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谈:持续发展与地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谈:持续发展与地理学引言:历史在前进。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到21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全国人民正向着这个目标迈进。最近,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纲要》(讨论稿),并将在1994年初提交国务院审议。《议程...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跨越两个世纪的渊源──闰土后人与鲁迅家庭的四代友情 2001年9月25日,在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故乡》中闰土原型的后人、原绍兴鲁迅纪念馆副馆长68岁的章贵,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父辈与周家的一段跨越两个世纪的渊源。 章贵的祖辈与周家的祖辈早在鲁迅出生前就熟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他的曾祖父章复清。他是一个竹工。当时鲁迅的祖父正在北京做官,鲁迅出生时,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每年在百草园晒谷子的时候,章复清就会来周家翻修和编一些新的竹匾。章复清诚恳老实,手脚又麻利,周家的长辈很欣赏他。熟…  相似文献   

3.
一座镌刻着一个古老民族5000年风雨沧桑的丰碑!一首吟唱着12亿炎黄子孙憧憬期盼新世纪的欢歌!在2000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这个凝聚着无数人们心血与劳作的历史性建筑将展现于世;下沉广场──低于地面1米的广场中央的圣火台和两侧代表黄河与长江的缓缓溪流,引导人们走进...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我国资源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即进一步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建立节约和保护资源体系;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大力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无公害、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资源化;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最后探讨了实施上述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世纪回眸     
掀开世纪末的1999年,瑞雪飞扬梅亦艳,春催大地情更浓。掀开昨天的历史,我们以史为鉴,铭记昨天。世纪之交,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回顾自己,展望明天!大寨、小岗村、华西村、南华西街、深圳……本世纪一个个古老而又新鲜的地名,一个个与中国命运攸关的时刻,都在这块充满凝聚力的华夏大地上,刻下了永恒的丰碑。“沧海月明珠有泪”,蕾港、澳门,百年历史,百年沧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放眼寰球,“世弄上很少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那样,对自己走过的道路作一个这样全面深刻的总结”。踏着雪后清馨的土地,世纪之交的1999年,…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抓住其核心问题-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针对河南面临的严峻形势,选择发展途径,确定发展步骤;切实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与环境和做好社会发展的全面建设工作是推动持续发展的两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学术界,有一个已经争论一百几十年、跨越3个世纪的地学问题——罗布泊迁移问题。这宗学术公案,人称世纪难题。  相似文献   

8.
时值世纪之交,教育界的人们无不为中国教育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而感到欢欣鼓舞,并且期盼着素质教育的早日实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基础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不仅以知识、技能教育人,而且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和谐的人格,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通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人格、智力和身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一、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素质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思想来源于真正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正如列宁说过的那样: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名爱好者,最感兴趣、最关注的莫过于地名。然而,1998年神州大地上的一串串地名却是那样的沉重。1998的夏秋,人们每天都从新闻媒体上关注着那一串串令人心急如焚的地名:长江、嫩江、松花江……洪水在咆哮;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魔在狂舞;宜昌江陵沙市荆州;公安石首监利岳阳;洪湖嘉鱼武汉九江;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神州大地,有多少城市在告急,又有多少乡村已被洪水淹没……“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1998的夏秋是洪水的天下,条条江河盛不下过多的雨水。“洪水无情”,在短短四五十天中,洪水便夺去了亿万生民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王颖  任美锷  吴传均 《地理学报》1999,54(3):284-286
变化中的海洋作用在迈向21世纪之际,人们面临着一个矛盾:海洋覆盖着大于2/3的地球表面,在提供着世界人口所需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方面起着核心作用,但是,它却远不如我们地球陆地部分那样被人们所了解。必须解决三方面的重要需求:第一:由于缺乏了解海洋在不断变...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百科全书,其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特征,在地名中都有恰当的记载;地名,是镜子、万花筒,人类生活的光辉场面、伟大社会的风云变幻,亦会在地名中得到形象的反映;地名是史册,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均会在地名中留下值得纪念的篇章。地名仿着影片、相带、影碟、软盘、存贮器等多媒体载体,摄录贮存各方面大量信息。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和伟大人物之一。多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许多与这两者相关的纪念地名。广众而庞大的地名群体,丰厚而绵延的地名…  相似文献   

12.
世纪心声     
世纪的跨跃 ,千年的飞逝。裹着雪后的清馨 ,《中国地名》满怀着无限的生机与祈盼走进了二十一世纪!当中华世纪坛的圣火燃起 ,千年的钟声撞响 ,这片古老的土地亦镌刻下了她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同时亦昂首阔步生机勃勃地走进了新的千禧之年!回首过去 ,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 ,老一代工作者为区划地名工作付出了他们毕生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跋山涉水 ,访老查谱 ,细心考证 ,换来了地名的统一、规范和宗宗卷卷的地名档案资料。在制定法规、进行编研时 ,不分寒暑、废寝忘食 ,明灯达旦地辛勤努力 ,始颁发了若干条例、规范 ,出版了大量图书、文…  相似文献   

13.
合肥地区1736-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宫廷档案资料“雨雪分寸”中合肥地区的降雪日数的记载,通过寻找其与年冬季平均温度的相关关系,重建了合肥地区从1736-1991年共256年的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分析表明,合肥地区的年冬季平均气温18世纪较高,19世纪下降,20世纪又开始上升,至20世纪40年代达近250多年来气温最高值。另外,还发现了在19世纪中叶(1851-1871年)有一个明显的温暖期。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全球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代信息技术与通信网络发展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阐述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产业结构的大整合与产业环境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21世纪全球四大产业中,微电子产业、网络通信产业、环境产业和生物产业等高科技主导产业的特点;全球产业布局形成新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的空间格局和以空间接近性、分散和灵活性为特点的新产业空间分布形态及其原因。并指出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城堡,是南京十里秦淮的一处景观,由于它居世界古城堡之冠,又可称为十里秦淮胜迹中又一个“世界之最”。 站在古城堡前,我不禁深深地被这座古城堡所感染,只见城门上方“中华门”三个字格外引人注目。透过中华门又可见到里面三道瓮城,雄伟壮观,令人称绝。 为我们作导游的中年男子深情地介绍说:“这座古城堡,原初是南唐都城的正南大门,1366年再次动工兴建,历时21年。由于它形似陶瓮,古称瓮城”,到了明朝改称为“聚宝门”,因为它正对聚宝山(即现在的雨花台),直到1931年,才叫“中华门”。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就是…  相似文献   

16.
华伟 《中国方域》2004,(4):2-11
在1997年第6期《战略与管理》发表《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初步构想》一文后,笔者与合作者又陆续发表了《大区体制的历史沿革与中国政治》(《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20世纪中国省制问题的回顾与展望(上、中、下)》(《中国方域》,1998年第4、5、6期);《地级行政建制的演变与改革构想》(《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城市与市制——市制丛谈之一》(《中国方域》,1999年第3期);《自治市与行政市——市制丛谈之二》(《中国方域》,2000年第l期);《城乡分治与合治——市制丛谈之三》(《中国方域》,2000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7.
1)以歌词、乐曲导入:这类方法适用于导人著名河漉及其沿岸国家和地区。因为许多大江大河孕育了人类文化,艺术家们为此留下了许多篇章.如以《长江之歌》导入“长江”一节(引用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等引入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等);播放一段脍炙人口的《蓝色的多瑙河》导入该河的故乡——欧洲。  相似文献   

18.
距今五千年左右,地球上正孕育着人类最早的文明。古埃及用金字塔表达对太阳的崇拜,古巴比伦人建造了理想中的空中花园,而在古老的中国,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充满想象的传说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泥文/石鑫德这是一个什么鬼地方?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奇怪……噢,想起来了,自己是被一辆呼啸的警车载来的。钱局长在惊恐中挣扎,竭尽全力回忆着神秘虚幻的过去。他是被秘密抓走的。他是被秘密送到一个人间绝地,戴着脚镣,挥动大镐,好像是挖掘地下……坏了!钱...  相似文献   

20.
长城、狮身人面像、泰姬陵、吴哥窟、巴黎圣母院、比萨斜塔这些驰名世界的文物古迹不仅是吸引全世界亿万游客的游览胜地,更是这些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它们代表的是这些国家令人神往的一段历史,所以它们的状况总是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汪。但它们毕竟是老了,在几个甚至是几十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它门看惯了世间冷暖,饱尝了尘世风霜,自管比起许多已经湮没的历空古迹采,它们是幸运的,但风月的痕迹毕竟还是深深地刻在了他门的脸庞上。风沙、地震、火灾常常威胁着它们的安全;酸雨、毒雾、污水也时时损伤着它们已十分衰老的身躯;而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