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天然电磁场高分辨探测地下油气水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洪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6):828-835
利用电磁波和地震波的性质以及目前对含流体多孔介质震电效应的认识,分析了电磁波对震电参数的分辨力,并与电磁波对电导率参数的分辨力进行了对比.据此指出了天然电磁场高分辨探测地下油气水地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青海龙羊峡电磁台自1991年9月以来的资料,对电磁波辐射在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地震往往发生在电磁波异常结束后,电磁波在一组异常中出现显著异常是地震进入短期(短临)异常的主要特征。显著异常判断指标是一次地震中异常幅度(产生的场强)最大的或异常持续时间最长的异常。通过对有震异常、无震异常和漏报的统计,龙羊峡电磁波辐射的预报效能并不高。  相似文献   

3.
震电勘探方法在大庆油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检验前苏联和美国提出的某些震电勘探方法的实用性,在大庆开展了震电勘探方法实验,包括直流电场对地震波的影响以及地震波与电磁波的相互激发。实验是通过自制的电场前置放大器和已有的商用仪器在野外进行的。实验发现,在10A直流电场环境下,地震叠前炮记录上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变好,接收到第一类震电效应所引起的伴随电场和转换电磁波,这对震电勘探在大庆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震前深井电磁短临前兆信息的观测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大量震例研究了地震前深井电磁波短临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1.9和27kHz信道上,地震前2-4个月和10-60天,可观测到短临型,短期型和临震型三种电磁波信号。电磁信号增强时段与孕震区小震频度增强同步,表明这些信号可能与孕震区微破裂有关。本文还利用信息源偶电体模型定量计算了组成变化的电磁场的准静场,感应场,辐射场随观测距离及方位的变化,据此对观测结构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5.
震电效应研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储层主要为含流体多孔介质。由于油气和水资源勘探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与含流体多孔介质密切相关的震电效应研究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针对声电测井探测渗透率,地震波传播的损耗及其控制,天然电磁波与电磁场的产生机制及其利用等问题,已对第一类震电效应(震阻效应或I效应),第二类震电效应(流动电势效应或E效应)以及充放电(激发极化)效应,开展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随着油气勘探二次创业的到来,将为震电效应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磁波观测的原理与方法,归纳出震前电磁波的几种异常特征,对近年来几次典型的震前电磁波异常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异常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微机控制采集处理震前电磁波观测实验系统,通过对1985年1月26日20时55分发生的隆尧M_L4.4级地震前所采集到的电磁波异常信息,分析、处理结果说明,应用微机控制观测实验系统有可能从众多的信息群中,找出与地震有关的优势频率,从而为研究震前电磁波异常参数与地震三要素关系提供科学数据,并比其它记录方式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对波达波夫和Pride震电波方程组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Biot介质参数说明了波达波夫震电波方程组中弹性动力学 参数的含义,解释了第一类和第二类震电效应的意义,在忽略第一类震电效应条件下将该方 程组与Pride方程组进行比较,说明了二者在描述第二类震电效应方面的异同点. 同时指出 :波达波夫方程组忽略了流体与固体的耦合质量;方程中的黏性耗散项丢掉了一个孔隙度因 子,依据该方程组计算出的弹性波和转换电场的幅度将偏大;边界条件之一存在错误,会影 响对波在界面上的反射透射规律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地震波场和电磁场耦合产生的震电效应与储层物性参数有关,含流体孔隙介质中震电效应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描述储层特性。本文我们对饱和砂岩样品中的震电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构建了一套震电测量装置。利用此测量装置记录了在声波激励下砂岩样品中产生的震电转换信号,观测得到了砂岩界面产生的震电信号的衰减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震电信号与砂岩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在震电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尽量减小参考电位与震电信号扰动区的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是保证震电实验测量精确性的关键点,能够显著提高震电信号的可探测性。震电测量结果证实了地震波在含流体孔隙介质中传播时,能诱导震电耦合,同时给出了震电界面响应的特点。震电信号振幅随着波源与岩样距离的增加呈线性衰减,随着接收电极与岩样界面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不同渗透率砂岩样品中产生的震电响应结果表明震电响应的强弱与样品渗透率成正相关,震电效应可以作为研究储层渗透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平凉市电磁波3年多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震前电磁波的异常特征,表明电磁波有明显的临震异常,其脉冲特征及时间与未来地震有着密切关系。指出认真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可预知一定范围内的较强地震。  相似文献   

11.
One simulation and two field examples from New Jersey illustrate resolution improvement in geoelectrical soundings applied to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Layered-earth parameter resolution is derived from data obtain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resistivity, induced polarization (IP) and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EM) soundings. Resolution improvement is achieved by simultaneous inversion of two or more data sets and by constraining parameters of the inverse problem.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ing the contribution of IP data to the resolution of geo-electric sections is presented. Simultaneous inversion of simple IP data with conventional resistivity and resistivity-TEM data sets resulted in improved parameter resolution. IP data improved resolution in three ways: (1) by decoupling correlated layered-earth parameters, (2) by adding information to a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bout a second physical property, namely chargeability, and (3) by increasing the electric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2.
Petro-Sonde法场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Petro-Sonde(简称PS)法,对地层有很高的分辨力和一定的识别物性的能力,从而引起我国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国内研究者相继开展了对该方法的研究。但由于对PS法的场源机制并不清楚,这妨碍了对方法原理的研究,因而对场源机制的探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PS法所利用的场源是起因于雷暴闪电的天然电磁场,且主要是电型场或TM场,而TM零阶模和TM一阶模为其主要的初始场形式,这明显不同于Cagniard模型。  相似文献   

13.
陈凯  金胜  魏文博  邓明  叶高峰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0):3803-3818
坑(井)-地多参数电磁接收系统在地面、坑道、井中三维空间观测天然场源及人工源电磁信号,观测装置接近或穿过矿体,借助动源、大功率发射可获得更加明显的异常值,旨在加大探测深度的基础上提高深部分辨率,同时获取电阻率、极化率、复阻抗等参数.为坑(井)-地电磁成像方法现场数据采集提供硬件设备支持,针对坑道、井中电磁观测的特殊需求,开发了由不极化电极、非接触电极、小型感应式线圈、微型三分量音频磁传感器、地面-坑道电磁接收机、井中电磁接收机等组成的坑(井)-地多参数电磁接收系统,解决了传统不极化电极坑道硬岩表面接地困难和传统感应式磁传感器难以适应坑道狭窄空间的问题;通过多层次的室内、弱干扰条件下野外测试验证了接收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接收机通道全频段噪声水平接近10 nV/rt(Hz),微型三分量音频磁传感器体积压缩至32 cm×32 cm×32 cm;强干扰条件下的矿山试验验证了接收系统的可靠性、适用性及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激发极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含激电效应(IP)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问题.首先,通过对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电磁场分量分辨率的分析,提出利用电场Ex分量提取IP信息的合理性;然后,给出了同时存在激电和电磁效应时的理论计算公式和算法,对一些典型地电断面进行理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取IP信息的几种可能方案.这些工作不仅为野外实测资料...  相似文献   

15.
Using the concept of reciprocity and the known solution for the electric field of a vertical oscillating magnetic dipole source placed over a two-layered halfspace, an integral expression for the vertical magnetic field produced by a horizontal rectangular loop, carrying an oscillating current and plac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e halfspace, is deduced. This expression is such that it can be evalu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straightforward numerical integration and digital linear filter techniques. Displacement currents everywhere in space are neglected. Field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loop are presented as sounding curves. A little over a decade of frequencies (100–3000 Hz) appears to be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and two decades (100–10000 Hz) are sufficient for most situations. Parametric and geometric sounding curves both show good resolution of subsurface layering. Phase shows better resolution than amplitude. Similarly, resolution is higher when conductivity increases with depth than when it decreases. Besides being useful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depth sounding for layered earth structures, such computations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normal corrections to Turam observations, whenever a rectangular loop of finite size is used as a transmitter.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空间的高精度、多分辨探测是城市地下合理开发的前提.由于城市探测环境的特殊性,需要探测方法具备抗干扰能力强、分辨能力好、分异多尺度地下目标等特性,现有的物探方法难以兼顾城市地下空间的探测需要.本文利用三维矢量有限元方法为正演手段,在瞬变电磁高性能辐射源进行微分脉冲扫描的基础上,对探测数据进行多时窗的扫时波场变换,将微分脉冲扫描后的多分辨响应信息,进行多分辨信息提取.同时通过地震探测中的多次覆盖处理,提高探测场对地下目标的分辨能力,最后对多次叠加后的虚拟波场进行拟地震偏移成像,最终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高精度探测.  相似文献   

17.
高频电磁测深法是一种利用天然高频电磁场作为场源的电磁勘探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相对直流电法较深的勘探深度的特点,特别适合中浅层地热和地下水勘探。本文介绍了一个应用高频电磁测深评价地下热水资源的一个成功实例。野外数据采集采用了高频电磁测深系统MT-U5A,采用远参考技术,以保证数据采集质量。高频电磁测深资料二维反演成像处理结果较好地描述了地下热水的空间分布范围,为查明该区的地下热水的来源提供了较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脉冲式航空电磁法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均匀大地上空的时间域电磁响应。用傅里叶变换由频率域公式导出了时间域的响应公式。然后以国产脉冲式航电系统的参数计算了二次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根据时间域的计算结果,本文给出了一些解释的图件,可以用来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解释在不同飞行高度测得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法资料,从而提供大地电阻率;其二是如果给出了大地电阻率,则可计算时间域的航空电磁响应,因此可以校正由飞行高度改变引起的假异常。  相似文献   

19.
ATTEM系统中电流关断期间瞬变电磁场响应求解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瞬变电磁法中,由于发射电流关断时间不为零、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有限,早期瞬变电磁信号发生畸变,只能舍弃,因此存在着探测盲区.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瞬变电磁方法中发射电流关断期间总磁场的形成过程,论证了一次场、二次场和总瞬变场的关系,分析了接收线圈的频率特性和关断时间对瞬变电磁场的影响,提出从总磁场中剔除一次磁场影响的方法,从而获得电流关断期间和电流关断后的早期瞬变电磁场. 采用吉林大学自主研制的瞬变电磁测量系统(ATTEM)在长春市伊通河活断层进行勘探,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缩短了瞬变电磁法的勘探盲区,实现了近地表4 m以下的勘探,可以清晰地分辨近地表的低阻异常,提高了浅层探测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