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周训  曹琴  尹菲  郭娟  王晓翠  张永帅  王黎栋  沈晔 《地质学报》2015,89(11):1908-1920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沉积盆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在川东宣汉地区的川25井曾发现富钾卤水。本文对川东高陡褶皱带三叠系碳酸盐岩地下水的分布和富集进行分析,对川25井和卧57井深层卤水以及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的水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成因。认为当背斜核部的三叠系地层埋藏较深、封闭性较好时,有利于深层卤水的富集;在半开启-开启型背斜中,背斜核部受到强烈的风化侵蚀作用,三叠系地层裸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入渗淋滤,不利于高TDS卤水保存。深层卤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Cl-Na型,富集Br-、Li-、Sr2-、I-、B3+等微量元素,是同生沉积卤水。其中川25井是少见的高TDS富钾卤水,其TDS达352.693g/L,已达到泻利盐沉积阶段,K+异常富集,达25.955g/L。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地下热水为SO4-Ca型,富集Sr2+、F-、偏硅酸等。稳定性同位素δ2 H、δ18 O数据显示川东深层卤水均起源于古海水,仙女山温泉和统景温泉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在背斜核部三叠系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经历深循环获得加热后在地形较低的河谷处呈温泉出露。地下(热)水为溶滤围岩形成TDS不高(2~3g/L)的地下水,其总体趋势是朝着淡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成都盐盆富钾卤水以深层卤水形式赋存于地下4600m左右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第四段(T2l4)含盐系的碳酸盐岩储层中。富钾卤水与海水蒸发系列各浓缩阶段相比,K+、B3+含量异常高,分别达53.27g/L和4994mg/L,超过海水钾盐沉积阶段,也超过综合利用和单独开采工业品位,成为当今世界上罕见的液态钾硼资源。富钾卤水尚富含Br、T、Sr2+、Li+、Rb+等多种有用成分,品质优异,构成优质化工原料水,经济价值极高。卤水具高承压、自溢特点,弹性储量大,具勘查开发前景。富钾卤水为沉积变质卤水和固态钾盐溶滤的复合成因。  相似文献   

3.
腾格里沙漠地区盐湖卤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盐湖卤水作为盐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赋存有多种有益元素。我国钾盐资源主要赋存于西部盐湖卤水中。腾格里沙漠地区盐湖众多,普遍赋存有卤水,并以晶间卤水为主,通过对盐湖卤水的分布、化学组成及矿化特征的研究,认为本区多数盐湖含有高矿化度卤水,水化学类型以硫酸盐型为主,卤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卤水演化程度以及物源条件和浓缩分异作用的控制。区内盐湖卤水K+含量较高,并有随矿化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西北角分布有基岩,盆地西部分布山麓堆积及河、湖相沉积地层,新生界发育有多个北西—南东走向的规模不一的背斜,新近系分布有富钾地下卤水。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卤水中TDS、K+和B2O3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TDS值出现双峰,卤水样品富K+和B3+的概率分别为628%和6129%。使用Piper图研究地下卤水时,经常出现样品点过于集中而不易反映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本次研究改进了前人的图示方法,绘制适合于表示地下卤水的水化学图。利用钠氯系数、氯溴系数、氯碘系数、钾氯系数、脱硫系数、钙镁系数对研究区卤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卤水样品多数未达到石盐沉积,少数达到石盐沉积。研究区水样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新近系地下卤水δ18O值和δD值均发生漂移,表明卤水经历长时间的蒸发浓缩。研究区地下卤水起源于早上新世的古大气降水,上新世以后由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柴达木盆地抬升和沉降中心东移,接受沉积形成良好的盖层,同时大气环流的改变致使气候变得干燥,地下卤水经历蒸发浓缩封存,形成现今的卤水。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理统计、聚类以及离子特征系数等分析方法,对柴达木马海盆地的深部砂砾石层孔隙卤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卤水离子浓度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pH、Cl^-、TDS和Na+浓度值变化范围较小,分布均匀,而K^+、Rb^+以及Br^-、Mg^2+、Li^+、Sr^2+、I^-、B2O3、Ca^2+、Cs^+、NO3^-、SO4^2-等离子浓度分布不均匀,差异显著;Cl^-、TDS、Na^+、K^+、Mg^2+和Li^+与SO4^2-聚为一个亚类,表明卤水演化过程中有酸性液体的参与;K^+含量自西向东有增大的趋势,与Mg^2+和Li^+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离子特征系数反映出蒸发残余及盐岩溶解的多源性特征。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为单一的氯化钠型,这种单一的物源可能与推测的更新统下伏盐岩层有关。  相似文献   

6.
罗布泊富钾卤水矿床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凯  孙明光  马黎春  汤庆锋  颜辉  张瑜 《地质学报》2020,94(4):1183-1191
罗布泊是我国最重要的成盐成钾盆地之一,富钾卤水资源丰富。在14年的工业开采过程中,不同矿层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持续处于变化中。为了加强对不同矿区富钾卤水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的认识,合理开发利用卤水资源,本文应用克里金插值法,对2017年采集的89个常观孔卤水样品进行了空间分析,绘制了K~+、Cl~-、Na~+、Mg~(2+)、Li~+、B~(3+)、SO_4~(2-)等值线图,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K~+、Cl~-、Mg~(2+)、Li~+、B~(3+)等离子具有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罗北凹地及腾龙矿区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于罗北凹地北部及矿区西南部,而SO_4~(2-)分布趋势则相反;由于受周缘地区淡水补给的影响,矿区西南部、北部及东南部出现淡化现象,但是淡水只影响到W_1、W_2层,W_3层未见明显淡化现象;2017年罗布泊矿区K~+平均含量为8.83g/L,除受淡水影响区域外,矿区内大部分地区样品KCl品位均高于1%的工业单独开采品位,与开采前KCl品位相比,目前罗北凹地W_1储层KCl平均品位约下降了9.7%左右。  相似文献   

7.
锂作为一种新能源、新材料,对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卤水中液体锂为锂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四川盆地自贡地区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前人对自流井背斜卤水中的锂资源研究较少,但已有数据均表明局部卤水中Li+含量达单独开采工业品位的2~4倍,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近年来,对自贡地区的地下卤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有利地区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锂资源已达边界品位的3~4倍、最低工业品位的2倍以上; Li+与Na+、K+、$NH^{+}_{4}$、Cl-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卤水中Na+、K+、$NH^{+}_{4}$、Cl-的含量可作为Li+含量的间接指示; 降低卤水中Mg/Li值能够有效控制提锂成本; 相比于黄卤,黑卤有较低的Mg2+和较高的Li+、Na+、K+、$NH^{+}_{4}$及Cl-。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邓井关背斜的轴部黑卤密集分布地区可作为锂资源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正> 西伯利亚地台寒武纪和前寒武纪地层对于寻找石油、天然气和钾盐有着辽阔的远景。因此,这里对深部含盐地层岩石的储集性能和含钾性的预测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其中第一个问题包括由于后生淋滤作用和成矿作用造成的岩石的次生变化;第二个问题是变质浓卤水分布带含钾性的水文地球化学普查标志。这些水文地球化学标志应用于寻找淋滤地下卤水时相当成功。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高矿化地下卤水-岩石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9.
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资源沉积环境及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地质沉积背景和地下卤水水文特征对比,重新厘定地下卤水层与三次海侵的关系。研究表明,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出现过三次海陆相地层变化序列,其中三个海相地层分别与沧州、献县和黄骅海侵事件相对应,三个卤水层分别赋存于三个海相地层中。在水平方向上,三个海相层的卤水分布基本呈条带状分布;在虞河以西,卤水层形成了中间浓度高,近岸、远岸浓度低的分布格局;在虞河以东,除灶户盐场北部地区浓度最高以外,其余地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在垂直方向上,卤水层呈透镜体状,卤水浓度分带性明显,形成上、下低,中间高的分布格局。第II海相层的卤水分布范围广,浓度高,储量大。  相似文献   

10.
腾格里沙漠122个盐湖分为石盐、石盐-芒硝、石盐-白钠镁矾及芒硝(石膏)4种类型。盐湖含盐系厚度一般4~9m,总体呈现下部为含盐碎屑沉积,上部以盐类沉积为主,构成储卤层,卤水赋存其中,由湖岸至湖心储卤层厚度增长。含卤层理渐小,卤水含KCl渐高。盐湖中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以芒硝、石膏为主的硫酸盐矿物、石盐以及粘土矿物。盐湖卤水以晶间卤水为主。许多卤水含K+大于2g/L。K+含量最高的红盐池,平均含量达19.14g/L。对钾矿而言,在盐湖分布相对集中地区,有一定的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5%,10%,15%,20%,25%,30%)与黑山膨润土作用后,膨润土矿质组分的含量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理论对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的11个矿质组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硅、钠、钾、钛在不同浓度的硫酸作用下有相似的变化,表现为不易溶出;铁、铝、镁有相似的变化,表现为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溶出越多;膨润土中锰和磷的含量很低,膨润土在较低的硫酸浓度作用下锰和磷部分溶出,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不易再溶出;钙在较低的硫酸浓度作用下全部溶出。这与其化学性质及所处蒙脱石的晶层位置有关。所得上述信息可用于预测各组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南极拉斯曼丘陵长英质片麻岩中夕线石的出溶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拉斯曼丘陵长英质片麻岩中的粗粒夕线石可能有内部出溶现象,出溶形成的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和石英出溶矿物条纹,并有少量的斜方辉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本区夕线石高温结晶时不仅有Fe3 ,可能还有Fe2 、Mg2 和Ti4 的替换,铁氧化物质量分数可高达2.9%;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固溶体互溶度也不断减小,大部分微量组分从夕线石中析出形成出溶结构,而且低温变体中稳定的替换元素以Fd3 为主.铁组分的类质同像替换对物理化学计算和夕线石矿化环境均有所影响,对夕线石晶胞参数a的影响很小,而对b,尤其对c的影响较大,与前人的结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地区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内149件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常规分析和微量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HCO3-Ca和HCO3-SO4-Ca型为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HCO3-、SO42-、Ca2+和Mg2+浓度均表现出与含水岩组相对应的关系,即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水>碎屑岩水。地下水中Mg2+ /Ca2+摩尔比值表明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地下水径流过程中以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共同溶解为主。地下水中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偏低,绝大部分水质都在Ⅲ类水标准以内,只有极个别点受到污染导致部分重金属组分偏高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es of 72 samples of different basic-ultrabasic rocks,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t structure and Cu and Au mineralization. It is found that if the NBO/T, NBO, M2+, FeO and MgO values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T, M3+, Fe2O3 and CaO values are low the basic-ultrabasic melt will be favourable to Cu (Ni) mineralization, but if the former are low and the latter are high it is favourable to Au metallization. Cu ions occupy dominantly octahedra in basic-ultrabasic melt and the higher the NBO/T, NBO and M2+ values, the more the octahedra in the melt. Au element mainly takes the form of Au+ ions in basic-ultrabasic melt and the Au+ ions constitute tetrahedral sites together with Fe3+ ions. Therefore, low M2+ and high Fe3+, i.e. high oxygen fu-gacity, can promote the enrichment of Au+ ions and Au mineralization. Components NT (other than Au+), Al2O3 and SiO2 in basic-ultrabasic melt have no effect on metallogenetic species. As mentioned above, in relevant d  相似文献   

15.
峨眉山地区大气漂尘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峨眉山大气漂尘的化学特征,研究小组分别在1998,1999,2000年使用小型大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并测得样品中含有水溶性化学成分(Na^ ,K^ ,Mg^2 ,Ca^2 ,SO4^2-,NO3^-,NH4^ 和Cl^-)和酸溶性化学成分(Pb和Zn)。这一地区三年的大气成分与1990年的相似,而且峨眉山的Na^ ,Cl^-,SO4^2-,NO3^-,Ca^2 ,NH4^ ,Pb和Zn浓度分别比日本山形县鹤岗的要高出4-15,3-19,3-5,3-6,13-23,4-7,11-28和10-23倍之多。  相似文献   

16.
王艳忠 《地质与勘探》2013,49(3):469-474
为了解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体土壤离子的电导率异常特征,查明金矿体中土壤离子电导率成分的离子组成以及不同种类离子的含量变化关系对电导率的贡献大小,初步探讨矿区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形成机理,本文对金厂金矿开展了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取得以下认识:(1)发现多个具有成矿远景的离子电导率异常区,经深部工程验证具有隐伏的金矿体;(2)组成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离子成分主要是HCO-3、SO2-4、Ca2+、Cl-、K+、Na+、F-、Mg2+、Mn2+等一套水可溶性离子,经过相关分析得出金矿电导率异常与各离子的相关系数为HCO-3>Ca2+>SO2-4>Cl->K+>Na+>F->Mg2+>Mn2+。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主要通过交代碳酸盐矿物的Ca2+0进入碳酸盐格架,所以沉积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特征能够很好的指示沉积流体来源和古环境。常用的稀土元素指标包括稀土元素总量(ΣREE)、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以及La、Ce、Eu、Gd和Y等元素的异常指数。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可能受到硅酸盐矿物、Fe-Mn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磷酸盐等非碳酸盐组分以及成岩蚀变作用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只有排除这些影响因素,才能用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指标来探讨流体来源和古环境。这要求我们采集新鲜剖面上的样品,并用适当浓度的弱酸进行分步溶样,提取适当的组分,避免样品中的非碳酸盐组分干扰原始沉积组分的稀土元素特征。不同的沉积水体和沉积相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特征:从太古宙到全新世的海相碳酸盐(岩)记录了LREE亏损、La正异常和高Y/Ho值的稀土元素特征;海底孔隙水的稀土元素特征则受氧化-还原条件、离子络合形式、孔隙流体来源的制约;热液流体具有LREE富集、Eu正异常的稀土元素特征;河水和湖泊有相对平坦的稀土元素特征。因此,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具有重要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昌市尔乌泉域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泉和泉群是川西南乡村居民首要的生活水源,对本区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以尔乌泉域泉水和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泉水和地表水常规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和氚同位素,探讨了该泉域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结果显示:尔乌泉域泉水为中偏碱性低矿化水,其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和HCO3·SO4—Ca·Mg型水。地表水因受泉水补给影响具有与泉水相似的组分特征。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尔乌泉水和地表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且未发生氧同位素漂移。氚同位素进一步确定泉水为非现代水,地下水经历较长的径流时间。受断裂带和褶皱构造的影响,入渗补给的大气降水与碎屑岩中碳酸盐岩、石膏等矿物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后与第四系黏土物质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致使泉水水化学组分以Ca2+、Mg2+、HCO-3和SO2-4为主。此外,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化学肥料的施用也对泉水中Na+和SO2-4组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湖泊水化学与盐度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雷  郑绵平 《地质学报》2010,84(10):1517-1522
本文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400多个湖泊的水化学成分(Mg2+、Ca2+、Sr2+、Sr/Ca和Mg/Ca)与湖水盐度的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随着湖水变化(不同采样时间和采样点以及蒸发实验)而产生的变化规律。认为:在青藏高原湖泊中,Mg2+与盐度具有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Ca2+、Sr2+、Sr/Ca以及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较弱且不稳定。而在特定的水化学类型的湖泊中,碳酸盐型湖泊的Mg2+、Ca2+以及Mg/Ca与盐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硫酸盐型湖泊中Mg2+和盐度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而Ca2+以及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仍很弱。而在氯化物型湖泊中,Mg2+与盐度呈更强的正相关关系,Ca2+与盐度也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依然很弱。在特定的单个湖泊中,Ca2+以及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仍然不稳定或很弱,而Mg2+与盐度仍然保持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青藏高原利用湖相沉积恢复特定湖区古环境演化序列的时候,Mg2+浓度是湖水古盐度一个较好的转换指标,而在应用Mg/Ca这一指标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