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成矿规律研究中,划分成矿区带不仅是至关紧要的一项综合性的矿产地质基础工作,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以下简称"调查评价")工作中,应用成矿区带的基本概念和级次的划定,将"调查评价"工作集中到面积最小,成矿远景最好、发现矿床的可能性最大的成矿有利空间,是基础地质调查转化为矿产勘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单元/成矿区(带)是指导矿产勘查的资料和理论依据,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早有共识。国外自20世纪初开始探索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成矿单元/成矿区(带)概念的形成、发展成熟和多元信息应用3个阶段。我国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的探索研究工作与国外同步进行,获得的成果为我国和全球成矿区(带)级别、区带定位、各级区带内涵的标识和矿产勘查结合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国内外资源"瓶颈"新形势的迫逼,推动了我国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的全面研究,获得的成果概括为:"界面成矿"的区域成矿学新理论,多元成矿信息识别和提取的技术方法,细化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级别划分(Ⅰ—Ⅸ级)并赋予各级成矿单元/成矿区(带)地质理论解释内涵等。经多年勘查实践,又提出了细化Ⅰ、Ⅱ、Ⅲ级成矿区(带)内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平面和立体);对Ⅴ、Ⅵ、Ⅶ级成矿区(带)(有些地区包括Ⅵ级)的边界要准确划定,实施四维空间成矿信息的搜索、识别和提取,为整装勘探和深部勘探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Ⅷ、Ⅸ级成矿单元作精细评价,必须为矿床的工业评价和采、选、冶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达到经济、综合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划分与资源潜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矿区带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最集中反映,同时也是地质找矿勘查部署最直接依据。利用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重新厘定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部署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有重要实际价值。成矿区带划分一方面要以区域构造环境及演化为纲,对成矿域、成矿省进行科学划分;同时要研究成矿本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矿床的多元地物化遥等成矿信息,使得成矿区带符合成矿实际,能够直接找矿。部署区带是根据国家找矿工作部署出发,对成矿区带进行优选排序,具有引导导向作用,往往也能大大促进部署区带地质找矿突破。本次工作以23个矿种圈定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并在最新划分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基础上,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并进一步优选10个重点部署区带。  相似文献   

4.
丛源  肖克炎  刘增铁  董庆吉 《地质学报》2016,90(7):1573-1588
"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地处我国西南,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在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基础上,结合新的理论发展,本文新设定并命名了"南盘江-右江Sn-Sb-Mn-Zn-Al-Au多金属成矿区",即重新划(修)定的25片重点成矿区(带)之一。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成矿区内划分了6个III级成矿带,初步建立了南盘江-右江Sn-Sb-Mn-Zn-Al-Au多金属成矿区成矿谱系。综合研究认为,区内矿产以锡、锰、锌、铝土矿、金、钨矿等为主,资源潜力巨大。主攻矿床类型为卡林型金矿、沉积型和堆积型铝土矿、沉积型锰矿、深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并总结了重要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成矿区内圈定了14个远景区,其中10个为重点远景区,4个为远景调查区,远景区的划分指明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和工作部署重点,为国家部署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以往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利用近年的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工作成果,通过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控矿因素分析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全省金矿成矿规律,结合物化遥多元信息的相互印证,对吉林省金矿单矿种成矿区带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6.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区带是具有丰富矿产资源及其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是在以往矿产区划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数据集。本数据集借助23个矿种圈定的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基于最新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其中主要包括:主要拐点坐标、面积、典型矿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种、累计查明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成矿远景区(远景区名称、主攻矿种、主攻矿种类型)、新发现(或有重大进展)矿产地等方面数据。该数据集不仅是对已经取得的矿产资源区划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也为科学地引导国家地质找矿部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恒山成矿区带东西横跨燕山沉降带和五台台隆两个Ⅱ级地质构造单元,为山西4个金(银)矿床成矿区带中成矿远景最佳的一个,分4个成矿系列,6个成矿亚系列和12个矿床式,其中以I和IV成矿系列为主,二者虽为不同时代的产物,但都形成相似的地壳水平强烈拉伸构造环境,在垂向上构造太古代五台期幔源低位成矿和中生代燕山期深源高位成矿的“一老一新”的“二元双层”矿化结构,平面上又形成北东向和北西向“双向交叠”的  相似文献   

8.
冀东“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矿床成因基础上 ,建立了“长城式”金矿成矿区带和重点找矿地段找矿模型 ,并圈定 7个成矿区带和 15个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9.
山门—放牛沟一带分布有众多的贵金属、多金属矿床(点),是吉林省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本文根据前人的工作成果,总结了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系列,并在全国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Ⅳ级成矿亚带的划分,对各成矿亚带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中条山一塔儿山成矿区带位于华北与华南断块拼合带北侧之豫皖次级断块西部边缘。中条山区新太古代化到群,古元古代中条群和中元古代西阳河群等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分别赋存着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铜(钼,钴,金)矿床,塔儿山区和晋西南区又有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紧密相关的铁,铜,金矿床,古人曾将这个从北至南的成矿区带形象地比喻成一条“铁头,铜腰,金尾巴的巨龙”其中铜(钼,钴,金)矿床形成于华北断志形成阶段:铁(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有色地质系统重点地矿区(带)工作的实际出发,重点论述了新一轮重点成矿区(带)的地球物理问题,强调五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球物理成矿预测工作;突出区(带)工作以地质为基础,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重视方法投入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注意区(带)地球物理资料处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已由传统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相应带来了成矿远景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机制的重大改变。成矿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将分为2个层次:一是国家计划,政府和地方需要进行矿产规划;另一项是矿业公司的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目前,国家找矿战略行动和“十二五”地质工作规划正在实施,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逐步深化并进入汇总,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迫在眉睫,其对降低勘查风险、保障地质找矿突破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工作将围绕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及资源开发保护并举的国策开展,充分利用潜力评价成果完成国家整装勘查区及省级重点勘查区优选部署工作,结合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远景调查评价,有计划地开展整装勘查区内中大比例尺矿产预测,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跟踪国际矿产勘查态势,积极探索全球矿产资源区划工作,为我国资源勘查工作“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的重点地区.结合近年来地质大调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区内矿产调查评价工作做了较系统的总结与研究.在以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本区1999年以来大调查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并对地质调查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大兴安岭成矿带“十一五”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建议,为今后该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进一步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南半岛和西太平洋巨型成矿带铜金矿化构造环境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以中南半岛与西太平洋巨型成矿带为研究区域,以铜、金为主要研究矿种,在前期1∶150万东南亚中南半岛和西太平洋巨型成矿带地质矿产图件编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系统开展资料收集,通过对老挝、泰国、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研究区典型矿床成矿环境、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的研究,结合ETM+、Hyperion、ASTER多源遥感解译,深化了成果认知并出版了中英文图件;重点剖析了老挝Cu、Au矿床,在老挝阿文矿区开展了找矿示范和钻探验证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利用MapGIS、ArcGIS技术平台,编制成矿区带成矿规律图,建立不同矿种定量评价模型和东南亚重要成矿区带金铜矿床空间数据库;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开展研究区的资源潜力评价,圈定老挝、缅甸、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研究区不同矿种成矿远景区。该数据集不仅是对已经取得的矿产资源区划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也为科学地引导国家地质“境外”找矿(“一带一路”倡议)部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陕西铜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齐文  侯满堂 《西北地质》2005,38(3):29-40
通过对陕西铜矿成果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铜矿的研究总结,划分出8类铜矿成因类型,其中重要的类型为海相火山气液型、接触交代型、受变质型;划分出与铜矿有关的成矿系列有9个.其中主要与铜矿床(点)有关的成矿系列为、与元古代中-酸性岩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印支期与中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金钨萤石矿床成矿系列,与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前寒武系变质火山岩中的铜锌黄铁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划分出与铜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9条,主要铜找矿区(带)(相当于Ⅴ级)有14条,其中铜重点找矿区(带)有:勉县七里沟-宁强巩家河铁铜成矿带,铜峪-西骆峪铜锌成矿带,蟒岭-牧护关燕山期铁铜钼钨铅锌萤石成矿带、小河口-园子街铁铜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作者提出成矿区带圈定原则和级序,对全国Ⅰ、Ⅱ、Ⅲ级成矿区带做了统一划分,提供了全国Ⅰ、Ⅱ、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略图  相似文献   

17.
强化成矿规律研究 提高“调查评价”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以下简称“调查评价”)工作在全国实施,它的规模、涉及的地区范围都超过以往地质工作部署的地区,其要求之高,使用的方法手段之多也是地质工作中绝无仅有的.虽然调查评价的效果由多个方面因素决定的,但对“调查评价”区内成矿规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调查评价”成果的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西昆仑基础地质、矿产评价工作程度的逐步提高,对该区地质背景及矿化信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对该区成矿区带地划分具备了条件。为了充分了解西昆仑找矿潜力,为下步矿产调查做准备,需要对该区成矿区带进行系统研究。和田华勘矿业公司从2012年开始,在西昆仑东段于田、民丰等县4万多km2的范围内持续做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且选择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化信息较多区段做矿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认真研读前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资料、西昆仑东部1∶5万航磁测量成果资料、区域地质专著及早期的矿产调查资料等,对西昆仑成矿区带进行了划分,在西昆仑划分出了8条成矿区带,每个成矿带与构造带有一定关系,且各具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及构造成矿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主要表现在 :(1)构造 -热动力条件控矿的明显性 ;(2)成矿时间的长期性和成矿期的滞后性 ;(3)金矿床类型的多样性 ;(4)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作者分析上述区域成矿特征之后 ,对云南省金的构造成矿区 (带 )进行了初步划分。划分了2个构造成矿域 ;5个构造成矿区 (带 ) ;12个金成矿区 (带 )。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矿山都面临着后备资源危机问题,西部地区甘肃境内的龙首山、祁连山成矿区(带)里的矿山也不例外。从“成矿系统”的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区域成矿构造背景,认为区内存在华北古陆西南和柴达木-中祁连北部两种大陆边缘;提出应利用非传统矿产理念进行新一轮矿产勘查,在龙首山、祁连山成矿区(带)不仅要加强传统矿种的勘查,也要注意新类型矿产的开发,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最后,还强调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离不开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勘查经验的高素质勘查人才,也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