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光谱、热红外,雷达等遥感图象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反映深部线性及环形构造的信息。通过遥感的统计分析及图象处理,有助于揭示覆盖区的构造。遥感图象是地壳表层物质反射幅射电磁波的的真实反映,而深部构造单元有时可以清楚地表现在最新构造中。因之,深部构造可以通过地貌、新构造表征而反映到遥感影象上来。地壳深部构造的特征,总是潜育于地表景观的复杂信息中,欲提取这种信息,可充分利用各种比例尺,尤其是较小比例尺多谱段遥感影象。因为比例尺缩小,影象概括度增高,构造的总体轮廓反映则越清楚,深部构造要素才能在影象上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亚洲深部构造图”是《亚州陆海大地构造图》的基础图件之一.“亚洲深部构造图”给出,在不同的壳体中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深部构造处于明显差异的状态,在不同的壳体现处于相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区域,深部构造状态有明显的共性。这反映不同壳体里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是地球动力学的结果.在亚洲区域深部,存在两个可能的物质流汇聚带:特提斯带和环太平洋带。存在一些可能的物质流发散中心.其中大陆区的最大发散中心位于中亚。西藏高原由于位于北面的中亚发散中心(向南)和南面的印度洋北部发散中心(向北)的深部物质池蠕动聚合,形成了独特的构造区。由于西藏深部物质流聚合以南北向为主.东亚岛弧带深部物质流聚合以东西向为主,在亚洲东部古陆上形成了东经105°左右的横桓在此洲大陆中部的南北构造带。这些特征,构成了亚洲区域的主要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
在上饶地区1∶5万区调构造地质研究中,运用了航磁数据专业化处理及遥感—航磁数据图像融合处理方法,通过对融合图像深部构造和隐伏地质体的特征信息提取,增强了对区域基底构造的认识能力,揭示了该区中生代盆地下垫面的深部构造的产出状态特征,建立了区域深部地质构造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4.
晋红展 《江苏地质》2017,41(1):129-133
克孜勒布拉克煤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拜城煤田中部。矿区地质构造类型复杂,褶皱构造对深部煤层形态影响较大,煤层深部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致使深部煤层控制难度大。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及深部煤层赋存规律的综合研究分析,根据探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矿区深部探矿工作采用坑探结合巷内钻探的思路,既可以有效控制矿体的空间形态,又可降低探矿成本、减小探矿工作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重力场解析梵净山岩浆岩构造及与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炼  朱大友 《贵州地质》2005,22(4):270-272
本文通过区域重力资料对贵州梵净山地区岩浆岩的深部构造进行研究,探索其深部构造特征,根据岩浆岩与高、中、低温元素富集成矿规律,探讨该地区成矿规律,为寻找隐伏矿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及井田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尧山井田韩解村小穹隆构造的成因机制为底辟式热穹隆构造。其具有中浅成的穹隆构造以及其边缘的放射状构造,同时也具备深部热源相连通的通道。由小穹隆的热液成因机制启示,在本区及附近区域会有大小不等的热穹隆构造存在。根据本区存在广厚的石灰岩沉积层之特点,在穹隆附近深部灰岩层中存在岩盐矿床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7.
湖南深部构造活化及其浅部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新权  郭定良 《地质科学》2002,37(3):332-342
湖南深部构造的古老性由其在古元古代的表象所证实,而长期性则由其所分割的岩石圈块体在漫长时期内的活化改造特征所体现。本研究表明,大型的深部构造是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的集中带,沿走向的区域构造、岩浆及成矿历史是深部构造在浅部的响应。深部构造作为多次能量释放带,其交汇处有利于大型或超大型矿物资源的形成和聚集,因而对找矿预测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龙门山北段矿山梁构造解析及其油气勘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山梁构造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典型的前锋构造之一,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新生代两期构造挤压变形。矿山梁构造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重构造:浅层是一个晚三叠世形成的断层转折褶皱;深层则是在新生代形成的三个逆冲岩片叠置所构成的隐伏堆垛背斜构造。深部构造的发育改造了上覆晚三叠世形成的浅层构造。矿山梁构造的有利勘探部位是深部的隐伏冲断构造,尤其是新生代构造变形中最早形成的构造岩片即岩片1,但该构造能否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则取决于深部构造顶部滑脱层的封堵能力。分析认为新生代形成的隐伏冲断构造是龙门山冲断带前锋带中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区地质矿产特征及综合研究显示,金矿成矿受矿源地层和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金矿成因为"沉积—改造型",志留系"黑色岩系"同沉积形成金矿源层或金矿体,印支期韧性剪切构造热液富集成矿改造,燕山期韧性剪切构造叠加成矿改造;区内找矿重点地段是"黑色岩系"矿源层分布区的断裂构造带:西段剥蚀深度大致到断裂构造的韧性层次,深部找矿潜力不大,主要开展浅表部找矿;中段大致剥蚀到脆韧性层次,浅表—中深部找矿潜力大;东段剥蚀深度大致到脆韧性—脆性层次,中—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大中—深部找矿力度。  相似文献   

10.
莫霍界面是地壳上地幔深部构造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这个物性界面稳定地存在于地壳剖面中,遍及全球.它通常是一切深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地球物理学家致力于莫霍界面的研究,应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结合地质学和岩石学成果,对莫霍界面的物性参数、界面形态及形成机理作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大大促进了深部构造研究的发展.重力是研究深部构造的重要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它依据密度参数建立深部构造模型,该模型以能使测得的重力场和其他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岩石学方面的资料相吻合为标志.由于  相似文献   

11.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近年来深部资源勘探在胶西北地区取得重大成果。深部勘探显示,胶西北深部金矿体的产出规律与浅部一致,严格受区域走滑断裂控制,因此深部资源的增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深部成矿构造形态、分布与结构等的认识程度。本文提出深部成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等数据,建立浅部建模与深部推断相结合的初始模型,进而,采用多源数据耦合处理的方法,构建胶西北金矿集区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三条断裂带地下3000 m以浅的深部成矿构造三维模型。基于深部成矿构造三维模型,圈定了研究区深部金矿的12个找矿靶区,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鹤岗煤田深部煤炭资源潜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矿区已有地质资料,从构造、沉积古地理环境分析,认为鹤岗煤田深部与煤田现生产区属同一个沉积环境,其古构造条件、沉积体系及成煤环境相同,煤田深部预测区是生产区的延深。依据钻探、物探对深部构造及煤层的控制,证实煤田深部煤层发育较稳定,具有一定的煤炭资源潜力,值得进一步勘查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内蒙狼山区域深部构造非常发育、复杂,岩浆岩具有多期侵入且明显受到深部断裂构造控制的分布特征.目前对于该地区深部断裂构造、区域地质结构特征、成矿远景区的划分,还没有详细深入的研究.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对狼山成矿带主要构造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场分析,研究了狼山成矿带6条断裂构造、岩浆岩分布及区域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圈定了4处成矿远景区,为深入认识狼山成矿带成矿环境地质结构特征和成矿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振东 《地质论评》1982,28(2):152-164
地球深部构造的探测和研究,是地球科学中最基本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个涉及学科面相当广的研究领域,爆破地震探测就是其中研究方法之一。搞清地下深部构造,不仅对于研究地球,而且对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河南省金矿床与深部构造的关系,并以壳体成矿学理论为指导,从连续介质物理的角度探讨了深部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机制和金成矿的深部构造条件,指出了新的金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16.
秋格时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和应变测量与显微构造分析方法,研究了秋格明塔什-黄山声望生剪切带的构造样式,建立了其变形序列。该带依次经历了:(1)中深部构造层次的紧闭同斜褶皱作用;(2)中深部构造层次的顺层(片)韧性剪切变形;(3)中部构造层次的右行走滑脆-韧性剪切变形;(4)中浅构造层次的膝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矿床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特定地质环境下形成的,深部结构、构造和动力过程是控制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成矿带或矿集区现今的地壳结构、构造保留着其演化动力学过程留下的痕迹,通过对不同深度地壳结构的探测,不仅可以提供成矿系统(成矿物质来源、迁移路径和存储空间)形成时期的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环境信息,还可以直接追踪控矿构造的延深,甚至直接发现深部矿体。反射地震是深部探测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大陆地壳结构探测和油气勘探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应用于成矿学的研究和深部金属矿勘查只有二十几年。本文回顾了近年反射地震技术在区域成矿背景、矿集区深部3D结构和深部找矿勘查中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了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技术发展方向,为我国"地壳探测工程(SinaProbe)"在重点成矿带和矿集区开展立体探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福建沿海地区地震与深部构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福建沿海地区区域活动构造、深部构造与地震的关系。区域活动构造是深部构造的表部体现,而活动构造的活动方式与强度的体现形式之一就是产生地震,它们三者之间具有内在伴生的关系。了解一个区域的深部构造特点只有借助于地质及一些地球物理方法来综合确定。经分析,本区域地有生的真正原因具有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岩石圈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的特征、属性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是特提斯构造体制与太平洋构造体制交汇、衔接和转换的焦点部位,主要包括大别造山带、郯庐断裂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三大著名的构造单元,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动力学深部过程与浅表响应的经典地区。将大陆造山带、大型断层、矿集区结合起来,瞄准板内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建立区内大陆动力学的系统研究框架,研究两大构造体制转换的精细过程,分析陆内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的深部过程与浅部效应,将有助于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新突破,指导"第二成矿空间"的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深部砂岩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开采技术、成本和成矿理论制约,现有的砂岩型铀矿勘查主要选择在盆地边缘700m以浅的地区,对盆地深部的铀矿找矿潜力研究较少。总结中国北方重要中新生代盆地的含铀岩系、构造特征,结合近年开展的北方砂岩型铀矿深部找矿,分析了盆地深部成矿有利的沉积建造、构造与流体改造、还原条件等,指明了盆地的深部找矿潜力。同时指出,作为战略储备,当前盆地深部寻找砂岩型铀矿要优先重视2个方向:(1)在盆地边缘斜坡区,重点以发育红-黑岩系结构的含铀地层为目标,寻找与浅部成矿条件相似的深部矿床;(2)在盆地中心区,以含铀的红色岩系为重点,优先寻找延伸至盆地深部的正向构造区和砂体发育区。这些认识在松辽盆地的铀矿调查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