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作用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相似系数和Gini系数计算中国各省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和工业内部行业结构2集中化程度,得出各省之间趋同度大,工业中相当大部分行业集中化度低的结论。进而分析了产业结构趋同对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化等带来的影响,以及导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最后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贺灿飞  刘作丽  王亮 《地理学报》2008,63(8):807-819
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程是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基于2004 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 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结构在不同产业层次的趋同问题。总体而言, 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似性, 随着产业细分,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东部沿海省区和全国相似程度最高, 西部落后省份和全国相似性最低。资源密集型产业使省区结构与全国差异显著, 全球化程度较高、附加值较高、产业联系较强的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统计结果显示, 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发挥, 显著地促进了比较优势相似的省区产业结构趋同, 而资源条件不同的省区结构差异化发展; 参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比较优势对于产业区位的影响, 相似国际市场需求以及区位和产业偏好相似的外资促使沿海省区产业结构趋同, 也是沿海与内地省区产业结构显著不同的原因。地方分权导致省区市场严重分割, 造成了一些省区产业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3.
优化、高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本研究基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从福建省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份额和产业竞争份额大部分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区域一体化演进的视角分析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利用行业空间集中度指数分析1995~2009年环渤海地区制造业整体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并采用Krugman行业分工指数与专业化指数相结合分析一体化背景下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借助15年的动态数据并根据分型理论中R/S方法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一体化水平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边,由单向聚集阶段转变为聚集与扩散并存的新阶段。当区域一体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更易形成产业集聚现象且产业同构问题严重,如北京与天津在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产业同构显著并形成了地区绝对优势,三大"港口一腹地"经济区域在石油加工、海洋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但随着一体化由初级走向中级阶段时,制造业行业发生了明显的产业梯度转移,地区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同构度逐步降低。当环渤海地区的一体化水平由中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时,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产业同构度将持续降低,天津的产业结构将进入一个激烈的调整升级过程,与其余地区间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度显著下降,而特殊地区间(如辽宁与山东)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度仍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动态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产业结构变化率与变动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指数对中部地区煤炭城市的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横向动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主要煤炭城市在近8年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率总体显著。(2)所有城市的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所在城市经济增速,而第三产业则慢于城市经济增速。(3)产业结构偏离度在1997—2007年整体在下降,但在近6年却呈缓慢上升态势。(4)偏离-份额指数显示中部各主要煤炭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占优,但对于第一与第三产业不同城市偏离效益表现不同;同时,各煤炭城市相应产业部门对所在城市经济区域的促进作用以及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指数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成渝地区工业产业趋同性及其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迁分析了成渝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用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熵对主导工业行业进行了选择,结合相似系数进一步衡量了区域内工业分工协作情况,并利用利润率指标衡量了成渝地区在同构主导产业上的竞争力绩效.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工业结构存在较严重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主导工业行业也存在较严重的雷同,但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绩效因专业化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对产业趋同带来的效率缺失应分行业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渤海地区2005-2018年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数据,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析了环渤海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5-2018年环渤海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通达性和非均衡性,呈多核心的中心—外围圈层网络形态;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在地区间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但网络稳定性有所下降,且等级结构森严.2)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大连和沈阳等地区在关联网络中关系数最多,占据主导地位,既是网络中的中心行动者,又兼具"桥梁"功能.3)块模型分析表明,北京、青岛和济南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属于"净溢出"板块,"涓滴效应"显著,天津、大连、烟台等地属于"经纪人"板块,山东大部分和河北部分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辽宁大部分和河北部分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4)地理距离、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的显著差异对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似的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水平也有利于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优化、高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本研究基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从福建省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份额和产业竞争份额大部分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沿海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产业结构的优势;2)福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全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不是靠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势;3)相对于其他沿海地区,福建省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4)福建省应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宁夏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升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能力。以1978-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宁夏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依然低下;(2)宁夏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3)宁夏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形成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型、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型和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型三种类型;(4)产业结构变迁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研究指出,在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以及在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建立产业协调与分工合作机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布局开发,形成区域性“群落型”经济优势,成为新时期宁夏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升级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运用More值、Lilien指数、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偏离度和趋同性指数对广东欠发达地区2001年~2013年度产业结构速率、方向和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00年以来,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呈现出升级速率快;以二、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要升级方向;产业结构偏离度高;协同协调发展不够;产业结构趋同等总体特征,以及升级速率粤东快于粤西粤北,升级方向粤东第二产业粤西粤北二、三产业,粤东粤北资源密集型行业、粤西劳动密集型行业超前,产业结构适应协调程度粤东高于粤北、粤西等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地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地理科学》2011,31(1):102-109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环渤海地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自相关特征明显,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趋势增强;人均粮食增长更多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地理集中趋势不明显;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以上升为主,增长类型以总产低、快速增长型为主,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向平原区集中,辽中和鲁西地区的粮食生产功能日益凸显,生态脆弱区和快速城镇化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明显下降。最后,通过空间计量经济模型SLM和SEM的回归分析,探讨了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产业融合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异及形成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峰  刘庆芳 《地理科学》2020,40(8):1310-1318
运用GIS空间分析探索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辨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最邻近指数为0.77,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和湖北3省市,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② 全国范围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地理集中指数为20.07%,东、中、西部的地理集中指数均大于全国地理集中指数,局部集中态势明显;不均衡指数为0.17,东部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数量占全国的47.92%,分布最为集中;③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集中分布于环渤海城市群、泛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区;④ 政策环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成为影响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要立足于产业关联,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本文基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2007年与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MRIO模型,编制了京津冀区域间129部门投入产出表,进而从京津冀地区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天津市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对区域经济推动作用较强,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主要起拉动作用。②北京市科技服务业与天津市信息服务业主要服务于本市其他各行业,对外地经济的辐射作用较低。③京津两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趋同现象严重,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同构化是目前国内各大经济区产业升级优化和彼此合作发展的瓶颈之一。选定海峡西岸经济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三次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3个方面着手,应用相似系数这一指标,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着重分析海西区/珠三角区和海西区/长三角区的产业同构的现状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预测其产业同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能够为海西区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RS and GIS methods, land use information for 1985 and 1995 was acquired from TM images and analyzed. Then on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land use change in three provinces of Hebei, Shandong and Liaoning and two municipaliti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in the Bohai Rim covering the period of 1985 to 1995. The extent, rate, areal difference and trend of various type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region, as well as spatial changes of major types of land use,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orientation are reveale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are elaborated,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policy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the area around the Bohai Bay.  相似文献   

16.
Land use change in Bohai Rim: a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and use chan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global change[1-3]. The Bohai Rim is a hot spo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here land use changes remarkably. Analyzing land use change in this area is significant to the research of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land use.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much work undertaken on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it was mainly on urban land use change[4-11], and few researches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method. Based on data f…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京津冀地区工业CO2排放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5—2016年数据对北京、天津、河北和京津冀地区工业能耗CO2排放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技术分析能源结构、能耗强度、固定资产投资、轻重工业比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对京津冀地区工业能耗CO2排放量的影响作用大小。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京津冀工业碳排放强度均为递减趋势。其中,河北最大,天津次之,北京最小;人均碳排放北京呈递减之势,天津和河北在波动中上升。②京津冀工业煤炭类CO2排放占总排放量的主导地位是由河北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的。③能源结构对京津冀、天津和河北的CO2排放影响最大,其次是轻重工业比值;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数对CO2排放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尹鹏  李诚固 《地理科学》2015,35(5):537-543
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经济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分析1990年以来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高-高、低-低集聚度不断提高,京津唐都市圈、沈大经济带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集中区,其他内陆县市和省际邻接地区是冷点集中区;经济增长空间集聚,高增长率转化快,热点区跃迁特征明显,1990~2000年呈不规则的团块状零散分布,2000~2010年呈带状集中分布于辽西北,省内经济差异不断缩小,而省际经济差异逐渐增大;经济发展的结构化分异显著,空间自组织性增强,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减弱,以东部沿海为中心,向周边多峰值递减,西南与西北内陆始终处于低谷。最后,从区域战略政策、经济产业基础、区位与交通条件探讨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区域产业同构状况及演变趋势,对于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北能源开发区-榆林市为研究对象,根据1995-2015年三次产业数据分析了榆林市产业结构模式,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测度了榆林市产业同构,并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产业同构进行对比分析,另采用R/S分析法,对未来产业同构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1)榆林市产业呈现典型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模式,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榆林市北六县和南六县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度属于较高层次,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尤其以神木县-府谷县(0.976 2)和佳县-清涧县(0.967 5)最为突出,南六县与北六县绝大多数区县间产业同构度都低于0.9,产业趋同现象不明显。(3)榆林市南六县与北六县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H(1995-2015)=0.611 2>0.5,如果在原有条件下继续发展,榆林市未来产业同构化程度将有所强化,但存在周期性变化。研究认为在相似的能源条件、经济交流与联系日益紧密及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接近的条件下,榆林市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具有一定必然性,在未来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