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绪言大口井在热带和半干旱地区是相当普遍的,近几年来人们喜欢在大口井内进行抽水试验,用以估算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当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比较低时,这种井型是特别适用的。开始抽水的几小时内,大部分是抽取井筒内存贮的水。而后,由于井  相似文献   

2.
据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看,在比较干旱的平原地区,深层地下水资源较贫乏,积极开发浅层地下水是当务之急。但如何增大出水量,除了既定的地质条件以外,关键在于采用何种井型,而广大群众在浅井井型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推广。下面就这些井型及其所适应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简略介  相似文献   

3.
滕凯  卢秀佳 《地下水》1993,15(4):151-156
真空组合小井是开发地下潜水资源发展井灌既经济又实用的井型之一,为了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确定优化组合井型,降低井灌成本,笔者以井灌亩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采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提出了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优化组合井型的求解公式和求解方法,对组合小井的合理选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物质平衡法在煤层气藏生产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煤层气井的生产特点,综合考虑煤层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煤岩基质膨胀/收缩特性和储层有效应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等效半径模型,结合真实气体拟压力函数,建立了基于物质平衡法的压裂直井与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物质平衡法的压裂直井与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能够利用少量现有数据完成生产动态预测,并对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减少计算所需参数,降低计算量。通过对比煤层气压裂直井和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发现,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水平井的单井产能高于压裂直井(前者约为后者的2.3倍),且水平井的开采周期比压裂直井短。因此,在针对具体储层条件选择井型时,应在经济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两种井型的适用性,优选完井参数。   相似文献   

5.
裸眼洞穴井在山西保德煤层气区块的实验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裸眼洞穴完井是煤层气井所特有的完井方式,在一些区块的产气量是套管压裂完井产气量的数倍。裸眼洞穴完井的机理是在作业过程中产生了数条各向延伸的自支撑裂缝,实现井筒与储层有效地连通。根据保德地区的实际完井经验,对裸眼洞穴完井工艺进行实践总结,探索洞穴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为下一步煤层气开发井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俊龙  王元行 《地下水》1999,21(2):68-69
沧县八角琉璃井是古代建井中保留下来的一种井型。它结构坚固合理,造型独特,保护完好。为保护、弘扬古代的成井工艺,从井的建设年代,井型结构和成井工艺进行了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岩裂隙水水井的布置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岩裂隙水埋藏、分布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常使近在咫尺的相邻水井,涌水量可相差数十倍到上百倍;甚至在同一井位上,可能因井深和井型选择不当而不能成井。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发利用基岩裂隙水资源,有必要对我国近年来丰富的布井经验加以总结。本文将着重论述在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分布区布置水井时,井位、井深、水位和井型确定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8.
物探与水文地质的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岩溶区找水定井的命中率。岩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层岩性对地下水的富集有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有良好岩性配置的低位向斜槽谷区是岩溶找水工作的首要优选靶区;根据测区地质情况和地形条件、目的任务合理选择物探方法,当工作区具有浅覆盖、地下水大埋深和地层电性差异明显等特点时,音频大地电磁法解译成果更为可靠。文章以黔江罗家坝ZK3井为实例,阐述了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工作成果在指导岩溶区找水定井中的具体应用,证实了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结合的方式在岩溶地区找水定井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排采设备的选择是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排采设备有抽油机、螺杆泵和电潜泵,这些设备大多是从油田上移植过来,在选择上往往根据经验决定,存在着设备效率低、型号普遍偏大,投资成本偏高等问题。在分析排采设备的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古叙矿区实际地质条件、工程参数、产水情况等,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排采设备的优选研究,并结合正在排采的5口井的生产经验,优选出古叙矿区最佳排采方式为抽油机;同时,通过综合考虑静载荷、动载荷、摩擦载荷的影响,对不同情况下的抽油机设备型号进行了优化。研究推荐,即当井深≤550 m时,选择CYJ3型抽油机;当井深在550~750 m时,选择CYJ4型抽油机,当井深≥750 m时,选择CYJ5型。并建议选择Φ32 mm或Φ38 mm管式泵进行排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古叙矿区及类似地区的煤层气排采设备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金鸡滩井田开采地质条件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方式受开采地质条件控制。开采地质条件包含多种因素,每一因素对采矿方式的适应度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模糊概念。将影响金鸡滩井田煤炭生产的地质因素分为煤层赋存特征、构造发育特征和其他因素3大类以及14个评价因子;采用“降半梯形”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其隶属度和权重值;通过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显示,金鸡滩井田比较适合机械化综采。经与同一矿区内邻近生产矿井类比,评判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划分储层流动单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祖兵  罗明高  马斌  刘静 《新疆地质》2005,23(2):203-206
近年来,流动单元概念已被广泛用于储层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怎样充分利用反映流储层及流动非均质性的各个参数来划分流动单元,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献中多局限在传统的划分方法上.基于充分利用各个反映储层特性的参数的思想,笔提出了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划分储层流动单元,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新疆油田某井区储层流动单元.由实践验证,这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划分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在水圈范围内,人类所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已知危害包括:河流的淤塞,河流或水井中长期存在的“泡沫”,地表水和地下水有臭味。在第一环境问题出现时,开始认识到供水和废水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动摇了科学的基础。习惯上,人们分别考虑和处理水及废水,这样做既方便又便于人们接受。但对于复杂课题,简单地划分为水和废水,会使问题混淆,难以理解,概念模糊。只是在最近50年,才以合理的、可接受的观点确定了地表水。地下水及大气降水之间的关系。但许多地区、州、联邦机构仍是人为地划分水权范围。幸运的是,在最近10年,已有明显趋势打破这种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李培 《地下水》1990,12(1):31-35
目前,确定干扰状态下机电井合理井距的方法主要为在裘布依公式的基础上,采用叠加原理导出的干扰井群计算法和水位削减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当井距大于影响半径、小于2倍的影响半径时的干扰情况。因此,计算的干扰涌水量往往偏大、井距过小,从而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大量更换水泵和机电井报废等经济上的损失。圆形边界法则是利用抽水井形成的园形水位降落区域,依据井距小于2倍的影响半径时圆形边界进水情况的变化,导出的干扰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确定灌溉耕地的合理井距及最佳打井数量。以便取得在尽可能满足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将投资压缩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有些探采结合孔或供水生产井,成井后井内无水,或是水量很小,没有利用价值,通常称之为“干井孔”。有些干井是该地区地下本身贫水或无水。但有些井,根据区城水文地质条件及附近已有水文资料分析,可以断定该地区地下有水。只是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造成地层中的水与井内无法畅通所致。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干井是假干井。  相似文献   

15.
鲁东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勘查定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东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地热勘查、开发和利用中,对地热勘查定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介绍鲁东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鲁东地区地热勘查及施工的经验和教训,针对不同的地热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天然电场选频、瞬变电磁法(TEM)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电磁测深和自然放射能测深等方法对鲁东地区典型地热勘查区进行地热井位确定,并对勘查定井方法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鲁东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NE向、NNE向及NW向断裂交汇带附近,为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带状地热资源,热储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勘查定井宜选择在2条或多条断裂的交汇处; 天然电场选频、瞬变电磁法测深对于浅部地层和断裂具有较好的反映;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断裂深部发育特征反映明显,为鲁东地热勘查定井较适宜的方法; 地热勘查定井宜采用2种以上的勘查方法,避免在物探施工过程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地质的人一谈到有色金属矿床,总觉得没有规律可寻,不像煤和铁那样的整齐和伟大。本来有色金属大部份都是在地壳中比较少的原素,它们必须在地壳中某部份因受动力的影响,热液的活跃而富集成可开采的矿床。但是由于这种矿床的富集有它们特殊的规律,人们没有找寻着这些规律时就觉得异常困难去推断它们  相似文献   

17.
任楼煤矿水源判别模型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新区矿井样本少的条件下,多类判别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特别是发生过突水淹井的煤矿,各含水层的地下水有了一定的混合,判别水源就更为困难。因此需要一种快速、有效、准确的判别方法,对水源逐对辨别,并按概率最高者归类。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任楼煤矿,对某工作面凭经验难以判别的水源进行确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肯定了注浆效果,取消了防水闸门。这一结论已被生产验证。这种方法在水样少的条件下具有普遍的用途。  相似文献   

18.
施光海  于海侠 《地学前缘》2000,7(1):286-286
一种晶体在结晶时 ,受不同的结晶环境影响与制约 ,常结晶成不同的晶体形态 ,部分晶体的晶体形态具有标型意义。然而当我们用晶体的形态标型特征去反演形成环境时 ,常常难以寻找到形态较好的晶体。能否用一种测试方法通过确定晶体的优势面网来达到这一目的 ?优势面网是晶体在结晶过程中优先发育生长的面网。晶体在一定介质中结晶 ,由于物化条件的不同 ,可以优先发育的面网也不相同。然而 ,当晶体在特定条件下 (即一定的地质或物理化学条件 )结晶 ,就发育某一个面网而抑制其它面网生长 ,就会形成优势面网。例如 :萤石晶体 ,它的晶体形态随介质…  相似文献   

19.
以招远市道头地区作为研究区。本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普遍存在缺水现象。本次根据前期调查结果,以区内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条件,采用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依靠钻探、抽水试验等技术手段,将区内的蓄水构造类型共划分了侵入-接触型蓄水构造、接触型蓄水构造和隔水型蓄水构造三类。通过对不同蓄水构造的构造类型,围岩岩性,构造与围岩相互关系,地下水流向,构造隔水性质等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靶区,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靶区进行解译,根据解译结果最终确定井位,并在确定的井位点进行钻探施工和抽水试验,对其富水性进行验证。通过以上多方法结合最终提出了在该种地区中定井方法,提高了成井的成功率,为缺水地区找水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鑽探工程中,发生井內鑽桿折断和脫落事故时,多使用矢錐(雄或雌型)进行处理,但这种方法在操作上有不少困难。比如,不易扭入鑽桿;扭入时,常因底部的鑽桿亦随之一齐轉动,而扭接不牢,在提昇时容易脫落;特别是当折断的鑽桿上头出现有破裂不規則形狀时,矢锥就不易扭接牢固或根本扭接不上。为此,我队研究試驗成功了“鑽桿撈取器”来代替矢錐。这一方法经几次生产試驗,证明其效果良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