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第二届“中国与其他国家天文学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林巧为庆祝北京天文馆建馆40周年、北京古观象台建台555周年,北京天文馆于1997年9月15—19日在北京古观象台举办第二届《中国与其他国家天文学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  相似文献   

2.
新的一页     
新的一页《北京日报》今年1月19日头版,用大字标题写道:“天文馆古观象台改造工程将启动”。这一消息是从1月18日上午,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主管科技教育的副市长胡昭广二位领导就北京天文馆和古观象台的建设召开的办公会上获悉的。消息传来,北京天文馆沸腾...  相似文献   

3.
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史话小溪驰名中外的北京古观象台及所存八架珍贵铜制古仪使所有来访者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其实古观象台还有两架铜制仪器,即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它们的历史鲜为人知。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27日下午4时许,蒙古国总统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及夫人一行五十余人光临北京古观象台。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对北京观象台仰慕已久,此次刚到北京,一下飞机就兴致勃勃来此参观。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等热情地接待了总统一行。朱进馆长为蒙古共和国总统及夫人热情、  相似文献   

5.
简讯     
大卫·麦林天体摄影展在京展出当代最著名的天文摄影家大卫·麦林(DavidMalin)的天体摄影展,九月起在北京天文馆、北京古观象台和北京市的一些少年科技馆陆续展出。天体照片对天文学的研究、教学和普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1959年诞生的天体彩色摄影更...  相似文献   

6.
北京古观象台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崔石竹观象台历史沿革与保护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南侧,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50多年的历史,它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保存完好、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于1982年2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有天文...  相似文献   

7.
重新开放的北京古观象台崔石竹经过全面修复整葺一新的北京古观象台于1983年4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至今已有13年,在短短的10余年里,不论是在天文学史的陈列展览、文物复制,还是在天文学史的研究、科普宣传、外事往来等方面,都做出了新成绩,在国内外天文学界...  相似文献   

8.
1921年 1921年4月7日,被掠夺的古仪运抵北京。4月14日,经荷兰公使作为中介移交北京古观象台,并按原来的布局安装于古观象台。1921年7月2日,北京《晨报》以“德国还我天文仪器之经过“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四条副标题令人回味:“从前是九鼎入秦现在是合璧归赵这也算参战的报酬但不堪想及山东青岛”。至此十架明清古仪完壁于古观象台,清制的八架铜仪复原于台上,明制浑仪安于紫微殿的东侧,简仪安于西侧。  相似文献   

9.
北京天文馆召开──“世界一流天文馆讨论会”1994年3月2日北京天文馆召开了“世界一流天文馆讨论会”。会上首先由崔振华馆长通报了天文馆二期工程的情况,他指出“北京市委、市领导非常重视北京天文馆的改造工程,北京天文馆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天文馆”。李元、卞德...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简讯《壮丽的日全食》展览在北京天文馆揭幕1996年1月30日,在北京天文馆召开了(壮丽的日全食——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观测成果大联展)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新闻界记者和天文工作者以及参加赴泰国日全食观测团的成员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在听取了中...  相似文献   

11.
简讯     
简讯北京天文馆召开改造方案讨论会北京天文馆于1995年8月31日下午2:3O邀请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北京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10余人就北京天文馆的二期改造工程方案进行了讨论。讨论会由北京天文馆...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简讯第二届全国业余天文摄影比赛评审工作在北京天文馆举行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于1997年8月20日~22日,在北京天文馆举行了第二届全国业余天文摄影比赛评审会。会议由普委会组织的有关专家组成评委,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了近3天的评审工作,并在组委会的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天文馆首次出席世界天文馆馆长会议1996年11月5日-12日,我出席了由欧洲三国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在其国家首都天文馆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天文馆馆长会议(简称IPDC)这次会议的主会场分别设在三个国家的首都,即:布达佩斯、维也纳和布拉格天文馆内...  相似文献   

14.
1992年6月20日,在北京天文馆举办“庆祝北京天文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会后举行了学术报告会。 1992年9月 与北京天文馆合作举办“国际空间年”展览。 1992年10月 与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委员会等方面联合在京举办“亚太地区天文教育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功崇业广风范永存──悼卢树元同志洪韻芳1993年10月8日,北京天文馆原副馆长、党总支书记、顾问、北京天文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第五届和第六届西城区人大代表卢树元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大家都很悲痛。卢树元同志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天文学会发起,联合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天文台,于7月11~14日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共同举办了“’98北京天文学会地理教师培训班”。目前,天文学发展迅猛,近几年又接连发生重大天象,...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16日,脉冲星的发现者贝尔女士访问了北京天文馆,并为北京的青少年们做了一场名为“你们都是恒星材料”的精彩报告,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球上化学元素的来历。讲座结束后,在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的安排下,我们得以有机会对贝尔女士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天文年的一个闪亮收尾,同时也是2010年天文科普教育的一个新的开启,2009年12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主办,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科普教育协会承办的“北京市第一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在北京延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11,(4):93-94
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2011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定于2011年4月29日-5月3日在北京举行。4月29日报到,30日上午开幕式,5月3日上午闭幕式。  相似文献   

20.
北京古观象台上,陈放的八件清制大型铜质观天仪器中,赤道经纬仪与黄道经纬仪是此台最主要的两架天文观测仪器。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南怀仁制造的六架仪器中的两架。赤道经纬仪位于台顶南侧的最东头,重2720千克。中国自古以来天文观测仪器都是以赤道坐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