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 过去在民间,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叫做“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认为地上的人口与天上的星星是对应的。这种民间的“天人合一”思想与人们对流星的认识大有关系。古人认为,流星是天上的恒星掉下来形成的,地上的一个人死去,天上那颗与他对应的恒星也就坠落了,夜间人们时常会看到有流星在天穹划过,这数量与人们心目中的人口死亡发生率也很吻合,所以形成了这么一种有趣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本期我们要谈到的是拍摄流星时相机设置,并介绍几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就在我们日常的拍摄中,但经常被忽略。我们都很熟悉ISO、光圈、快门,但是数码单反的ISO具体原理是怎样的呢?曝光时间对照片又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这些概念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您更好地运用器材。如果还能对其他天文摄影或测光观测提供参考,笔者就会欣喜不已了。  相似文献   

3.
你们在野外露营或晚上观星时,有没有看过天空上划空而过、一闪即逝的一道光芒?那正是流星,浪漫的人还会赶紧在这可遇不可求的流星消失前许愿,期盼愿望成真。  相似文献   

4.
在睛朗的夜晚,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有时候会发现一个明亮的光点划破长空,飞驰而过,这就是流星。流星和地球一样,也是太阳系的成员。它在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有时会被地球吸引,以极快的速度坠入地球大气层。据天文观测,每天从宇宙空间坠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约有几十亿个。它...  相似文献   

5.
1.問題的提出在研究太阳系空間里流星物貭的密度时,以及在研究每天落入我們地球大气里的流星物貭总数和这些物貭按其貭量大小的分布情况时,我們首先会遇到一个問題,那就是我們所看見的流星的亮度和它們原来的貭量与速度之間有什么关系.只有知道了这个关系,我們才可以从观測到的流星的亮度、速度推出它們原来的貭量大小,这样我們才有可能利用对流星的观測資料去研究以上提出的問題.要知道流星的亮度和貭量及速度間的关系,首先必須知道流星在大气中飞行时的全部物理过程,可見这个問題的解决是与流星物理  相似文献   

6.
找出有流星的照片 如果你使用上期文章推荐的那种设置高感光度和大光圈,用较短的曝光时间连续拍摄大量照片的方法拍摄流星雨,那么一晚上你将会得到成百上千的星空照片,如何从这些照片中找出有流星的照片就成为了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吴光节  张周生 《天文学报》2003,44(2):156-165
中国古代有着大量的对于流星和流星雨的观测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在这些珍贵的记录中,不仅有对于流星的一般描述,而且还有一些至今不能完全理解的特殊流星现象的记录。基于现代对电声变换流星声、流星体的螺旋线形运动、流星的颜色变化和流星的分裂等等的研究,列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可以查找到的有关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且对于今天的研究仍有实用价值。对电声变换流星声的报道,只是近20年来,才确立了的并非是观测者的臆想。流星的现代彩色照相观测,更真实地记录和展现了其他的特殊流星现象和它们的发生与演变。这些古代记录与现代的流星观测的对比,可以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星座歌     
天上繁星,或明或暗,恒河沙数,要认识它们,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古代的人们为了方便认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办法,那就是把天上的星星分成许多群落,把天空分成许多区域,这些星星的区域或群落就好像地上的各个不同的”国度”.记住了这些“国度”的名称,就容易分辨和记忆各个”国度”中的成员星了。因此,喜欢天文,首先要喜欢星空:而喜欢星空,  相似文献   

9.
在睛朗的夜晚,仰望天空,繁星点点,有时会看到一道明亮的闪光,划破夜空,这就是流星现象。夜空中看到的单个流星,时间和方向没有什么规律和周期性,这种流星叫作偶发流星。有一种偶发流星,当它出现时,非常明亮,像一条巨大的火龙飞驰而过,还伴随着爆炸声,这是火流...  相似文献   

10.
黑沉沉的苍茫夜色之中,倏忽间一线光亮刺破长空。啊,一颗流星!流星身世面面观行星际空间有许多小尘粒和块状小物体。由于太阳系中的各类天体通过各种过程不断地损失着自己的质量,进而成为这类物体永不枯竭的来源。这些尘粒和小物体在行星际空间,都在围绕着太阳运转,小的只有百万分之一克,甚至还有更小的,大的可达100吨甚至更大,被称为流星体。  相似文献   

11.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是几百年来难得有机会在中国观测到的一场流星暴。在我们收集到的照相观测资料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还未引起广泛注意的流星现象。"蛇行"的流星以及螺旋形并带有辐条结构的流星余迹,早在我国古代记录中就可以找到印证。现代的照相技术,不仅直观地显示了文字难以描述的颜色、形态和变化,而且提供了可永久性进行测量的记录。其中包括罕见的对流星余迹的双站观测资料。用常规的"高空风作用"难以解释这些观测现象。它们可能反映了流星带电体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基广角相机阵的超大视场每天可观测数百个流星体,有效识别这些流星体可以为流星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针对地基广角相机阵这一类超大视场测光巡天系统在流星识别时遇到的不能有效区分流星与其他移动目标的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流星候选体识别算法,该算法主要包含流星轨迹识别和光变曲线形态分析两部分。识别算法对Mini-GWAC约两个月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10.9万个移动目标轨迹,其中90%以上属于非流星目标。分析午夜时间段内流星目标高斯拟合曲线的α参数,发现大部分单峰流星目标的光变曲线波峰随图像像素位置呈慢速变化趋势。综合流星的单帧特性、光变曲线的单峰结构特征和光变曲线的慢速变化特性进行过滤,最终得到4.1%的高精度流星候选体。经过人工检查确认,4.1%的流星候选体中有85%~87.3%的目标符合流星的形态及亮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     
我们是天文爱好者, 晴空下是谁在追逐月影笼罩大地的那片黑踏? 星空下是谁在苦苦等待流星划过的一瞬?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10,(1):93-94
(高年组和低年组)天狼星。已知在中国的天空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在地球上其他什么区域天狼星也是那里天上最亮的恒星?这些区域的边界的数值特征是什么?(注:你只需考虑历史分类意义上的恒星,太阳、行星等不需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5.
从本期开始,我将与大家分享近几年来我对流星和流星观测的一些心得。取名为“流星漫谈”,是因为我发现即便是在众多介绍流星的优秀文章之下,仍有若干不怎么常被提到的内容,让对流星有特殊青睐的我自觉要来提一提;而已有的文字之众多却大多自成体系,又不需要在此复述,因而涉及的内容有时就不免零乱,只好称作“漫谈”。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22日IMO(国际流星组织)在它的网站公布了2002年狮子座流星雨观测的初步结果。有207名观测者向IMO提供观测报告,他们观测到57000颗群内流星。IMO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了归算和分析,得出的初步结果是:第一个高峰期(对应  相似文献   

17.
流星,是一种大气现象,但它的起因是太阳系空间的小天体——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其高速动能转化为热能而出现的燃烧发光现象,因此一直归入天文学领域,成为“天象”。当流星体特别大时,流星看起来象一个火球,非常耀眼,甚至一瞬间照得大地如同白昼,称“火流星”:当许多流星体不断闯入大气时,我们有时会看到流星多得象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流星雨”。  相似文献   

18.
吴光节 《天文学进展》2003,21(2):113-121
对有关电声响(Electrophonic sounds)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做一综述。早在公元前,我国就有关于流星声音的记录。近20年来,对流星电声响的报道与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电声响被定义为由电磁辐射直接转换成的可听见的声音。据报道,大的流星火球、非常明亮的北极光、附近的强闪电、地震以及核爆炸等,都可能产生电声响。但是,由于这些事件的罕见性、偶发性以及物理过程的特殊性,电声响无论在观测上,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难度和许多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华流星观测网活动倡议书流星体来自太阳系深远空间,闯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发光,成为人们所看到的流星或人流星,有的还会击中地面成为陨石。它们带给人类的,既有古老深远的太阳系空间的信息,也有离地面只百公里左右的地球大气层的信息;它们既能作为不用钱买的自然...  相似文献   

20.
前面几期我们就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流星的方法做了细致的讨论、不过据说没有标题和不配图的文章让人读起来颇为头痛;笔者于是害怕起来,要是读者都跑到配图丰富的广告版面去斟酌他们的器材的事宜,却没办法把它们用在流星这个爱好者最温馨的家园和坚固的阵地上,那可是笔者的罪责了,后面几期我们要进入的,是一个被称作“流星光谱”的世界。,本期我们先来了解和熟悉一些流星光谱的知识,为了不失全面性和不让读者过多耗费脑力,我们从一张经典的照片和它的说明文字开始(题图),对每个令人困惑的细节写一段图文并茂的解释,以后几期还要介绍流星光谱的形成原理和拍摄方法、器材,以及笔者的观测经历和观测结果的简单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给同好们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不仅是“流星光谱”的,也是流星的,抑或光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