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地方镶嵌着一颗绿色明珠——婺源。耸立在婺源县北部的大鄣山,主峰擂鼓尖海拔1630米为最高点。婺源建县于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县名婺源,是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县境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  相似文献   

2.
红黑绿白“四色特产”文/张运兴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陲,地处皖,浙、豫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川毓秀,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荷包红鲤鱼、绿茶、龙尾砚、雪梨被称为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一、“红”──荷包红鲤鱼荷包红鲤鱼,原名“洛鲤”,传入婺源已有300多...  相似文献   

3.
在尼加拉瓜的国徽上绣着一枚火山链图案,这就是中美洲一个不大共和国的象征之一。尼加拉瓜共和国共有23座火山。共中只有5—6个可称之为活火山。马萨伊阿活火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它宏伟地耸立在离首都马那瓜不到27公里的地方。传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称马萨伊阿火山为“地狱崩溃”。当时,这座火山不断喷发,每15分钟喷出一次熔岩和赤热的石块。巴西人形容地狱崩溃为熔化了的金子在沸腾,  相似文献   

4.
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的论争与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嵌入”是理解转移企业与承接地集群以及全球/跨区生产网络互动耦合过程和机理的有效理论工具。自“嵌入”概念引入经济地理学以来,学界对转移企业地方嵌入意愿存在“被动”与“主动”的论争,对嵌入效应也存在积极与负面两种不同观点。通过对转移企业地方嵌入主要动因、影响因素、演进过程、区域效应等研究的系统梳理,发现不论基于“主动”还是“被动”意愿,转移企业地方嵌入都是其在“企业—地域”关系演化中维护并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地理敏感战略;嵌入过程受承接地条件、转移企业特质的双重影响;嵌入沿着“关系培育—价值链衔接—全球与地方生产网络战略耦合”的路径,逐步实现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转移企业地方嵌入为承接地集群转型升级提供了“区位机会窗口”。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研究今后需在四个方面加强和深化:一是构建一个以“关系—网络—演化”为主线的综合性分析框架;二是加强转移企业网络角色与绩效的定量研究;三是加强转移企业经济嵌入、技术嵌入、社会嵌入的相互影响研究;四是加强转移企业与承接地集群“双向嵌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阳卢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城东,为姜太公后裔雅溪卢氏聚居之地,以至于传有“北有故宫,南有肃雍”。卢宅作为东阳明清民居之瑰宝,是江南民居的杰出代表。 东阳卢宅是卢氏家庭聚居的大型宅  相似文献   

6.
这里,其实本没有“洋人街”,洋人来的多了, “洋人街”便产生了…… 这被叫作街的地方。在大城市或许仅等同一条胡同。由于它位于大理古城中心地带,又有着“护国路”这样一个纪念云南人民捍卫共和历史的光荣名字,才使百多米长的原本破旧的它,有了几分神采。  相似文献   

7.
金家美食     
《中国地名》2010,(5):119-122
金石滩在20年前只是一个叫满家滩的小渔村,说起这金家美食既没有“西安羊肉泡馍”历史悠久,也没有“北京烤鸭”名扬海内外,更没有像“重庆火锅”般开遍全国大街小巷,可也许就因为它没有那么人尽皆知,这些年却实实在在的吸引了一批“美食密探”的光临,这种挖掘本土美食的热情也触动着每一个来大连的游客。  相似文献   

8.
之江——钱塘江下游江段的美称,是闻名于世的。人们以其命名得形象、简洁、优雅、得体而欣喜,在悉心庆贺之余,无不赞叹它出自熟读传统的“之、乎、者、也”诗文,熏陶于祖国灿烂文化,并深知“之”字多种丰富内涵。 那末,这个“之”字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心的研究,做综观全貌、居高临下鸟瞰式的探索与思考,是不易发现它的存在的。然而,在熟悉乡土、研究乡土的我们先人的面前,大自然的这个伏笔很早就被揭示开了——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9,(9):44-44
气体和尘埃密集的云雾状天体——星云被认为是字宙孕育恒星的“子宫”。一项新研究预测,在距太阳系400光年远的地方,一个新的恒星“即将”诞生。孕育这个恒星的将主要是质量是太阳两倍的暗星云Barnard68。研究表明,这个位于蛇户座的云雾状天体已开始呈现不稳定状态。而一个质量只有它十分之一的星云正在迅速接近并“快要与它相撞”。  相似文献   

10.
一、课程背景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从这些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条件对人类生  相似文献   

11.
巴扎,维语中集市的意思。每一个集市都是社会风貌的缩影。在这里,你可以看见最真实的百姓生活,最朴实的民风。 乌鲁木齐有两个大巴扎,一个是二道桥市场,还有一个就名为“国际大巴扎”。国际大巴扎是给当地人逛的,卖的是日用百货。二道桥是外地游客购买纪念品的地方,已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技术分析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的元阳县全福庄中寨1960年开始建寨以来民居分布格局的演变过程,探讨关键因子对民居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民居演变经历了建寨(1960—1963年)、迁入(1964—1975年)、慢速扩展(1976—2005年)和快速扩张(2006—2018年) 4个阶段,分别形成民居分布的单核、双核、双核邻域扩展和多核等空间格局模式,并呈现由集中向随机分布格局演变的特征。(2)影响民居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是地形、距水井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亲缘关系,其中距水井和道路距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而亲缘关系影响的是民居聚集程度。(3)民居演化过程表现为建寨阶段受地形和距水井距离影响,迁入和慢速扩展阶段主要受亲缘关系影响,而快速扩张阶段则主要受距道路距离因子控制。未来在乡村聚落重构和建设中应综合考虑这4个因素,以实现哈尼聚落与梯田遗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到天文望远镜 ,人们往往都会觉得它是一种价格昂贵的、令人可望不可及的科教仪器。其实不然 ,由北京千禧天迪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天迪文望远镜 ,不仅是一种科教仪器 ,而且还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就业致富工具。若将其摆在学校、公园、闹市、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处 ,供学生及游人观看 ,可向人们展示从未见过的天空真面目。而农村购买者可携带上庙会、集市 ,也可以在乡镇、人多的地方固定一个摊位 ,还可轮流到各个中小学校摆设。每人每分钟收费 1~ 5元 ,每天收入几十元是没问题的。且一次投资 ,长期受益。白天看太阳的“黑子活动”、“白光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0,(5):79-82
他们赋有创造力的思想吸引了各大知名艺术院校在此安家,逐渐的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家的摇篮”。如果说大连是“东方的巴黎”,那么未来的金石滩就绝对是“东方的香榭丽舍”。浓郁的后现代文化充斥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但却不党得突兀,似乎这个地方生来就是滋润浪漫和奢华的沃土,无论有多少人多少梦想,都可以在这里寻得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陕西关中中部骊山北麓、渭水之南有一块面积56.25平方公里的神秘之地 ,这就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园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之一 ,在这个“千古一帝”长眠的地方 ,留下了许多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陵的真正名称人们常把秦始皇的陵墓称为“秦始皇陵” ,其实它的真正名称应叫“丽山”(“丽”在这里读“离”) ,现在用的“郦”或“骊”都是后起的写法。为何不叫“陵” ,而叫“山”呢?这里面涉及我国古代的陵墓制度。在我国 ,春秋以前的墓葬都叫“墓” ,没有坟丘。《易经》说 :“古之葬者 ,不封不树。”…  相似文献   

16.
张骁鸣  翁佳茗 《地理研究》2019,38(7):1581-1593
从基于现象学路径的地方感研究引入,批判性地借鉴地方芭蕾概念,按照人地之间实际相处的亲疏程度不同,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公共休闲空间中的人地关系区分为三类:日常式相处、周期式相处、背景式相处。其中背景式相处的人地关系已经超越了地方芭蕾概念的解释边界,由此引发出如下两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理论命题:第一,“人地整体”或“人地相处”或可取代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中用以刻画人地关系本质的“地方整体”概念;第二,目前主流的地方感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的局部的地方感研究,在它之外还应有一种围绕着人地相处的各种实际可能性来展开的整体的地方感研究,以及一种接近于哲学层次的人地关系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案例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刘家明  陶伟  郭英之 《地理研究》2000,19(3):264-270
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为典型个案探讨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建设问题。在分析平遥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之后,根据其建筑特点及其共生的文化环境评价了它们的旅游价值,并在强调“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给出了开发原则及开发方式。最后,对平遥传统民居进行旅游功能分区,配置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并提出旅游开发的融资和组织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它道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采用恰当的方法、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师所寻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陈壑冰 《中国地名》2009,(12):12-13
地名是人们赋予个体地理实体的指称。“地理实体”一词应当可以囊括地方、地点、地物、地域等概念,他们都是具有地理属性的三维空间的实体;“指称”一词,就是人们用来指代个体地理实体的名称。它是人们对客观地理实体的反映和认识,是经过人们在命名时的一个思维的过程后,人们赋予所指代地理实体名称有别于其他地理实体的不同的语言文字代号。  相似文献   

20.
一次上课时,我问到西双版纳的民居有什么特点,能够反映当地气候的什么特点?有一位学生把手高高地举起说:我知道!当时考虑时间不够,我没有给孩子一个机会,而是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资料作了相关介绍。可事后我了解了相关情况,原来这个学生到过西双版纳,对那里的气候深有体会,在那里独特的民居里照了好多照片!我不禁深深自责,如果让这个学生“现身说法”,将会满足他多少自豪感,将会使知识和生活形成多么紧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