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水稻幼穗分化及产量形成期,影响水稻空壳率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其中乳熟期的日照数影响最大,而孕穗期的平均温度、开花期的相对温度及降水也有较大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气象服务对策,对减少水稻空壳率,提高产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顾忠良  顾品强 《气象科技》2015,43(6):1181-1185
根据2013年高温期间气象观测资料、中稻开花期小气候和稻穗结实的观测结果,总结高温期间水稻穗部的2种增温模式——复合增温和辐射增温;穗部温度不仅受周围的气温影响,太阳辐射强度也是影响其温度的重要因素;穗部温度随高度上升,高度越高,温度越高,穗的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分析2013年稻穗和小气候同步观测资料,并以具有辐射增温特征的2008年观测资料验证,得出中稻开花时间(09:00—13:00)穗部温度大于等于35 ℃的时间占比是衡量高温对水稻空壳率影响程度的定量指标;在气温小于35 ℃时,强烈的太阳辐射也能使穗部温度大于等于35 ℃,从而导致水稻高温不育。  相似文献   

3.
我区早稻(中、迟熟品种)的幼穗分化至孕穗期桂南在5月份;桂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桂北在6月份。此期间常出现日平均气温≤22℃连续两天或以上的低温天气,有时伴有阴雨、寡照,群众称之“五月寒”,并反映对早稻产量有影响。为探讨其影响程度,我站从1980年开始对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人工气候箱模拟,结果认为早稻幼穗分化至孕穗期间的低温天气对幼穗生  相似文献   

4.
水稻孕穗期阶段性低温对结实及植株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孕穗中期 (小孢子期 )进行阶段性低温度 (12、14、16℃ )处理4 -7d。结果表明 ,阶段性强低温明显地延迟水稻抽穗、开花及成熟期 ,增加叶片及穗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降低小穗的结实率。在低温条件下 ,结实率可下降20 % -40 %。  相似文献   

5.
利用贵州西部牂牁镇等25个乡镇2016—2021年水稻大田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同期温度资料,分析温度变化对贵州西部水稻各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西部水稻在大田从移栽到收获完毕需要145~178 d,积温超过3300 ℃·d即可满足全生育期需求;水稻在大田从移栽到开始收获平均需要125 d,比贵州东部偏长22 d,且积温超过2500 ℃·d即可满足生育期需求。水稻移栽返青期需要积温430 ℃·d以上,分蘖期需要积温450 ℃·d左右,拔节孕穗期需要积温490 ℃·d以上,抽穗开花期需要积温470 ℃·d以上,灌浆成熟期需要积温在330 ℃·d以上。在水稻分蘖期间,温度变幅较大、变化较快,容易造成水稻分蘖速度缓慢。在水稻抽穗开花期间,持续5 d日平均温度在23 ℃以下,将导致水稻抽穗开花期时间延长。在水稻灌浆成熟期间,如果持续4 d日平均温度在25 ℃以上,将造成水稻灌浆成熟期时间缩短。温度高、种植面积少,水稻在大田生育期所需要的时间就短;反之,所需要的时间就长。  相似文献   

6.
冷害,意味着因生长期低温而造成减产,本文中的“低温”是指温度范围为10~20℃,在日本最北部的北海道,过去90年中有22年曾因夏季异常低温而造成减产。据分析,水稻产量与夏季温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当7、8月平均温度低于20℃时,产量即下降。由于农业技术的进展,虽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减产,但正常年和冷害之间的产量差异仍然可达1.5吨/公顷,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来防御低温造成的减产,仍是北海道水稻栽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障碍型冷害的特征 1.低温冷害的两种类型日本的低温冷害有两种类型:延迟型和障碍型。在延迟型冷害中,水稻减产是由于成熟期间的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穗分化期低温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低温冷害对东北地区春玉米的影响,确定障碍型冷害对春玉米生育的影响程度,2015年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13℃,15℃,17℃)研究穗分化期(前期、中期、后期)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在穗分化期受不同低温影响后,观测到的产量构成因素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春玉米穗长和穗粒数显著减少、穗粒重显著降低,且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重;穗粗和百粒重变化不显著;穗分化前期低温对春玉米穗粒数影响最重,中期次之,后期较小;低温处理后春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穗分化期春玉米遭受障碍型低温冷害造成穗粒数减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春玉米障碍型低温冷害影响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大文  谭猛 《贵州气象》2006,30(5):26-27
望谟县境内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春早、夏长、秋晚、冬短的特点。望谟的水稻从播种到成熟需要≥10℃的活动积温在2300℃左右(早稻)或2600℃左右(晚稻)。在望谟县地区内如果日平均温度≥30℃以上高温连续8~10d,就会出现稻瘟病。  相似文献   

9.
李继田  和治城 《气象》1986,12(9):37-37
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高度最高的地区,种植的极限高度在这里的宁蒗县永宁乡上瓦都村海拔2710m处。这一地区的绝大多数水稻品种为黑谷。抽穗开花期在8月中、下旬,多年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7.1、17.0℃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18℃,全年无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的时间,稳定通过15℃的结束日期,80%保证率多年平均为8月24日。高原水稻何以能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开花结实?这是农业和农业气象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弄清高原水稻开花结实的气象指标,研究这类水稻的生态适应性,对引种、育种及农业气候分析利用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观测地点及方法 观察地点选在海拔2400m的滇西北丽江坝太和村。此处历年水稻产量不稳定,大田平均亩产200斤左右,暖年200—300斤,冷年百斤上下,已属水稻分布的温度下限地区,水稻开花时期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 观察品种为黑选5号,采用编号挂牌定穗观察,每10穗1组,从8月29日至9月7日,每日定10穗,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关系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沈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很大。经研究证明,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20℃积温在2100℃以下时,就会因热量不足而发生延迟型或障碍型冷害,最终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如1957、1969、1972、1976年)。  相似文献   

11.
低温冷害气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荣欣  沈能展 《气象》1982,8(2):26-27
近几年来,低温冷害的研究多以积温为指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热量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间的定性或定量的关系。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作物受低温危害的关键时段出发,用图示法表示哈尔滨地区(代表黑龙江省南部地区)不同冷害年的气象型。 一、确定低温危害作物的关键时段 黑龙江省受低温危害的作物主要是玉米、高粱和水稻。据研究,玉米,高梁属延迟型冷害;水稻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都有。造成玉米延迟生长发育的温度敏感时期,从外部形态上看,是在出苗至八叶期、灌浆至成熟期;高粱是在三叶至七叶期、开花至灌浆期;水稻是在苗期至分蘖期(抽穗前10天前后的低温  相似文献   

12.
赵峻然 《气象》1979,5(5):32-34
水稻低温冷害,早已被人们所注意,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不同角度对水稻苗期、抽穗开花期的低温冷害,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但对夏季水稻生长中期(指分蘖到抽穗开花,包括粒库形成和减数分裂期)的低温为害,研究的还不多。本文主要对夏季郁光(阴雨)所造成的低温为害,即群众所说的“哑叭灾”,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1冬小麦 虽然 1999年秋,冬麦播期偏晚,但由于播种后,光照条件良好,冬前≥ 0℃积温仍较充足。冬季偏高的气温、偏厚的积雪及冬末稳步回升的温度,使冬麦越冬状况良好。幼穗分化期一直比适宜温度偏高的气温,虽促进了弱苗升级转化,提高了有效穗数,但也造成了幼穗分化时间过短,使单株穗粒数少于常年。灌浆期温度及水分状况适宜,有利于籽粒充分灌浆,千粒重明显提高。综观 2000年度,冬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对冬麦生长利略多于弊。 1.1冬前生长期 (播种—越冬开始期 ) 由于 1999年秋季秋收任务 (尤其是棉花 )繁重及 9月中旬气温高于常年…  相似文献   

14.
有关资料分析表明:杏、李树花期日平均气温>20℃且持续3天以上的年份为丰产年;花期气温降至0℃以下时,即是只有两天,杏、李树也会受冻害而减产。杏、李树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花,有些品种花期更早。据方城县近30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4月中旬有10天日最低气温<0℃。因此,杏、李在开花期易受寒潮、低温和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致使其受粉不良,坐果率低。为防止杏、李树花期遭受冻害,可采取延迟花芽发育、推迟花期的方法:①春季灌溉果树或在树干上喷涂白剂(10倍石灰水和120倍盐水混合液),来降低土壤和树体温度,从…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 水稻是沈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很大。经研究证明,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20℃积温在2100℃以下时,就会因热量不足而发生延迟型或障碍型冷害,最终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如1957、1969、1972、1976年)。只有当≥200℃积温得到基本满足,而其他光、水  相似文献   

16.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温度的反应 1.冷害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严重地受着低温,尤其是霜冻的危害。受冻叶子光合作用的停止,以及光合作用的恢复,乃是温带和热带山区稻作栽培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低温可以使叶绿体中的酶促活动停止从而抑制光合效率。实验证明,在连续19小时5℃低温条件下稻作光合作用就会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冷害使光合作用对氧的反应发生巨大变化。冷害前,空气中含有3%的氧气时,光合效率比含有21%的氧气时高得多。而刚受害时,前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异常天气气候的频繁出现,导致粮食生产下降,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愈益引起各界的注意.现就目前国外在研究气候变化对亚洲水稻生产影响的情况,作一介绍: 一、温度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到水稻生长季长度.在非热带地区,由于热量条件受到限制,温度偏低,不仅会缩短生长季,而且也能延缓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据分析,平均温度降低0.5℃,就可能致使水稻减产.如平均温度降低1℃,生长季可缩短10天左右,并将使水稻延迟7-11天成熟,由此而造成减产.相反,若平均温度偏高,一般说来,可以扩大水稻的种植范围,增加水稻产量.但更重要的是,温度偏高,可以使中纬度大范围水稻区复种;此外,生长季延长,使水稻可种植的时间更有机动性,从而能较好地利用气候条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对粮食增产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由于繁殖制种的产量很低,大量种子靠外调。如1977、1978年县农科所早稻繁殖平均亩产都在50斤以下,晚稻制种全县平均也不超过65斤。影响繁殖制种产量的因素很多,幼穗分化和抽穗开花期受到不利天气影响也是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18年在黑龙江省庆安县选用寒地水稻龙粳31品种进行淹水试验,在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分别设定3个淹水深度(1/3株高、2/3株高、3/3株高)、2个淹水历时(3 d、7 d)共12个淹水处理,测定淹水前后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及收获后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等。结果表明:水稻淹水后,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平均增长量基本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适度的淹涝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拔节孕穗期各项与对照组相比的增长程度均低于抽穗开花期;不同淹涝胁迫均导致水稻减产,拔节孕穗期全淹没7 d减产最严重,穗结实粒数仅55粒,千粒重16.9 g,远低于对照,减产率高达70%,抽穗开花期全淹没7 d减产也较严重,穗结实粒数为71粒,千粒重略低,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最少,为2.83×106穗,减产率达57%;淹水深度1/3 h、2/3 h、3/3 h处理的平均减产率依次为16%、18%、48%,淹水持续3 d、7 d的平均减产率分别为21%、33%,可见随着淹水深度加深、淹水历时加长,水稻减产幅度加大;淹涝胁迫条件下,拔节孕穗期水稻产量的下降幅度大于抽穗开花期,导致两个发育期减产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分别为穗结实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20.
史锦屏 《气象》1983,9(11):20-23
水稻是感温、感光性较强的作物,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期,对温度、水份、光照均有一定的要求。据对广西水稻产量初步统计分析,当地3月和5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对早稻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9和0.5075);双季稻安全生育期(从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开始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