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昆明固置流动VLBI站的定向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昆明固置流动VLBI站的特点,介绍了流动VLBI以动到一个的观测点后的定向与定位工作。其中,定向方法采用天文测量中的“北极星任意时角法”^[1],定位方法采用单台GPS大偏心观测。在归心计算中我们参考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纠正了该规范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一组实用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VLBI归心测量的实施步骤,并较系统地推导有关的空间曲线、空间直线和空间平面等空间拟合公式。在VLBI归心测量的GPS控制点测量方面,提出联合陆态网基准站和全球IGS站的协方差阵,统一平差解算控制点在ITRF框架下的坐标的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更适用于VLBI归心测量。  相似文献   

3.
上海天文台的VLBI、SLR、GPS站的空间归心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天文台的余山VLBI、SLR和GPS站是国际上用以建立和维持地球参考系进行全球动力学研究的基准台站之一。联合应用这些空间测量,需要知道这三个站心间的三维相对位置。本文采用GPS技术及常规的方向、距离和精密水准测量对三个站进行了空间归心测量。介绍了布网、观测和计算方法,得到的归心结果在坐标分量上能达到2cm的外附精度。  相似文献   

4.
GPS偏心观测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GPS天线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对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观测站必须与VLBI站或SLR站重合,而又无法在这些站的标志中心安设接收机天线,这就要求进行GPS偏心观测。本文将着重对GPS偏心观测归心元素的测定方法、归心改正数的计算以及归心元素的测定精度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流动VLBI和上海固定VLBI的天线指向检测,指出了改进流动VLBI天线指向检测方法的必要性,探讨了利用GPS、“北斗一号”等卫星进行流动VLBI快速天互指向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直接法推导了射电天线轴系误差的指向改正模型的完全表达式,统一了轴系误差指向改正模型与L?sler归心测量模型中共有轴系参数的定义,建立了射电天线指向测量模型与归心测量模型中天线方位轴倾角参数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了利用射电天线方位轴信息测定VLBI测站垂线偏差(DOV)的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专用DOV测量设备,仅需天线不定期维护的指向校正测量数据和包含水准测量的归心测量数据,是一种直接测量法.用多种DOV测量方法对采用本方法测得DOV进行符合度验证,初步结果表明:DOV卯酉分量与实测值一致.DOV子午分量与实测值在方向上一致,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因为天线指向校正测量时射电源在测站天区南北分布不均匀.今后将进一步通过优化天线指向修正测量,实现利用VLBI天线方位轴信息对VLBI站的DOV的高精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探月项目卫星VLBI测轨资料分析中的实际需求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S、X波段时延测量精度均为1 ns情况下,电离层延迟改正所能够达到的精度;二是在飞行器VLBI测轨过程中,不能确保S、X波段双频观测情况下获取电离层时延改正的可能途径,包括借助于相关电离层模型、利用常规VLBI历史观测资料积累、借助于局域GPS观测网和IGS网单站GPS测量以及借助于专门设计的单站GPS测量等.最后对电离层VLBI和GPS技术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8.
流动VLBI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效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流动VLBI系统——DCW—01型流动VLBI测量仪,目前已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投入使用。在流动VLBI的观测试验中,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是观测前系统调试和检测的两项重要内容。天线系统噪声温度是衡量流动VLBI观测系统内部噪声程度的特性指标;天线效率反映了天线系统对到达天线能量的刊用率,在很多计算公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因此,精确地测量它们的值是进行相关处理和计算的前提。文中结合我国流动VLBI观测站的研制与建设,介绍了流动VLBI测量仪的天线及接收机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其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探讨了影响流动VLBI系统性能及观测和解算精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建立我国流动VLBI系统的一组参数指标;作为一个应用,探讨了用流动VLBI技术建立特级大地网对可能布设的全国GPS网的定向、尺度和定位控制与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DCW—01型流动VLBI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第一套流动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DCW-01型流动VLBI测量仪研制成功。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该流动VLBI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以及它的技术性能、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台流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设备经近十年的研制目前在昆明进行了试观测,本文介绍了实验观测及数据的获取情况。并对数据文件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在上海佘山25米天线至昆明流动站近2千公里的基线上,昆明流动站坐标精度优于5cm。基线相对精度优于10^-8。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学科不断地融合,远程数据通讯将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提出了基于移动通讯的数字测图模式以实现远程数据通讯的思路;详细介绍了全站仪坐标数据到手机,测量草图的绘制与发送,主机对数据的接收以及地形图的绘制一整套数字测图的流程。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成图实时,修改及时;2)操作简单,符合测量者的测量习惯;3)可以多组同时发送,主机接收;4)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外业人员的工作强度;5)成本低,用户几乎不需要另外投资设备。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Since 1989 several mobile VLBI campaig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Europe with a total of 14 sites occupied. The Norwegian stations at Tromsø and Trysil are the only mobile VLBI stations in Europe observed in more than one epoch, so they have produced the most interesting data from these campaigns. Tromsø is the only station observed in the two summer campaigns (1989 and 1992), while Trysil has been the winter site for MV-2 since late 1991 until the spring of 1993.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mobile VLBI campaigns in Norway including the observational work and the detailed geodetic analysis performed with OCCAM V3.3. We have also analyzed a series of GPS data sets from Tromsø in order to check the reliability of the VLBI results for that sta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e need for a very careful design of mobile VLBI experiments, in particular regarding the consistency of the network and of the observation schedules, and the special care that is requir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mobile VLBI data in order to achiev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现有测绘资料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信息化测绘的要求,设计了测绘资料档案信息一站式管理方案,实现了测绘资料档案信息一站式管理平台。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适应不同部门的测绘资料管理需求,在提高资料管理效率的同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测绘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15.
流动VLBI观测频率窗口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即将启动的流动VLBI系统选取了频率窗口, 并对我国VLBI站所组成基线的系统性能和观测精度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该频窗的选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如今,GPS测绘技术发展日趋成熟,GPS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对GPS的测量成果,很多测绘工程人员常常简单地用全站仪比测来检验GPS成果,这种简单的对比方法并不能完全检验出GPS的精度。全站仪所提供的距离通常是平距或斜距,而GPS静态解算或动态测量中提供的坐标通常是经投影变形后的坐标。笔者就全站仪对GPS基线边长检验的理论、方法及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的技术框架,该框架包括室内外数据采集、处理流程与方法、多源点云数据拼接与融合及一体化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在全要素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并以NavVis M6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为试验设备,选取怀柔区金隅水泥厂地区作为开展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的试点区域。结果表明,本文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作业流程可满足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测绘实训管理平台是针对测绘类专业实训课程,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为基础,构建面向移动教学环境和自主学习服务的实训教学支撑平台。平台以测绘类专业实训教学任务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为核心,涵盖多种形式实训教学资源的集成、共享与分发过程,通过测绘仪器设备数据的实时读取,做到实训任务可管理、可量化、可评价,可以帮助任课教师持续改进实训课程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降低劳动强度。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基本现状,并介绍了移动互联时代教学的技术特点,进而介绍了测绘实训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平台的设计和研究也对实际生产中移动互联与云技术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特点和测区实际情况,对外业扫描和内业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并详细阐述了利用点云和影像数据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与检查的方法,最后与传统测图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可以满足1:1000地形图测绘的精度要求,而且地形图制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数倍。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