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笔者进行过多次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工作,对这一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进行过探讨,认为现阶段采用的方法在亢进怀设计洪水频率转换,设计暴雨的点在拆算,设计暴雨的特大值处理,产汇流方案的外延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黄成宗 《水文》2000,20(4):33-36
根据岩溶地区内涝暴雨洪水形成的特点及其产8汇流规律,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把实测水位通过库容曲线转换成流量,从而推求出溶洞泄流曲线和岩溶地区内涝设计洪水。然后用该设计洪水由调洪反求水位的办法来论证实测水位及所求岩溶地区内涝洪水的正确性,为我国广大岩溶地区提出了一种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暴雨对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由暴雨资料间接推求设计洪水计算中,暴雨资料系列中有无大暴雨加入,对设计值影响很大。通过辽宁“95.7”大暴雨对浑河上游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有大暴雨加入系列后,提高了系列的代表性,为合理进行工程设计、规划、复核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水利水电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等,已经明显地改变了我国许多流域的产汇流条件.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从暴雨资料来推求设计洪水的途径。现行的计算程序是先拟定一次符合设计标准的设计暴雨过程,再推求该暴雨所形成的洪水过程。它实质上是假定流域产汇流系统的输入项(暴雨过程 H(t))和输出项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现有的洪水预报站不能完整地揭示暴雨洪水对某一较大流域内非特定区域的发生情况,乃至无法对该区域的洪水进行预报的现实,根据自己对流域内非定点部位进行洪水预报的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种用于该区域的产汇流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文》1996,(3):60-64
分析了1991年6月和7月梅雨期中发生在滁河流域的两次特大暴雨洪水过程,其最大7天滁河流域面雨量的稀遇程度分别约为20年一遇和40年一遇,滁河干流古河站以下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均超历史最高纪录。通过暴雨产汇流途径作了暴雨洪水研究,分析了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干琴  刘炳忠  宋秀英  刘群  李琨 《水文》2011,31(1):92-96
根据山东省已经发生的实测和调查暴雨资料,编制了五种标准历时的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分析了暴雨统计参数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山东省设计暴雨洪水分析计算、有关工程规划设计等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罗天翔  谷秀英  王海红 《水文》2003,23(6):31-34
1995年浑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造成沈阳站上游堤防溃决。通过对该地区流域特性、暴雨特性、产汇流特性等进行分析,依据水文比拟原理,提出了渍堤洪水的水文比拟还原法,解决了沈阳站1995年溃堤洪水的还原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设计暴雨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艳  林荷娟  刘敏 《水文》2016,36(5):50-53
太湖流域属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水流流向往复不定,不存在流域出口控制断面,太湖流域设计洪水一般根据设计暴雨采用流域产汇流模型间接推求。因此,设计暴雨成果将直接影响流域防洪规划、工程设计、风险图编制等多项工作,其可靠性关系到流域的防洪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开展了太湖流域设计暴雨修订计算,与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设计暴雨成果对比分析,并针对设计暴雨过程推求采用的不同空间分配方法,进行成果的合理性评估。  相似文献   

10.
刘同僧 《地下水》2012,(2):106-107
本文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雨洪规律的影响,提出了现状条件下暴雨洪水的产汇流计算方式。通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在洪水计算过程中,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变动洪水计算方式,选择适当的计算参数,再考虑水利工程运用等各方面的条件,可以大大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暴雨和洪水极值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世纪100年(特别是后50年)2万多个雨量站和175个大中河流水文站的实测和调查雨量和流量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外流区)暴雨和洪水极值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包括长期站暴雨的年代均值变化、20世纪50年点雨量极值的前后期平均值对比、最大点雨量发生年代分布和特大洪峰流量的年代分布。分别就5种历时、不同地区的暴雨洪水极值随年代的变化作了分析,揭示了变化的事实,计算了多项年代比率,探讨了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从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岳城水库控制流域的暴雨洪水时程分布及分期规律:一是根据实测水文资料,通过统计暴雨日数,典型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年最大洪峰流量和5日洪量在各旬出现的频率,对流域暴雨洪水时程分布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二是通过对流域所处地区暴雨形成的天气成因分析,为前述的统计分析结果提供必要的成因基础.还利用旬平均降雨量的相对系数来确定汛期的起止时间.分析结果表明,岳城水库控制流域的暴雨洪水时程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有一个时期暴雨洪水出现的次数多、量级大,主汛期特征显著,汛期可以划分为3个分期,即前汛期、主汛期和后汛期.  相似文献   

13.
编制适用于不同历时的综合暴雨公式是协调城市管网排水与区域防洪治涝的重要基础。选用上海市代表雨量站徐家汇站65 a实测雨量资料,建立不同重现期暴雨强度与历时关系,解析暴雨衰减规律,编制单一重现期暴雨公式,结合雨力公式推求适用不同重现期的长历时综合暴雨公式,并推导出暴雨重现期公式。结果表明:不同重现期1~24 h历时暴雨强度均以0.74的衰减指数衰减,据此推求的长历时综合暴雨公式可计算1~24 h任意历时、2~100 a任意重现期的设计暴雨,且平均相对和平均绝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和0.009 mm/min,符合规范要求;暴雨重现期公式可估算1~24 h历时内任意场次暴雨的重现期,高效地服务于城市洪涝防治决策。成果已纳入上海市治涝地方标准,对其他城市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安徽段2016年暴雨洪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堂  李京兵  方泓  顾李华  史俊  朱琼  吴峥 《水文》2017,37(6):91-96
2016年6月18日7月21日,长江流域安徽段发生暴雨洪水,最大3d、7d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最大15d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年一遇,至7月5日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给长江流域安徽段造成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收集、整理了本次暴雨洪水的资料,对暴雨的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历史特征年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强降雨、降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前期长江底水高是2016年洪水总体水平位居历史第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暴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及点面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黄土高原13个中小流域的448场暴雨的统计分析,对这一地区不同类型暴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包括流域面雨量离差系数、降雨不均匀系数、最大点与最小点的比值系数、点面关系以及降雨量的空间相关特性等。  相似文献   

16.
黄维东 《水文》2019,39(6):27-33
选取甘肃省境内11个典型小流域的水文站实测资料,在分析资料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及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水文学、数理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小流域最大暴雨量-暴雨历时关系模型、最大洪峰流量-流域特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各时段最大暴雨量较大值主要分布在泾河流域和嘉陵江流域东南部,较小值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洮河流域、嘉陵江流域的北峪河;绘制了各代表站最大暴雨量-暴雨历时关系曲线,嘉陵江流域以90min为转折点,其他流域均以180min为转折点,小于转折点时,暴雨量随暴雨历时增长而急剧增加,大于转折点后,变化趋于平缓稳定。重点选取危害较大、难以防范的330场次短历时暴雨洪水,建立各小流域暴雨洪水概化模型,短历时洪水发生时间很短,洪水起涨时间约2~5h,洪峰出现时间约5~7h。研究典型小流域水文要素变化规律,分析局地短历时暴雨洪水特性,并模拟其变化过程,对区域抗旱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小流域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秋梅  朱冰  马丁  易攀 《水文》2017,37(3):91-94
依据北京市1980~2012年间降水摘录资料和洪水摘录资料,选择张家坟流域为典型山洪流域,分析不同量级洪水的雨量、洪量、峰现时间及洪水过程与暴雨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为山洪流域的洪水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七大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翟媛  杨丽英 《水文》2018,38(5):79-84
我国东西和南北方向地理跨度大,水文特性差异明显。从气候特征、降雨和径流、暴雨和洪水等方面,分析七大流域的水文特性,总结降雨和径流在上下游、干支流等空间上以及年内和年际等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并分析暴雨和洪水在成因、发生时间、空间分布、过程等方面的规律,为径流和洪水成果计算提供了基础,也为水文成果的合理性检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Observed rainfall is used for runoff modeling in flood forecasting where possible, however in cases where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watershed is too short for flood warning activities, a deterministic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QPF) can be used. This is based on a limited-area meteorological model and can provide a forecasting horizon in the order of six hours or less. This study applies the results of a previously developed QPF based on a 1D cloud model using hourly NOAA-AVHRR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and GMS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datasets. Rainfall intensity values in the range of 3–12 mm/hr were extracted from these datasets bas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loud top temperature (CTT), cloud reflectance (CTR) and cloud height (CTH) using defined thresholds. The QPF, prepared for the rainstorm event of 27 September to 8 October 2000 was tested for rainfall runoff on the Langat River Basin, Malaysia, using a suitable NAM rainfall-runoff model. The response of the basin both to the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using the QPF estimate and the recorded observed rainfall is compared here, based on their corresponding discharge hydrographs. The comparison of the QPF and recorded rainfall showed R2 = 0.9028 for the entire basin. The runoff hydrograph for the recorded rainfall in the Kajang sub-catchment showed R2 = 0.9263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the simulated, while that of the QPF rainfall was R2 = 0.819. This similarity in runoff suggests there is a high level of accuracy shown in the improved QPF, and tha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flood forecasting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Nowcasting’, thus increasing the response time for flood early warnings.  相似文献   

20.
降雨与滑坡灾害相关性分析及预警预报阀值之探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高华喜  殷坤龙 《岩土力学》2007,28(5):1055-1060
详细研究了深圳市降雨与滑坡的历史资料,对区域性滑坡与降雨量进行偏相关分析,与降雨强度进行相关分析以及与降雨时间进行了系统地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滑坡的活动1~4日的降雨量及一次降雨过程的降雨量偏相关系数较大,表明一次性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时区域性滑坡就可以出现;(2)暴雨尤其是大暴雨及特大暴雨与滑坡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关系数达0.8以上,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具有直接触发滑坡的作用;(3)滑坡活动时间与季节性降雨相对应,季节雨量越多,滑坡亦越多;另外滑坡活动时间与暴雨、大暴雨相吻合或略滞后,滞后时间一般不超过4 d,暴雨的当天及次日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性滑坡发生的临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阀值。最后将滑坡灾害的地质模型与降雨模型耦合建立了滑坡灾害的空间预警预报区划指标和等级系统,为区域滑坡灾害发生的时间与空间预报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