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氡射气测量及地气测量是一种探测隐伏断裂的存在、位置、走向和倾向的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在某水电站深厚覆盖层中使用氡射气测量及地气测量,推测出在覆盖层下发育一条规模不大的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2.
物探方法在探测隐伏断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工程场地勘探中,探明活动断层是一项必做的工作;而探明活动断层的方法选择要因地制宜,经济科学。笔者运用电剖面法、地震反射法、地质雷达法以及断层气测量方法,对珲春地震小区内含煤盆地中的发震断裂构造进行了研究,断层气测量法是一种探测(除水域、稻田以外的地区)隐伏断层的简捷、快速、可靠、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一些地震表明,强震不仅发生在地表出露的活动断裂上,还发育在一些隐伏的未出露地表的构造上.大陆内部块体间的变形带不只是一条活动断裂,而是具有很大宽度的构造变形带,这已被大量的地震活动性资料所证实.因此,要正确评估地震危险性,就要研究构造带上地层变形的模型,而不仅是单条断裂的变形.湟水河隐伏断裂为一条隐伏在西宁市的断裂,位于西宁盆地中部,长12km,走向EW,浅层地震探测结果表明该断裂由两条正断层组成地堑式构造,横跨西宁地区的地层剖面研究结果指出湟水河隐伏断裂发育在宽缓背斜的核部,而宽缓的背斜和向斜由新近系红色泥岩组成.根据褶皱与断裂的关系认为,湟水河隐伏断裂为在北东向的区域主压应力作用下,褶皱变形过程中,在背斜的核部伴生形成的次级张性地堑式正断层.该褶皱及相关断裂发育在西宁盆地滑脱面之上,属于浅表性的断层,活动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甘孜地区雅拉河段地热系统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正良 《地质与勘探》2015,51(4):764-771
综合应用区域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甘孜地区雅拉河段地热系统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甘孜地区地热属于典型的对流型地热系统,雅拉河断裂破碎带及板岩中发育的大量裂隙共同构成了研究区的热储体,这些热储体沿雅拉河断裂带不均匀分布。研究区充沛的大气降水以及季节性的冰雪融水为地热系统提供充足的水源。雅拉河断裂与色拉哈断裂之间大范围相对平坦的区域以及大量储水洼地为地热系统中的水源提供存储空间。该地区地表裂隙发育,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通道。色拉哈断裂的强烈活动为浅层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进一步向深层运移提供重要流体通道。雅拉河断裂带的地势相对低,断裂破碎带是深层流体上涌的重要通道。在流体供给区与出露区的重力势能差以及两条走滑断裂带压力差共同作用下,流体经深部热源加热后在流体通道内形成持续的热流体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应用氡管法和α卡法探测张浦盐矿区的隐伏断构造。结果表明,该盐矿区存在有东西向及北东向两组断裂。根据观测结果推测出该区裂系统。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隐伏断层构造的探测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引起人们重点关注,根据城市的地质背景及人文条件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是对隐伏断层能否快速精确定位的关键,同时探测方法须具有经济快速、绿色环保及强抗干扰能力等特点。【研究方法】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为例,为快速精确定位被第四系覆盖的隐伏断层F1,依据该区的地质背景和地表景观特点,采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土壤汞气测量、氡气测量等物化探综合方法。【研究结果】经试验发现低电阻率异常与土壤汞气、氡气高值异常高度吻合,推测多方法异常重合的部位为隐伏断层的位置,而经钻探查证,揭露到了隐伏断层构造及丰富的地下水,为该区寻找与开发深部地下热水提供了依据。【结论】显然CSAMT、土壤汞气测量和氡气测量是实现桂林市及周边地区隐伏断层快速精确定位的技术组合,也为其他地区隐伏断层的探测工作提供了参考。创新点: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多方法在城市及周边开展隐伏断层快速探测,互相验证、最大限度减少人文干扰的影响;土壤汞气和氡气测量具有经济、快速的特点,对深部隐伏断裂构造反映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在乌兹别克斯坦国萨尔米奇金矿床侧翼进行的旨在将综合大气地球化学方法用于普查隐伏矿体的可能性的实验工作成果。展示了若干组分(氡、钍射气,二氧化碳,金,砷,锑)的区域分布图,指出了将本综合方法应用于普查工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地球化学方法控制性探测城市隐伏断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伏断层是城市的潜在威胁,地球化学方法探测隐伏断层是较为成熟的手段,但是城市的环境较为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增加了探测难度.通过实验区探测,确定测区土壤中汞气含量异常的判断下限,并采取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增强了异常的可靠性.经浅层地震探测验证,本次化探有效异常点达82%,所推测的断裂分布位置与浅层地震勘探所探测的断点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徐建华 《地质科技情报》1994,13(3):90-93,98
探讨了放射性射气测量用于滑坡研究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国外采用射气测量研究滑坡的几个实例,提出了几种比较适宜于研究滑坡体的射气测量方法并就其在三峡工程中的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电法在和田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山前一系列的新生代背斜的翼部往往伴生向南斜倾的逆断裂,这些断裂隐伏于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洪积砂砾石层,构成了和田隐伏断裂带。该断裂带由2条陡坎状断层组成,宽约10.6km,深度20~300m,落差110~270m。根据卫星影像和地质工作成果,和田隐伏断裂的一支从和田市南部穿过,但南郊飞机场附近没有露头,为探查断层在该区域的位置及深度,沿垂直于推测的断层走向布设2条测线,采用温纳(WN)测量系统对其进行探测。探测结果表明:2条测线皆发现了逆断层,均上切错断了上覆晚更新世地层,其中测线1存在2处断层,一处断层倾向南,倾角50°左右,另一处断层倾向北,倾角约55°;测线2存在一处断层,倾向北,倾角近80°。通过比对高密度电法资料和地质出露点剖面,推断和田断层在第四系以来有过两次明显的活动,导致晚更新世砂砾石土层被断错。  相似文献   

11.
郭际华 《湖南地质》2000,19(4):271-274
本文就石门超大型雄黄-雌黄矿床矿区化探方法的选择,异常下限的确定,远景区的圈定等作了阐述,并圈出了5个有找矿希望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对硅质角砾岩型的320矿床的典型剖面进行综合物化探研究结果表明,这类矿床的隐伏铀矿体具有高值大范围的极化率(η_(?))异常,激电测深可圈定矿体的埋深、产状、规模等特征,激电法是寻找这类隐伏铀矿的高灵敏度方法。在这类矿体的地表还有γ,Po,He,Cu,Mo等物化探异常,根据这些综合异常可推断激电异常是否反映了隐伏铀矿体,大大提高物化探综合找矿的能力。对320矿区外围同类异常点进行综合物化探研究的结果,在WBC地区发现了大范围高值激电异常及其它综合物化探异常,而且地质条件、区域航测、重力、水化学、分散流等异常特征也与320矿区相似,预测为隐伏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具有穿透能力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其在多种景观条件下的厚风化覆盖区及外来运积物覆盖区寻找隐伏矿具有良好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关键技术、适应范围.应用该方法已取得的找矿成效表明,其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熊先祥  陈国梁 《铀矿地质》1995,11(1):48-53,58
研究区为乌花敖包金矿点及外围。该矿点出露12条矿化带,但这些矿化带被第四系覆盖。它们是否连续,外围其他地方是否存在新的含金远景区是主要的研究问题。在该区选用一些测量简单、见效快的化探方法,如壤中CO2速测算法、野外泡塑金分析、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等。测量结果发现土壤离子电率测量优于其他化探方法的特点:成本低、方法简单、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王建谱 《铀矿地质》1994,10(3):175-180
本文介绍了土壤样氦气测量方法勘查隐伏陷落柱及其找深部铀矿的简要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对5个实例的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在陷落柱边缘及其中部氦含量变化明显;在隐伏铀矿体的垂直投影部位,地表有较好的氦异常。从而说明:用该法可为煤矿寻找隐伏的陷落柱,可以探测与成矿有关的岩溶塌陷构造,寻找铀矿及各种断裂构造,可以为各种受断裂控制的热液矿床指明远景地段,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贾文懿 《物探与化探》1989,13(5):386-391
本文概述了建国40年来我国放射性勘探的主要进展。全文包括:1. 概况;2. 天然放射性方法;3.人工放射性方法;4 .应用简况;5.简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宝玉石的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祥政 《矿物岩石》1992,12(1):115-118
本文主要探讨宝石的找矿标志。包括在超基性岩、辉长岩—斜长岩中含虹彩长石、喷发岩、花岗伟晶岩中的宝石,还有变花岗岩云英岩中含海蓝宝石,镁矽卡岩中含尖晶石、红宝石、蓝宝石和青金石,风化壳中的宝石,砂矿中的宝石等。  相似文献   

18.
19.
论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博 《吉林地质》1998,17(1):55-57
本文从找矿哲学的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矿产勘查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地学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更应重视人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哲学思维,辩证地研究解决地质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敢于突破专家定论,从而使地质科学不断的向前发展,提高矿产勘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中南地区富铀矿与矿化类型、矿床构造、构造破碎程度和主岩成分等的内在联系,提出活化作用是形成富铀矿的一个重要条件,富铀矿多赋存在不同大地构造的交汇部位和强烈的蚀变区内。此外,合理计算矿床的平均品位,单独圈定富矿地段,也是提高矿石品级的一个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