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述了传统测算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以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为例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建立了评价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选取1990~1998年有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并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得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存在和变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直接、间接的影响.本文选取14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进行了分类和原因分析,寻求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收入差异两个方面对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 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欧向军  赵清 《地理研究》2007,26(4):693-704
本文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基尼系数和塞尔指数定量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水平与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区域总差异扩大的同时,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县域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条件、区域发展策略、产业结构转换、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发育程度等7个因素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变化的影响,并引用国外的区域分离系数方法,定量比较了它们的主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转换和区域发展策略是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在福建省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速度、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区域经济变化的特点,并阐述了区域经济的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县级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动力因素,尔后根据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发展条件,提出了以不平衡协调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研究,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客观存在,从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看,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则在相对缩小.以泛珠三角9省为代表样本,构建新古典增长函数模型,通过计量经济分析,比较各省经济系统内经济发展的差异,指出各省区的问题所在、泛珠三角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阐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最后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算出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的上限指标,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和比较,对控制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20年来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高志刚 《干旱区地理》2002,25(3):272-277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选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和居民收入差异两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新疆地州经济发展水平来看,1978-1990年,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在缩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基本都呈逐年扩大趋势;从地州居民收入来看,1978-1999年,城镇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基本是逐渐缩小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本呈扩大态势。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及其过大,会对经济、社会、政治、正义、民族等各方面产生诸多的消极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效民 《地理译报》1997,16(2):39-47
为了明确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参照性,本文对国际性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其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首先阐述了用来描述在国家之产是建立区域化、集团化合作关系的基本概念-“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内涵,然后概括分析了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实践对“区域一体化”概念的传统理论界定的挑战,并对近年来有关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概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该文定量分析90年代以来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阐述区域经验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湖南省发展经济的主要出发点,但考虑到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使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事实,提出要跟踪小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地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这一方面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也成为改变地区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文章将从外资和外贸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各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及其对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外资为代表的全球化力量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强化了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形成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成为缩小区域差异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该文定量分析 90年代以来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 ,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湖南省发展经济的主要出发点 ,但考虑到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使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事实 ,提出要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 ,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 ,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 ,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异 ,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该文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其程度远小于东西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绝对差异稍有扩大,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总体水平经历了由南弱北强到南强北弱的变化过程,1993年以后,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趋同。基于南北内部区域细分的6个次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变化是导致上述南北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总体变化的空间原因。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80年代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 ,总量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 ,但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 ,探讨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调控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应积极培育合理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之间合理的竞争态势,以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河南外向型经济的核心内容出口贸易、实际利用FDI两方面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新近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极化理论和方法测算并分析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极化程度、演化态势,对极化空间指向也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极化态势突出,作为增长极的中原城市群地区与外围地区两极分化格局突出。最后,针对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发展的现状特征提出几点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其程度远小于东西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绝对差异稍有扩大。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总体水平经历了由南弱北强到南强北弱的变化过程。1993年以后,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趋同。基于南北内部区域细分的6个次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变化是导致上述南北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总体变化的空间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   总被引:62,自引:13,他引:62  
陆大道  刘卫东 《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形成了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但这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单纯的“政策说”可以完全解释的,其中,地学因素是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所谓地学因素指人地关系中的“地“要素以及人地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基础;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相对比较稳定和长久的,本文从强调地学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在国家制定区域政策中应起到的作用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分析论述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地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区位因素、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并基于对地学因素的分析提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是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网络结构的输入输出系统。文章在旅游实际消费和乘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空间差异、产业差异和总体贡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政策方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时代区域政策方向性问题。把经济全球化作为区域政策大背景分析其性质和影响效果.提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角是区域的观点;分析了EU及其成员国的区域政策新动向及其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今后的区域政策方向性问题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明确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参照性,本文对国际性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其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首先阐述了用来描述在国家之间建立区域化、集团化合作关系的基本概念--“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内涵,然后概括分析了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实践对“区域一体化”概念的传统理论界定的挑战,并对近年来有关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概念的新发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澄清有关认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