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本文主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为后续土地信息的分析调查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此次研究选取了渝西地区作为研究区,使用TM/ETM遥感图像作为基础数据。在提取覆盖信息之前,首先,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图像预处理;接着,对研究区四种地类进行采样处理,利用得到的采样数据,对研究区的遥感图像进行了光谱分析;最后,进行监督分类得到覆盖信息的明显特征,可以看出建筑用地在明显增多。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得到最后结论,可以看出每一时期的总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符合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2.
徐磊  林剑  李艳华  燕梅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83-85,88
重点讨论了遥感图像分类处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的BP神经网络方法,并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将它的分类结果与ERDAS软件平台下的监督分类结果进行分类精度评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总精度比ERDAS软件平台下的监督分类的总精度高,是一种有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和神经网络的森林植被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际遥感分类研究,使用Landsat7 ETM+遥感数据和地理辅助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将莽汉山林场作为研究区进行了遥感影像的分类研究。比较了BP神经网络分类与最大似然、简单和复杂非监督分类法之间的类型与数量精度。BP神经网络分类的总类型精度是70.5%,总数量精度为84.65%,KAPPA系数是0.6455。结果说明BP神经网络的分类质量优于其他方法,其总的类型精度与其他三种分类方法相比分别增加了10.5%、32%和33%,总的质量精度增加了5.3%。因此,辅以地理参考数据的BP神经网络分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偶神经网络利用了自组织映射近似函数的一种新的映射神经网络,其结构组合了Kohonen的自组织映射和Grossberg的外星(Outstar)结构,网络结构相对简单。本文以对偶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原理为基础,研究了一种理想化的分类方法,并以MATLAB平台为基础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其分类总精度为94.17%,分类精度较传统监督分类结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辽阳地区的地表覆盖变化情况,本文选取辽阳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09年、2015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及ASTER GDEMV2高程数据为基本数据源,提取NDVI、NDBI、MNDWI、高程值及单波段亮度遥感指数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完成辽阳矿区地表覆盖的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地表覆盖类型数量变化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并对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树模型适用于辽阳矿区地表覆盖分类,分类精度较高。研究区域土地覆盖类型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大幅增长,采矿用地大面积减少,植被、水体、裸地面积变化较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矿区生态治理成为该矿区地表覆盖特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SPOT4-VEGETATION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制图与验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SPOT4 VEGETATION的遥感数据产品生成的NDVI与NDWI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图像集 ,通过ISODATA非监督分类方法 ,编制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图。以TM影像人工解译结果作为真实值 ,通过对西北五省共计 47个均匀分布且异质性强的 2 5km× 2 5km样本区内的土地覆盖类型及其面积进行统计分析 ,修正了SPOT4 VEGETATION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建立了各省验证结果的样本统计直方图并计算其回归系数。结果表明SPOT4 VEGETATION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图在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影响遥感数据自动分类精度 ,造成土地覆盖误判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即异物同谱和混合像元问题。对于前者通过叠加各种辅助数据如DEM等可以降低误判的机率 ;对于后者运用混合像元分解的各种算法可以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
引入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坡度数据和对植被覆盖反应敏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参考已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对地形复杂地区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为基础,辅以坡度信息并利用分区和多步骤信息提取方法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类精度,研究结果对建立地形复杂地区实用性强的遥感影像分类技术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土地覆盖制图:基于最优化遥感数据的支撑向量机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数据具有在不同空间、光谱和时间尺度上获取地表测量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获取土地覆盖信息的一个主要数据源。影像分类即把卫星影像上的相关像元划分给某类已知的土地覆盖类型的过程。支撑向量机(SVMs)是一种土地覆盖分类的新技术。三种常用的SVMs是:基于线性和多项式的SVM以及具有高斯核函数的SVM分类器,分类能否成功地应用有赖于其各自选择的最佳参数。但是海量的遥感数据使得这些参数的确定速度十分缓慢。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最优化遥感数据压缩技术的SVM分类方法。研究显示用于获取SVM参数的数据量能够在不影响土地覆盖的分类精度的前提下进行压缩。数据压缩成功的应用于多项式和高斯核函数的SVM分类,而线性SVM的分类精度却非常低。  相似文献   

9.
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常用于地表覆盖监测及其变化监测。然而,利用时序遥感数据—尤其是中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地表覆盖变化,其方法基本是先对多期影像分别进行监督分类然后对比分类结果。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对每期遥感影像单独选择分类训练样本,而对于历史影像,常常难以获得可靠的样本数据。本文基于遥感数据定量化处理,尝试利用光谱特征扩展方法对时间序列Landsat数据进行分类:首先,结合一种新的大气校正方法和相对辐射归一化方法,对时间序列Landsat数据进行定量化处理,以消除各期影像之间的辐射差异,获得地表反射率数据。然后,论文选择一期易于获得分类训练样本的反射率数据作为"参考影像",并结合样本数据提取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光谱特征。最后,将"参考影像"中提取的地物光谱特征,扩展到所有时间序列反射率数据进行分类。论文利用青藏高原玛多地区的5景Landsat数据对本文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光谱特征扩展的分类方法,可有效对定量化处理后的Landsat数据进行分类,分类总体精度为88.35%—94.25%,分类结果和传统的单景监督分类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研究也发现,"参考影像"和待分类图像获取时间的季相差异会影响其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土地覆盖的短期时空变化模式研究,对土地覆盖的快速、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遥感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利用2000—2001年的时间序列Radarsat图像,采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对土地覆盖的短期时—空变化的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由此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影像分析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从植被主要生长季节的时间序列雷达卫星影像获取训练样本,对研究区域的典型土地覆盖的短期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学习。学习后的模型能够利用多个时间序列的Radarsat影像对下一时刻的影像进行模拟,并进一步检测变化。在模拟结果基础上,定义相对变化距离函数和检测门限,对模拟影像及实际影像中的变化区域进行了检测。检测精度范围在66.67%(农村居民点)—91.67%(水体)之间,平均检测精度为81.66%。由于时间序列信号的引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获取土地覆盖的短期动态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强  王正志 《遥感学报》1999,3(3):193-198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精度问题是阻碍计算机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实用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将分类后处理中的分类结果平滑过程模型化为约束优化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把分类结果平滑过程与遥感图像分类过程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约束满足神经网络的遥感信息分类与后处理综合技术。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提高森林类型划分、土地利用调查等遥感应用专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K-L变换的BP神经网络遥感图像分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类正确,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K-L变换)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先应用K-L变换对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降维,提取最主要的三个成分合成假彩色图,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假彩色图进行监督分类。由于主成分之间是不相关的,增强了图象信息,降低了神经网络的计算量,提高了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分类精度优于传统分类方法,总正确率为88.5%,Kappa系数为0.862,因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涛 《地理空间信息》2011,9(1):109-111
探讨了一种将K均值算法和SOM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多光谱遥感图像分类,通过与K均值算法、ISODATA算法和SOM算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土地覆被作为地表自然和人工建造物的综合体,是开展土地科学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在遥感大数据背景下,准确、快速、自动化进行土地覆被提取技术一直是遥感研究中的重点。本文基于eCognition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法,综合考虑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建立多种地物提取规则。通过模糊函数、支持向量机(SVM)和阈值法对研究区的土地覆被进行分类提取,并与研究区的FROM-GLC10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覆被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7%,Kappa系数为0.96,分类精度较高;②基于10 m分辨率影像,综合使用形状、纹理、光谱信息对于道路的提取具有较好的效果,道路提取Kappa系数为0.84;③分类结果在面积和空间分布上都优于FROM-GLC10数据,与研究区实际土地变更数据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基于面向对象与规则的分类方法提取地物能够有效利用多种遥感影像特征,分类精度高,对于处理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具有很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概率神经网络与BP网络模型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概率神经网络(以下称PNN)的基本结构及其训练算法,建立了卫星图像分类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概率神经网络与BP网络分类模型的分类效果。实验表明,PNN图像分类方法在分类精度上优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且分类时间相当,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图像识别的研究热点,利用深度学习对遥感影像进行自动分类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框架,提出了一套城市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技术方法:利用地理国情成果,构建城市遥感影像样例库,训练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地表覆盖自动分类,并通过相似性系数对专题地物进行变化检测。文章选取了上海局部区域作为实验对象,结果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时间成本,对人文和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为地理国情成果应用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影像进行光谱特征分析,及对各种植被类型进行物候特征分析,选用以NDVI数据为主的多波段、多时相的MODIS影像数据进行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然后进行灰值形态学滤波,运用阈值分割法提取旱地,并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聚类模型分离湿地和水田。实验结果与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毛建旭  王耀南  孙炜 《测绘学报》2002,31(4):327-332
针对遥感图像分类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算法,首先阐述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然后将模糊理论引入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提出一种能反映人脑认知的模糊性和连续性的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分类器经过训练后,可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分类,其分类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影像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遥感影像的分类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影像分娄算法。首先阐述了Hopfield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工怍原理,分析了Hopfield神经网络优化规则;然后在Hopfield神经网络通用模型基础上,实现了Hopfield神经网络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分类器具有较高的精度与效率,分类结果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kind of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 based on rough sets,called rough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RBPNN).The architecture and training method of RBPNN are presented and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RBPNN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multi-spectral image is discussed.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RBPNN to a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illustrates the simple computation and high accuracy of the new neural network and the flex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is new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