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汇集了从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地震勘探和测震方法给出的甘青地区地壳结构资料,根据地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的需求,简化出二十种地壳模型,由三千多个地震P波资料,进行观测走时与理论走时的对比,筛选出编算甘青区域地震波走时表的双层地壳模型:厚度H_1=22km,V_(P1)=6.10km/s,V_(S1)=3.55km/s Ha=29.5km,V_(P2)=6.47km/s,V_(S2)=3.81km/s H=51.5km,V_(Pn)=8.17km/s,V_(Sn)=4.62km/s  相似文献   

2.
赵珠  曾融生 《地震学报》1992,14(7):573-579
利用西藏高原及其邻区150个地震,西藏台网、四川台网、世界标准台网及在西藏布设的流动台网的 P 波和 S 波观测资料,得出了该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 P 波以及 S 波的速度模型:(1)地壳平均厚度70km,可分为明显的两层.上层厚16km,P 波速度5.55km/s,S 波3.25km/s;下层厚54km,P 波速度6.52km/s,S 波3.76km/s;(2)上地幔顶层 P 波速度7.97m/s,S 波4.55km/s.140km 处出现低速层,层厚约55——62km.低速层下的正速度梯度与地幔顶部盖层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维单侧有限移动震源模式,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分别利用P波和S波拐角频率的方位变化,反演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MS4.9地震的发震断层面参数。P波和S波拐角频率的反演结果一致显示:本次地震的断层面破裂方向为232°左右,破裂面呈NE-SW向;地震马赫数v/c为0.2左右,平均破裂速度小于S波速度,破裂长度较短,为0.2~0.3km左右。破裂面方位与震源机制解、宏观烈度调查和余震精定位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合震区周边的地质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滁河断裂很可能是高邮、宝应交界MS4.9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接收函数及其非线性反演   总被引:36,自引:19,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数字台网(CDSN)记录的85个远震事件的宽频带P波波形数据和分离接收函数的最大或然性反褶方法,获得了CDSN台网10个台站不同方位的岩石层接收函数.利用这些台站不同方位的平均接收函数和非线性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上述各台站下方100km深度范围内的岩石层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CDSN台网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岩石层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拉萨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66kin,壳幔界面较模糊,而余山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34km,壳慢界面两侧速度反差明显.刮用本文方法估计的地壳厚度与已有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CDSN台网覆盖了中国大陆的各主要构造单元,本文的结果为研究中国大陆的岩石层S波速度结构及其横向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巴拿马盆地深海钻井计划504B场区广角反射/折射数据进行了分析.目前,最深的钻孔已钻入大洋地壳1.288 km.数据用一个1785立方英寸的气枪台阵和固定增益的声纳浮标接收器采集,资料包括沿三个不同方位放炮的四条相交的地震剖面,同时采集的垂直入射和多道地震反射数据.最大距离远达30km内的观测P波、S波为中地壳、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以及总的地壳厚度提供了约束.比较所有四个剖面上P、S波走时与振幅,揭示了用反射合成地震图方法进行模拟的重要的相似性.正演结果表明,与标准的大洋速度模型相反,一个能较好地解释观测数据的速度深度剖面的特征是,中地壳具有高速度梯度(达0.6 km/s/km);近莫霍面上方有一个1.8km厚的低速带(V_r=7.1—6.7km/s);总地壳厚度只有5 km.中地壳高速度梯度的解释受到16—19 km内P波振幅聚焦的约束.虽然S波波至不如P波波至发育得那么好,但它也表现出相似的聚焦性.总的地壳厚度要受到有关P波、16—28 km内观测到的广角反射以及地壳走时为1.4—1.5 s的MCS反射信号综合解释的约束.虽然这些信号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走时与两者具有共同的起因的假设是一致的.广角反射的振幅模拟表明:这些信号都在莫霍面产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九寨沟MS7.0 (MW6.5)地震的余震直达P波、S波走时数据,通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震源区及其邻区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并利用成像结果对余震进行了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主要集中分布于高、低速异常交界处偏低速异常一侧,呈走向NNW,倾向SW,倾角较高的分布特征;余震序列两侧的P波、S波速度结构揭示了发震断层两侧介质性质的差异,即上盘为刚性较强的高地震波速度区,下盘为刚性较弱的低地震波速度区。由余震分布特征和地震波速度结构推断:九寨沟地震发生在上地壳底部,发震断层具有上盘地震波速度高、下盘地震波速度低的特征;主震引起的后续破裂在上地壳内部的剧烈形变区内传播,破裂能量终止于25 km深度附近。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蒙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获取的宽频带地震阵观测资料,利用提取到的周期为10~80 s的每个网格点瑞雷波相速度频散,反演得到了蒙古中南部下方地壳以及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25 km深度处S波速度分布特征受地表构造形态控制,北部杭爱-肯特山脉为明显高速异常(约3.75~3.82 km/s),中南部戈壁沙漠为低速异常(约3.55~3.65 km/s);42 km深度处S波速度受地壳厚度影响,具有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大的趋势,杭爱-肯特山盆下地壳相对较高的S波速(约4.1 km/s)是由盆地形成过程中拉伸作用导致盆地下地壳厚度减薄造成的;60~100 km深度范围内S波速度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形态,分析认为中部戈壁低速异常与该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有关,而火山活动范围纵向上由中西部向中东部逐渐变深,横向由中东部向中西部逐渐变宽;此外,中东部地区地壳的隆起可能是由于火山活动引起的地幔热流上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1995年河北沙城ML4.1地震发震断层参数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学忠  王琼  刘冬英 《地震》2005,25(2):69-74
在一维单侧有限移动震源模式下, 根据拐角频率的方位变化, 利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1995年7月20日河北沙城ML4.1地震的发震断层面参数. 结果表明, 这次地震的断层面破裂方向为224°, 与余震分布和震源机制的NE向节面一致. 地震马赫数v/c约为1.85, 即平均破裂速度大于S波速度, 为一次超速破裂. 若取横波速度为3.5 km/s, 则破裂长度约为1 km. 因此, 这次地震破裂以超S波速的速度从北东向西南方向传播了约1 km.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Q值结构反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平  曾融生 《地震学报》1996,18(2):208-214
利用中美合作在青藏高原布设的11台PASSCAL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的瑞利面波资料,测定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周期为10~130 s范围内的平均瑞利波相速度和衰减系数R;反演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的平均S波速度结构和Q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区平均Q值偏低,并在地壳中存在地震波强吸收层.地壳中的低Q层(Q=93~141)位于16~42 km的的范围内,它与S波低速层(21~51 km)基本一致.从地壳下部63 km后,Q值由114随深度逐渐低至上地幔180 km处的34.由地壳内低速层与低Q层相对应可以推测,在该深度范围内可能存在岩石的熔融或部分熔融现象.在反演的S波速度结构中,地壳的平均厚度为71 km,51 km处的下地壳存在一明显的速度界面,96~180 km处的低速层(4.26 km/s)可能与软流层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南美洲及周边洋盆一套新的地震波结构等值线图。这些图使用了新数据,因而更好地约束了地壳厚度、全地壳P波和S波的平均速度以及地幔顶部的地震波速度(Pn和Sn)。我们发现:(1)南美洲地壳厚度的加权平均值为38.17km(标准差为±8.7km),这比全球陆壳平均值39.2km要薄约1km;(2)南美洲全地壳P波速度的直方图呈双峰形态,其低峰值发生在缺失下地壳高速层(6.9~7.3km)的区域;(3)结晶地壳的P波平均速度(Pcc)为6.47km/s(标准差为±0.25km/s),这与全球平均值6.45km/s基本相同;(4)南美洲下方的Pn平均速度为8.00km/s(标准差为±0.23km/s),略低于全球平均值8.07km/s;(5)横贯智利北部与阿根廷东北部的地壳内存在一个P波和S波低速异常带,地理上正对应于纳斯卡板块浅俯冲部分[Isacks等在1968年首次提出的南美大草原(Pampean)平缓板块],同时也是一地壳拉张区域;(6)巴西克拉通的厚地壳一直延伸到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7)亚马逊盆地以及沿巴西克拉通西部边缘地壳可能由于拉伸作用而变薄;(8)东太平洋海床之下的地壳P波平均波速要大于其在西大西洋海床的数值,这可能源于较古老的大西洋海床覆盖了更厚的沉积层。  相似文献   

11.
选用我国西藏及其周边地区测震台网35个台站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2014年10月7日云南普洱MS6.1地震的波形资料,分析了垂直向分量初至P波的幅度特征.结果表明:在震中距处于5°-18°之间的P波初动幅度相对较小,存在“影区”特征,推测该“影区”是由青藏高原下方岩石层内低速层所引起的;通过试错法,多次对比不同模型的理论波形与观测波形的P波初动振幅随震中距的变化形态,最终确定在78 km深处存在一厚度为24 km的低速层,层内速度梯度约为-0.05/s.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一些地震工作者提出了用地震波形记录测定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Kisslinger(1 980 )以及 Julian和 Foulger(1 996 )提出利用短周期 P,S波振幅比确定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Schwartz(1 995 )提出利用初动资料和对速度结构变化不灵敏地震包络振幅的测定方法 .但是 ,频率高于几赫的地震波振幅 ,对地震波传播途径上的速度和 Q值结构的三维变化是相当敏感的 .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果仍可能受速度和 Q值结构不均匀性的明显影响 . Horiuchi等 1提出一种方法 ,如震源集中在一个小区域 ,可以假设这些地震的震源到某个地震台站的路…  相似文献   

13.
近地表沉积层的S速度结构是强地面震动模拟和地震灾害估计的重要参数,尤其是浅部的S波速度结构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目前大部分资料来源于工程钻孔或工程地震探测,很少有地震波频率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或者深度达数百米的S波速度结构.通过对天然地震的井下摆波形记录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测量地震波频率范围深达数百米的S波速度的有效方法.收集了首都圈地区44个井下摆的近震记录,利用广义射线方法确认了直达S波及其在地表的反射波震相,并通过测量不同台站上两个震相的到时差,获得了首都圈地区浅层100—500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发现,浅部100m的平均S波速度低于300m/s.当深度增加到500m时S波速增加到800m/s,平均速度梯度为0.8(m/s)/m.研究结果表明,井下摆地震记录波形是研究沉积盆地浅层S波结构的重要资料,将为沉积盆地的强地面震动模拟提供重要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4.
云南(21~29°N,97~106°E)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的东缘,是中国大陆最活跃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其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本研究采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在南北地震带南段布置的367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波形数据,人工挑选出良好约束的,ML震级3.0的近震P波走时数据,采用VELEST算法,联合反演得到了研究区的一维P波速度结构和震源参数.结果表明,云南地区一维P波速度模型在0和30 km之间速度介于5.96~6.60 km/s之间;在30到40 km之间的下地壳P波速度值为6.60~6.80 km/s;上地幔顶部平均P波速度为7.80 km/s,低于全球大陆速度模型均值(8.04~8.10 km/s).基于新模型的地震活动性分析表明云南地区地震事件大多发生在中上地壳(20 km),约20 km处地震活动性最强且各个震级范围地震均有发生,可能指示该深度范围活跃的构造运动和复杂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5.
川滇地区速度结构的区域地震波形反演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的区域地震波形资料,对川滇地区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较小,约78 km/s,P波速度在上地幔表现为较小的正速度梯度,S波在100~160 km深度范围内表现为弱低速层. 对于较短的观测路径,不同路径的平均P波和S波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 与川滇菱形块体内部的速度结构不同,在块体边界附近可以观测到比较明显的上地壳低速层,我们认为它可能与块体边界的断裂带有关;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存在的下地壳低速层,有利于块体向南滑动,而中上地壳没有明显低速结构,可能表明川滇菱形块体向南滑动的解耦深度至少在下地壳. 根据不同路径的反演结果,给出了云南中部地区地壳内部的平均速度结构.  相似文献   

16.
根据泰安——隆尧——忻州DSS剖面所获S波信息,参照P波解释结果,计算了包括该剖面的S波速度vS、P波速度与S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在内的二维结构,给出了该剖面的构造轮廓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推断. 利用不同的介质和构造之间vS,和的差异,结合邻区资料,划分了剖面上地幔顶部速度的值差为-4%左右的幔隆区(vS=4.30 km/s左右)和幔坡区(vS=4.50 km/s左右),再次确认了牛家桥——东旺高角度超壳断裂带的存在,探讨了包括壳幔过渡带在内的低、高速块体(带)的性质和华北裂谷的界定标志. 综合研究了解释结果与地震的相关性,认为:地幔上隆、热物质沿高角度超壳断裂上升,初始震源在深30.0~33.0 km的壳幔交界处,附加应力激发了牛家桥、东旺下面深9.0 km附近特殊部位的6.8级和7.2级等地震,地震围绕高角度超壳断裂发生、并集中于和值较低的脆性介层之中.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青海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数据,采用多台和达法,研究了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玉树7.1级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及其前后直达波波速比和视速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该区平均波速比为1.693,平均P波视速度为6.184 km/s,平均S波视速度为3.652 km/s。2研究发现玉树7.1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和视速度存在变化,表现为主震前几次地震的P波视速度存在低值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仔细地分析了深达500km的229个深震的P波和S波走时资料,取得了地中海及其邻区的上地幔速度结构.用Kaila(1969)分析法得到卡拉布里亚孤—第勒尼安海、西地中海—南西班牙、巴尔干半岛的西缘和东缘以及东喀尔巴阡山脉的Vrancea区的中、深源地震区的“震源深度上”的P波和S波速度.显示出直到150km深度的地段,其横向速度变化约为3%一4%.巴尔干边缘的尸波速度为最高.在卡拉布里亚孤一第勒尼安海深震区,p波速度由40 km深度上8.01 km/s增加到2,0 km深度上的8.14 km/5.尸波速度从具变化率为0,0055一,的210 km较深部起迅速地增加,到500 km深度上.达到9.62 km/5.该区的S波速度由40k。深度上的458 km/s增加到400 km深度上的4.73 km/:,没有任何关于快速的速度增加带的象征.然而,发现了卡拉布里亚孤一第勒尼安海深震区的S波速度比由面波频散研究导出的邻区的上地慢顶部150一200 km区段的平均S波速度4.34 km/s高出约6%.与此类似,西地中海和巴尔干边缘的中源地震区,其S波速度比邻区上地慢相应的平均值高约5%.这些差异本质上是因为存在一条轮廓清晰的扩展到中欧大部地区的次盖层(sub一lid))低S波速通道引起的.本文确定的卡拉布里亚弧一第勒尼安海深震区的尸波速度模型显然与EKw的p波速度模型(England等,1 077)和MR的速度模型(Mager一Rosa和Mue]ler.1 973)+分一致,这两个模型适用于南一中欧下方的上地慢区域、把南一中欧的尸波速度模型,包括本文提出的模型,与适合于东欧地台下方的上地慢p波速度模型,即sNF(Hurtig等,1979),KCA(King和Caxeagnile,197e)和M^(Masse和Alexander,1974)模型相比较,揭示出这两区的上地慢具有强烈的横向速度不均匀性.南一中欧的速度比东欧地台的速度约低5%,这种情况到至少250 km的深度上都存在.这些结果与stromeyer(1 978)给出的欧洲温度一深度函数一致,Stromcyer(1 978)指出中欧的这些深度上的温度比东欧地台的高400一500℃.本文确定的卡拉布里亚孤一第勒尼安海深震区,从40一400 km深度,其S波速度(4,6一4.7 km/s)几乎不变.也是与所预计的中欧下方的邻近上地慢区具较高温度相一致.在本研究中,尸波和S波速度模型,直到深达500 km都未发现“400 km间断”,这可能是因为在南一中欧,它在520一540 km这个比较大的深度上,而其它几个模型给出,在东欧地台区它在380一420 km的深度上,比较之下相对较浅.另一方面,210一500 km深度上的高尸波速度梯度可以说明不存在“明显的”400 km间断,而可能是在该区代之为宽阔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在Wake岛附近1500km长的海底地震台阵上记录到千岛群岛的地震,分析其海洋P波与S波数据,得到西太平洋的高频地震衰减的约束。确定了群速度为8.2—3.0km/s和频率为2.5—22.5Hz间的空间衰减和Q值。在上述频率范围内,海洋P波比S衰减大,它表明岩石圈内存在明显的体积衰减,或者海洋P波以波能漏失的形式传播。海洋P波与S波的视衰减与距离有关,在30°以外,衰减较弱。海洋P波的视Q随频率Q~f~(0.7)而增加,在2.5Hz时约为300,而在17.5Hz时增加约为1500。海洋S波的视Q也随频率Q~f~(1.1)而增加,在2.5Hz时约为400,而在22.5Hz时变化约为3000。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青海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测定青海东北部地区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地震直达波波速比和视速度值,结果显示:1 5个子区域A1—A5平均波速比分布在1.686—1.705;平均P波视速度为5.979—6.022 km/s;平均S波视速度为3.535—3.579 km/s;2波速比和视速度的复杂变化特征,反映了研究区地壳介质及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及地震射线路径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