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介绍了甘肃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以下简称GSCORS)运行中RTK测量、静态测量的测试方案,分析了该基准站网在RTK实时定位测量精度和RTK实时动态测量精度、静态测量精度,并进行了可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各项测试结果均优于设计指标,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甘肃省省级CORS系统投入试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对高精度参考系统的迫切需求,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计划对美国国家空间参考系(NSRS)进行现代化。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出并采用板块固定参考框架的理由,并根据NGS的NSRS现代化蓝图阐述了三维坐标基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及特点。新的三维坐标基准相比现有的NAD83,主要改进为:①采用了“板块固定”策略,板块参考框架由3个增加至4个;②参考框架实现将主要依靠主动控制点(连续运行基准站),被动控制点仅充当补充和辅助角色;③将提供框架内速度场模型。目前各板块框架板块旋转的欧拉极点和框架内速度场模型还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3.
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台址中的23个基准墩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为FAST建设、运行过程中馈源及反射面的精密、动态位姿测量提供精密的点位坐标基准。文中主要对基准墩所构成的大地基准控制网(平面网)进行测量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相应的精度估算。按照本设计方案,可以达到FAST工程所制定标校基准控制网中误差优于0.3mm,整体基准控制网中误差优于1.0mm的设计要求,同时文中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经纬仪测量系统的首要问题是进行经纬仪系统定向,经纬仪系统定向主要包括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其中绝对定向是确定经纬仪测量系统的尺度因子。在实际测量中,针对不同位置和姿态的基准尺对系统整体定向的精度影响较大以及多余观测少等问题,通过对多个位置和姿态的基准尺进行测量,增加约束条件,提高点位测量的精度,改善点位误差的空间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较好地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将于1985年4月21—26日主持召开关于北美高程基准国际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的发起者是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和美国商务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会议地点:Holiday Inn Crowne Plaza Hotel,Rockville,Maryland(Suburban Washington,D.C.)USA. 1985年北美高程基准第三次国际讨论会将提出与1988年北美高程基准重新定义和重新平差有密切关系的课题。会议着重讨论地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精度测量系统的时间基准确定和相位校准需求,提出了一种时间基准的高精度相位确定和校准方法,以解决系统中校准精度较低的问题. 该方法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延迟线对时间基准进行延时控制并且结合相位跳变检测技术.首先准确判断时间基准在被系统时钟采样时发生相位跳变的区间,其次准确测量出稳定时间基准所需要的延时值,最后对时间基准进行内部延迟,并对延迟后的时间基准进行系统同步. 所提方法具有校准精度高、设计简洁的特点. 搭建了一套仿真验证平台并结合计算机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功能性验证.所提方法已应用在高精度测量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基准站网稳定性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RTK)测量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基于多平台RTK进行测试,在测试平台的基准站网中加入10 cm的高程误差,对测试数据的误差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数据高程方向表现出8.57 cm的系统差,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监测基准站的稳定性,特别是整体沉降趋势信息,还可以反映RTK平台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K波段微波测距系统(KBR)是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模式(SST-LL)重力测量卫星最关键的测量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反演的地球时变重力场模型。超稳定振荡器(USO)作为整个KBR系统的频率基准,其稳定度对KBR系统测距精度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双向测量载波相位对比原理构建KBR仿真系统,利用幂率法模拟不同频率稳定度下的USO噪声误差,馈入到KBR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当USO频率稳定度的阿伦方差达到1×10-12/s时,可满足公布的GRACE卫星KBR系统10μm的测距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多传感器融合时,地铁移动测量系统无法使用GNSS信号作为统一时间基准.文中在分析高精度恒温晶振替代GNSS信号作为地铁移动测量系统时间基准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地铁移动测量系统时间基准传感器性能测试平台.通过JDWZ25、DOCSC24两种高精度晶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只考虑温度影响的条件下,DOCSC24恒温...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庆地区大地测量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功能、软硬件配置等情况。该系统的开发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相关技术人员的两个问题:一是可借助数据管理系统统一规范地存储和管理大庆地区三角测量数据、水准测量数据、GPS测量成果等;二是开发了大庆地区大地测量基准转换功能(包括几种主要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主要高程基准间的转换以及1∶5000和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基准转换)。  相似文献   

11.
CH982008 大型天线面板无接触测量系统/刘波(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8,15(2)。—88~91 为大型紧缩场天线检测与安装研制的高精度三维无接触测量系统,采用空间前方交会原理,系统由两台或多台与计算机联机的高精度电子经纬仪基准尺等构成。在多种专用软件的支持下,对高精度天线反射面板进行了多次检测,其精度优于±30μm。该系统为大型构件的形面检测和结构拼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文中论述了该系统的建立,测量精度,天线面板的数据拟合及参数解,对同一块天线面板在各种姿态下的形变进行了比较,为天线的应用提供了实测参数。面板法向误差的实际分布状态,将为电磁成象的数字补偿提供基准。图3表1参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自动测量一体化系统AMIS的主要功能以及在港口湾水库大坝基准网复测中的应用实例,并与传统测量法进行了对比,表明AMIS系统是进行各种控制网测量等的理想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经纬仪测量系统缺少距离观测值而难以构建其尺度基准的问题,该文分别基于相似原理和垂直角视距法,阐述了通过交会测量已知长度的基准尺构建尺度基准的原理与方法;依据误差传播定律,分析指出水平基线中误差是衡量尺度基准精度的重要数字指标,而基准尺摆放位置与姿态、基准尺长度和水平基线长度等构形要素对尺度基准误差影响较大;最后基于Matlab GUI编制了水平基线中误差仿真计算程序,定量分析了各类构形要素对水平基线中误差的影响规律,归纳总结出提高尺度基准测定精度、优化系统测量空间构形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地籍测量主要体现在测量技术手段先进,成果丰富,大区域管理,小区域使用;本文以河南省地籍调查全省统一测量基准的应用和各县市地方平面基准系统建立为例,探讨分析大区域地籍测量基准建立和应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精度的嘉兴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和嘉兴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JXCORS),结合嘉兴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和复测两个项目的成果数据,对GNSS静态测量和网络实时动态(RTK)测量代替等级水准测量进行了推导计算和测试分析比对,最终验证代替等级水准测量具有可行性,对于城市测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厂对气化炉换热管板安装定位的高精度标定要求,基于Metro In工业测量系统开发气化炉换热管板安装定位专用测量模块,采用激光跟踪仪高精度测距及极坐标测量原理,进行单点坐标测量。根据气化炉换热管板基准管板上的4个特殊位置点,利用OVV轴对准原理建立基准管板坐标系,并将基准管板坐标系保存至气化炉上布设的定位点中,用于调整安装气化炉管板和支撑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晏明星  黄炳强  陈龙 《测绘科学》2010,35(5):144-145,157
采用地心坐标系已成为国际测量界的总趋势,而利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立地心坐标框架最为普遍。利用GAM IT软件,采用有基准算法对南宁市全球导航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NNCORS)的南宁基准站NANN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归算,结果表明该基准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是可靠的,并获得了该站在ITRF2000中毫米级精度的地心大地坐标。  相似文献   

18.
移动激光扫描技术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测绘技术,也是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可用于工程测量和制图等诸多领域。地面3D激光扫描仪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以奥地利RIEGL公司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VZ400为例,研究将其作为移动测量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联机控制、时间基准统一和空间基准统一三个方面:解析了激光扫描仪的接口定义,并结合联机控制的开发库——RiVLIB实现的仪器的联机控与数据通信;给出了基于GPS秒脉冲信号的时间同步原理,实现了系统时间基准的传递与统一;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中的坐标系,并根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单站的参数标定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验,使测量系统实现常见移动测量的二维帧扫描模式以及针对重点区域的三维全景扫描模式,同时,当它闲置时还可将激光扫描仪拆卸进行静态的扫描,丰富了系统的测量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与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国家北斗动态基准服务产品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快速发展,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维持国家动态坐标基准已成为国家基准维护一项基本任务。该文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斗分析中心(CGS)自主研发的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软件(GPAS),结合国家北斗基准站数据,对动态基准服务产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北斗基准站数据生成的各类动态基准产品,可以满足变形监测等事后毫米级、导航定位亚米级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20.
对斯里兰卡Puttalam输变电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针对缺少测量已知数据和测量基准的情况,制定了解决方案。外业校测证明本工程求取的坐标系统参数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