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阳某地铁车站岩溶发育特征及突水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岩溶可诱发基坑涌水、涌泥等灾害,给在富水岩溶区及断层破碎带区域施工的地铁工程带来诸多难题。因此,调查车站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突水模式,对车站基坑的设计和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以贵阳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岩溶涌水治理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调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借助三维地质模拟软件,对该地铁车站的岩溶发育特征和涌水条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基坑岩溶发育特征及涌水突水模式,建立了岩溶、断层破碎带与地铁车站空间关系的三维地质模型。对类似地铁车站岩溶水文地质勘察及涌水防治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GIS技术平台mapscope进行二次开发,以岩溶勘察关键信息图展示、岩溶勘察信息管理为主要功能模块,建立了唐山市岩溶勘察信息系统,实现了岩溶勘察信息的统一存储与在线查询、管理,通过实例说明了本系统的使用方法。本系统可为岩溶发育区城市规划和新建项目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咨询,并可方便地扩展应用到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3.
地质雷达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家龙  方必量 《安徽地质》2008,18(4):292-296
安徽省沿江及皖南一带石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由于岩溶溶洞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规律性差、岩溶塌陷难以预测等特点,因此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必需查清岩溶发育规律。本文结合铜陵一带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实例,阐述在岩溶发育区,采用地质雷达结合钻探综合勘察方法,高效准确查清构筑物基础范围内岩溶溶洞发育情况,提高岩溶区勘察效益和勘察进度。  相似文献   

4.
在大面积浅覆盖型岩溶区,一般具有岩溶强发育、地下水丰富、地质环境较脆弱等特点,其深基坑涌水的治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经济成本也高,治水问题长期困扰着岩土工程业界。文章以浅覆盖型岩溶地质特征、地下水的作用特征和环境脆弱性的阐述为基础,以桂林市万福路铁路下穿段岩溶涌水勘察治理的成功案例为佐证,说明该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如:制定适度的治理目标;重视区域地质条件的分析和专家团队的作用;多种勘察方法并用;将勘察贯穿于治理施工全过程;采用速凝灌浆工艺等。以供业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2)
物探方法在铁路、公路线路岩溶探测中起着重要作用。岩溶探测物探方法种类多,本文以某铁路勘察项目为例,通过运用高密度电法、电磁波和弹性波跨孔CT三种方法,分别对岩溶较发育的铁路隧道进行勘察,查明工区内灰岩埋深、岩溶及可能与岩溶发育有关的断裂发育情况,并结合地质钻探等资料从施工参数试验、方法改进等方面综合比对分析,总结出各类物探方法探测岩溶的优缺点,提出在铁路、公路等线路勘察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岩溶,研究不同物探方法的施工参数和数据处理参数,建立不同地区岩溶的地球物理模型,针对不同岩溶类型选取最优的探测方法和参数,为以后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上海徐汇区某6层教学楼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倾斜和损坏的工程实例。文章对地基沉降特点和原因作了分析。在地基条件较差的地区采用天然地基建造荷重较大的多层建筑物时,对勘察和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陈骄荷 《福建地质》2012,31(3):262-268
岩溶发育区的公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形成地面塌陷,危及工程安全或正常使用,高密度电法是近年来在岩溶发育地区高速公路勘察中常用较有效的一种勘探方法。以工程实例探讨公路岩溶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在碳酸盐岩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最主要的隐患是岩溶发育易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滑动、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高密度电法是基于垂向直流电测深、电测剖面和电阻率层析成像的物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及工程勘察中。在岩溶地区应用高密度电法来勘察土洞、溶洞、溶沟、溶槽、石芽等不良地质体及划分岩溶发育带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勘察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在该地区进行工程勘察的难点在于查明岩溶形态的分布。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主要取决于勘察技术人员的水平、现场工作的质量、勘察手段的有效性和验槽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0.
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市东部供水隧洞掘进至龙岗区横岗镇西坑村边时突然涌水,涌水量200m^3/h,引起西坑老屋村井水干枯、大面积地面塌陷,局部塌陷、房屋倒塌。为查明地面塌陷、房屋倒塌原因,深圳市水务局邀请在深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家进行研讨。专家一致认为塌陷与岩溶关系密切,但查1/5万深圳地质图及隧洞详勘报告,老屋村地下并无岩溶地层。专家认为地层判断有错误,建议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勘察手段,查清隧洞涌水点前方一西坑谷地及老屋村塌陷范围内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市水务局委托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在隧洞轴线经过的西坑谷地段补孔13个,老屋村塌陷范围补孔33个,并结合钻孔CT物探及钻孔抽水试验进行勘察。勘察结果证实西坑老屋村塌陷范围是埋藏型岩溶盆地,隧洞涌水点是岩溶盆地地下水的排泄口,并查清了隧洞穿越岩溶区的长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发育规律。建议采用全断面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堵水方法进行隧洞施工。结果顺利穿过了复杂岩溶地段及断裂破碎带。老屋村再未出现沉降、塌陷现象。  相似文献   

1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某水泥厂生料均化库桩基工程施工中,通过施工勘察顺利地解决了岩溶发育区冲孔灌注桩施工中持力层选择、全断面入岩判断、溶洞处理及桩基施工顺序等一系列问题.措施行之有效,工程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武汉市现有勘察资料,初步分析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物质载体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从空间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赋水条件入手,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存在岩溶地面塌陷、地下水作用、软土变形三大工程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空间利用区划,指出各区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的方法。最后以武汉地铁首期工程为例,分析工程地质优势与问题,提出防范问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想  尹骥  卫佳琦  韦马季 《中国岩溶》2019,38(4):591-599
高度超过150 m的高层建筑,对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桩筏基础型式。位于深覆盖岩溶地区的桩基础,应充分发挥岩溶上覆地层的承载力,避开岩溶发育的不利地段,达到桩基优化的目的。文章结合深覆盖岩溶地区一高度为177 m的高层建筑项目,详细介绍了桩基优化设计、大面积工程桩施工以及桩端后注浆施工情况。项目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并运用长短桩设计理念,将桩长由原设计的40 m优化至核心筒区域28 m及非核心筒区域23 m,试桩检测结果和塔楼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单桩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和基础刚度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基础差异沉降较小,说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基础刚度,采用长短桩设计理念可显著控制差异沉降,深覆盖岩溶地区可利用后注浆技术,充分发挥灰岩上覆地层的承载力,来规避穿越岩溶区域的桩基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5.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一座高外水压力、大涌水量的岩溶越岭长隧。建设中遇到了隧道岩溶水防治世界级难题。目前引水隧洞施工在即。本文对40多年来锦屏引水隧洞涌水预测、施工地质预报、治水三方面成果和思路的演变进行了总结。强调锦屏防治水思路的历史演变是在工作中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个健康发展过程,既及时吸取了国内岩溶区越岭深隧建设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岩溶地区隧洞施工防治水技术开发和不断发展做出了贡献。基于当前最新认识,认为只要在建设中认真开展信息化动态设计和施工,引水隧洞的顺利施工是有充分技术准备和保证的。  相似文献   

16.
钻孔雷达反射成像在岩溶发育场地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贾龙  蒙彦  潘宗源  殷仁朝 《中国岩溶》2019,38(1):124-129
我国岩溶区分布广泛,且复杂的岩溶现象对建筑安全、地基稳定以及场地勘察有较大影响。钻孔雷达作为一种井中地球物理方法,可以利用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查明岩溶发育的情况,弥补常规勘察手段在探测岩溶发育场地中存在的不足。依据钻孔雷达单孔反射信号的同相轴特征、反射波首波走时和反射波的衰减等特征,可判断钻孔周边未揭露溶洞和裂隙的分布,确定钻探揭露溶洞的水平方向直径以及岩石完整性,从而达到查明各种岩溶形态的规模、空间密度及其分布规律的目的,为工民建各项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详尽的地质资料,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The European part of Russia exhibits highly developed sulphate and carbonate karst. It mostly occurs within river valleys with relatively thin covering deposits. These conditions may induce karst collapses, which appear to be the main danger for civil and industrial buildings. Evolution of karst rocks includes several epochs of karst development, which causes complicated distribution of karst caves in karst rocks and, as the result, irregular distribution of karst caves on the surface. Karst hazards prediction is mostly reliable within the geotechnical system "Karst-Construction", using probability methods. This approach allows creating 3 types of antikarst protection (alternative design of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n a plan, structural protection of a construction and plugging of karst caves beneath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and selecting the optimum or the most effective version or their rational combination.  相似文献   

18.
以峨汉(峨眉山市—雅安市汉源县)高速庙子坪隧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隧址区地质调查、示踪试验及统计现场揭露的溶洞数量,厘清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并分析其控制因素,再通过整理分析现场监测数据探究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隧址区岩溶在多溶控因素的耦合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不均性、集中性、方向性、连通性的特征。其中岩层岩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主要使得岩溶发育具有不均性和集中性;水文地质与地形地貌主要控制着岩溶发育方向和岩溶是否连通;气候则更进一步促进岩溶发育。隧址区岩溶发育的工程影响主要表现为隧道稳定性影响和隧道涌水,其中岩溶规模及尺寸对隧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相对有限;而涌水使得隧道长期积水,在雨季时甚至使得人员、机械等被淹或冲毁,对隧道安全、进度、经济等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峨汉高速沿线隧道及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岩溶灾害防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