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辽阔的海洋是人类资源的宝库,尤其是海洋深处蕴含极为丰富的矿产和生物资源。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陆地资源的开采耗竭,深海海底这一特殊区域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有效保护和利用深海海底资源,201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这是我国积极践行担保国义务的重要举措,为深海资源的合理调查开发提供法律基础。文章分析深海资源调查的必要性和我国深海资源调查的主要成果,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等一系列涉及深海资源调查的法律规范,重点分析我国深海资源调查装备的发展,并对深海资源调查装备促进深海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生存与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资源的支撑。文章通过对我国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分析报道,阐述了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开发深海资源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大力发展深海工程装备、走向深海大洋维护国家安全与权益、开发深海资源是海洋强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中国大洋资料中心基于深海大洋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对大洋航次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综合管理。面向高效、可视、在线的“一张图”综合分析应用需求,以国内外多来源深海大洋数据资源为基础,面向深海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需求,紧密衔接综合数据库,对现有深海大洋数据进行必要的空间化矢量化改造,利用Java+SpringBoot、基于WebGL的Cesium等技术,开发了基于GIS的深海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综合展示与可视分析系统,研发了深海空间数据资源地图、深海态势分析、工作规划部署、资源潜力评估、装备效能分析和数据评估检验等专题应用分析功能,架构起数字深海“一张图”综合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已部署在国家海洋通信专网并投入业务化试运行,为我国深海大洋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2016年,在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指引下,大洋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抓实抓牢、苦干实干,大洋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顺利出台,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延期申请获得核准,战略规划全面开展,资源调查工作不断拓展,深海装备技术走向应用,大洋综合能力建设迈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孙松  孙晓霞 《海洋与湖沼》2017,48(6):1127-1131
本文重点介绍海洋专项的科学意义、聚焦的关键问题、研究区域的选择、总体研究思路、实施方案与预期成果。海洋专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与研究,在西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开展系统研究,同时进行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为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海洋蕴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丰富的战略资源,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在国际海域活动的力度,展开了空前的技术研究与竞赛。深海活动离不开高技术运载装备的支撑,以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运载装备不仅对资源调查与科学研究做过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军事领域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文中对国内外载人潜水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对世界范围内重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及轻型中浅海载人潜水器的进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同时介绍了我国"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等载人潜水器发展情况,也对世界范围内载人潜水器的技术性能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载人潜水器的发展趋势,并讨论了潜水器装备的未来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以"三龙"系列为代表的深海运载器海洋探测开发装备发展现状,特别针对我国以"蛟龙"号为代表的载人潜水器,以"海龙"系列为代表的无人有缆潜水器和以"潜龙"系列为代表的无人无缆自治潜水器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剖析,从作业深度、作业时间、取样能力和搭载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借鉴大洋航次海上调查作业经验,构建了大型运载装备应用能力解析图,明确了不同装备的深海科学考察应用范畴,优化了大型装备的协同作业方案,通过对我国"三龙"装备体系、人才队伍、应用技术和制度体系等能力建设,形成我国三大系列装备转入业务化运行的全链条发展理念,为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8.
深海大洋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之一,随着我国深海大洋工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入,深海大洋数据资源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本文总结了自"八五"以来我国深海大洋资料管理与共享应用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在大数据新时代背景下深海大洋数据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新需求,提出了完善深海大洋信息化顶层设计、强化深海数据资源汇集管理、提升深海大洋数据管理水平和深海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及拓展深海大洋数据资源共享应用5个方面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松  孙晓霞 《海洋与湖沼》2017,48(6):1132-1144
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家对海洋的战略需求,瞄准海洋领域国际前沿问题,建立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从海洋系统的角度研究海洋的各种现象、过程和规律、提出应对措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装备水平的发展,能力建设是实现海洋先导专项科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介绍海洋专项实施以来在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近海与深远海观测网建设、深海综合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海洋装备研发,以及随着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科学认知上的突破。通过科学目标与技术研发的有机结合、国家海洋战略目标与基础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海洋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实践,海洋先导专项全面提升了我国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的能力,为深入认知、预测、预警预报、综合管控、开发和保护海洋奠定了基础,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向纵深发展,从陆架边缘海走向广袤的深海大洋,从中国近海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到探索全球海洋运作机制与未来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极地和深海领域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资源,既是国际竞争与博弈的新场域,也是关乎我国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新疆域。开发利用深海大洋的自然资源,提高在极地领域的实证性存在,对拓展我国深海的合法权益和活动空间,保障我国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我国应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深海勘探和开发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北极航道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深海水下机器人主要用于深远海地质、矿物资源和生物调查研究,以及海洋石油工程服务等水下综合作业,能够实现深海近底高精度、长时间的定点取样作业及其他精细化调查。结合国内外深海ROV装备和技术发展现状,以新研发的6 000 m级"海龙Ⅲ"号ROV搭载"大洋一号"船执行的2018年南海综合海试和48航次为例,从深海试验流程和方法、浅水区功能测试、深水区功能测试、深海观测及取样功能测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ROV海上试验和应用作业过程,对作业水深、功率配置、水下运动能力、搭载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验证。海上功能测试和试验性应用结果表明,"海龙Ⅲ"ROV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系统在不同深度、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观测取样作业能力,创新了深水ROV作业方法手段,分析得出此类装备目前在国内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后期改进计划,以期为深海ROV的海试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海水下机器人主要用于深远海地质、矿物资源和生物调查研究,以及海洋石油工程服务等水下综合作业,能够实现深海近底高精度、长时间的定点取样作业及其他精细化调查。本文结合国内外深海ROV装备和技术发展现状,以新研发的6000米级“海龙III”号ROV搭载“大洋一号”船执行的2018年南海综合海试和48航次为例,从深海试验流程和方法、浅水区功能测试、深水区功能测试、深海观测及取样功能测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ROV海上试验和应用作业过程,对作业水深、功率配置、水下运动能力、搭载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验证。经过海上功能测试和试验性应用结果表明,“海龙III”ROV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系统在不同深度、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观测取样作业能力,创新了深水ROV作业方法手段,分析得出此类装备目前在国内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后期改进计划,以期为深海ROV的海试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国家投资重大深海装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安全高效运行,文章分析研究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安全保障管理特点,针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蛟龙"号管理技术要求,提出了"三位一体"制度体系的构建方法,在"蛟龙"号海试与试验性应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管理规定、实施办法、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组成的多层级"蛟龙"号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大洋37航次的试验性应用,充分证明该体系建设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我国其他深海装备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海上搜救装备现状评估,界定远海深海搜救范围;围绕海上通道安全、海洋经济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等要求,分析远海深海搜救面临的形势和需求;遵循战略引领、军民融合、整体布局和提质增效原则,确定远海深海搜救装备建设总体要求;基于卫星通信监控系统、中远程搜救飞机、大型搜救船舶、深海扫测打捞装备架构体系,制定远海深海搜救装备建设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本文提出的思路已在"十三五"相关专项规划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严峻的资源供应形势和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态势,揭示了我国海洋开发的重要性;结合对发展海洋经济与管理机制体制的突出矛盾以及深远海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投入力度等层面存在问题的探讨,从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宏观战略研究和顶层指导、自主创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安全保障建设等层面阐述了加强海洋开发战略研究的目的意义。基于当前国际海洋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海洋装备在发展水平、设计建造能力、基础科学研究与自主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阐述了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并阐明了创新发展深海工作站和海上浮动基地对于维护国家海洋资源权益、尤其是提升南海深水资源开发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调查和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对国际海底区域分布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深海稀土几种深海固体矿产资源的关注程度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国家为占有国际海底资源,加快了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步伐,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的竞争形势愈加紧迫。通过调研的方式收集了大量资料,对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深海稀土几种深海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勘察现状进行评述,从而对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研究趋势有所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10,(10):32-33
<正>深海载人潜水器是运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电子装置、特种设备快速、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勘探、科学考察和近海底作业的装备,是和平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载人潜水器是最早开始发展的一种深海运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严峻的资源供应形势和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态势,揭示了我国海洋开发的重要性;结合对发展海洋经济与管理机制体制的突出矛盾以及深远海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投入力度等层面存在问题的探讨,从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宏观战略研究和顶层指导、自主创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安全保障建设等层面阐述了加强海洋开发战略研究的目的意义。基于当前国际海洋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海洋装备在发展水平、设计建造能力、基础科学研究与自主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阐述了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并阐明了创新发展深海工作站和海上浮动基地对于维护国家海洋资源权益、尤其是提升南海深水资源开发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概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规章,有利于我国正确合理实施勘探和开发“区域”内资源活动,确保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资源,并推进我国深海事业发展。为此,文章系统阐述了管理局首部规范“区域”内多金属结核资源活动的勘探规章,重点指出了承包者和管理局的权利、义务及职权。  相似文献   

20.
现代海洋开发活动名目繁多,根据所开发资源的属性,可分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海洋能利用和海洋空间利用等方面;按其开发的区域地理位置,又有海岸开发、近海(大陆架)开发和深海开发三大类。目前,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洋开发活动。由于海洋是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决定了现代海洋开发具有与陆地资源开发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