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架     
《气象》2013,(1):117
《现代气象业务丛书综合气象观测(上下册)》王强主编气象观测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概括介绍了由天基、地基和空基观测系统构成的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气象观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重点讲述了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业务要求,地基气象遥感探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应用。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气边界层和城市气象观测、农业和生态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等专业气象服务观测系统,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质量管理、气象计量、综合气象观测保  相似文献   

2.
气象学的十年进展,一方面是对地球的全面的气象观测,另一方面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尝试。一九七八年12月1日,由149个国家协作进行了一次包括从北极到南极,从温带到热带的环球气象观测。这次环球气象观测通过气球、飞机、船只和地面站每天进行四万次观测;另外,五个地球同步卫星、300只恒定气球和300只漂流浮标,也同时收集资料。过去研究得比较少的南半球和热带,在观测中特别受到重视。这次空前规模的环球气象观测,正好象是在给地球的大气层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3.
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地基遥感水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水汽解算的三类基本资料条件,即GPS原始观测资料、匹配的气象观测资料、GPS水汽解算参数资料;西安地基GPS水汽解算系统技术基础和架构。系统由资料传输转换前处理、水汽解算核心、后处理产品显示三大模块组成。利用GPS水汽反演资料,分析西安2010年降水天气过程,归纳出峰点前置、喇叭口、锥形、大值区相近等特征,可应用于天气分析与预报业务中。  相似文献   

4.
徐志根  周恒 《气象》1994,20(3):10-12
加强气象观测为天气、气候工作服务徐志根,周恒(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气象观测工作,就广泛的意义上讲,就是对大气中发生的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的或系统、连续的测量。它的目的就是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预测、气象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的其它需要提供第一...  相似文献   

5.
SMS在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状态监视报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立华  赵建新 《气象科技》2009,37(5):638-640
引言 新一代天气雷达具有观测时空分辨率高、连续工作等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它在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时间密度大,处于24h工作状态,不可避免会出现故障,依靠人工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完全监视不可能实现,很多突如其来的故障不是马上就会引起雷达值班人员的注意,所以有必要建立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状态监视和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6.
国家天气局技术服务处测试鉴定科的基本职责是确定国家天气局所用的新仪器的适应性。在过去的几年里,T与ED的功能实验和测试部门一直在负责对各种自动观测系统以及观测资料的自动传递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本文介绍一些所测试的系统,并简述功能测试工作的进展。一、自动化系统 1.自动气象观测系统(AMOS III—73) 早在1944年就已研制出AMOS自动气象观测系统I型,AMOSIII—73是这个系统的第三次改型,1973年才确定研制。它采用110伏市用交流电源,当接到来自远距离台  相似文献   

7.
N A S A 的地球观测系统 卫星传感器是每天获取全球数据的有效手段。N A SA 正在 同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合作设计、开发、发射先进的卫星传感 器,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和测量全球动态。早在80 年代初期, N A SA 就开始设计地球观测系统(E O S ),其首要任务就是观测 地球这个行星。E O S 由3 个部分组成:空间观测系统、科学研 究计划和数据信息系统(E O SD IS)。E O SD IS 可处理和存储接收 的数据,使研究人员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信息。 E O S 的第一部分,即空间观测系统,由一系列中…  相似文献   

8.
一、八十年代内大气探测技术发展的主要进展 就业务应用观点而言,大气探测一般可区分为常规(基本的天气和气候观测)和非常规观测两大类。就最近十余年的动态观察,常规观测的技术相对趋于稳定,变化不大;并且,常规气象观测由国家甚至世界气象组织统一布局、管理和规划,不可能由一个区域来加以特殊发展,因而,在本文中不予讨论。但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对  相似文献   

9.
一、气象观测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指出,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气象台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任务是观测、发报和编制报表。二、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方法沿革《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气象观测分为两类:感官观测,既不使用测量仪器而仅凭经验估计的观测;以及仪器观测,即借助于测量仪器并通常牵涉到对所得各实际读数进行定正和计算的观测  相似文献   

11.
干旱气候观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一体化观测系统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站在西北区域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上,在充分分析西北地区天气气候和环境特征以及气候观测系统现状的前提下,对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进行了初步设计。系统由地基观测、空基探测、天基监测和信息传输与共享系统4部分构成,其中地基观测站网分为气象站(代表站)、生态气候试验站(重点站)和陆面过程综合试验基地(关键站)3个层次。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的建成将实现对西北地区内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5大圈层以及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三维综合的观测。  相似文献   

12.
气象台站长Z文件异常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从2012年4月1日起按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气测函【2012】26号《关于调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相关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进行了调整,其核心内容是将现行天气报、天气加密报和应急加密观测数据文件等内容整合到Z_SURF_C_CCCC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简称长Z文件),该文件内容丰富,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功能,地面气象观测规章制度对其传输时效和数据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辨别云状、云量、云高及确定云码对飞机航行、人工影响天气和天气预报都有重要意义.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为目测项目,因此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椐天气系统变化,为综合分析云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些依据,以保证云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还明确规定,获取的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这些规定,很明显的对  相似文献   

15.
EoS/AIRS简介     
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Earth Observing System)是一个空基的全球观测系统,它携带有MODIS、AIRS、AMSU/HSB、AMSR-E、CERES和OMI等观测仪器,通过它们对全球全面、长期的观测来理解地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重心逐渐从连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定时观测发报向监控自动站观测数据和维护维修自动站仪器倾斜。自2020年4月1日全面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但许多的技术规定和业务流程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各台站业务人员加强学习,尽快转换角色,不断适应目前的业务工作。主要指出了在当前业务工作背景下的几项重点工作,包括做好自动观测数据的监控、定时维护维修各类自动观测仪器、做好一些特殊天气的临时观测发报任务以及加强日常工作中突发状况的应急演练等,并用工作中的遇到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当前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洋约是陆地的2.44倍,是地球上尚未充分开发的一大领域。它被认为是新技术革命要开辟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领域。海洋气象学是海洋与气象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大气现象与海洋现象及海上作业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海洋及巨大水域上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海上风暴潮、海浪等等。一、海洋气象探测和资料收集海洋开发要求对海洋环境提供开发所需要的各种水文气象参数,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常规海洋气象观测,特别是雷达、卫星等遥感以及飞机等探测,建立从空中、水面、水下的海洋水文气象综合监测网。(一)常规气象观测:主要发展方向是遥测仪器的推广应用和常规观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人们越来越多地注视到:中短期天气系统的变化和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的边界扫过地球有关。观测表明当“扇形边界”扫过地球时,常引起300毫巴、500毫巴气压场,涡度场…等高空形势的变化。什么是“扇形边界”,它怎样影响天气系统变化呢?以下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一、全球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现象在时空上有许多种尺度,要想正确掌握这些现象,就必须进行相应尺度的观测。这样一来,就涉及到气象观测值的代表性问题。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与行星及天气这种大尺度的气象现象相对应的观测。这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