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目前流行的地震期望损失方法中,往往忽视了在给定年限内,可能遭受多次同一烈度的影响,在具体计算某地震烈度的发生概率时,常用场地极值影响烈度来代替。这样处理,往往会低估地震的损失,特别是给定年限较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笔者根据地震影响烈度造成损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期望损失的新的框架:给定时间段内,某地震影响烈度的期望损失,等于给期望烈度的期望次数与给烈度下每次地震造成的平均损失之积;总的期望损失等于各场地影响烈度事件造成损失的总和。依据新的全国烈度区划图采用的地震活动性模型,笔者推导了地震期望损失估计和损失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实例和与目前流行方法的比较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给出的方法,将使地震灾害预测、地震保险和防灾预测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极值理论建立了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未来T年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概率和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之间的关系式。利用1022─1993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临汾(36.10°N,111.50°E)周围4级以上地震在临汾造成的烈度,绘制了未来100年临汾的烈度超越概率曲线(地震危险性曲线)。结果表明,计算场地烈度的极值理论方法可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综合概率法的补充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陈棋福  陈凌 《地震学报》1997,19(6):640-649
传统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需要建立详细的社会财富分类系统,并据此收集数据资料.但在许多地区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收集资料十分困难,难以在震前进行科学的震灾预测,且对突然发生的灾难性地震事件常常难以作出快速定量的地震灾害损失估计,从而影响了震灾防御的部署和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宏观经济指标(GDP)和人口分布资料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评估的简便方法,并对收集到的1980~1995年间全球震灾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一种初步的地震灾害损失与地震烈度和社会财富间的非线性关系式.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几个设定地震的分析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简便震灾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贾素娟  鄢家全 《地震学报》1996,18(4):502-512
以山西中部地区为例,直接利用历史地震影响烈度进行地震区划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在历史地震资料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利用场地影响烈度的统计特性来编制具有概率含义的地震烈度区划图;② 在确定统计时段时,应充分考虑影响烈度资料的完整性和区域地震活动的非均匀性;③ 将平均重现期为500 a的烈度区划结果与新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相比较,两者在分区形态上大体相近,个别地段有差异,也各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易损性和地震损失与地震加速度谱值的关系(上)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与新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接轨,克服目前以烈度为依据的震害预测方法中的缺陷,这项研究提出了以地震加速度谱值为输入参数的建筑物易损性分析和地震损失估计方法。这些内容分上、中、下三篇介绍。本文是其中的上篇,介绍了砖砌体结构的易损性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根据我国2001年颁布的以峰值加速度为参数的新地震区划图给出的加速度和特征周期或根据地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估给出的反应谱,估计这类结构单体和群体在未来地震中可能发生的震害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海南地震保险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繁銮  魏定杰 《地震学报》1996,18(4):538-540
海南地震保险系统研究沈繁銮1)李志雄1)陈定1)李海华1)魏定杰2)林尤儒2)1)中国海口570203海南省地震局2)中国海口570205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主题词海南城市抗震防灾烈度预测建筑财产地震损失地震保险1986年以来,东南沿海和海...  相似文献   

7.
设计近场地震和远场地震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孟潭  鄢家全 《地震学报》1995,17(3):370-374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明确规定了要按近震或远震考虑场地的地震环境;并针对1977年版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提出了确定近场地震和远场地震的方法.由于新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是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编制的,原有的确定近震和远震的方法已经不适宜.本文考虑到近场地震和远场地震的实质,根据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基本思路,推荐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较为妥切地解决GBJ11-89规范与1990年版地震区划图之间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评估场地地震危险性的概率方法。该方法主要依据场地历史地震影响烈度资料,其特点是吸收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某些思想,并能引进区域未来地震活动趋势估计。文中提出有关参数综合确定方法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作为实例,预测了14个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因素较少的优点,并能用实际资料检验所求的场地总危险性P(I≥i)。在地震和烈度史料丰富的地区,本方法可以取得比目前危险性分析更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跃  王光远 《地震学报》1995,17(2):223-229
抗震结构设计的地震荷载主要取决于预测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类别.地震干扰不仅具有明显随机性,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模糊性.产生模糊性的原因是由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等级不可能有精确的定义和评定标准所引起的.在对受这种模糊随机地震干扰的结构系统作现实的分析和设计时,必须协调地和合理地处理这种由随机性与模糊性同时引起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建立了地震地面运动的平稳与非平稳过滤白噪声模糊随机过程模型,然后应用我们建立的模糊随机动力系统理论(张跃,1991;张跃、王光远,1993),提出了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的模糊随机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荀英  黄新辉 《地震学报》1996,18(1):103-110
用正交设计法与有限元法联用,快捷地求出能造成区域内断裂错动方式的远场构造应力;求出红海湾地震前该区构造应力场.采用弹塑性软化失稳模式模拟发震过程,先后模拟了计算区内本世纪5次中、强地震.计算表明:中、强构造地震均发生在断层安全度为零的地段.根据现今断层安全度分布预测了该区潜在的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极值理论推导了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未来T年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概率和烈度超越的给定值的平均重现期的关系式,利用1022年-1995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太原(ψN37°52′,λE112°32′)周围4级以上地震前太原的场地烈值度,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和未来50a和100a各种超越概率水平的对应的烈度值,绘制了太原未来50a的烈度  相似文献   

12.
合理地确定场地的历史地震影响烈度,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广东南澳跨海大桥场址为例,论述了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分析的要点。首先对南澳附近1918年7.3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及对桥址的影响烈度进行了确认;其次对选择合适的区域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建立了合理的桥址影响烈度目录;最后应用极值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不同平均重现期所对应的烈度值,为大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了设防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场地烈度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推导了工程场地遭受地震烈度I与相应积分频次N(I)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longN(I)=P-qI (1)由上式可以对场地未来一定年限内可能遭受的地震烈度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山东省境内菏泽、曲阜、德州三个试验场地1881—1980年及另外六项重大工程场地未来100年烈度预测实例,结果表明,尽管这些场地的地震活动性背景差异较大,但数学期望既与三个试验场地1881—1980年实际遭受地震烈度情况相符,也与由地震危险性研究综合评定的六项重大工程场地的基本烈度一致。从而认为,场地烈度预测在工程地震中将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概率一致的期望地震和概率一致的保守地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建文  蔡长青 《地震学报》1998,20(6):607-613
笔者分析指出,Kameda等概率一致的假想地震、期望地震或设定地震的概念,由于对概率法设防标准的理解不确切并非概率一致;罗奇峰的相应概念符合概率一致,但由于保留平均意义,结果仍然不理想.在分析指出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建议采用概率一致保守地震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在概率法基础上选择有物理意义的抗震设防目标地震的新方法.在对某控制物理量,如峰值加速度作危险性分析,并按某概率水平确定其设防标准后,由有关衰减规律和潜源状况确定对应于该标准的地震或震级 距离组合. 此种震级 距离组合对应的地震对该物理量是概率一致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兼顾其它物理量(本文考虑反应谱)的破坏作用,选择保守地震取代平均地震,以更好地满足设防标准的本意.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理论估计及初步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文献[1]的公式推导出不同烈度区的灾害损失率和地震总损失估计公式,同时还对抗震加固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从而将地震经济损失估计结果与理论烈度衰减关系联系起来,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理解灾害损失的实质.另外还计算了一些实际震例以验证这一理论估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震序列的后续显著地震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我国大陆37次6级以上地震序列的后续显著地震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其跟踪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跟踪地震序列应变释放随时间的变化是预测后续显著地震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对于超晚期强余震的预测,则需要从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着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强震动观测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高,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所观测到的强震动记录也在试验性地转化为仪器烈度数据. 本文将强震动记录引入应急性的生命损失快速评估, 借助已有的地震应急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模型的表达方法, 提出了一种将仪器烈度概率密度函数和生命损失函数相结合的地震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方法. 通过确定仪器烈度的概率密度, 并结合四川地区已有房屋建筑易损性研究成果, 建立了考虑建筑地震易损性并与烈度相关的地震生命损失快速评估函数, 并利用汶川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对本文提出的生命损失快速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计算. 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损失结果颇为一致, 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因而能够及时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9.
杨智娴  张培震 《地震学报》1998,20(2):185-193
逻辑树方法可用于定量评定震级-频度关系,推断低震级地震年发生率时产生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包括:震级-频度关系对自相似性的偏离;不同的拟合方法;确定年平均发生率的方法;拟合时的震级步长; 起算震级及震级误差等.本文以鲜水河震源区为例,研究强地震序列外推地震危险性评定所需要的4级以上地震年发生率时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表明,同一种拟合方法中最敏感的因子是确定年发生率的方法,其次是震级步长和起算震级,震级误差影响相对较小. 逻辑树评定震级-频度关系不确定性的步骤为: ① 根据研究区已有资料和认识建立表述震级-频度关系不确定性的逻辑树;② 计算所有末端分支的震级-频度关系;③ 分析各不确定性因子的敏感性,修正逻辑树的结构和调整初始权重;④ 再计算末端分支的震级-频度关系,计算每一震级档的余累积分布函数; ⑤ 给定分位数,求得与此分位水准相应的地震年频数. 本文以80%和20%的分位水准,得到鲜水河震源区4级地震(不含余震)的年频数为0.643 0,而与分位数50%相应的年频数为0.631 8,两者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0.
地震序列类型预测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煜东 《地震学报》1996,18(1):44-47
提出预测地震序列类型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并选取一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遗传程序设计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地震序列类型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