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球》2017,(5)
<正>气候和雾霾有什么关系?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世界?为什么一个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会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在近日举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评选结果宣讲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作了题为《气候变暖放大了全球环境的风险》的报告,解读了关于气候变化背后的那些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11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访问清华大学并做客"清华论坛",作了题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青年人,你准备好了吗?"主题报告。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院士贺克斌主持。报告从全球环境治理的良好前景出发,探讨青年的需求,鼓励年轻一代在促进全球环境治理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应对新的挑战,发挥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12)
<正>11月15日,北方地区正式进入供暖季。今年的供暖季,华北地区首次大面积实施"煤改气",目标是使今年冬季的雾霾浓度大幅下降。目前,北京等地区已经正式开始全面实施天然气供暖,一场治理雾霾的大战已经全面打响。作为雾霾的重灾区之一的京津冀地区,如何才能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的科学同步发展?11月16日,由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协共同主办,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承办的"产业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4.
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作为特征色素常用于表征蓝藻的生物量.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通常用荧光光谱或原位荧光强度检测,但是在实际水体中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的荧光效应相互干扰会影响测量精度,极大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本文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利用二阶矩阵模型设计了一套在荧光检测过程中"激发光-发射光"优化抗干扰的波长选择方法,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两种色素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多元校正线性模型,实验验证了所筛选蓝藻荧光分析法中特定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的有效性.本研究实现了两种色素检测过程中的成功解耦,可在藻蓝蛋白的原位检测中排除水体中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藻蓝蛋白和叶绿素a的原位检测精度,为开发便携式蓝藻检测传感器时的波长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5,(5)
<正>4月29日,"‘一带一路’大战略下,民间组织的国际化道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国环保协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东盟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共同就"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国际化意义和路径进行了探讨。"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5)
<正>4月6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揭晓。《地球》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位居十大环境热点首位,标志着全球环境治理迈入新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全球环境十大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首先测算1987-2001年间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货币化成本,结果表明,1987-2001年间全太湖流域水环境呈现阶段性恶化的特征,15年间水环境变化的货币化成本增长了约125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6.67 %,其中,太湖流域苏南地区2001年的水环境货币化成本已经占到该地区GDP的19%. 其次,通过构建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政策驱动力模型,检验了太湖流域环境治理政策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实施的环境政策,使得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货币化成本下降了61.79%,因此,太湖流域的环境治理政策是有效的. 据此,文章最后从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立多元的环境治理投融资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太湖流域环境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9,(10)
正金秋十月,新中国迎来了70华诞。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前行,全国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壮丽恢宏的史诗。从建国初期的"贫油少气",到松基钻井成功发现大庆油田,我国工业发展"气血旺盛";从深海勘探的"零起点",到"蛟龙号"潜水器深潜,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传统的"脚步丈量",到成功发射一系列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5)
<正>不久前,雄安新区正式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和"千年大计",关于雄安新区的话题引爆全国。那么,雄安新区究竟是个怎样的地区?为何要设立这一新区?是什么原因让它脱颖而出被中央选中?《地球》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特殊需求和雄安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是雄安新区最终胜出的"天时"和"地利"。  相似文献   

10.
贾飞龙 《地球》2012,(12):53-55
矿山公园是以保护矿业遗迹、保护矿山环境为核心,矿山环境治理示范为目标,并展示矿业发展历史,弘扬矿业文化,同时具备科学研究,开展科普教育,供人们游览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的特定区域,也是2005年的国土资源部矿山环境治理的内容。在11月5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分  相似文献   

11.
太湖蓝藻水样中藻蓝蛋白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11年8月20日采集的太湖梅梁湾的夏季蓝藻水华为研究对象,通过12个样点平行样的藻蓝蛋白实验提取,基于光谱吸收特征和浓度值,对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溶胀法、丙酮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4种方法获取的藻蓝蛋白提取液在620 nm附近出现吸收峰,其中,反复冻融法的峰高最强,超声波法最弱,说明反复冻融法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溶胀法获取的部分蓝蛋白提取液在670 nm附近具有次吸收峰,与藻蓝蛋白标样的吸收曲线存在差异;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提取的藻蓝蛋白浓度值变异系数小于0.6,表明这两种方法较其他方法稳定;反复冻融法提取的藻蓝蛋白浓度值高于其他3种方法,可推荐作为太湖蓝藻水样中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6,(1)
正2015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之一。回望2015年,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始终被放在关键位置。不少地市政府都立下治霾"军令状",并制定各种严格的治理及监管方案,其中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举措值得回顾、借鉴。京津冀协同治霾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联防联控、"协同治霾"已经成为三地的共识。2015年,京津冀地区持续发生多次严重雾霾天气,对三地的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7,(2)
正20多年前,兰州就被雾霾沦陷,是卫星上看不到的"黑兰州",甚至被当地市民调侃为"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然而,经过短短三五年的治理,兰州市稳步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兰州蓝"再现,而"兰州模式"也堪称我国治霾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其他城市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6)
<正>近年来,随着博物学爱好的升温,越来越多人开始观察身边的草木鸟兽鱼虫。当这样的"自然观察"日渐深入时,我们总忍不住想一些更宏观的问题:自然环境是在变好还是变坏?它得到应有的保护了吗?从哪里可以获得有关的信息?2016年由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猫盟CFCA、荒野新疆、中国自然标本馆、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了"自然观察"项目,试图从自然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回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3)
正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环保活动之一,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又将来临,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确定在3月19日20:30~21:30,主题为"‘为’蓝生活"。1月28日,"地球一小时"的主办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政府机构与企业,在北京召开2016"地球一小时"启动发布会,向媒体揭秘2016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的主要活动和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16.
读者沙龙     
《地球》2016,(11)
正轻松休闲的国庆黄金周已经离我们远去,回到工作中的读者朋友们,是不是有点"蓝瘦香菇"呢?如果有的话,那就让分享快乐来治愈吧。新一季的"《地球》读者秋冬地质摄影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还没有投稿的朋友请赶紧翻开你的手机相册,回味快乐的同时,也挑出美美的照片发送给我们,让我们一起传播快乐!请将您的原创照片和文字说明发送至本刊官方邮箱diqiuzazhi@163.com,或者直接用手机发送至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号diqiuzazhi,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丰厚诱人的奖品等您来拿!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1)
<正>如何解决机动车尾气这个雾霾元凶?如何实现交通工具的节能减排?如何疏导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对于这些久治难愈的"城市病",自行车,或许是治疗方案中很重要的一味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自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6)
<正>美丽的赣鄱大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谁奠定了江西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是谁让赣南"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美名传扬?是江西两万多地矿人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红土地,铸就了找矿突破的辉煌!今天,在无私奉献的人群中,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为人们所熟知,他就是已故的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杨衍忠同志1956参加工作,在38年的野外地质工作中,先后承担过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6,(7)
正距离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已近一年,爆炸核心区及周边环境的清理、修复如今进行到哪一步了?后续环境影响是否已经消除?当地居民的生活是否回到了正轨?带着这些问题,不久前《地球》记者重返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7,(1)
<正>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方案对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有何意义?方案对我国"十三五"时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发展进行了哪些工作部署?与五年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相比,这份方案中又有哪些亮点?就此,《方案》编制起草组副组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近日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