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查瓦里茨基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法,从1935年创始以来,已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如今仍有不少地质人员,在岩石化学研究中使用它。并且,它是苏联和东欧国家中最重要的一种岩石化学计算方法。查氏法各种数值用于岩浆岩的图解中,以表明岩类的图区分布,主要有三种形式:1.查氏所制的“喷出岩主要种属化学成分投影图”:其底图为查氏展开立体图解,限于喷出岩,图上没有岩石分类界限,只有喷出岩的大略位置。2.查氏的岩石化学分类:据 Q 的大小分类,a/c 值的大小分科,再据6值分次科。3.《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比例尺1∶5万,1974)中的“侵入岩 a-b 值定名”。由于查瓦里茨基法具有一些优点,在我国,除有人采用它外,还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我队在某金矿区连续施工两条不同标高的探矿巷道,岩石都为硅质板岩、砂质板岩、蚀变硅质板岩,岩石普氏分级均为f=8—10。但这2条巷道的岩石脆韧性不一样。生产实践表明,岩石的脆韧性对爆破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火成岩的岩石分类命名是岩石学重要的基础工作。岩石定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地质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资料的对比与交往。多少年来,中、外学者提出了许多种岩石分类与定名方法,为岩石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岩石学的复杂性,在定名准确性上尚难满足客观要求,也难以达到被广泛接受的程度。因此,人们仍在继续探索,以寻求更为准确的定名方法。 在岩浆的物质演化系统中,可以把形成的岩石看做是系统在特定阶段的一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尹力  潘蔚  田青林 《铀矿地质》2014,(2):122-127
多重分形理论的建立为研究自然地物带来了新的方法。自然地物由于其独特的分形特征,适合采用多重分形等非线性方法来进行定量描述。文章利用遥感重点实验室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生成的DEM数据,对不同类型岩石进行了分形几何特征研究,发现不同岩性分布区的DEM多重分形谱存在差异性。多重分形谱f(ɑ)值随ɑ值变化出现大小差异体现了纹理在不同尺度的差异,此特征对于遥感纹理分类和岩性信息提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言岩浆岩岩石分类命名是岩石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少年来,地质学者先后提出过多种岩浆岩岩石分类命名方案,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岩石化学指标的随机性,至今未能建立一个比较满意的命名方案。本文引入一种“工业诊断”技术,试图对岩浆岩岩石分类命名有所帮助,由于实际资料所限,建立的数学模型还是初步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国化学会出版的《ChemicalAbstractsServiceSourceIndexQuarterlyNo .4》统计结果 ,2 0 0 1年度我国(包括台湾地区在内 )共有 78种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名列其中 ,在我国入选的 78种期刊中排名 2 4 ,在“CA千种表”中排名 5 4 7。《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入选2001年度“CA千种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资料室@黄秀菁  相似文献   

7.
岩石吸留烃气相色谱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气勘探有机地化实验室中,岩石中全烃制备分析方法主要有“岩石氯仿抽提物及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等,而这些技术都存在操作烦琐、不适合钻井现场分析等缺陷,而新开发的岩石吸留烃气相色谱快速检测技术,就是利用气相色谱仪特点研制出解吸装置及技术,省去了实验室中繁杂的烃类制备过程,直接进岩样测定岩石中吸留烃C3—C40单体烃化舍物。本方法不仅适舍实验室岩石中全烃分析,更适合现场分析,在柴达木盆地某深探井现场地化录井及识别真假油显示的实际应用效果好,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部分坑道的掘進作業中,經常遇到鬆軟(普氏硬度係數f=4,或岩石統一分類表中11—16級),或硬而破碎的岩层。在這两種岩层中掘進與在一般硬岩层中的掘進條件有很大區别。其特點是:不能支架子打深眼;並且往往還須要支柱;渣子多;易冒頂;安全問題很大;各工序和工種幾乎不能平行作業;放炮時支柱容易被崩倒等。因此,給坑道掘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幾年來,我分局所屬各隊為了加快鬆软破  相似文献   

9.
泥质岩为细粒沉积岩的主要类型,但国内外对其概念及分类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这给学术研究带来诸多困扰。文中梳理了国内外沉积学发展中泥质岩相关概念和定义的变迁,并试图建立一个实用的泥质岩(mudrock)分类体系。欧美国家多倾向于使用“泥质岩”一词,用于指粒径小于0.063 mm的细粒陆源碎屑岩,包括粉砂岩(粉砂含量大于2/3)、泥岩(粉砂和黏土含量都不超过2/3)和黏土岩(黏土含量超过2/3),其中发育纹层的岩石称为页岩;而前苏联学者则倾向于使用“黏土岩”一词,用于指黏土矿物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其中可劈裂成薄层的岩石称为页岩。国内外泥质岩及细粒沉积岩分类命名主要依据结构(粒级)、成分和沉积构造等特征,目前分类方案主要有2种,一种是多要素岩石综合分类方案,另一种是端元图式分类方案。笔者建议采用“泥质岩”一词作为细粒陆源沉积岩(物)的总称,指示主要由粒径0.004~0.063 mm的粉砂和小于0.004 mm的黏土组成的细粒陆源沉积岩;采用三棱柱图解分类方法,以碎屑矿物(主要是长英质碎屑矿物)、黏土矿物和内源矿物为三端元,划分出细粒陆源沉积岩(泥质岩)和细粒内源沉积岩2个大类,前者可进一步分...  相似文献   

10.
苏联地质保矿部中央设计局设计了一种РБУ—50A型新式钻机,它适用在普氏硬度系数4的岩石中用直径6和4(1/2)时的手工钻具打深度为50米的钻孔,也适合钢绳冲击钻进。装置(见图)是转子型式,由带离心式离合器的发动  相似文献   

11.
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常常伴生,而且两者有时是就地分异而成的。为适合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化学成分特点,我们曾拟定一种计算方法及图解,并在我国试用。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及科研实践,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与补充。其目的是要把岩石的化学分类和实际矿物分类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三塘湖矿区某露天采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岩石物理力学强度指标的因素及岩体强度指标,选择适合本矿边坡稳定计算方法、普氏系数计算公式,得出边坡角值和剥离强度指标,最终评价其工程地质类型,该矿区属层状岩中等型。此外,根据该露天矿实际开采条件,确定开采工艺和剥离方式,建议应做好位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关于煤炭资源分类分级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类分级由于其本身的不足和管理体制上的缺陷,造成我国煤炭资源数量统计的失真,因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借鉴其它产煤国家资源分类的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量”、“勘探储量”、“可采储量”三个层次划分的建议方案,并对方案的各主要方面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经典强度准则预测岩石破坏强度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使用交叉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DILSSVM)在单轴及三轴加载情况下对岩石强度进行预测。将现场和实验室试验得到的各种岩石相关数据划分成训练和验证子集。将抗压强度c和最小主应力3作为输入值,最大主应力值1f作为输出值训练DILSSVM。使用训练后的DILSSVM预测岩石破坏时的1f,同时使用训练子集反演Hoek-Brown经验公式的常数m。使用测试数据对训练后DILSSVM预测的目标岩石强度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同时将测试数据带入2类Hoek-Brown(m值的取值不同)经验公式预测目标岩石强度1f。比较DILSSVM和Hoek-Brown预测结果, 表明:DILSSVM预测结果的均方差减小了45% ~55%,决定系数增加了0.055~0.085,更接近于1。说明DILSSVM对岩石强度的预测范围较宽,且适合岩石种类多变的复杂非线性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分布是理解月球岩浆演化的线索。随着出现越来越多的月球探测数据,利用我国的月球探测数据开展数据挖掘,以获得更深刻的科学认识,这是促进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文中在进一步校正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更为可靠的月表FeO和TiO2、镁指数填图等。在调研已有的月球岩石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月表成分填图结果并结合Lunar Prospector Th元素数据,将月球岩石分为亚铁斜长岩、富镁结晶岩套、克里普岩和5种不同钛含量月海玄武岩等8类岩石。笔者以月球正面雨海—冷海(LQ-4)地区为例,做出该区域的岩石分类图,并讨论了该地区的岩石成因。该地区覆盖"嫦娥三号"着陆区,包含月球雨海撞击事件所形成的玄武岩岩浆泛滥区,对于理解月球的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利用岩石类型分布图,结合岩石同位素年龄数据,与对该地区岩石类型分布及其所代表的月球岩浆演化历史进行了讨论。此外,笔者也对"嫦娥三号"着陆区的FeO、TiO2和镁指数、岩石类型等进行了初步判别,有待于与玉兔号搭载的探测仪器测量结果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上寒武统和下奥陶统地层中,广泛分布着多层含有大量扁圆形砾石的碳酸盐岩,因其中的砾石侧切面形似“竹叶”而被称为“竹叶状灰岩”。这种岩石在下、中寒武统地层中也有零星分布。由于这种岩石的岩性特殊,层位稳定,特征显著,代表了一定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岩石图像深度学习的岩性自动识别与分类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野  李明超  韩帅 《岩石学报》2018,34(2):333-342
岩石岩性的识别与分类对于地质分析极为重要,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识别模型进行自动分类是一条新的途径。基于Inception-v3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岩石图像集分析的深度学习迁移模型,运用迁移学习方法实现了岩石岩性的自动识别与分类。采用此方法对所采集的173张花岗岩图像、152张千枚岩图像和246张角砾岩图像进行了学习和识别分类研究,通过训练学习建立岩石图像深度学习迁移模型,并分别采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岩石图像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对于训练集中的岩石图像,每组岩石分别用3张图像测试,三种岩石的岩性分类均正确,且分类概率值均达到90%以上,显示了模型良好的鲁棒性;对于测试集中的岩石图像,每组岩石分别采用9张图像进行识别分析,三种岩石的岩性分类均正确,并且千枚岩组图像分类概率均高于90%,但是花岗岩组2张图像和角砾岩组的1张图像分类概率值不足70%,概率值较其他岩石图像低,推测其原因是训练集中相同模式的岩石图像较少,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减小。为了提高识别精确度,对准确率较低的岩石图像进行截取,分别取其中的3张图像加入训练集进行再训练,增加与测试图像具有相同模式的训练样本;在新的模型中,对3张图像进行二次检验,测试概率值均达到85%以上,说明在数据足够的状况下模型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岩石图像深度学习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模型通过搜索图像像素点提取物体特征,不需要手动提取待分类物体特征;第二,对于图像像素大小,成像距离及光照要求低;第三,采用适当的训练集可获得较好的识别分类效果,并具有良好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地矿局于1991年10月31日,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矿局等有关专家,在长春对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吉林省岩石分类与命名原则》进行评审鉴定。该成果在第一代“吉林省岩石分类命名”的基础上,参考了近年来最新国内外岩石分类命名的大量资料,采用现代成因—化学成分—矿物含量相结合的岩石分类和命名原则,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岩类对吉林省岩石作了系统分类与命名。岩石分类系统为类—亚类—组—系列—族—种—亚种,对某些归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花岗岩类定量矿物分类几乎都根据镜下鉴定成果进行,并可简称为"一般分类法".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花岗岩体的侵入时代和各期的岩性往往不能确切标定,使人们对成矿的岩性控制结果的认识也不一致.邢抚安同志提出了一种设想,认为"一种岩石的分类法应与岩石化学分类相适应,才具有它的生命力",同时也认为,"目前岩石定量矿物分类,虽然不可能把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联系起来,但当确定分类原则时,尽可能加以注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隧洞衬砌结构的强度设计,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层的弹性抗力系数“K”和普氏系数“f”二指标来进行的,因此二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衬砌的硐和钢筋用量,也就是说直接决定着隧洞的造价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工程地质界,对普氏系数一般还熟悉,而对弹性抗力系数就较生疏,尤其是对该值的确定更感困难。已建成的官厅、古田、狮子滩等水电站的引水隧洞的“K”值,都是凭地质人员的“经验”而确定的,这样确定的数值,水工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对其信任,而地质人员本身信心亦不高,不过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比这经验方法更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