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地图制图自动化与智能化是当前制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模板制图是实现制图自动化,提高制图效率的一种手段。在探讨模板制图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制图模板的特点及其应用模式上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的应用模式,提出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技术,凸显了统计地图制作过程中符号的重要地位。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了统计制图模板、统计专题图层、图面表达结果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研究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构建技术、存储技术以及匹配技术,并进行了系统应用,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距离变换的提取和识别点状符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提取和识别点状符号的新方法。首先对分版图的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根据弯曲密度和线划密度等特征,进一步过滤掉不满足点状符号特征的线划。为了更准确地度量图像间的相似性,提出了加权距离函数,并用该函数值为度量标准进行模板匹配以识别符号。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字线粘连、背景复杂等情况下的点状符号提取和识别问题,识别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ArcGIS的制图表达是制图符号化的一种新方法,相比Symbology普通符号渲染,能够解决传统制图符号化中出现的符号、表现上的难题。本文详细解析了hrcGIS的制图表达规则,总结出Representation制图表达和Symbology符号渲染的区别,并实际运用于1:10000基础测绘的生产和质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影像地图是一种地图产品,基于ArcGIS软件平台提出了一种影像地图制作的方法,介绍了影像地图的设计与数据选择,详细说明了该软件平台下影像地图的符号制作、模板制作、图外整饰、数据输出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数据结构、关联方式、存储方法与绘制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异构符号间难以共享的原因,剖析了CAD符号与GIS符号间难以共享的根本原因;引入PB符号模型,设计了CAD点状符号与PB符号间的映射方法,提出了符号数据共享与符号渲染功能共享相结合的符号共享机制,实现了CAD点状符号共享,并利用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实现复杂态势符号在三维场景中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了态势符号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阴影体技术的实时绘制复杂态势符号的方法,实现在三维场景中的高质量叠加显示态势符号,达到随地形起伏的目的.实验证明,该方法能用于在三维场景中绘制复杂态势符号,并在系统项目中取得很好效果,使绘制的态势符号能随地形起伏.  相似文献   

7.
实现复杂态势符号在3维场景中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态势符号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阴影体技术的实时绘制复杂态势符号的方法,来实现在3维场景中的高质量叠加显示态势符号,达到随地形起伏的目的.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用于在3维场景中绘制复杂态势符号,并且在系统项目中取得很好效果,使绘制出的态势符号能够随地形起伏.  相似文献   

8.
GIS点状符号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IS的3种典型符号模型不利于构建地图符号与符号间难以共享的原因,引入了PB符号模型,提出了符号数据共享与符号渲染功能共享相结合的符号共享机制,设计了3类GIS点状符号与PB符号间的映射方法,实现GIS点状符号共享,并利用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号始终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符号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见解,然而少有学者从符号意义的角度系统研究地图符号设计。以皮尔斯的符号三元观为基础,结合专题地图特点,建立了"符号组成要素-符号表现层面-符号结构"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视觉变量的特征,阐述不同表现层面下的符号设计方法;以《深圳市地图集》中的3幅地图为例,介绍了具体的符号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测绘工程》2012,21(1):39-43
基于GIS库和图形库"两库合一"与"符号多重嵌套"思想,利用模板控制技术,采用程序设计和参数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地图符号化模块进行设计,并基于模板跨平台实现相关功能,对空间数据(点、线、面、注记)进行静、动态符号化,实现空间数据符号化显示、数据转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天地图·黑龙江"省级节点项目中的电子地图数据建设,探讨天地图省级节点15~17级矢量电子地图和影像电子地图的数据选取、数据处理和在线电子地图数据制作等内容,利用ArcGIS 10.0进行地图的配图、发布与切片,实现天地图省级节点在线服务数据集的快速制作,对"天地图"省级节点电子地图的数据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柯拉斯尼 (A .Kolacny)的地图信息传递模型 ,探讨提高地图质量和地图信息传递效率的途径。文中阐述了信息传递过程 ,分析了地图生产者信息传输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地图作者和地图读者双方需共同努力 ,相互沟通才能有效地提高地图信息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地图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以服务公众和繁荣地图发展为宗旨,创新地图服务模式和机制,设计研发了公益性标准地图服务平台,发布了首批公益性标准地图。平台旨在为公众提供正确的地图数据和实用的地图服务,一方面提供了免费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专题地图等标准地图的下载服务,另一方面实现了公众在线自助制图功能。笔者以构建国家级公益性标准地图服务平台为目标,对如何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益性地图服务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地图产品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地图符号又是表现地图艺术的重要载体,本文介绍了地图美学在地图信息传输巾的重要性和地图符号构成的地图美学要素,从地冈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方面探讨地图美学应用的问题,提出了关丁符号设计方面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实现地图图面要素配置的自动化是地图制图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制图人员提高制图效率。文中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图图面配置规律和视觉平衡理论,提出一种自动搜寻地图图面要素合适位置的方法。该方法从专题地图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了纸张大小和地图比例尺等因素,用矩形框表示图面要素的大小和位置,简化设计过程。最后,在CorelDRAW环境下,利用VBA技术实现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该软件提供了多种地图图面要素配置模板供地图设计人员选择,能进行地图图面要素位置的自动冲突探测,可以为地图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标准化地图图面配置模板。  相似文献   

16.
李强  石德强  徐璇  赵子良  占佳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2):137-139,142
介绍了综合运用MapGIS与Section绘制氡等值线图的步骤和方法,并与Surfer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优缺点.MapGIS结合Section简化了绘制的氡等值线图的步骤,与测区地形地质图套合方便,但插值方法较少;Surfer绘制的氡等值线图操作简单插值方法较多,但与测区地形地质图套合较为复杂.最后在Su...  相似文献   

17.
形状轮廓对于事物的认知十分重要,是决定事物类别的关键属性,对于借助虚拟地图表达非空间数据的隐喻地图,其轮廓具有可操作优势,可用以增强其地图相似度,促进其与真实地图间联系的建立。但目前隐喻地图研究多侧重地图制作生成技术,较少关注地图认知设计,对制图过程掌控性差,导致地图轮廓形态随机性较强。以Gosper地图为基础进行改造设计,依据真实地图轮廓设计隐喻地图轮廓:基于转角函数法构建目标函数,衡量隐喻地图轮廓与目标轮廓的相似性,通过目标函数对地图轮廓进行筛选,并利用优化算法控制筛选流程,获得满足需求的地图轮廓。使用真实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与目标轮廓近似的地图轮廓,并能基于此轮廓框架开展地图设计表达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测绘制图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公众能够借助各种平台和工具实时地自由创建、发布、编辑和共享地图图像大数据资源和产品,地图图像在地图内容、绘图标准等方面具有了显著的泛在性,导致难以创建大规模、高质量的地图图像标注数据。因此,尽管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标准地图的内容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受制于地图图像标注数据的局限,依然无法有效应对地图图像的识别和理解。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与挑战,结合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探讨支持泛源地图图像大数据识别的理论与技术框架。首先,提出既能够表达地图图像内容,又能够为模型或算法表征的地图特征;然后,探讨面向地图图像内容识别的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面向地图图像理解的语义分析方法;最后,总结和展望基于地图图像大数据的相关应用及潜在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支持地图图像表征的理论与方法,且集成地图图像显式内容的识别(地图感知)和地图图像潜在语义的分析(地图认知)才可充分挖掘地图图像大数据的价值。希望能够从数据表征和地理空间人工智能的角度为地图图像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To overcome the weakness of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p objects that represent the same geographic entities or phenomena at different times and scales, an agent-bas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modelling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map object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al process of different maps. Map agents are used to establish and manage the many-to-many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p objects, and they render map objects active rather than traditionally passive. The evolutions of map objects are modelled by map agents using association and generation relationships to model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map objects. This effort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multi-scale map updating by avoiding update of the entire map; instead, it simply allows map agents to detect, perceive and choose suitable behaviours on which to operate and update a spatially evolving object. Experiments of specific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  相似文献   

20.
地图设计中的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作品是科学、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体.然而我们对于地图艺术美的认识一直以来都比较模糊,本文从地图的符号、色彩、注记以及整体设计4个方面探讨了地图美学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地图艺术美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