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租哨矿区磷矿体呈层状产于渔户村组第二段,矿体规模大、品位富,后期东西向走向断裂、南北向横向断裂破坏矿体倾向和走向连续性,磷矿受台凹相、台凹与台隆交界的边缘斜坡带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上涌洋流,属生物化学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2.
吕孝威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37-67z1138
正东庄次凹位于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地区,研究区的东北部是魏岗鼻状构造,南部和东南部是新野-曲洼断超带,西临凹陷斜坡带,北靠焦店古次凹。东庄次凹砂体沉积连片展布且相对稳定,储集条件良好,邻近油源且油源条件较好,是南阳凹陷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之一。但是该区地层沉积过程中断裂较为发育,各期断层相互切割,  相似文献   

3.
云南晋宁,安宁地区早寒武世磷块岩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滇东地区含磷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认为渔户村组小歪头山段和雨碌段(待补段)分别代表一级碳酸盐磷酸盐台地上二级台地和台凹相区的同时异相沉积。晋宁、安宁地区中谊村段的白泥层与中白云岩层为上下关系,中白云岩层为上磷矿层下部的相变。根据20条含磷地层剖面的地层相分析进行相区划分,并作出中谊村段下磷矿层和上磷矿层两个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歧口凹陷古近纪的构造格架和主要同沉积断裂的构成和特征分析,指出区内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及其形成的断裂坡折带对古近纪层序和沉积体系的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F1断裂带和东北部盆缘断裂带北段共同控制着北部深洼的沉积充填;东北部盆缘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决定着北次洼的发育;南次洼的发育主要与低凸起周缘断裂带的活动有关。东北部盆缘陡坡断裂坡折带控制了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体系的发育;西南断阶带的F2断裂坡折控制了辫状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的发育,F1断裂坡折控制低位扇和深湖、半深湖沉积发育以及向凹陷中心方向共生的前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低凸起南缘断坡带在古近纪早期控制南次洼的扇三角洲或小型水下扇的发育。西南断阶带和F1断裂与东北盆缘断裂交汇处是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5.
1成矿地质背景天山成矿带铁磷矿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地台北缘的库鲁克塔格隆起、星星峡地块与觉罗塔格裂陷槽边缘带、天山南麓山前凹陷、柯坪前陆盆地内。从铁磷矿产出的构造环境分析,内生铁磷矿明显受微板块边缘深大断裂控制。含磷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板块边缘深断裂两侧,目  相似文献   

6.
歧口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口凹陷古近纪构造活动以断陷为主,演化形成的NW-SE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N-S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通过分析其演化趋势和伸展断裂过程,发现歧口凹陷古近纪受伸展旋转走滑的双重构造作用影响,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对其的影响大于歧口伸展断裂系统,形成一个菱形或多边形的断陷湖盆,断陷边缘及内部发育一系列构造带。断陷湖盆的持续性沉降,使得烃源岩大量发育。主干断层切割生油层,为油气运移提供输导通道。歧口凹陷古近系断陷构造形成多凸多凹、多物源、近物源的古地理背景,在断陷演化的不同阶段,有多种类型砂岩储集体发育。在断陷湖盆的陡坡带、缓坡带、断阶带、盆内坡折带形成4种油气成藏模式。针对歧口凹陷古近系断陷构造演化的特点,优选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冀中坳陷霸凹陷是一典型的单断裂箕状凹陷,该凹陷内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其油气聚集具有沿各二级构造带复式聚集的特点,依据构造位置不同,大致可分为凹陷陡翼(凹边断阶带,洼槽内背斜带),凹陷缓翼(斜坡带)和凹间(过渡带)3种不同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这种复式油气聚集特征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鲁西茌平背斜构造带被夹持在东侧寿张凹降和西侧监清坳陷的莘县凹陷之间,处于“凹中之隆”的有利勘探位置。该构造带的演化受西侧兰聊断裂活动的严格控制,晚三叠世,该断裂的产生接开背斜带演化的序幕。兰聊断裂的燕山期具右旋平移性质,使区内北北东向次级正断层发育,构造带基本定型。该带是相邻两凹限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地区,两凹陷内含下古生界开阔(局限)海相烃源岩和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带内下古生介顶部风化壳为良好储层;  相似文献   

9.
高庚  李艳杰 《地质科学》2011,46(4):942-957
塔木察格盆地位于蒙古国东部,与中国的海拉尔盆地同属一个盆地,为叠置于兴蒙造山带之上的拉张一挤压型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南贝尔凹陷位于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的中部,面积为3 200 km2.南贝尔凹陷东次凹南一北洼槽构造转换带位于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中部,为反向聚敛叠覆型构造转换带,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转换带对油气...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壳深部构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重力场特征的分析入手,简要论述了云南壳下(莫氏面)构造的概貌与划分,指出了莫氏面由滇东南向滇西北呈阶梯状下降,有东西两个幔坡带及其所夹持的相对平坦的幔台区构成。幔台区可进一步分为滇东幔凹、康滇幔隆和滇西幔凹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并着重分析剩余重力场特征及所提供的地质构造信息,据此论述了云南地壳内部构造概貌,对地壳内部构造单元作了划分,分出了滇西北西向线状构造区、滇西北构造区、康滇南北构造区、滇黔构造区及滇东南构造区五个构造单元。每一构造区还依据地球物理和地质特征的不同,进一步分为若干个硅镁隆起带和硅镁凹陷带等次级构造单元。在论述壳下和壳内构造的同时,还对一些区域地质构造问题作了探讨,也对省内主要断裂的断裂深度作了分析,判断出超壳深断裂一条和壳内硅镁层深断裂九条。  相似文献   

11.
辽西杨家杖子钼矿田的交代系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文蔚 《矿床地质》1987,6(1):22-34
一、地质概况杨家杖子钼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内。区内以青龙—锦西—阜新大断裂为界,其南为山海关—北镇隆起,北西部为辽西凹陷。在隆起、凹陷的过渡带内,伴随中生代岩浆活动,形成了著名的杨家杖子—八家子钼-多金属矿带(图1)。  相似文献   

12.
管镇次凹位于苏北盆地洪泽凹陷中部,是一个典型的箕状断陷,由南向北可划分为4个构造带:陡岸带、深凹带、断裂构造带和缓坡带.识别出5种沉积体系,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滨浅湖沉积体系、半深湖-深湖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深凹带发育湖相沉积体系,陡坡带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体系.研究区主要目的层存在2种沉积体系组合:水下扇-半深湖(深湖)-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组合和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小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组合;阜宁组沉积时期,第1种沉积体系组合模式下更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戴南组沉积时期,第2种沉积体系组合模式下容易形成一定规模的低水位扇(扇三角洲).因此在这2种沉积体系组合的有机配置下,极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在对崖北凹陷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了凹陷结构和断裂发育特征。研究认为,受5号断裂控制,崖北凹陷整体呈北断南超的构造格局,凹陷可划分为陡坡带、深洼带和缓坡带。2号断裂控制的陵水低凸起对崖北凹陷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发育有重要影响。继承性发育的伸展构造是崖北凹陷的主要构造样式,断层型圈闭是该地区发育的主要圈闭类型。崖北凹陷南部、东南部低角度缓坡带圈闭落实,并发育有匹配的煤系烃源岩,是崖北凹陷的有利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4.
先锋磷块岩产地,地处寻甸县西部,为南北向展布的滇东磷矿带中段。由于所处古构造、古地形及古地理的差异,含磷岩系的特征、厚度、组构等均受沉积岩相制约。磷块岩位于含磷岩系下部,由胶磷矿磷基、内碎屑、鲕粒、骨屑、白云石及少量陆源砂构成,具化学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特征。一、含磷岩系划分  相似文献   

15.
袁静  姜在兴 《矿物岩石》2000,20(1):57-60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三下亚段孔店组具有陡坡(断阶)带-扇 三角洲构造岩相带、缓坡带-三角洲及滩坝-湖底扇构造岩相带、深陷带-远岸及滑塌成因湖底扇构造岩相带和凹中隆起(中央隆起)带-滩坝及滑塌成因湖底扇构造岩相带等四个夺相带。油气成藏以沉积相带、成岩相带和构造位置的共同影响,因而在东营凹陷不同的构造岩相带具有各具特色的沉积、成岩和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杨智敏  葛政俊  郑红 《安徽地质》2008,18(3):189-192
安徽天长地区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金湖凹陷的西南部。该区目前已发现的王龙庄-安乐油田油气储量在金湖凹陷区内资源转化率仅有50.5%,从资源潜力看仍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对油气源、运移聚集途径、圈闭类型、成藏因素、控藏条件的研究。认为凹陷的次凹内斜坡-低台阶上的构造断层转换带是控制阜宁组油气藏最重要的因素,内斜坡-低台阶上的构造转换带是阜宁组油气藏富集的最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7.
丽水36-1构造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丽水西次凹的中东部,该凹陷属新生代断陷型盆地,呈北东向展布,上古新统灵峰组和明月峰组是主要目的层段。根据该构造已钻3口井进行系统沉积学和测井相研究,上古新统物源主要来自凹陷西部的闽浙隆起带和中部的灵峰凸起带,可能还有北部的雁荡凸起带。不同的物源区通过断层的活动和海平面的升降等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展布。在凹陷下陷兴盛和海平面快速上升期,灵峰凸起带物源经过边缘大断层在其西侧形成扇三角洲,进一步向凹陷中心推进形成深水浊积扇和浅海沉积;闽浙隆起带物源可能沿着不同的入口在凹陷西斜坡形成扇三角洲,它们也可进一步向凹陷深处推进形成深水浊积扇体。根据油气聚集规律和物源分析,形成于凹陷深水区的浊积扇沉积和斜坡带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海仁  李云  弓虎军 《西北地质》2012,45(1):324-349
通过钻井、地震等资料研究表明,宝勒根陶海凹陷北洼槽发育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腾格尔组、阿尔善组及侏罗系为非对称单断箕状凹陷。根据不同区带的沉积构造特点,可将该凹陷划分为东部陡带、中央洼槽带、西部斜坡内带和斜坡外带4个次级构造单元。宝勒根陶海凹陷的断裂系统主要由东部边界大断层控制及其派生出来的二级或三级断层组成,以北东走向断层为主,断层控制了地层沉积和构造形成。宝勒根陶海凹陷东断西超的地质结构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展布,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期沉积间断和多期湖侵(生油中心),沉积地层具有多物源、近物源和粗碎屑的沉积特点,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为特色的砂体类型,形成了低成分、低结构成熟度的岩石类型和中低孔、低-特低渗储集类型。北部主洼槽区沉积生烃中心的缓坡带和中央洼槽带,是发现整装工业性油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南堡凹陷扭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堡凹陷大连片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新近纪的扭动构造特征、成因机理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南堡凹陷在古近纪伸展断陷的基础上,在新近纪发育了八个扭动断裂构造带,断裂组合平面上以雁列式、"帚状"、"入"字型为特征,剖面上以"负花状"、"半花状"、"X"型为主。晚期扭动断裂的发育既具有继承性,也有新生性。扭动断层在活动早期控制了生油次凹的发育,晚期控制了断鼻、断块的发育,同时断层的多期活动成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因此扭动断裂构造带是南堡凹陷新近纪油藏的主要富集区带。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东部陡坡带北部边界发育3种样式的控凹断裂:单断板状边界断裂、犁状边界断裂和同向断阶边界断裂.3种断裂边界分别控制着不同的砂体分布及层序地层模式,陡坡带板状断裂边界控制着扇体充填模式;犁状断裂边界控制沉积中心(或生油洼陷)的分布发育和演化,湖侵体系域发育,以湖底扇砂体为主;同向断阶的分布则控制着较大规模的低水位扇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