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科学界的领导人之一。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竺可桢被称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是前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是他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竺先生毕生为我国气象学的发展作了不懈的努力。我国气象事业和研究有今天发展,竺先生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我们今天纪念他诞生一百周年,就是要缅怀他为我国近代气象学所作的贡献,学习  相似文献   

3.
《气象》2021,(7)
顾震潮先生1920年出生于上海,1976年去世。早年师从赵九章教授,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毕业,1947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C.G.罗斯贝。由于祖国气象事业的迫切需要,1950年5月提前回国。被任命为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后又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他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工作,奉献了毕生精力。作为优秀的科学家,他对我国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青藏高原气象学、云和降水物理学、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主要的先驱和创始人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和高尚品格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4.
普里斯特利是位著名的气象学家,1939年进入英国气象局,以后在澳大利亚等国工作,参加了国际上的许多气象协作活动,现已退休。应在澳大利亚召开的WMO大气科学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的邀请,他根据亲身经历,对近五十年的气象学做了评述。从中可以看到老一代气象学家们对气象学的过去和未来发展的种种见解。特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80,(4):41-41
V.Bjerknes(皮叶克尼斯,1862—1951),是挪威地球物理学家;以他命名的大气环流定理,是现代动力气象学基础理论之一.他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德国莱比锡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12年回国,任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和他的门生、助手Bergeron,Rossby,J.Bjerknes等人,一起创立气象学卑尔根学派(Bergen School).J.Bjerknes1897年生于斯德哥尔摩,毕业于奥斯陆大学后,在贝卑尔根气象台他父亲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1919年发表"移动性低气压的机制"一文,这篇仅8页的论文,在锋面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见解.1937年因希特勒入侵挪威而亡命于美国,从此在美国  相似文献   

6.
吴悟涯 《气象学报》1936,12(8):450-453
本篇原名Meteorology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是Sir Napier Shaw应The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会长的嘱托而作的。他以为观测,列表,制图,图解,预报等基本工作是一个中学生的能力所能及的,对观测结果的物理原因的探求,则非大学程度不行,所以在这中间划了一道高等气象学(Meteorology forColleges)和初等气象学(Meteorology for Schools)的界线。本篇的内容,注重在指示一个中学生或初等气象学者,须怎样地去修养,才能使他自己成为一个研究高等气象学的学者。依照我们的环境,也许这篇是值得我们读一下的吧。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上     
《气象科技》1982,(4):93-93
《农业气象学方法》(英)史密斯(Smith,L.P.)著,于系民译,农业出版社出版,1981年8月,217页。本书主要论述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著者三十多年来从事本学科基础研究的经验和体会,论述了农业气象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具体内容、意义和方法,指出了农业气象学发展的途径。本书是科学进展的综合性评述著作,分为农业气象学的意义、资料、植物、畜牧、土壤、技术措施以及灾害的农业气象学方法等七章,可作为系统了解西方国家农业气象学基本情况,借鉴其方法,发展我国农业气象学的一本参考读物。××××××《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导论》王斌等编译,海洋出版社出版,1981年7月,551页。本书主要根据 J.Pedlosky 教授著的《Geophy-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是对气象学影响巨大的古希腊科学家,他在公元前340年左右完成的《天象论》一书是最早的气象学专著,该书使关于天气现象的知识终于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系统梳理了《天象论》的内容和观点,重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在诸多天气现象,如降水、风、虹和闪电等方面的认识,以期为气象科技发展史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统计气象学研讨会于1991年8月26—29日在浙江省建德县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7人,其中学科委员会委员19人,学组成员7人,特邀代表7人。 会议听取了主任委员周家斌的工作报告,并就学科委员会的任务和今后四年的学术活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统计气象学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统计气象学进入了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们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鼓舞,大家一致认为学科委员会应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团结统计气象学界广大的科研、教学和业务人员,努力促进我国统计气象学的应用,促进气象业务预报和管理工作,促进我国统计气象学科的发展,促进统计气象学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0.
曹鸿兴 《气象》1994,20(1):55-56
全国统计气象、干旱气象、水文气象学术会议1993年11月15—18日由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气象、地质、水文统计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中国气象学水文气象学委员会,杭州大学,浙江省气象学会联合发起在杭州召开了全...  相似文献   

11.
《气象》1978,4(8):1-4
我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1890—1974年),逝世已经4年多了。他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使我国广大科技界特别是我们气象工作者,对他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他是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科学事业的名孚众望、为人称颂和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之一。他以对中国气候、气候变迁和科学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新兴边缘学科--GPS气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GPS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GPS气象学的广阔应用领域,并介绍了GPS气象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年)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气候变迁、物候、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领域,有杰出的成就。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科学事业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GPS气象学研究及应用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国平  黄丁发 《气象科学》2005,25(6):651-661
概述了GPS气象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对GPS气象学基本原理作了简单介绍。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GPS技术在气象学研究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展望了GPS气象学潜在的应用领域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气象学杂志》(Journal ofApplied Meteororology) 原名《气候学与应用气象学杂志》(Jounral of Climate and AppliedMeteorology),1962年创刊。起初年出6—8期,从1976年第15卷起改为月刊。美国气象学会编辑出版。主要刊载气象科学对环境、经济及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应用性研究论文。内容包括:通讯、环境卫生、空气污染气象学、气象测定与配置技术或性能分析、气象数据处理与  相似文献   

16.
疫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对感冒、气管炎的发病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很大重视.一九五六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象学会,一九五七年出版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杂志,许多国家成立了生物气象学会或医学气象学会。我国一九七三年通过研究气象条件与感冒、气管炎这一课题,填补了空白,推动了这一边缘科学的发展。周总理生前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指示:“一个气  相似文献   

17.
叶笃正 《气象学报》1954,25(4):279-289
大气中各种式样能量的平衡及相互转换是气象学中一个主要问题.过去的气象学者们大都是集中於研究能量的相互转换,在这方面Margules早在1905年就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随後许多气象学者更进而计算了气旋、反气旋及台风等系统内各种能量的转换.至於动能的平衡及维持这种平衡的物理作用的讨论,最近才多了起来,其中Starr和黄士松深入地研究了大气中动能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兴边缘学科——GPS气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GPS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GPS气象学的广阔应用领域,并介绍了GPS气象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19.
GPS—LEO掩星探测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利用GPS系统探测地球大气,诞生了GPS气象学。GPS气象学分为地基GPS气象学和空基GPS气象学,目前地基GPS气象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已进入业务组网应用阶段,空基GPS气象学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本文在介绍了空基GPS掩星探测的发展历史和探测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际上GPS-LEO掩星探测数据处理和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对我国的GPS-LEO掩星探测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对GPS-LEO掩星探测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生态气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怀亮 《河南气象》2008,31(1):75-79
首先探讨了生态学、气象学与生态气象学的发展历程,并给出了目前常见的几种生态气象学的定义;其次,对国内外生态气象学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开展的与生态系统有关的许多观测计划和研究试验,以及国内不同部门开展的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状况,并分析了我国气象部门生态气象业务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了生态气象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