Ma.,形成于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2.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本次勘探工作,综合分析英坪磷矿矿床地质特征,为后期矿山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根据室内显微镜下磷矿石的结构构造,研究磷矿成因;根据区内磷矿石的自然类型,结合镜下特征,分析矿石中矿物共生组合关系;通过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的分析,了解矿石中P2O5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矿石中主要杂质组分含量与有益组分P2O5含量对比分析,认识各矿石自然类型的化学特性及变化规律;根据磷矿成因分析,初步认为磷矿石的结构构造是反映矿床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龙岩中甲铁矿矿床特征及分散元素铟镉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光武 《地质与勘探》2013,49(1):130-143
福建龙岩中甲含锡多金属硫化物磁铁矿矿床中有2种分散元素In、Cd具有工业价值.本文利用常规的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手段,对该矿床矿石中分散元素铟、镉的含量及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床锌(铅)矿化系列铁矿矿石中分散元素铟、镉含量在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中均超过其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的最低工业品位数倍,含量较高.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矿床为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因.该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与中国东部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多金属成矿带复合部位之闽西-梅州Pb-Zn-Cu-Fe矿多金属成矿带,因此对矿床特征及其中伴(共)生的分散元素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天山黄山东铜镍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山东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黄山深大断裂控制,是由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闪长岩组成的复式岩体。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质岩石和矿石中的铂族元素(PGE)含量很低,其中IPGE(Os, Ir, Ru, Rh)与PPGE(Pt, Pd)含量相近,PPGE略高于IPGE。岩石平均2×10-9,矿石平均86×10-9。在矿石中,PGE含量与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岩石和矿石具有相似的分配模式,PPGE和IPGE之间分异很弱。Ni/Cu—Pd/Ir关系图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形成黄山东岩体的原始岩浆为MgO含量较高的PGE不亏损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过早期硫化物深部熔离,带走了岩浆中大部分的PGE,可能是造成黄山东矿床母岩浆中PGE明显亏损的主要原因。矿石低的Pd/Ir比值(为4.22~17.24,平均值为849)及高的Ir含量(为2.04×10-9~21.45×10-9,平均值为8.79×10-9)显示黄山东矿床成矿过程中后期热液作用不明显。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了地壳物质的混染以及橄榄石、辉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是引起该矿床硫饱和并发生硫化物熔离作用而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柿竹园超大型钨-锡-钼-铋-铍矿床形成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竹园已探明的钨、锡、钼、铋金属储量已超过百万吨,是罕见的超大型矿床。 1.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产于燕山早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株与中晚泥盆世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上。自花岗岩体向外,可分为5个矿石带:内接触带面型云英岩钨锡钼铋矿石带,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锡钼铋矿石带,矽卡岩钨铋矿石带,大理岩网脉状锡铍矿石带,  相似文献   

16.
梅仙丁家山铅锌矿床是闽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中多个大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丁家山铅锌矿床两类矿石(含磁黄铁矿矿石和含磁铁矿矿石)内的闪锌矿和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及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技术,揭示二者的微量元素组成和赋存状态,探讨成矿温度及矿床成因方面的重要信息.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内Fe、Mn、Cd、Cu、In、Pb、Bi元素较为富集,两类矿石内的闪锌矿除Fe元素含量相差较大以外(平均值分别为9.3%和1.7%),其他元素含量并无明显差异;电子探针面扫描和LA-ICP-MS剥蚀图像显示元素Mn、Cd、In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而Fe、Cu、Pb、Bi则有类质同象和显微包体2种存在形式.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元素Co、Ni、Pb、Bi相对富集,Ni、Mn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Cu、Co有类质同象替换和显微包体2种形式,Pb、Bi主要以方铅矿包体形式存在.两类矿石中的闪锌矿Zn/Cd比值分别在120~150之间和93~210之间,均指示中温成矿条件.两类闪锌矿内Fe、Cd、Mn元素含量特征与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内的闪锌矿相吻合;矿床内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揭示成矿物质来自于岩浆岩.上述证据共同支持梅仙丁家山铅锌矿矿床属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庙前高岭土矿床原矿主要由石英、7A我水高岭石和伊利石组成,含水量微斜长石及三水铝石;原矿全铁(Fe2O3)含量为0.26%,二氧化钛含量0.03%,铁、伏含量较低;-45μm粒级自然白度78.4%;矿石易于分选,是优质的陶瓷和填料原料矿床。  相似文献   

18.
辉钼矿多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界产出的辉钼矿.其不同多型之地质产状、晶体构造、微量元素和物理性质等都有所差异.因之研究辉钼矿多型的上述标型特征:对于分析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明确找矿方向、评价矿床远景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同时,也为确定矿石工艺加工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矿石提供基础资料.不容置疑,辉钼矿多型的研究已成为近代矿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辉钼矿多型研究的最新进展,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位于法国比利牛斯山的Trimouns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滑石-绿泥石矿床之一。对该矿床形成的条件及滑石和绿泥石矿石的含量已较清楚。它是由不同类型的岩石通过热液交代蚀变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白云岩蚀变为滑石为主的矿石和硅铝质岩石(云母片岩和伟晶岩)蚀变为绿泥石为主的矿石。滑石矿石显示片理化结构(滑石片岩)或压实块状结构(块滑石)。由伟晶岩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矿石为呈绿色的球状矿体,而由云母片岩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矿石呈块状或片理状、颜色为灰绿色和深灰色。本文对欧洲这个独一无二的滑石和绿泥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高盐度(20to30%eq.wt%NaCl)、中温(320℃)、压为为2.5kbars。磷钇矿和独居石的U—Ph定年结果表明,成矿年代为112—97Ma,成矿作用可能持续了16Ma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闪锌矿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闪锌矿是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中主要矿石矿物之一,本文从闪锌矿的产状、矿物共生组合、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含量征、晶胞参数与FeS含量关系等方面探讨了闪锌矿标型特征及其与矿床成因的关系。本区有两类闪锌矿,其中晚期改造作用形成的闪锌矿比原沉积成因的富铁,形成了闪锌矿向铁闪锌矿转化的矿物系列。进一步确定了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喷气热水沉积-弱改造型矿床。进而讨论了不同成矿期闪锌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