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准确预报地波传播时延,用电波传播法对关中平原的大地等效电导率进行了间接测量。阐述了电波传播法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第一次给出关中平原大地等效电导率的间接测量结果,同时,给出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临潼科研楼参考点的BPL信号传播时延测量结果,并对这些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1990年6月-8月青海13.7米射电望远镜首轮水脉泽谱线观测结果,在检测到的47个水脉泽源中,包括与HⅡ区,HH天体、红外点源和恒星成协的各类源,并发现了一个新水脉泽源,1654-1604,最强的源是Orion-KL,46700Jy;最弱的源是0536 3529,70Jy。观测结果与最新发表的国外观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证实了本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并可开展有关课题的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各种现行被采用的估计太阳和宇宙X及γ谱线观测结果显著性的方法都缺乏可靠的根据,都分别系统地高估(或低估)了测得谱线的统计可靠性,即低估(或高估)了测得的谱线系由连续能谱背景统计涨落而来的可能性.本文导出了一个估计观测结果显著性的公式,并用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应用本文的方法我们重新估算了一些X及γ谱线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津站天顶仪测得的1971—1980年纬度变化结果,分析了纬度的长期变化、非极性变化,估计了纬度变化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对杨志根等人在2005年估计的全球6个并置VLBI站的相对形变率(特别是相对垂直形变率)结果与最近的VLBI全球解VTRF2005的相应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北美Greenbank的NRAO20和NRAO85_3两个VLBI站之间每年3—4mm的相对垂直形变率和Westford的WEST- FORD和HAYSTACK两个VLBI站间每年1-2mm的相应结果可以进一步得到肯定;太平洋夏威夷岛的KOKEE和KAUAI两个VLBI站每年2~5mm的相对水平形变率和日本鹿岛的KASHIMA和KASHIM34两个VLBI站间每年1-2mm的相应结果也可以得到确认。然而,每年2—4mm的KASHIMA和KASHIM34站间的相对垂直形变率结果,在过去所有观测研究的结果中都被基本肯定,在VTRF2005中的结果中却几乎消失了,对其中可能的原因作了讨论。此外,对北美的FD-VL- BA和HRASO85两个VLBI站间的相对垂直形变率仍不能肯定,在不同的全球解中,FD-VLBA站的形变率解结果是基本稳定的,而HRASO85站在VTRF2005中的垂直形变率结果为(2.61±3.91) mm/a,与估计的结果符号相反,并且比在VTRF2003中的相应结果大了2.2mm/a,估计误差也大了近7倍。有关的结果还有待采用更新的资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统计重建中,随机误差影响着统计结果的信噪比,从而限制了探测目标时所能达到的精度。通过推导给出了单星斑点干涉术统计结果信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并模拟计算了不同视宁度参量r0和不同光子数下斑点图统计功率谱环带上的信噪比,模拟计算结果和理论数学模型吻合较好,最后对一些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表一些小行星光变曲线的光电观测结果,并对结果做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AGB(Asymptotic Giant Brahch)星s-过程核合成区域中子辐照量分布的最新研究结果.然后将不同AGB星s-过程核合成模型给出的太阳系中子辐照量分布与由观测约束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最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在各向同性坐标系下对“矢引力子场度规场引力理论”(VGM)作了进一步讨论,获得以下几点结果:(1)不存在半径为有限值的“无限红移面”;(2)对于行星近日点的进动,说明了VGM理论的结果为什么与广义相对论的结果不同;(3)修正了Kepler第三定律,此结果可看作VGM理论的一项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一节引言里,说明了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在天文学上的重要性;叙述了沙泊莱周光关系以及周光关系零点问题发生疑难的经过和对待这问题本题作者的看法.第二节里胪列了自1939年以来关于造父变星零点的31个结果,包括本文的3个结果.按照结果的性质和所用的方法分6表列出.对每个结果进行了扼要的说明或讨论,对其中不能采用的11个结果有较详的评论.沙泊莱周光关系的另点暗了1星等多是根据威尔逊的结果,后者所以有这项大的差异,在本文里完全得到解释.第三节里推导出了同时对星的视星等和绝对星等瀰散的改正式和对于造父变星的应用法,也给出了平均距离和平均视差之积,的正确公式.最后,在第四节里,把所有可用的结果总起来求出3个权重平均值;1个是差值,即观测星等和根据周光关系以及天琴座 RR 型星绝对星等所算得的星等,两者的差,1个是周光关系零点改正值;最后1个是天琴座 RR 型星的绝对星等值.把这3项结果统一考虑,对第1项结果给以2倍的权重,最后得到对沙泊莱周光关系的零点政正是-1~m.28,天琴座 RR 型星的绝对星等是 0~m.34.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星际探测的需求,本文建立了在新的精度要求下土星卫星运动对应的力学模型,具体讨论了土卫八的运动,并针对主要摄动源土卫六的引力作用,建立了轨道变化的分析解,以此表明建立了土卫运动理论该采取的途径和精密定轨宜采用以轨道根数作为状态量的数值定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引力常数变化对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和估计了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对地球角速度和日长变化的影响。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包括了引力常数G随时间、空间以及速度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另外也估计了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日长变化产生的效应。其中有些研究对探讨地球自转变化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表面边界位置对太阳ρ模绝热本征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v4000μHz的中低阶p模,表面边界置于温度极小点所引起的本征振荡频率的计算误差随着v和l的增大,表面边界点位置对太阳理论振荡频率的影响增大,色球结构对太阳p模振荡频率的影响已变得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抽样选取了 2 7次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参与的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 ,分别进行了单次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的变化 ,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 ,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 ,最大分别至厘米级和数十皮秒 ,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 (2 )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一合理取值范围 ,它不宜过长 ,否则钟和大气的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的自由度 ,拟合时段不宜过短 ,否则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 ,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的效果。 (3)由于各次实验、同一次实验中的不同台站相应的钟和大气条件存在差异 ,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的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 ,寻找合适的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 (4)一般而言 ,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 6 0min情况下 ,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 10min至 4 0min为宜 ;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 2 0min情况下 ,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 2 0min至 10 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5.
明代正统七年制成的四件大型天文仪器浑仪、简仪、圭表和浑象,其中前三件完好地保存在紫金山天文台上,成为国家重点文物而驰名中外。唯有浑象因为在清朝初年不幸被毁,无缘见其面貌。为了展示明代天文仪器制作成就的全貌,我们对明代浑象进行了复原研究。在考查和分析大量古代天文史料和有关古籍后,我们对该浑象所表现的天文内容、各部尺寸、机械结构、以及外部装饰都做了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我们绘出了复原制作的工艺草图,作为技术部门施工时的依据。本文系统介绍复原研究中的文献考证、设计过程、以及复原制作工作情况。为了真实地反映此项研究的历史面貌,文中给出五张手绘的设计草图,以资存照。据此复制的明代浑象,现在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天文历史博物馆中。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long-term variations of the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solar large-scale magnetic field on 1024 H charts in the latitude zones from +45° to -45° in the period 1915–1990. We used the expansion in terms of Walsh functions. It turns out that the rotation of the Sun becomes more rigid than average during the cycle maximum and the rotation is more differential during minimum. From 1915 to 1990, 7 bands of faster- and 7 bands of slower-than-average rotation are revealed showing an 11-year period. These bands drift towards the equator: 45° in 2.5 to 8 years. The time span of the bands varies from 4 to 6.8 years and is in anti-phase with long-term solar activity. The latitude span of the bands of torsional oscillations varies from 0.5 R to 1.3 R and shows a long-term variation of about 55 years. The poloidal component of velocity, V varies from 2 ms -1 to 6 ms -1. The maximum rate of the equatorial drift occur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35 and 1955 and it develops prior to the highest maximum activity. At the modern epoch from 1965 to 1985, V does not exceed 3 ms -1, but now it has a tendency to increase. The bands of slower-than-average rotation correspon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magnetic activity towards the equator in the butterfly diagram.  相似文献   

17.
The FeOOH phase in Apollo 16 rocks is akaganéite. Other polymorphs of FeOOH, i.e. geothite and lepidocrocite, may exist but have not been identified by X-ray diffraction. Experiments performed during this study using akaganéite, geothite, and lepidocrocite placed at 135°C and under a pumping vacuum of 10?2 torr, demonstrate that these forms of FeOOH are not stable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where daytime temperatures are about 140°C and pressures are about 10?7 torr. The effect of the vacuum is to strip off the water, and the temperature speeds up this dehydration process. These data lend support to the contention of Taylor et al. (1973) that the FeOOH in lunar rocks formed by the oxyhydration of lawrencite, FeCl2, due to contamination by terrestrial water vapor.  相似文献   

18.
19.
日长变化的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中的反向传播模型(BP网络)可用于预报日长变化。BP网络的拓扑结构决定了神经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网络结构。该文分析了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算法,选用最小均方误差法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将此应用于日长变化预报。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埃尔塔宁小行星是一颗215 万年前在南太平洋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它也是目前唯一的深海区与地球碰撞的小行星。根据埃尔塔宁号和Polarstern 号海洋调查船在陨击海区勘查的小行星残骸分布密度,我们估计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为2 .3 ×1013g ,对应于它的直径为0 .23 公里。这比Kyte 等人(1988) 估计的质量小了10 倍,然而它更接近埃尔塔宁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下限和半径下限更合理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