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Web网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如斌  黄志斌  薛峰  黄瑾 《地震》2001,21(4):106-111
介绍了建设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网站的技术以及网站内容。在网站技术方面,主要介绍建设网站的基本知识及HTML语言,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Java Script语言。在网站内容方面,主要介绍台网中心提供的各种地震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2.
根据镇江地震地质情况及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通过需求分析及系统整体设计,建立基于WebGIS的地震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JavaScript语言、Tomcat网站服务器,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震应急处置快速反应系统,系统可实现震后快速评估、辅助决策、震后趋势分析、震后应急资料产出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达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地震信息网站设计与开发的层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随着 Internet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随着中国地震局 95-0 2 -0 1项目的开展 ,为更好地利用 Internet技术为黑龙江省地震防震减灾事业服务 ,设计开发了黑龙江省地震信息网页。该网站的建立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也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同时为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技交流的阵地。目前 ,网站开发技术已发展的相当复杂 ,这一技术融汇了 TCP/IP网络技术、Browser/Server计算模式、数据库、安全管理、Java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用户界面设计等等 ,且网站结构设计是一个多维的、立体进行的过程 ,设计最终是要给用户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黑龙江省地震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对区域内监测设备的智能管理,运维效率提高。针对智能手机使用率越来越高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基于HTML5+CSS3+jQuery Mobile软件技术,开发移动端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移动端与PC端,通过Web浏览器操作服务器,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快速的设备监测管理服务,进一步提高地震台站设备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台站形变观测中经常出现的仪器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式企业微信报警的新方法。对传统的依托于台站工作人员登录Web网站、查看仪器工作状态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并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可操作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过程。该设计框架不但解决了行业内外网切割导致数据采集和报警信息无法发送的问题,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台站仪器经常性网络不通、断电、死机、超量程等突发情况所导致的形变观测数据缺失和错误无法及时报警的问题。通过Python语言编程,采集实时测量数据,通过逻辑运算后将结果推送到指定的企业微信,实现仪器故障报警,以达到降低数据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冉慧敏  史勇军 《内陆地震》2011,25(2):172-177
新疆地震台网应用JOPENS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地震速报、地震编目等日常工作,应用JOPENS系统的服务器能否稳定安全的运行至关重要.在应用JOPENS系统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服务器运行的问题,针对服务器出现的问题,利用MYSQL数据库命令、UNUX系统的相关知识及shell语言和磁盘阵列技术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速区域网络环境中的网站负载均衡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天津市地震局"十五"高速区域网络环境,在局信息网络中心和蓟县地震台信息节点搭建了由4台WWW服务器和2台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有负载均衡功能的网站系统,实现了区域内的数据库实时复制及网站的异地备份,较好的解决了网站系统在访问量突发式增长情况下的不稳定问题,探索了在高速网络环境中新的网络应用方式与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地震观测设备维护效率,基于CK6660数据采集卡和ZLAN5103串口服务器,采用C#语言编写上位机软件,设计远程电源监测及控制系统,通过在静乐地震台的实际应用,该系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虚拟服务器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信息中心采用它实现IT基础设施中的服务器系统建设,即在不降低应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设备的集中建设与管理、统一应用并降低运行成本。本文阐述了行业内基于VMware ESX系统建立的高可用性虚拟化服务器的过程、方法与应用效果,为地震行业区域中心实现高可用性虚拟化服务器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0.
V B 编程语言提供了图形环境,能可视化的设计窗体和控件。本文介绍了应用该设计语言的特性如何实现地震资料的动态显示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Windows NT服务器的前兆数据共享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要介绍了地震前兆数据的现状及其实现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分析了常用的二种通用Web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及应用技术,它们是基于通用网关接口CGI的体系结构和基于服务器扩展API的体系结构。考虑到前兆台网中心硬件设备的条件、所运行的数据库平台和地震前兆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前兆数据在Internet上的共享服务采用基于通用网关接口CGI的体系结构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以WWW服务器为平台,通过Web服务器方式在浏览器上实现共享,可检索任意台站、任意观测方法、任意地点、任意时段的前兆数据,实现地震前兆数据信息网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黑龙江省地震局省内运维任务越来越重,出现了运维管理模式无法优化资源配置,运维流程比较随意,设备缺乏数字化管理,运维人员有限等问题。为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结合地震设备运维管理系统软件在黑龙江省区域运维中的应用,采用HTML5+CSS3+jQuery Mobile软件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移动端的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户可以同时用移动端与PC端,通过Web浏览器操作服务器,实现了区域运维中心对地震监测设备的统一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GIS技术建立太湖网络综合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天纯  杨宏伟 《湖泊科学》2002,14(4):381-383
介绍了如何利用WebGIS软件,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和客户机/服务器的方法在WWW上构建网络综合数据库,并在Internet网上发布,使得全球网络用户可以进行远程湖泊数据浏览,查询和下载,从而实现太湖流域综合信息的全球共享和维护。  相似文献   

14.
The Central Sichuan Block(CSB) is the hardest block between the deep faults of Pujiang-Bazhong and Huaying Mountai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Sichuan Basin, which lies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upper Yangtze Craton. The CSB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the oldest and most stable core area of Yangtze Craton, with the uniform basement and high level of hardening. Here we present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deep structures in the CSB by integrating high-resolution seismic data(approx. 50000 km2) with large-scale aeromagnetic data. Results show that eight Neoproterozoic extensional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cales are nearly EW-, NEE-, and NW-trending in the CSB. Discovery of thes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changes previ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CSB as a unified block. Th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experienced one or two stages of extension i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filled with 3000–5000-m-thick weakly magnetic materials. Development of basal A-type granite in Weiyuan, Sichuan Basin and bimodal volcanic rocks of the Suxiong Formation, Western Sichuan confirms the CSB's Neoproterozoic extensional tectonic setting. The newly discovered Neoproterozoic extensional structur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ource rock and favorable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ion,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gas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开源WebGIS的测震台站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套测震台站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研发过程中,使用开源的WebGIS服务器GeoServer和前端技术Openlayers,实现了测震台站WebGIS、在线式台站运维信息管理、台站仪器状态监视和台站故障统计功能,对测震台站运维管理工作提供软件支持。系统在河北测震台网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网格(Grid)的一些特点及产生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吉夫  陈棋福  王宝善  宋毅盛  赵雷  黎明 《地震》2004,24(2):126-134
互联网正经历着Internet→Web→网格的发展历程, 趋势是WWW→GGG。 自从第一个网格雏形PACI在美国出现后, 国内外介绍网格的文章、 专著和网站也多起来, 极大地推动了网格的应用和发展。 在大量浏览文献、 专著和相关网站有关内容后得到了一些认识, 初步总结出网格的4个一般性特点, 并客观地分析了网格产生的4个主要原因。 经过研究认为, 网格将对地球科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Viscous dampers are widely employed for enhanc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ructural systems, and their design is often carried out using simplified approaches to account for the uncertainty in the seismic inpu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and rigorous approach that allows to explicitly consider the variability of the inten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ic input in designing the optimal viscous constant and velocity exponent of the dampers based on performance-based criteria. The optimal solution permits controlling the probability of structural failure, while minimizing the damper cost, related to the sum of the damper forces. The solu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efficiently sought via th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by linear approximation (COBYLA) method, while Subset simulation together with auxiliary response method are employed for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t each ite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A 3-storey steel moment-resisting building frame is consider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ology an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s that can be achieved with different damper nonlinearity levels. Comparisons are also made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applying simplifying approaches, often employed in design practice, as those aiming to minimize the sum of the viscous damping constant and/or considering a single hazard level for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震局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管理系统(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简称DICnet)是由山西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局域网数据库以及适用于中国地震局下属各研究单位和各省地震局外事管理部门的单机版数据库,以满足中国地震局国际地震科学交流与合作方面信息和资料管理工作的需求。该系统是利用PowerBuilder开发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大华北测震数据共享系统中用程序自动录入数据的实现方法,对实现技术和难点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分析了DHTM L的文档层次结构、COM组件的调用,给出了在inpu t file域中输入字符的实现方法。旨在改变繁琐的手工输入为程序自动录入,这样不但能够节约上传时间,还能够减少录入过程中的出错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