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对于中国人而言,既有割不断的历史情愫,又像谜一样的神秘莫测。记得小时候,朝鲜是我们的“最亲密战友”,以致于每提起朝鲜,心中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自己到访过不少西方国家,但还是有一个心愿,到我们的友邦朝鲜去走一走,看一看。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了1960~1990年间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累年统计,并参考有关航海资料和海洋图集,详细地对朝鲜海峡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该海峡气候及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与弱小国家的交往史上,从来没有美国主动伸出橄榄枝的时候。现在,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0月,一直被美国称为“无赖国家”、“恐怖活动支持国”的朝鲜,收到了这样的一枚珍贵的橄榄枝: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邀请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问美国。不仅如此,美国还应允把朝鲜从“恐怖活动支持国”的清单上撤下来,并在一定前提条  相似文献   

4.
5.
6.
朝鲜海峡潮汐和潮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二维长波方程,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朝鲜海峡的半日潮和全日潮,得到与实际观测符合良好的结果。文章给出了潮汐、潮流和能通量的分布。计算显示,在朝鲜半岛东南方的全日潮无潮点位置比历史同潮图上的位置更靠近朝鲜海岸。计算还发现在五岛列岛西北方向存在一个M_2潮流的圆流点。能通量计算表明,潮能系从济州岛和九洲之间的通道进入本海区。除本海区消耗外,部分能量通过对马岛和九州之间的通道进入日本海,部分则通过济州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通道流向黄海。  相似文献   

7.
朝鲜周围海域的地震地层学和地质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朝两院1983—1984年科学交流计划,中国科学院海岸带、海涂资源调查与综合利用考察组一行四人于1984年7月12日赴朝鲜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考察了朝鲜东海岸和西海岸,学习了朝鲜人民围海造田的宝贵经验。朝鲜的东海岸为基岩海岸,山地丘陵。全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以松、栎、椴、  相似文献   

9.
朝鲜—日本区域中生代发育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南朝鲜拟于Garolim湾建一座装机容量为40×10~4kW的潮汐电站,为此中国、日本、南朝鲜三方有意对该电站共同进行可行性研究。为使我国潮汐能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对其有所了解,特编写此文,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朝鲜南海内陆架晚第四纪沉积演化S.ChulPark等朝鲜南海大陆架为一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其中心陆架在深海和底部特征的基础上可被分为窄的内陆架和宽的中部陆架,内陆架区(深<5sm)是晚第四纪沉积的沉积中心,沉积物主要来自部分河流.大量来自...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与朝鲜大地构造单元对应划分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东北亚地区,地理跨度大约于北纬30-45°范围内的中国东部与朝鲜之间,地学领域中存在着大地构造单元重建问题。其区域北景正处于亚洲大陆边缘变动带,涉及中朝,下扬子和华南三大块体的构造演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当前海上贸易航道通航风险评估工作中存在的能见度数据缺失等问题,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能见度数据推理技术。通过研究海域的确定、节点因子的选取、样本数据集的生成、推理模型的构建及参数学习和推理计算等流程,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的能见度数据推理模型,并以朝鲜海峡海域为例展开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能见度具有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规律,利用多年某月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推理该月的能见度等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相同样本形式下样本数据数量与推理结果准确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金浦潮坪位于京畿湾中部,在1980年开垦改造之前是坡度平缓的潮坪,西边被南北向主水道所限,该水道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水道之一,形状长直,最宽处1.5km,最深10m。树枝状的小潮流跟主水道连接。数十个岛屿分布于再生潮坪,导致岩基地形崎岖不平。而位于潮坪西部离岸的大量岛屿起到了保护潮坪不受离岸波浪侵蚀的作用。京畿湾中部的潮流在近地点高潮期达到10m,最大流速超过2.5m/s。波浪一般夏季小,台风期间除外;冬季风暴频繁之时规模巨大,一般超过2m。主潮道的悬浮沉积物浓度和盐度由于强烈的季风气候而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安州盆地位于朝鲜北部清川江和大宁江的汇合入海处,走向北东,面积仅4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滨海地区经钻井证实约100平方公里),为一小型含油盆地.该盆地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中、新生代时期频繁的构造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奠定了盆地的基础、控制着沉积层的发育、稳定了盆地的构造格局,而且也为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者将该盆地与中国东部的胶莱、北黄海、丹东等地进行分析对比后认为:它们同属于中朝准地台上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其沉积特征、生物群组合及构造演化规律具有相似性.现已证实,胶莱、丹东等地及本文将要论述的安州盆地,均已见及油气显示,因此,对位于上述各区之间的北黄海盆地,绝不能过早地排除寻求民用油流的可能性.一、安州盆地的生油地质特征安州盆地的构造位置为朝鲜北部狼林地块与平南拗陷交界处.前者是早元古代强烈隆起的古地块(属中国胶辽隆起的一部分),主要由花岗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石英片麻岩及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绢云母片岩等变质岩系组成,且伴有酸性—基性侵入  相似文献   

18.
北黄海盆地与朝鲜安州盆地和中国胶莱盆地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北部,是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开发研究相对最为薄弱的海域,在研究的3个盆地中,北黄海盆地系海域含油气盆地,面积5万km^2,迄今我国尚未钻井;朝鲜安州盆地系跨海陆域盆地,面积最小,但是钻井最多;中国胶莱盆地则为最邻近北黄海盆地的陆域沉积盆地,目前有少量钻井,并是胜利油田外围勘探盆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后两者钻井地质与野外剖面调查的测试研究成果,初步对比了3个沉积盆地地层岩性沉积与含油气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
西朝鲜湾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与砂矿成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海西朝鲜湾是潮流流速特别高、潮流沙脊群明显发育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区,具有有利的砂矿成矿条件。为了分析其成矿特征,我们采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模拟各级波浪下潮流、海底冲淤状态和全输沙量过程,由此分析按形成时代和主要分选控制因素划定的砂矿成因型和漂沙分选方式。本区砂矿属于潮流波浪控制的现代滨海砂矿,砂矿由潮流波浪掀沙、潮流输沙、风暴浪混沙进行平面及垂直分选形成,研究区类似一个巨型砂矿分选机,分选强度有利于砂矿成矿的地区大多为0~20m海域,矿层延伸到风暴浪最大冲刷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