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程序的总体结构(图1)本站气压订正简表编制系统打印子系统计算子系统参数子系统气压跨度气压下限气压表器差水银槽海拔高度台站纬度区站号本站气压打印温度打印基本参数打印本站气压计算高度差订正计算纬度差订正计算温度差订正计算图1程序的总体结构2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2.
尤祯生  邓兆林 《气象》1979,5(2):30-31
台站更换水银气压表后,若器差有变动,就得按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重新制作一份本站气压订正简表。这要花不少时间,而且还需要经省、地业务管理部门审核。为了方便台站,提高编制工效,我们根据本站气压订正原理,把四步订正(仪器差、温度差、高度重力差、纬度重力差)分作两步:将温度差和纬度重力差订正归并在一起,运用“基差法”由省气象局统一制成“整数表”,作为台站订正本站气“压时用的整数简表;将仪器差和高度重力差订正与  相似文献   

3.
利用附温与气压读数进行查算本站气压时,需用到两个订正表。一个是本站气压订正简表基础表,它是由省气象局编制下发的。台站只要根据所在纬度,就可确定本站所使用的基础表。此表选定后,只要站址不移,内容就长期不变。另外一个是气压订正小数表,该表由台站自行编制。小数表只是随气压表仪器差变化而变化,当台站更换水银气压表时,若仪器  相似文献   

4.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水银气压表绝大部分是以毫巴为单位的刻度值,而现用的《气象常用表》(第三号)中,气压读数之纬度、高变之重力订正表,仍然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查算表。气象台站在求算“本站气压”时,需要换算为毫巴值,使用不便。为了方便气象台站,我们根据气压读数  相似文献   

5.
本站气压订正简表和海平面气压订正简表是每个气象台站必不可少的查算表格。本文设计出一种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订正简表制作程序,分别命名为PBJB—1和PHJB—1,两个程序均采用Turbo Basic语言编制(程序清单略)。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PBJB—1程序使用前的准备: 第一步,对本站气压数组P_(b)(i,j)进行定义,即根据本站的气压读数和附属温度出现范围,确定P_(b)(i,j)所排的行、列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气象台站上使用的本站气压订正简表是根据本站纬度和水银槽拔海高度,考虑了本站气压读数和附温读数的出现范围制作的,为本站专用的查算简表。这种专用简表较过去用“气象常用表”订正本站气压有许多优点,主要是简化手续,提高工效,从而可以减少错情。但这种表仍有一些缺点,如每个站都需要自己制作一份简表,当站址迁移或更换气压表(毫米、毫巴刻度更换)时,就要重新计算制作一份,制作简表(主要是小数表)的方法也有些不统一;有的省还曾发现个别气象站制作的简表未经认真核对,以致造成气压数据错误达数年之久;另外专用简表对野外流动性的观测和其他部门非经常性的气压观测就  相似文献   

7.
陈顺才 《气象》1984,10(8):25-25
利用PC—1500袖珍计算机,可以快速、准确地制作本站气压查算简表。其原理如下: 本站气压 P=B △B C_t C_g(1)其中B为气压表读数,△B是仪器差(可由检定证上查取)。C_t是温度差,C_q是重力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气压和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将本站气压订正到气压表海拔高度序列的中位数高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粗粒度质控和细粒度质控组成的分阶段逐小时本站气压空间一致性检查方法。将海平面气压作为参考要素,通过分析气压空间变率,讨论了将中位数高度订正气压用于本站气压空间一致性检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且引入人工植入误差法定量分析方法的疑误检测能力,并利用2015年中国2420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设计的空间一致性检查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位数高度订正气压可以用于本站气压空间一致性检查,其空间变率变化稳定且小于海平面气压,高海拔地区尤为明显,对小偏差疑误较敏感;四季引入不相同植入误差时,中位数高度订正气压的疑误检出率均高于海平面气压,误差越小提升比率越大,植入误差为2.5 h Pa时不同季节疑误检出率均超过90.00%,夏季疑误检出率最高,达98.00%;逐时本站气压分阶段空间一致性检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运行时效可以满足实时业务需求,并可有效检出疑误数据,检出率约为0.01%。  相似文献   

9.
1 引 言  目前高空台站在使用“5 9- 70 1”探测系统的高空探测处理程序中 ,当水银气压表与探空百叶箱不同高度时 ,本站气压需进行高度差订正 ,而瞬间气压不需做高度差订正。这样一来瞬间气压会给高空探测资料带来误差 ,为此进行误差分析。2 高空规范的规定   (1)《高空  相似文献   

10.
本站气压简表是气象台站不可缺少的常用查算表.如果水银气压表拔海高度发生变化,或者现用简表因使用年久模糊不清时,台站通常仍采用查气象常用表的方法制作和抄校.为保证制表准确,利用计算机就能方便、准确、高效率地完成此项工作.为此,编制了PC——1500本站气压简表程序.运行该程序,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就能很快打印出简表.该程序5行中的DP为气压表器差,H  相似文献   

11.
目前虽然微机投入测报业务使用多年,但是在日常测报工作中,仍然需要使用海平面气压简表,特别是当微机出现故障时,只能使用简表查算海平面气压。当更换观测值班室或水银槽拔海高度改变后,就得重新制作海平面气压简表。过去常常用手工制作,计算工作量相当大,每个数据需要反复计算好几遍,误差也较大,很难达到规范要求。随着微机的普及、更新,为实现微机制作海平面气压简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海平面气压甲表的制作设P0为海平面气压,Ph为本站气压,根据拉普拉斯压高方程其中,h为水银槽拔海高度(单位:m),tm为空气柱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2.
台站更换水银气压表后,若仪器差有变动一般要重新制作一份本站《气压订正简表》,且须经地(市)气象局审核后方能使用。这项工作虽然不经常,但是比较麻烦。利用“附温、气压小数订正表”,就可以继续使用原“整数简表”。  相似文献   

13.
虞维钧 《气象》1976,2(2):23-23
各台站按照《规范》所述方法制作的本站气压订正简表,如果气压表器差变动了,就要重作简表或改动简表。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为了减少麻烦,又不影响工作质量,可以不动简表本身,只把器差的差值考虑到气压订正简表的小数订正表中去。  相似文献   

14.
气压表误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压表是目前测量大气压力的常规仪器 ,它是根据水银柱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相平衡的原理制成的。由于自身的物质变化和人为原因 ,气压表存在一些误差。1 真空不良气压表通常都是假定其内管水银柱上部空间是完全真空的或只有可忽略的微量气体。但是 ,真空状态的微小变化都会使气压读数产生误差 ,根据波义耳 (Boyle)定律 ,真空腔内的空气和不饱和水汽所造成的误差与水银柱上部空腔的容积成正比 ,这种误差基层台站无法解决 ,应送上级主管机构更换处理。2 液面毛细下降气压表水银柱弯月面的高度和液面毛细下降可以随气压倾向、水银受污染状…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日常地面气象测报检查工作中发现,有的台站个别观测员把原机制的本站气压查算简表和现机制的本站气压查算简表混为一谈。本站气压订正简表由整数表和小数表两部分组成。原机制的查算简表,是把气压的仪器差计算在整数表部分,小数表固定不变,因此凡更换气压表,必...  相似文献   

16.
每当更换水银气压表时,往往由于器差的不同而需要重新制作本站气压简表。利用查表手工制作,即使是老同志也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如果使用微机,就可以快速准确的打印出来。我们利用“APPLEⅡ”打印一份完整的本站气压简表只需要6分钟,打印一份完整的海平面气压简表只需要4分钟。利用PC—1500打印一份完整的本站气压简表,也不过40多分钟;打印一份海平面气压简表,30分钟也就足够了。打印结果完全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附录七中,规定了本站气压订正简表的制作方法。但由于是用逐步查表订正的办法来制表的,因而手续比较麻烦,制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差错。 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是采用直接计算,而且使用了计算机,就有可能将制作步骤进行一些归并,简化本站气压简表的制作方法。现提出来供大家研究,不对的地方希提出意见。 当然,一开始还是得根据历史资料确定气压和气压表附温出现的范围。这里我们是按气压为650—690mm,附温为-10—40℃考虑的。  相似文献   

18.
1974年我们试用全省台站海平面气压比审的方法,普查了全省台站的海拔高度,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逐步作了纠正。 海平面气压比审的具体做法是: 1.列表 在台站上报的气表-1中,选了1973年10月和1974年1月两个月的月平均本站气压B,并根据各站水银槽海拔高度h和该月的月平均气温,求出各站的高度差C。再把各站的月平均本站气压B分别加上高度差C,得出各站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B_o。以甲站为例,列表如下(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彭安仁 《气象》1978,4(1):26-29
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各地气象台站都把气压观测作为常规观测的基本项目。早在十七世纪就有人用气压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曾把气压表称之为晴雨表,时至今日,气压及其变化仍是分析和预报天气变化的重要依据。地面气压的测定中,主要有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两项。 人们知道,在地球重力场中,大气(即包围地球表面的这一层空气)是具有重量的。大气中任意位置上的气压就是该位置所在高度以上,直至大气上界单位截面积(如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因此,任意地点的气压,总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海平面上,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大约为1  相似文献   

20.
果成  吕文德 《气象》1981,7(10):28-28
为了简化Tm值的计算方法,我们提出了用t t_(12)值代替Tm值查算气压高度差订正值的方法。 大家知道,Tm=(t t_(12))/2 h/400 (1)式中Tm为气柱平均温度,t为观测时的气温,t_(12)为观测前12小时的气温,h为气压表水银槽拔海高度。 我们可以把上式改写为: (Tm-h/400)×2=t t_(12) (2) 这样在查气压高度差订正值时就不用计算Tm值,只要计算出t t_(12)值就可以了。 具体做法是先用已做好的气压高度差订正表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