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展布严格受岩体接触带及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云英岩型等;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印支期花岗岩浆侵位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化)体;燕山期花岗岩浆侵位导致早期矿化矽卡岩发生叠加矿化,同时在构造破碎带中形成云英岩型锡矿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体,是形成规模巨大的钨锡多金属工业矿床的必要条件.此外,提出了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湖南锡田锡矿的发现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新华  贾宝华 《中国地质》2006,33(5):1100-1108
湖南锡田锡多金属矿是近些年来南岭继骑田岭锡矿取得重大突破后寻找锡矿又一大的发现。锡田锡多金属矿由锡田岩体内外与岩体有明显成因联系的若干类型矿床组成。在南北长约18km,东西宽约10km的范围内,蕴藏的矿产资源包括锡、钨等多种金属矿产。形成一个以锡田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岩体型钨-锡矿床→构造蚀变带(脉)型钨-锡矿床→矽卡岩型(复合型)锡-钨矿床→铅-锌矿床的矿化分带。笔者通过对锡田锡矿主要矿床(化)类型的产出规律、赋存状态、形成原因与模式的探讨和研究,认为在同一成矿区形成种类齐全的不同的矿床类型是这一地区找矿潜力巨大的最重要的依据。笔者对锡田锡矿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对锡田锡矿资源量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
矿物的特征组分研究表明,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铅锌矿床的黄铁矿、闪锌矿中某些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为确定矿床的成因提供某些有用的信息. 文中所指的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系指与中、酸性花岗岩类有一定成因和空间关系的矿床,这类矿床大部分形成钨、锡、钼、铜、铅锌多金属矿.金属矿物组合复杂,围岩蚀变强烈,矿化分带性极为明显,从内往外,矿化分带为钨、锡、  相似文献   

4.
滇东南老君山成矿区是滇东南—桂西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花石头位于老君山花岗岩体西南侧,老君山燕山两期花岗岩均有出露,锡钨石英脉型矿床(点)众多,但相关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该区矿化类型包括蚀变花岗岩型钨锡矿化、接触蚀变带铜钨锡矿化、强硅化带中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等。围岩蚀变以云英岩化为主,其次包括硅化、钾长石-高岭土化和黄铁矿化等。结合近期地质勘探所揭露的新信息,本文对该区锡钨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该区钨锡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老君山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以第2期为主)密切,属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形成的锡钨石英脉型矿床。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特别是第2期中细粒二云二长花岗岩对成矿作用是主要的控矿因素。其中,2期岩体接触带、岩体与围岩内外接触带是有利成矿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花石头矿区钨锡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钨成矿作用Ar-Ar年代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东南老君山是我国重要的锡锌钨多金属矿集区之一,为探讨区内钨矿床成因提供成矿年代学证据,本研究选取花石头、南秧田和大丫口等三个典型矿床,开展了矿石云母Ar-Ar定年。1矿床地质概况花石头钨锡矿床位于老君山花岗岩西南部的内接触带,矿体主要以含矿石英网脉产出于云  相似文献   

6.
广西博白县松旺钨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旺钨锡钼矿区位于下水—东桃铅锌钨锡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西南段,通过对松旺钨锡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位于华夏陆块的永安-梅州-惠阳多金属成矿带(Ⅲ级)的南段,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综合研究等方法,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锡矿体主要贮存在花岗斑岩及其接触带,以花岗斑岩为中心,矿化蚀变分为2个带,内带为高温的黄玉云英岩化带,主要为钨锡矿化;外带为中温的绢英岩化带,主要为锡钼矿化。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富铁、富挥发分,各类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化蚀变以花岗斑岩为中心具规律性分带特征,为锡矿的成矿地质体。矿化蚀变自花岗斑岩延至接触带,说明该矿属斑岩型锡矿。探讨了该锡多金属矿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讨论了成矿过程,初步研究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蔡贺清 《矿产与地质》2011,25(5):400-404
富钟贺地区位于湘桂褶皱系湘中南褶皱带与华夏褶皱带的交汇处,区内良好的成矿条件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钨锡多金属矿床.钨、锡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泥盆纪地层中,在空间上从花岗岩内部的云英岩型—矽卡岩矿床→内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钨锡矿床→外接触带或远离接触带的锡多金属硫化物型和钨锡石英脉型矿床;成矿时代主要是在燕山中、晚期,成因上...  相似文献   

9.
粤西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是一个近年新发现的与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目前估算的资源量已达中型,并具有大型矿床的找矿潜力。矿体形态简单,主要以石英脉的形式产出,由石英脉、云英岩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等组成。钨锡多金属矿化的主要类型为细脉状和网脉状,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云英岩化和绿泥石化等。本文在详细介绍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采用LA-MC-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得到了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82.89±0.35Ma~85.6±0.52Ma,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75.01±0.16Ma~84.17±0.34Ma。通过对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5件石英脉型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80.07±1.19Ma~84.93±1.42Ma。以上年代学测试结果说明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基本同时。本文认为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华南晚中生代岩石圈拉张-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华南晚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小卧龙锡铁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下古生界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与酸性侵入岩之间的矽卡岩接触带中,含矿矽卡岩带总体呈NE向展布。矿床由38条铁矿体和29条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锡铁钨多金属矿可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和表生期三个成矿期。矿体具有上铁下锡,东铁西锡的分布特征。根据矿床特征和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预测深部岩体锡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良好,围岩中注意寻找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锡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1.
试论华南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分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华南的一些钨锡多金属矿田、矿床的带状分布为实例,对钨锡多金属矿床分带性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作者认为:华南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分带性,是以围绕一个成矿岩体的气液矿化分带、成矿构造要素及其组合的纵向分带和横向分带,以及取决于应力场在时空上局部变化的各种形式分带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错那洞穹隆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中发现的新成员,穹隆由核-幔-边3部分组成。核部由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幔部由早古生代云母片岩和夕卡岩化大理岩组成,边部由变质沉积岩组成。在穹隆核部后期侵入有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脉。祥林铍锡多金属矿位于错那洞穹隆北部,矿区内发育多条南北向、北东向张性断裂。通过系统的地表工程控制,在穹隆幔部和断层破碎带内新发现了铍锡多金属工业矿体。通过错那洞穹隆北部祥林矿区的解剖,矿化类型可初步划分为夕卡岩型、锡石-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夕卡岩型矿体赋存在穹隆幔部的夕卡岩化大理岩内,矿化以铍、锡、钨为主,锡品位变化较大。锡石-石英脉型矿体受北东向张性断裂控制,矿化以锡、铍、钨为主,矿石品位相对较富。锡石-硫化物型矿体受大理岩内的层间滑脱构造控制,富锡,而铍、钨相对较贫。伟晶岩型矿体矿化为铍为主,伴生铷等。钻孔深部验证发现夕卡岩型矿体、锡石-硫化物型矿体、锡石-石英脉型矿体深部延伸较稳定。通过岩浆与铍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祥林矿区两期次铍锡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分别与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及白云母花岗岩两期次淡色花岗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矿体特征研究和矿床类型总结的基础上,明确了下一步的找矿标志和方向。锡石-硫化物型铍锡多金属矿和锡石-石英脉型铍锡多金属矿铍、锡、钨品位相对较富,为今后主攻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一、产状 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钼(铍)矿床,为一规模巨大的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的钨、锡、铋、钼(铍)及铅、锌等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4.
陈图华 《岩矿测试》1985,(2):123-131
一、产状 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钼(铍)矿床,为一规模巨大的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的钨、锡、铋、钼(铍)及铅、锌等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5.
南岭成矿带是全球最重要的钨锡成矿带之一,区内钨锡成矿条件优渥,是开展钨锡找矿勘查的重要目标区。然而如何开展钨锡找矿工作,尤其是在已有矿床周缘圈定成矿远景区,是钨锡成矿作用研究以及找矿勘查工作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双园冲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处于荷花坪与柿竹园两个大型锡钨多金属矿田中间,并与两个矿田处于同一构造体系,但目前对该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由此也制约了其矿床成因研究及该区的找矿部署。本次研究获得双园冲云英岩化花岗岩的锆石和独居石原位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61.2±2.5Ma和157.1±1.8Ma,与云英岩型矿石中锡石原位LA-ICP-MS U-Pb年龄(158.9±2.9Ma)一致,二者均形成于晚侏罗世,表明其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这一年龄也与南岭成矿带钨锡成矿大爆发时代(150-160Ma)一致。综合对比双园冲锡矿及与其空间相邻的柿竹园和荷花坪锡多金属矿田特征显示,三者成岩成矿时代一致,岩体侵位和矿体分布均受NE向断裂控制,矿体也均赋存于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地层中,并且成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岩石学特征和岩浆源区。综合以上信息,本文提出三个矿床可能形成于同一次岩浆热液活动,成矿岩体可能来自地壳深部同一个大岩浆房,柿竹园和荷花坪之间的区域具有发育晚侏罗世花岗岩体及相关钨锡矿的较大潜力。根据双园冲锡矿及其周缘大型锡钨矿床浅部脉状Pb-Zn-Fe-Mn矿化和深部矽卡岩-云英岩型Sn-W矿化的特征,提出研究区乃至整个南岭地区浅部脉状Pb-Zn-Fe-Mn矿化是深部Sn-W找矿勘查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6.
南岭东段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大坳矿段是典型的石英脉型矿床,含矿石英脉具有近地表以钨锡矿化为主,而深部以钼矿化为主的垂向分带规律,且在岩体与地层接触界面附近发育一组与接触面近平行的含钼石英脉。大坳矿段钨锡钼的矿化呈现出上钨锡下钼的分带规律。理论上黑钨矿、锡石通常为相对高温的矿物,一般应发育于相对靠近岩体的高温环境,而辉钼矿为相对低温的矿物,似乎应发育于相对远离岩体的低温环境,初步分析后认为,该矿段的逆向分带特征主要由钨、锡与钼之间不同的地球化学亲和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江西崇义老庵里锡多金属矿床产于南岭成矿带赣南段天门山岩体西缘外接触带,矿化地质体受破碎带与灰岩层控制,沿破碎带发育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与之相伴的锡石—硫化物—白钨矿化,矿与矿化界线靠样品圈定,矿体呈似层状、扁透镜状,金属矿物主要是锡石、黄锡矿、方铅矿、闪锌矿、锡黝铜矿及白钨矿,往深部白钨矿增多.矿床成因应属与...  相似文献   

18.
塔山岩体处于塔山—大义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中,该构造—岩浆带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外观察和综合研究表明塔山岩体是在晚三叠世由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田木冲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塔山岩体东侧接触带。根椐该矿床中矿脉(体)的产出位置、形态特征,与岩浆岩、地层、构造的时空关系,以及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方面的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构造蚀变带型钨锡多金属矿脉、细粒花岗岩型多金属矿脉和矽卡岩型钨锡矿脉。上述各类型矿脉均与晚三叠世塔山岩体侵入活动密切相关,具有同一成矿物质来源,但由于矿区不同地段控矿因素存在差异,故而形成不同的矿脉类型,共同组成了多种矿脉类型共存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本矿床形成时代与塔山岩体的侵入时间大致相当,即为印支期末。塔山岩体应为本矿床的成矿母岩。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表明田木冲钨锡多金属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寻找深部大规模的矽卡岩型和蚀变岩体型钨锡多金属矿体。  相似文献   

19.
柿竹园超大型钨-锡-钼-铋-铍矿床形成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竹园已探明的钨、锡、钼、铋金属储量已超过百万吨,是罕见的超大型矿床。 1.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产于燕山早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株与中晚泥盆世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上。自花岗岩体向外,可分为5个矿石带:内接触带面型云英岩钨锡钼铋矿石带,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锡钼铋矿石带,矽卡岩钨铋矿石带,大理岩网脉状锡铍矿石带,  相似文献   

20.
采用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湘南地区多个钨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化蚀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 表明,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矿物组成复杂,但各矿区普遍存在锡石、黄铜矿、黑钨矿(或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矿物,萤石和黄玉常见,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尖晶石化等热液蚀变普遍,表明成矿流体具有类似或相同的来源及组分;各矿田(或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富含B和F等挥发分及Fe和Mn,钨、锡和铜矿化密切共生,钨锡多金属矿石中可见Nb和Be矿化,表明Li、Be、Nb、Ta、W、Sn、Bi、Cu、Pb、Zn等矿化为类似成矿流体的产物;初步研究认为湘南地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化是同一岩浆房分异演化的成矿流体的产物,提出了成矿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