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引言建设开放性、多功能地震行业信息网络的目的 ,是为防震减灾各方面工作提供先进、高效的信息通道和平台 ,实现地震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快速传递。因此 ,在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中 ,必须采用标准的通讯平台 ,建立完善的网络应用环境 ,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工具和手段 ,并提供信息浏览服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 Internet的快速普及 ,基于 TCP/IP协议的各种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建设地震信息网络 ,可以采用成熟的 Internet技术 ,建立网络上的 WEB服务器 ,Email服务器以及代理服务器等各种服务器 ,实现地震信息的发…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地震科研与应急工作需要,建立基于B/S结构的地震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Java开发软件、Tomcat网站服务器组合开发,实现重点监视区域数据的共享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地震电磁信息仪器对信号处理和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ARM9的地震电磁信息数据服务器的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对地震电磁信息的高速采集、海量存储和网络传输。文中介绍地震电磁信息数据服务器设计思路及基本构架,对各个模块给出硬件设计,并介绍系统的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镇江地震地质情况及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通过需求分析及系统整体设计,建立基于WebGIS的地震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JavaScript语言、Tomcat网站服务器,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震应急处置快速反应系统,系统可实现震后快速评估、辅助决策、震后趋势分析、震后应急资料产出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达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中心的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前兆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要求 ,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台站由所属省级前兆台网中心统一管理 ,在技术上归学科前兆台网中心指导。学科前兆台网中心分为测震、形变、地下流体和电磁等 4个学科分别建设 ,其中地下流体学科中心的建设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负责 ,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地下流体前兆台网的计算机管理、前兆数据质量的计算机监控和前兆数据的共享。1 技术系统的组成地下流体学科中心技术系统由 2个层次的系统构成 ,第 1个层次是地下流体中心硬件系统 ,这是学科中心技术系统的基础 ;第 2个层次是 1个基于地下流体数据库的综合应用系统 ,该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是地下流体数据库 ,包括数据接收、数据库管理应用、质量监控和数据服务 4个子系统。系统运行环境的软件配置为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 2 0 0 0Server;Web服务器IIS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SQLSever 7.0。1 .1 硬件系统中心配有 1台服务器 (Dell)、3台PC机和计算机辅助设施。系统内 4台计算机均通过Hub与网络相连。其中Dell服务器被配置成主域控制器 ,与各省局前兆中心主域控制器建立域信任关系 ,并与主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活动断层数据库建设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简单介绍,以"华北构造区活动断层探测和调查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为例,讨论了通过Web GIS实现活动断层数据发布与共享的可行性,Web GIS技术可较好地解决活动断层数据的共享问题。共享系统总体目标是快速安全地共享高精度、专业化的活动断层数据。系统采用B/S模式流行的3层架构结构:GIS服务器+Web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后端数据库是将多个华北地区的活动断层子库集成后的总数据库。系统不但具有基本的浏览、查询功能,还可以进行条件查询、点击查询、断层定位等细粒度的操作。现阶段系统建设重点放在了"数据共享的实现"和"数据精度"上,借助GIS的强大功能还可以实现更多,比如在线编辑、自定义GP模型等。  相似文献   

7.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信息网络系统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VMware Esxi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和EMC系统在天津地震监测网络系统中的初步集成应用情况,旨在利用低成本的虚拟化技术,实现地震系统中服务器资源共享,提升业务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节能降耗,并为区域中心实现服务器虚拟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Mobile GIS相关关键技术为基础,在Windows Mobile 5.0系统下设计开发了"应急通"灾害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数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xml表单.系统通过通讯网络及时向后台服务器发回所采集的数据,满足基本灾害数据采集需求,能够为灾害应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西藏羊八井中子监测器数据发布系统, 具体描述了系统结构和工作界面、 网络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快视图输出界面和数据输出界面运行的流程, 以及这两种输出界面在网络服务器中所涉及到的参数设置和数据库访问, 相关shell文件及快视图生成软件的编制。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信息网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山东省地震局在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结合我国防震减灾信息网的现状 ,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 ,网站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A procedure for short-term rainfall forecasting in real-time is developed and a study of the role of sampling on forecast ability is conducted. Ground level rainfall fields are forecasted using a stochastic space-time rainfall model in state-space form. Updating of the rainfall field in real-time is accomplished using a distributed parameter Kalman filter to optimally combin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and forecast model estimates. The influence of sampling density on forecast accuracy is evaluated using a series of a simulated rainfall events generated with the same stochastic rainfall model.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t five different network spatial densities. The results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sampling network density on real-time rainfall field forecasting.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rainfall field residuals illustrate improvement in one hour lead time forecasts at higher measurement densities.  相似文献   

14.
15.
正This journal is esta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IEM),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to promote scientific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arthquake hazards mitigation,preparedness,and recovery.To accomplish this purpose,the journal aims to attract a balanced number of papers between Chinese and  相似文献   

16.
正Director:Shangfu Kuang,China Vice-directors:Chunhong Hu,China Duihu Ning,China Guangquan Liu,China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on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IRTCES)was jointly set up by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UNESCO on July 21,1984.It aims at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knowledge and cooperation in the studies of erosion and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正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an academic journal co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and published by Science China Press and Springer,is committed to publishing high-quality,original results in both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