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我们统计出 ,2 0 0 3年 6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 5.0地震 85次 (见表 1 ) ,其中M 5~ 5 5地震 59次 ,M 5 6~ 6 0地震 1 8次 ,M 6 1~ 6 5地震 3次 ,M 6 6~ 7 0地震 4次 ,M 7 1~ 7 5地震 1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巴西西部 ,发震时间为 2 0日 0 6时 1 9分 (UTC) ,MW =7 1。本月发生的 85次M≥ 5 0的地震中有 57次发生在东半球 ,2 8次发生在西半球 ,本月东半球地震发生的频率是西半球的1倍…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 ,2 0 0 3年 5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 5 0地震 92次 (见表 1 ) ,其中M 5~ 5 5地震 6 2次 ,M 5 6~ 6 0地震 1 3次 ,M 6 1~6 5地震 1 1次 ,M 6 6~ 7 0地震 5次 ,M 7 1~ 7 5地震 1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哈马黑拉 ,MS=7 1。本月发生的 92次M≥ 5 0的地震中有 6 6次发生在东半球 ,2 6次发生在西半球 ,很明显本月东半球地震发生的频率明显高于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地震发生频率与…  相似文献   

3.
1 空间分布我们采用四川省地震台网目录资料 ,选取发生在北纬 3 0°3 0′~ 3 0°5 0′,东经 1 0 3°5 0′~1 0 5°1 0′德阳及邻区内的地震 ,对 1 970年以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据统计 ,1 970年至 1 999年1 0月 ,该区发生 3 .0级以上地震共 85次 (图1 )。 1 999年 9月 1 4日绵竹清平 5 .0级地震为图 1 德阳地区 M≥ 3.0地震分布图近 3 0年来的最大地震 ,其次是 1 970年 3月 2 2日什邡、绵竹九顶山间 4.9级地震。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为 1 95 8年 2月 8日绵竹 (微观震中 )6.2级地震 ,宏观震中为北川 ,震害较为严重。2 频次异常从 M-t、 N -…  相似文献   

4.
2001年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有锦 《地震研究》2002,25(2):200-204
1 地震活动概况据昆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云南地区 (2 1°~ 2 9°N ,97°~ 1 0 6°E)共发生M≥ 3 0级地震 1 88次 (不含余震 ) ,其中 3 0~ 3 9级地震 1 49次 ,4 0~ 4 9级地震 2 7次 ,5 0~ 5 9级地  图 1  2 0 0 1年云南地区M≥ 3 0级地震M -t图震 1 1次 ,6 0级地震 1次。 2 0 0 1年云南省内共发生M≥ 5 0级地震 7组 9次 ,分别是 3月 1 0澜沧 5 0级地震 ,4月 1 0、1 2日和 6月 8日施甸 5 2、 5 9和 5 3级地震 ,5月 2 4日宁蒗 5 8级地震 ,7月 1 0日楚雄 5 3级地震 ,7月 1 5日江川5 0…  相似文献   

5.
李卫平  赵荣国 《中国地震》2004,20(1):108-111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信息中心的互联网数据 ,2 0 0 3年 1月 1日~ 1 2月 31日全球共发生M≥ 6级地震 1 6 0次 ,M≥ 7级地震 1 7次 ,M≥ 8级地震 1次。与过去一百年来全球年均发生的 6级以上地震次数 (年平均 1 30± 30次 )比较接近。现代地震观测历史已逾 1 2 0年。在此期间 ,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年份一般均伴有 8级以上大地震 1~ 2次 ,6级以上地震超过1 50次 ,而在地震活动水平最低的年份中 ,最大地震小于 8级 ,6级以上地震次数多于百次(表 1 )。百年来 ,6级以上地震的年发生次数没有成倍的变化 ,是因为地球构造运动中应变能的积累和释…  相似文献   

6.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实况1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特征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0年 1月 1日至 1 2月 31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图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分布图震 851次 ,ML2 .0级以下地震 62 7次 ,ML2 .0~ 2 .9级地震 1 84次 ,ML3.0~3.9级地震 37次 ,ML4 .0~ 4 .9级地震 3次 ,最大地震为 2 0 0 0年 6月 2 5日唐山 ML4 .4级 (见图 1 )。从河北省及京津地区 1 990年以来地震活动统计表可以看出 :1小震频度底 ;从 1 990年以来至2 0 0 0年 1 2月小震频度达到最低值仅有 85…  相似文献   

7.
石绍先 《地震研究》2002,25(1):93-93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 1 7时 2 6分 1 3秒 ,在 3 6 2°N ,90 9°E的新疆与青海交界一带发生了Ms=8 1级巨震 ,震源深度 1 5km。该巨震是 1 95 1年 1 1月 1 8日西藏当雄 (3 1 1°N ,91 4°E) 8 0级巨震后 5 0年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第一次巨震 ,同时也是欧亚带近 5 0年来发生的第一次巨震 ;此次大震后的短时间在其东北部约 40 0km的青海格尔木相继发生了 2次 5 0~ 5 7级地震 ;3年前即 1 997年 1 1月在其西部西藏玛尼 (3 5 2°N ,87 3°E)发生了 7 5级大震。此次地震发生在东西向东昆仑构造带上 ,该构造…  相似文献   

8.
2003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定,2003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377次,ML1.0级以下地震409次,ML1.0~1.9级地震827次,ML2.0~2.9级地震112次,ML3.0~3.9级地震24次,ML4.0~4.9级地震5次,没有5级地震(见图1)。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 2 0 0 1年 9月 1 7日报道 ,瑞士和法国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勘测 ,最终确定造成 1 3 56年巴塞尔大地震的活断层是位于瑞士巴塞尔以南巴塞尔—赖赫断层。巴塞尔大地震发生在 1 3 56年 1 0月 1 8日 ,是中欧历史上最严重的大地震。由于该断层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森林之中 ,而且这一地区地震频发 ,科学家一直未确定这次地震的震源。这一发现为预测可能袭击巴塞尔的下一次大地震奠定了基础科学家确定造成1356年巴塞尔大地震的活断层@董泰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的统计 ,2 0 0 3年 7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 5 0地震 1 1 3次 (见表 1 )。其中M 5~ 5 5地震 70次 ,M 5 6~ 6 0地震 34次 ,M 6 1~ 6 5地震 4次 ,M 6 6~ 7 0地震 2次 ,M 7 1以上地震 1次。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卡尔斯伯格海岭 ,发震时间为 2 0 0 3年 7月 1 5日 ,MW=7 1。本月发生的 1 1 3次M≥ 5 0的地震中有 78次发生在东半球 ,35次发生在西半球 ,本月东、西半球地震发生的频率都高于 6月…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隆升、生长及变形前缘.区域地震活动频繁,且地震在其主要断层带之间时空迁移.为了研究区域大地震在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规律与概率,以及主要断层带大地震破裂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三维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区域断层系统的地震循环,得到了人工合成的万年时间尺度的地震目录.根据模拟的地震目录,并结合古地震数据,计算分析了大地震(MW≥7)在研究区各个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概率,探讨了黏度、高程、统计时间长度等因素对大地震在各主要断层带之间的迁移概率和大地震在各主要断层带上的发生概率的影响,并且初步调查了海原断层带和香山天景山断层带的大地震破裂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继区域最近两次大地震(1920年海原断层带上的M8.5海原大地震和1927年香山天景山断层带上的M8古浪大地震)之后,下一次大地震(MW≥7)发生在海原断层上的概率最大,约为51%~81%;其次是在香山天景山断层上,概率约为9%~37%.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的青藏高原中下地壳上地幔黏度大小,对大地震在各个断层带之间的迁移规律和迁移概率的影响较小;而研究区的高程载荷对地震迁移则有显著的影响:高程载荷易于使得海原断层地震活动减弱及香山天景山断层的地震活动增强.研究结果也显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主要断层带的地震活动与断层滑动速率分布的分段性显著;大地震在断层带上的破裂位置并不固定,呈现不均匀性;并暗示了断层几何形状对地震活动、断层滑动速率分布与大地震破裂位置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静观 《地震研究》2001,24(4):375-377
据云南数字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上半年云南省共记录到 3级以上地震 5 5次 (不含余震 ) :其中 3~ 3 9级地震 44次、 4~ 4 9级 5次、 5~ 5 9级 5次。 2 0 0 1年上半年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历史上少见的中强震连发 (表 1 )。表 1 云南地区 2 0 0 1年上半年 5级地震目录编号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年月日农历时分秒北纬东经地名 震源深度震级ML MS精度12 0 0 1 2 19廿七 2 3-5 1-362 1°2 6′ 10 2°5 0′老挝 10km 5 2 42 2 0 0 1 2 2 0廿八 0 3-0 2 -5 12 1°2 2′ 10 2°5 4′老挝 8km 5 432 0 0 1 3 12十八 16-5 7…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1年 2月华北地区 ( 3 3 .0°~ 42 .0°N,1 1 1 .0°~1 2 5 .0°E)共发生 ML≥ 3 .0地震 5次 (见表 1 ) ,1日 1 5时 0 4分黄海 ML 3 .6地震和 1 5日 0 9时 0 5分辽阳 ML 3 .6地震是 2月最显著的的事件。2月地震频度与 1月相比略有降低。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也处于偏低状态。震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部海域 ,整个华北地区活动水平相对较低。3月华北地区共发生 ML≥ 3 .0地震 5次 (见表 2 ) ,2日 1 2时 2 9分深井堡 ML 4.7地震是 3月最显著的事件。 3月地震…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4月华北地区 ( 3 3 .0°~ 42 .0°N,1 1 1 .0°~1 2 5.0°E)共发生 ML≥ 3 .0地震 8次 (见表 1 ) ,2 2日 0 3时 3 4分邢台 ( 3 7.3°N,1 1 4 .4°E) ML 5.4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略高于上月 ,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4月地震活动处于中等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 ,震中相对集中在华北东部海域。2 0 0 2年 5月华北地区 ( 3 3 .0°~ 42 .0°N,1 1 1 .0°~ 1 2 5.0°E)共发生 ML≥ 3 .0地震 6次 (见表1 ) ,1 9日 0 7时 0 9分丰南 ( 3 9.4°…  相似文献   

15.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在新疆、青海交界的昆仑山布喀达坂峰附近 ,即昆仑山口西发生MS8 1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 3 6 2°,东经 90 9°。这是自 1 951年 1 1月 1 8日西藏当雄 8级大地震以来 ,在我国大陆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震后 ,中国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同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工程震害进行了调查。野外考察表明 ,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位于昆仑山南麓近东西向展布的昆仑山断裂上 ,这条地震断层以左旋走滑破裂为主 ,兼有少量的逆冲滑动分量 ,最大左…  相似文献   

16.
1  2 0 0 1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概况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 6 73次 ,ML2 .0级以下地震 5 0 3次 ,ML2 .0~ 2 .9级地震 146次 ,ML3.0~ 3.9级地震 2 0次 ,ML4.0~ 4.9级地震 4次 ,最大地震为 2 0 0 1年 3月 2日宣化 ML4.4级。见图 1。图 1  2 0 0 1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分布图2  2 0 0 1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从河北省及京津地区 1990年以来地震活动统计表 (表 1)可以看出1小震频度低 :从 1990年以来至 2 0 0 1年 12月小震频度达到最低值仅有 6 73次 …  相似文献   

17.
《地震地质》2002,24(2):288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 0 0 1年 1 1月 )地球科学类名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1地学前缘 1 .0 71 43 12第四纪研究 1 .0 1 5 5 1 23地球化学 0 .90 75 474测绘学报 0 .82 1 2 1 35地球物理学报 0 .693 85 26自然灾害学报 0 .660 2 2 57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0 .62 73 3 78古脊椎动物学报 0 .5 2 71 659地球科学进展 0 .5 2 62 471 0地震 0 .5 0 81 921 1地壳形变与地震 0 .5 0 41 431 2地震研究 0 .491 1 491 3地球学报 0 .4841 421 4地震学报 0 .4764671 5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0 .43 92 0 91 6地球科学 0 .43 1 5 2 91 7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0 .40 0 1 0 01 8中国沙漠 0 .3 692 2 81 9中国地震 0 .3 5 5 1 782 0微体古生物学报 0 .3 1 61 2 92 1世界地震工程 0 .2 5 5 782 2空间科学学报 0 .2 3 91 0 52 3国土资源遥  相似文献   

18.
地震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一直是严重的威胁。人们常以附近断层可能发生最大地震时所产生的最大加速度来估计核电站和大坝这类重要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通过包含有震级、震中距和衰减系数的经验公式计算,便可获得最大加速度的数值。因此,对在某一已知大小的断层上,估计由于破裂所引起的地震的可能震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托切尔(Tocher,1958)根据在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1月 2 6日早晨 ,一次 8级的灾难性大地震袭击了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卡奇地区的普杰—安贾尔—帕焦地区。该震震中 (见图1 )位于 2 3 .3 2 6°N、70 .3 1 7°E,其震源深度为 2 3km。官方提出保守的估计数字是 :死亡 3万人 ,经济损失为 1 0 0亿美元。新闻媒体则估计地震死亡人数超过 5万。在过去的历史中 ,卡奇地区的西部地区也曾经发生过为数不多的大地震。据报道 ,1 668年 5月 ,由于一次最大烈度达到 MM 1 2度烈度表的 度地震 ,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之上的萨马基镇 ( 2 5°N,68°E)的所有 3万所房屋均沉入地下。1 81 9年 6月 1 6日 …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并在反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特征,探讨了汶川大地震近断层地震灾害的致灾机理.反演中采用了单一机制的有限断层模型,使用了从全球范围内挑选的、方位覆盖较均匀的21个长周期地震台垂直向记录的P波波形资料.通过反演得出: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225°、倾角为39°、滑动角为120°,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这次地震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9.4×10^20~2.0×10^21 Nm,相当于矩震级Mw7.9~8.1.汶川大地震是在破裂长度超过300km的发震断层上发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s的一次复杂的震源破裂过程.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2.4m,但断层面上滑动量(位错)的分布很不均匀.有4个滑动量集中且破裂贯穿到地表的区域,其中最大的两个,一个在汶川-映秀一带下方,最大滑动量(也是本次地震的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震源(初始破裂点)附近,达7.3m;另一个位于北川一带下方,一直延伸到平武境内下方,其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北川地面上,达5.6m.其余2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规模较小,一个在康定以北下方,最大滑动量达1.8m;另一个位于青川东北下方,最大滑动量达0.7m.汶川地震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应力降约18MPa,最大应力降约53MPa.由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上滑动量分布计算得出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地表同震位移场表明,汶川大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震烈度分布的特征非常一致,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带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