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是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毒性与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本文对水产饲料和原料中的含镉量、及其在不同提取剂的提取量进行测定,探讨其主要存在形态;测定结果表明水产配合饲料及其原料中的镉主要以蛋白结合态存在.以乌贼内脏粉为镉源调制的不同含镉量饲料对鱼、虾、蟹的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以Cd-MT 为主体的有机结合态镉对水产动物的毒理效应和代谢作用与离子态镉(Cd2 )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在水产动物肌肉的再累积不明显,未发现对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和Cd的累积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对虾配合饲料中镉含量超标的现象以及现行标准中对虾配合饲料的镉限量要求严格而又缺乏相应研究数据支持的现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uannamei)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氯化镉和乌贼内脏粉作为相应的无机镉、有机镉来源进行养殖对比实验,对对虾体内的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饲料进入对虾体内的镉主要蓄积在内脏中,同等浓度的有机镉和无机镉饲料,在对虾体内前者的残留量要小于后者.同时通过养殖试验数据推算得到目前我国对虾配合饲料中镉应以总镉形式限制≤3.0 mg/kg,这一限量要求是适合于当前水产养殖生产的,也能够保障对虾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水产药物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动物疾病发生日益严重,水产药物是随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同时得到开发的。现用水产药物基本上都是直接借用现成的兽药,而水产养殖动物是生活于水中的变温动物,与陆生动物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水产药物开发应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特性,包括其使用方法进行研制,使其实用、普及。本文综述了水产药物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在水产药物开发时引起重视。一、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为使药物产生疗效,要求药物被养殖动物吸收后,能分布到预定的靶器官,或且在这些靶器官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水平,维持一定时间。这就需…  相似文献   

4.
南极磷虾资源丰富,氨基酸、脂肪酸营养均衡,是一种公认的优质蛋白源,可以用于水产饲料中,对养殖动物起到促进生长、改善肉质、提高繁殖性能等功效。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南极磷虾粉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品质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制约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科学和技术因素等。同时,总结了南极磷虾油在动物能量动态平衡的调节、抗炎症反应和与鱼油存在的不同代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南极磷虾产品的开发和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镉毒性与水产配合饲料中镉的允许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廖惠珍  林浪  陈启发 《台湾海峡》2001,20(Z1):155-158
本文概述了镉的存在形态和毒性以及其它一些问题,介绍了我国对有害化学物质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步骤.建议立题研究饲料镉在鱼虾体内的生物活性、毒作用和蓄积问题,普查水产配合饲料大宗原料的镉含量.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渔用饲料中镉含量控制的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6.
1980年南海水产研究所调查船在南海200—5,000米深海区拖网试捕中采获一些少见的头足类。经鉴定,共发现5科6属6种。在中国海首次记录的有:帆乌贼科的相模帆乌贼Histioteuthis dofleini(Pfeffer),蛸乌贼科的阔鳍乌贼Taningia danae Joubin,爪乌贼科的爪乌贼Onychoteuthis banksii(Lea-ch),十字蛸科的烟灰蛸Grimpoteuthis um-bellata(Fischer)。柔鱼科的枪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 (Lesueur)和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Lesson)首次在我国深海区采获。  相似文献   

7.
活性多糖对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活性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它能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而且具有无药物残留、无污染以及病原菌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本文按照多糖的来源及组成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且着重综述了活性多糖的免疫作用机理、活性多糖对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以及抗应激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活性多糖的活性受其剂量、作用时效、分子结构和给予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也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郑宗明 《海洋世界》2005,(11):33-34
巨型乌贼是深海中最神秘的动物之一,但是一位日本科学家在2005年9月底谈到,他们拍摄到了首张活体巨型乌贼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它比人们以前想象的更为活跃。迄今为止,人们对这种体长最长达18米的动物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已死亡的或是垂死的乌贼个体,这些乌贼不是被海浪冲到岸上的就是无意间被商业渔船捕获的。日本国家科学博物馆洼寺恒己(TsunemiKubodera)和东京小笠  相似文献   

9.
海水养殖动物弧菌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天伦  王国良  金珊 《台湾海峡》2002,21(3):372-37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水产动物弧菌病防治研究的进展情况。抗菌药物仍然是目前控制水产动物弧菌病的主要手段,但药物残留和耐药菌的大量出现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免疫学方法和生态防治法在水产动物弧菌病防治方面已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舟山群岛属于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区,为世界著名渔场。从1987年以来,陆续发现6个新纪录动物种,其中:菱鳍乌贼、倭鳍带鱼、黄边副鳞鲆为浙江新记录,这些动物种的发展补充了浙江动物分布和区系。  相似文献   

11.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4,23(3):331-340
本文研究中国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目乌贼和短蛸4种头足类的食性与营养级.结果表明,中国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整年摄食率都高,目乌贼在春、夏季高,短蛸则在秋季摄食率高.4种头足类胃饱满系数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国枪乌贼属游泳生物食性类型,杜氏枪乌贼和目乌贼属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混合食性类型,短蛸属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食性类型.4种头足类混合饵料的营养级分别为2.62、2.85、2.88和2.04级,均处于第三营养层次.其食物的重叠指数均超过0.7,食物重叠明显,对该海域的鱼类、甲壳动物(长尾类和短尾类)、头足类、糠虾类、端足类、樱虾类、腹足类等饵料生物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中的污染物,极少单一存在,往往是多种并存。因此,它们对生物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可能产生拮抗(Antagonism)或协同作用(Synergism)。然而,以实验的方法研究多种重金属对海洋动物的效应的报道目前还不多见。已有的多为单种元素的实验研究,如Cunningham和Tripp,对汞在美洲牡蛎体内的积累、排出以及用同位素标记其在组织中的分布做了不少工作; Eisler等做了镉对海洋动物影响的研究;Phillipst近几年来做了监测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指标种的探讨。 毛蚶Arca (Anadara) subcrenata Lischke,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大量产于渤海,是沿海地区的重要食用贝类。作者以毛蚶为实验材料,探讨镉、铜、铅、镍、铬等五种混合的重金属在其体内的积累、排出和在器官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盐度变化对其积累的影响。这对于了解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进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是很必要的,尤其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河口和海湾区域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监测泥蚶不同组织器官镉含量的变化及构建相应泥蚶镉排出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投喂两种饵料微藻——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成贝镉排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饵料微藻对泥蚶外套膜、鳃、内脏团和肌肉的镉排出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且投喂混合藻种的效果优于投喂单一藻种。经10d暂养净化后,泥蚶不同组织器官的镉排出率大小依次为内脏团鳃外套膜肌肉,其中投喂混合藻时可食用部分(即肌肉部分)的镉排出率和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的排出速率均比不投喂饵料微藻的对照高出1倍左右[30.02%vs16.13%;0.036μg/(g·d)vs0.017μg/(g·d)];同时,通过上述动力学模型还可算得,投喂饵料微藻的泥蚶体内镉的生物半衰期可比对照组缩短14—22d,其食用部分预期达标时间可缩短12—13d。  相似文献   

14.
镉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它通过沉淀作用、磷酸肥料的使用等排放到农田中。由于镉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因此,人为排放的镉大部分来自工业的挥发。排放到大气中的镉通过沉积作用转移到植物、土壤及水体中。在污染的土壤中镉被植物吸收并且在植物体内富集,通过这种机制镉进入了食物链。镉是一种诱导有机体突变的物质,能对动物和人类产生有害影响,并能够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环境中镉的存在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双向电泳的技术原理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向电泳技术作为高效、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析手段,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概述了双向电泳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其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在黄渤海的结群生殖和洄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金乌贼是一种严格的洄游性动物。其洄游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合于生殖和卵子发育的场所。据此,金乌贼的洄游乃是生殖洄游。 二、由于受着洄游方式的规定,金乌贼全年内的生活共分为四个时期,即:成体由越冬场向产卵场的洄游期,成体在黄渤海沿岸的结群期,新一代幼体自产卵场向越冬场的洄游期和幼体在越冬场内的生长发育期。 三、金乌贼在我国黄渤海沿岸结群的地区很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山东岚山头。其结群开始时间在不同地区容有差别,但就—地来说,却相当恒定。 四、通过标志放流和野外观察证实了:金乌贼在结群期不但有留恋产卵场而不离岸的情况,同时还有喜欢入笼产卵的习性。 五、就初步分析,沿岸风向、盐度和水温等自然条件的变化,都对金乌贼的结群起有一定影响。沿岸地貌条件特别对结群历时有显著的影响。 六、从结群开始到结束,金乌贼的平均体重、体长和体围有逐渐减小的现象。以胶州湾为例,结群结束时期的平均体重尚不及其开始时期平均体重的一半。 七、在历年结群时期,金乌贼雌雄比例并不是恒定的,有时两者非常接近,有时雄多雌少。雌体过多于雄体的现象,在胶州湾内尚未发现。 八、金乌贼雌雄个体的交配,不但持续于整个结群期,并且在一日内也是很频繁的。在几个个体同在一起的情形下,它们,特别是雄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8,(12):7-7
动物王国的同性恋现象不是什么稀奇事,人类已发现的有同性性行为的动物包括昆虫、企鹅和灵长类。从进化的角度看,同性恋的存在并无意义—雄性应该专注于与雌性的交配上,而不应在其他方面浪费精力。但是,最近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粉甲虫同性性行为的优势。科学家发现,雄性粉甲虫将精液滴在另一只雄性粉甲虫的身上;  相似文献   

18.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2,(5):F0002-F0002
荧光乌贼 荧光乌贼通常只有7厘米长,发光团位于触手末端。其最神奇的用途,是利用生物光进行伪装,使自己和周围幽蓝的海水融为一体,在猎物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一击致命。  相似文献   

19.
体征表征动物个体的健康状况,影响个体的体型及其生殖价值。乌贼(Sepia officinalis)营终生一次繁殖产卵,但性腺发育成熟个体的体征变化过程尚未可知。为此,本研究利用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对毛里塔尼亚外海分布的乌贼成熟个体的体征及其与体型、摄食强度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乌贼雌性成熟个体胴长范围为138~323mm,雄性成熟个体胴长范围为135~343mm;两者胴长呈单峰值区间分布,体质量与胴长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幂函数拟合b值小于3。雌性、雄性成熟个体的体征存在一定的波动变化但不显著,在功能性成熟产卵期仍保持较好状态。同时,体征与胴长没有显著的函数关系,但是与胃饱满度密切相关,胃饱满度越高、体征越好;并且雌性、雄性成熟个体的空胃率比较低,在14%~34%之间。结果表明,毛里塔尼亚外海乌贼成熟个体保持个体生长,通过正常的摄食活动保持较好的体征。  相似文献   

20.
王伟  郭雪申 《海洋科学》1997,21(3):29-29
乌贼骨(OsSepiae)是软体动物门乌贼科Sepiidae动物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ide.Roche-brune,金乌贼SepiaesculentaHoyle等的干燥内壳,为海洋药物、常用中药。其性微温、味咸。具收敛、制酸、止血功效。用于治疗胃痛吞酸,吐、衄、哎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  、虚疟泻痢、阴蚀烂疮。乌贼骨的鉴别性状,如曼氏元针乌贼的内壳长椭圆形而扁平,边缘薄,中间厚,长9~14cm,宽2.5~3.5cm,厚1.2~1.5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隐约可见细小疣点状突起,形成近平行半环状纹理,腹面白色,末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纹;角质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