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明 《地理教学》2012,(11):29-31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多地在教材、教法等上求得突破与创新,而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业,作业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手段。初中地理不受重视,很多同学的地理作业出现马马虎虎,尤其是研究型的作业,比如绘制学校平面图,制作地理小报等作业更是不做。作为地理教师是放任自流,还是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
程子序 《地理教学》2013,(23):11-15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地理实践作业设计的质量关乎能否有效检测学生运用已有地理知识、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北大附中初中地理备课组面向八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项关于“居住地环境状况调查”的地理实践作业。通过对该项作业的效度分析,发现该作业在检验学生地理野外调查技能、运用地图意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能力、提出地理问题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作业在时间进度安排、区域尺度选择、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欠缺。以此作业为例,为初中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提出了降低难度、优化尺度、多层设计、及时指导等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3.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地理作业形式单一和以读图填图练习为主,以至于许多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甚至出见“以抄代做”的现象,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新课程教学中形成诸多的作业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布置作业时,应落实“以人为本”的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文章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并就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和优化作业设计质量,是落实双减政策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基于双减背景,本文从高质量设计作业的角度出发,探寻中学地理作业创新设计的七大路径:活化、特色、精选、原创、个性、实践、评价,力图通过作业的减负、增效、提质,实现作业的育才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龚琳 《地理教学》2022,(12):24-26
在地理教学中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利于完善认知体系、培育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思政。本文以新课程地理教科书为载体,通过顶层引领、思维深化、观念培养、行为塑造四种路径,对地理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融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对地理作业认识上的误区 教师的作业观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通过对教师布置作业的调查发现,许多教师不能准确理解作业的内涵,作业观也存在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8.
李树民 《地理教学》2010,(7):28-29,32
传统布置地理作业的方式是教师根据地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从地理教材上的练习题或是练习册的习题或是教学参考书上的选择一些试题,这种形式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制约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做作业总是在背诵着、抄写着、推演着地理知识。这样,做地理作业除了是为了考试外,难以体验地理知识对自身的价值,因而学生做地理作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布置的地理作业和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地理作业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价值和活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周虹  黄帅 《地理教学》2015,(6):41-43
地理课堂导入要求教师要在短短的3-5分钟内,将学生的注意带进课堂,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在大脑皮层和神经中枢形成"兴奋中心"。一节好课必须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始。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而且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自觉地运用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而,教师在进行新课讲授时,应注意导入的设计。一、新课改理念下的导入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作为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朱丽 《地理教学》2012,(8):39-42
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地理高效课堂。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应以"惟生"、"惟学"、"以学论教"作为基本视角,具体包括:教学目标主体必须是学生,学习目标设计要明确合理,课堂时间应由学生掌控,教师要适时引导,为学生服务;教学内容应由师生共同创生与开发,地理问题设计要有效、有梯度,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使用适度、恰当,作业布置有选择、有层次;地理教学评价"以学论教"。  相似文献   

11.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程标准和新时代地理新课程的要求。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基于“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实践研究”课题,持续开展不同形式的地理实践探索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侧重探讨结合不同的时空尺度,通过课堂模拟实验、作业设计、社会调查、社团活动、野外考察和研学旅行六大途径探索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法国是十分重视地理教育的国家,十九世纪末已开始为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地理课程,在长时期地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法国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地理基础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地理新课程改革仅启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已完成实验期并开始逐步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廖书庆 《地理教学》2012,(13):14-15
每年放寒暑假之前,教师总会向学生布置假期作业。的确,对于高中生来说,三个寒假两个暑假在他们的整个高中学习生活中占据很重的分量,尤其是在高考的大背景下,布置寒暑假作业也就成了地理老师们加大训练力度的一个绝好时机。但长期以来,地理寒暑假作业在设计和布置方面更多的也是注重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地理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地理课程的全方位变革,新教师培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从不同的方面划分有不同的类型,每种模式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要更好地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袁书琪 《地理教学》2000,(11):14-16
2000年秋季,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方案,在天津、山西、江西等一市两省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修订,在全国10来个省市推广试用。了解和学习高中地理新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已成为我国地理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在跨世纪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方案是改革力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中外高校地理课程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俊丽  丁占良  赵捷  朱晋 《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108-112,101
本文首先阐述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发达国家高校课程改革趋势,然后对比分析了中外高校地理课程改革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我国高校地理课程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孟勇 《地理教学》2021,(7):48-52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中学地理优质课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级比赛精品迭出,精彩纷呈。笔者依据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从研究与解读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优先把控整体设计方向等八个方面,就“中学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新课程必须研究地理教学评价设计改革。“改革评价首先应该是评价观的转变,没有观念的转变,再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会因实施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作业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反馈、考查、督促的作用。由于地理学科被取消高考资格,学生普遍对地理学习敷衍了事。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地理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布置作业时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20.
杨娅娜  李晴 《福建地理》2005,20(4):55-58
地理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地理课程的全方位变革,新教师培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从不同的方面划分有不同的类型,每种模式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要更好地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