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洞庭湖面积容积与水位关系及调蓄能力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洞庭湖水位,直接影响到湖泊面积、容积等的变化,加剧水患危机,并由此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本文通过大量遥感成果的分析总结,建立了洞庭湖湖泊面积、容积与水位关系及蓄洪调节评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李传宝  徐彩风 《安徽地质》2009,19(2):129-131
芭蕉树滑坡位于云南省哀牢山东麓,发生于2002年8月14日。本文详细介绍了芭蕉树滑坡的基本工程地质特征,并由此概化出滑坡形成的地质力学模型;应用极限平衡法对天然状态及暴雨状态下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芭蕉树斜坡在不考虑暴雨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而在暴雨触发作用下将失稳滑动。  相似文献   

3.
所谓山东招掖金矿带系指山东烟台地区西北部招远、掖县一带,大体为东经119°48′-120°30′,北纬37°05′~37°35′,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该区盛产黄金驰名中外,据记载玲珑金矿从明朝天启年间即被开发利用.解放前,虽然中外学者进行过多次考查,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工作方法和工作量有限,找矿进展不大.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黄金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由地质、冶金系统所属地质队、物探队、研究所、大专院校等投入了大量的地质、物探、化探、槽井坑探、钻探等找矿手段,开展了由踏查、普查、详查、评价、勘探到综合研究逐步深入的大量工作.多年来,地质、  相似文献   

4.
对藏北羌塘盆地南缘色哇地区的三叠纪与侏罗纪地层进行研究,在下侏罗统曲色组之下发现了一套以灰岩为主的地层,建立了索布查组,该组下部产晚三叠世腕足类、双壳类、六射珊瑚,上部产早侏罗世菊石,因此确定索布查组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应在索布查组之内,三叠系与侏罗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5.
颗石藻与海洋、环境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20年的研究中相继发现,自中元古代和古生代以来海相钙质超微浮游生物-颗石藻的新属种达180余种,通过对颗石藻在海洋中分布状态与固碳特征的研究,证明颗石藻乃是海洋中重要的基础生产者,它和海洋碳酸盐及相关生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能借助光合作用,吸收海水中的CO2,而释放出氧气.对减少全球温室效应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平衡,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巴楚一带发育一套古生代红色岩系,包括塔塔埃尔塔格组、依木干他乌组和克兹尔塔格组,其中的生物群以鱼类、腕足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等为主。重新厘定这套红色岩系各组的定义,并依据鱼类化石资料,将其与华南板块扬子区的有关地层进行了对比,认为其皆为志留纪。现有资料表明,志留纪期间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板块同属一个鱼类古动物地理区系,即东原特提斯大区的泛华夏盔甲鱼类区系。依据地层格架和鱼群面貌等,两大板块在志留纪温洛克世之前曾连在一起或靠得很近,可能组成塔里木—华南联合板块;晚期加里东运动在两大板块上产生了同样显著的影响,皆表现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之末发生的大规模整体上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岩石的原生沉积构造和结构成分的研究,确定了浅变质岩系中碳酸盐复理石——野复理石建造的主要岩石成囡类型,有滑积岩、崩塌跌积岩和等深积岩所组成,由重力崩落、碎屑流、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所形成。它们的岩相特征表明当时沉积盆地中存在水下缓坡和陡崖以及与之并存的深水槽盆,是同沉积构造活动的产物。 上列岩石的物质组成特点是内外源混积,构成砂质(或含砂)碳酸盐浊积岩系列。将统计之石英、长石(少量),砾屑含量投影于Schwab的三端元图上,表明是台地断陷或断块复活的产物。因此滑积岩、崩塌跌积岩等可作为指示盆地同沉积断裂活动历史的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8.
李生杰 《新疆地质》2006,24(3):292-296
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特别是使用地震资料进行流体识别和预测,了解研究区地层孔隙流体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十分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油、气、水及其混合体的速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并对影响油、气及水的速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性质孔隙流体受地层温度与压力的影响较大.其中,流体性质对纵波速度影响较大,而对横波速度影响较小;气-水混合体速度最低,油-水混合体速度最高,油-气或油-气-水混合体速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混合流体含有气体时,含气饱和度对混合流体弹性性质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I had recently an opportunity for observing, along the western border of the northern Hoshan (Central Shansi), at the base of the Palaeozoic, a particularly clear section, in which several interesting features seem to be worth mentioning. This section, illustrated in the text-figure 1, was taken at the entrance  相似文献   

10.
11.
郑厚怀  汤克成 《地质学报》1936,15(4):555-566
INTRODUCTION The party of which the senior writer was a member after leavingthe Tayeh Mines paid a visit of two days'duration to Hsishan andLeishan in the suburbs of Ochenghsien.The iron ore contained in these  相似文献   

12.
13.
Reasons are given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two new stage-names in the series of steps by which the present land-surface has evolved. The term Paote Stage is proposed for the long-recognized phase of aggradation (between the Tanghsien and Fenho erosional stages) during which the Red Clays and high gravels accumul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gshui Stage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appreciated, but it is now clear that an epoch of erosion separated the Sanmen and Malan (loess) Stages of accumulation. When Dr. Andersson first applied the term Fenho Stage to the dissection seen in the Chaitang Basin, Dr. V. K. Ting had not yet discovered the Sanmen beds. With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se beds were not an isolated deposit but represented a distinct change of conditions which left its mark widespread over Northern China, it became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nmen and Fenho in Willis's type area.  相似文献   

14.
据近期成果,贺兰山—阿拉善地区出露的巨厚变质杂岩可划分为中太古界贺兰山群和叠布斯格群(其全岩Rb—Sr等时年龄为3108.3和3218.8Ma),上太古界阿拉善群和下元古界的赵池沟群、阿拉坦敖包群;它们具不同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太古界变质岩属低压高温变质的麻粒岩相;下元古界为低—低中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的绿片岩相岩石。太古界有较强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并蕴藏有铁、石墨、矽线石、刚玉等多种矿产。  相似文献   

15.
橄榄石的蛇纹石化,滑石化,水镁石化的热力学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德 《矿物岩石》1993,13(3):81-85
本文运用热力学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对橄榄石、斜顽辉石的蛇纹石化、滑石化、水镁石化进行研究,以期对其成矿理论和矿山开采时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扬子古大陆与澳大利亚古大陆的新元古界均由3~5个向上变浅的层序组成,层序与构造地层结构转换面的特征对比和古陆拼合表明,新元古代时期扬子古大陆位于澳大利亚古大陆北侧,其东南边缘与澳大利亚古大陆东缘可能处于同一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它们所经历的挤压、拉张、沉降过程与晚元古代Rodinia超级古大陆的形成、分裂、移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镜煤和亮煤的生烃潜力,并根据分子化石探讨了它们的形成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亮煤的生烃潜力大于钻进,其形成时泥炭沼泽内的覆水程度、还原程度和凝胶化程度都高于镜进,且它们的水介质pH值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贵池铜山岩体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铜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是同一岩浆源同一时期( 燕山早期) 三个侵入阶段的产物, 铜山岩体幔壳同熔型的复式岩体, 属太平洋钙碱性岩石系列。铜山铜矿床的形成与铜山复式岩体的岩浆充分演化分异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表明大约 1.0~0.8GaBP时期,全球形成统一的Rodinia超大陆,当时华北地块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与劳伦及西伯利亚地块相连。燕山地区的中上元古界是以大套碳酸盐建造为主的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盖层沉积。元古代地球大气-海洋系统发生了 O2增多、CO2减少的古全球变化,1.85GaBP开始由还原性转变为氧化性,随着条带状硅铁沉积在全球的终止,出现广泛的红土堆积。甾烷、藿烷及类异戊二烯等生物标志物在前寒武纪沉积中的大量检出,表明早在古元古代地球上就可能已经有真核生物、真菌及光合细菌存在。近年来燕山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发现大量地球早期生物化石,包括真核藻类、多细胞藻类、颗石藻、藻叠层石及后生动物遗迹等,对探讨各种生命形式的起源与演化、恢复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准立  张永利 《现代地质》1992,6(4):444-457
作者以野外工作为基础,通过对本区侵入体侵入顺序的确定,结合岩浆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将鄂东南—赣西北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划分为9个单元、4个超单元。主要根据岩浆岩与成矿的时间关系,将本区内生成矿作用划分为8个成矿阶段并查明了其与岩浆岩单元的时间、空间关系。依据控制成矿作用的岩浆物质同源性,建立了与超单元相对应的5个成矿亚系列。通过区域构造演化的研究,提出了本区导岩构造的演化控制了不同构造阶段岩浆岩单元的空间分布,从而总结和阐明了受本区岩浆侵入所控制的铁、铜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