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并非只有荷枪实弹的军事行动,在科学高度发达、人类高度文明的今天,运用科学方法也能达到保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目的,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疆土保卫战,一次不须唇枪舌战的外交谈判,……  相似文献   

2.
李国强于1988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领域的专业研究。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在20余年的科研实践中,李国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疆稳定为己任,以科学求真的精神潜心科研。  相似文献   

3.
海洋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而我国的海洋科学又比较落后,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世界上各先进国家的科学研究机构或科学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彼此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同时却又能通力协作,从而促进了科学研究较为迅速的发展。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问题。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诚然是发展我国科学的一条捷径,然而必须对必要的基础知识有充分的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地球系统科学你知道什么是地球系统科学吗?当然知道,不然怎么会来开会呢。其实并不见得。眼下"地球系统"走红,出书、上课、开会都喜欢叫"地球系统科学",实际上指的并不都是一码事。"各门地球科学加起来,就成为地球系统科学",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误解。十多年前我国出过一本一千多页的巨著,地球科学所有分支应有尽有,由各路名家分头介绍本学科的发展,书名就叫"地球系统科学"。多年来通行的"地球系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海洋科学调查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结构、功能和特点。该系统为海洋科学调查的管理提供实时、动态、全方位数据、背景资料的决策信息,也为新的海洋科学调查计划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数据依据,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检索、统计、分析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是开放复杂巨系统,"数字海洋"是人类认识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海洋以及建设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与方法手段.海洋的复杂性以及人海关系调控的复杂性使得"数字海洋"是一项科学工程.文章以"数字海洋"作为科学工程的视角,提出"数字海洋"科学工程框架、"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的层次和重点领域,并从系统工程角度对"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洋科学基础讲座》,是日本东海大学编篡的一套海洋科学基础知识丛书。全书共十三卷。该书是目前世界上,介绍海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一部巨著。我国科学出版社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正组织翻译出版,即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该书所涉及的海洋科学领域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几千个海岛没有人居住。中国没有人居住的海岛也没有人管。北京复外大街1号近期就此发出强烈讯息,将“加强无居民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管理工作”作为“十分紧迫的任务”,通知沿海各级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高度重视。据权威部门统计,我们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有居民的海岛仅为433个,其余均为无人居住的海岛。目前,大多数无居民海岛尚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海岛与陆地、领海一样,是一个国家的固有领土,在维护一个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我国已经公布的领海基点中,就有50%以上位于无居民海岛上。  相似文献   

9.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 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 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促进海洋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 整合和共享了1985年以来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地质等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一方面为南海海洋学各学科的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完整和可靠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8):19-21
<正>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创建于1959年,隶属于国家海洋局,位于美丽的厦门市东海之滨,是一所集海洋生物、化学、地质、动力、遥感、声学、环境与生态、极地与深海科学、全球变化科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国家公益类综合型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任所长余兴光,党委书记尹卫平。  相似文献   

11.
海洋水文物理学是海洋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以研究海洋里水文现象的物理过程为对象,研究海水的各种运动为重点,研究海洋环流结构为核心的一门科学。就其性质和研究的对象及任务来说,这门科学同其最亲近的姊妹科学——大气物理学十分类似。然而就它们发展的速度和当前的水平来说,达两门科学之间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无  相似文献   

12.
海洋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现代海洋科技工作者在研究海洋、认识海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这与传统实验室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步工作是寻找、鉴别和研究发生在复杂环境系统内的主要过程或现象;第二步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海洋环境中确实发生的现象或过程,验证第一步主要过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学数据汇交是收集科技成果的关键一环。目前大部分科学数据中心的汇交系统采用“中心化”存储管理模式,存在数据权属争议、数据易篡改等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数据汇交的现状及痛点,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科学数据汇交存证解决方案,结合海洋科学数据汇交系统设计存证智能合约,实现汇交全流程可追溯。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对海洋科学数据进行链上链下存储,将原始数据的Hash值上链并附上权威机构的数字签名,确保链上数据不可伪造,链下数据可验证权威性,为开放共享服务提供可信海洋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南沙海域被越南非法侵占的29个岛礁的法律地位、军事基地潜力、水域通达性、岛礁资源价值、陆地联系紧密度与区域战略潜力等主要因素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变异系数法,定量评价越南侵占的我国南沙岛礁战略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越占岛礁价值最高的为南子岛,其次是南威岛,目前越南对其开发程度均较高;(2)战略价值较高的鸿庥岛、景宏岛等岛礁离我国控制的部分南沙岛礁距离较近,对我国战略防御构成威胁。另外西礁战略价值较高,已成为南沙旅游开发景点之一;(3)战略价值较低的金盾暗沙、奥南暗沙等目前受自身开发条件限制较大,但蕴藏着极大的油气潜力。以上越占岛礁战略价值分析结果,将为维护我国固有领土完整,为解决中越南沙争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5,(10):27-29
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65亿吨二氧化碳,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正逐年加重。全世界的科学家每时每刻都在为此难题寻找对策。一项大胆的科学设想,一个拯救地球生态的绝妙尝试,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埋进深海。虽说试验、论证尚在进行之中,也有科学家提出异议,即使实践证明是暂不可行的,但作为一项科学设想也是了不起的,甚至是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综合和专业,平面和垂直,横向和纵向的调查同研究的关系,是确保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质量,推动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一、海岸带调查与综合研究的必要性海岸带调查在美国是属于沿岸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是有发展阶段和完善过程的。美国的沿岸科学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四十年代开始为源起阶段,研究是由个别科学家单独进行的,而且这些科学家又分散在不同的机构里;五十年代中期进入第二阶段,为  相似文献   

17.
景才瑞 《海洋科学》2004,28(10):74-74
2003年12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李乃胜、石学法、赵松龄、于洪军等著的《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新书,是一本有独到见解与科学创新的大作。它是迄今为止,对崂山研究最为详尽的第一部崂山地质地貌的科学专著。  相似文献   

18.
景才瑞 《海洋科学》2005,29(1):16-16
2003年12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李乃胜、石学法、赵松龄、于洪军等著的《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新书,是一本有独到见解与科学创新的大作。它是第一部对崂山研究最为详尽的有关崂山地质地貌的科学专著。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科学进展》是由中国海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海洋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在海洋科学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与海洋有关的交叉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主要栏目:院士论坛、学术论文、研究报道、学术讨论、专题评述与综述、实验室介绍、海洋科学家介绍、快讯、书讯等。一、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修·莫里(MatthewF.Maury,1806-1873),美国海军军官,海洋学创始人之一。他的《海洋自然地理》出版于1855年,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是现代海洋科学最早的教科书,并成为世界科学出版物的一个里程碑。莫里从一名普通的海员成为一名海洋科学家,曾写下许多有关海洋科学的著作,《海洋自然地理》是他一生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