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近纪以来中国黄土高原的风尘记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两个典型的风尘堆积序列的岩性和磁性地层研究 ,认为中国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开始发育年龄至少约为 7.2 Ma B.P.。以红粘土和黄土—古土壤交互出现的风尘沉积 ,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演化 ,而且可能包含了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北半球冰盖形成演化及大冰期发生等构造气候事件的印记。反映粉尘源区的干燥度及携带粉尘的大气环流强度的风尘沉积速率自 7.2 Ma B.P.开始、尤其是 4.5 Ma B.P.以来逐渐增大 ,似乎暗示了自新近纪以来亚洲内陆粉尘源区干旱化的逐级发展和东亚冬季风环流强度的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丛绍光 《第四纪研究》1996,16(4):310-318
北美Laurentide冰盖于末次冰期的大部分时间在北美东北部一直存在,冰盖的活动对北美东部冰期时的环境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甲虫分析表明,北美东部中纬度地区在威斯康星中、晚期的气候以寒冷为主,中间分别在42000aB.P.,34000aB.P.和28000aB.P.出现3次明显的气候变暖。此区威斯康星中期气候冷暖波动的幅度和出现的时间可以与同期的格陵兰冰芯记录及北大西洋Heinrich事件对比。  相似文献   

3.
上新世最重要的古气候事件就是北极冰盖的形成和扩张(3.2—2.5Ma)。根据北极冰盖的形成过程,文中将上新世—早更新世(4.5—1.6Ma)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ODP807A孔2个浮游有孔虫属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δ18O(氧同位素)、δ13C(碳同位素)记录数据细分为3个阶段:形成前(4.5—3.2Ma)、形成中(3.2—2.5Ma)和形成后(2.5—1.6Ma)。研究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形成以来,G.ruber和P.obliquiloculata的 δ18O值均呈增大趋势;北极冰盖形成中,G.ruber 的δ18O值基本不变,P.obliquiloculata的 δ18O值略增大,反映出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水受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更甚;Δδ18OP-GG.ruberP.obliquiloculataδ18O 的差值)反映出温跃层无明显变化,受北极冰盖形成影响微弱。根据用Ma/Ca值得到的ODP806站SST值(Wara et al.,2005)以及用UK′37得到的东太平洋ODP847站SST值数据(Herbert and Laura,2010),对北极冰盖形成以来东西太平洋古海洋学演化进行比较发现:冰盖形成以来东西赤道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均有所下降,且东太平洋降温幅度更大;对比同时期的西太平洋ODP807A孔Δδ18OP-G与东太平洋ODP847站Δδ18OT-S的变化趋势,发现东太平洋温跃层变浅,表明受北极冰盖形成和扩张的影响,东西太平洋温跃层深度梯度增大。对比ODP807A孔与南海南部1143站、南海北部1148站G.ruber的 δ18O 和δ13C记录,揭示西太平洋边缘海如南海北部和南部受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北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和生产力水平受冰盖形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旋回的形成过程,及其陆生植被系统的响应及演化过程是研究地质时期全球变化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北部LN1钻孔的121个高质量孢粉数据重建了过去3 Ma以来的区域植被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植被经历了4个主要发展过程,约3~2 Ma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主要为以松、桦、栎、胡桃、榆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约2 Ma,区域植被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针叶林扩张,阔叶林比例的减少,在2~1. 2 Ma转变为以松、云杉、桦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在中更新世全球气候转型期,区域植被再次发生迅速改变,在约1. 2~0. 7 Ma转变为稀树的灌丛草原,0. 7 Ma以后区域气候进一步干旱化,在最近0. 7 Ma内区域环境转变为典型草原为主的植被景观。区域的植被变化反映了华北平原区近3 Ma以来整体上呈现出干旱化与寒冷化的趋势,其中2. 0 Ma,1. 2 Ma, 0. 7 Ma气候事件最为突出。上述结果反映了华北地区植被的演变过程及季风降水的逐渐减少与北极冰盖在近3 Ma以来的迅速扩张期同步对应。  相似文献   

5.
距今约2.73 Ma,北半球高纬地区冰盖急剧发展,北半球大冰期来临,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北半球大冰期成因已有诸多解释,其中之一是大陆干旱化加剧,输入到大洋的粉尘增多引起海洋铁肥效应增强和生物量增多,吸收了更多大气CO2,使得地球变冷和冰盖增加。作为全球第二大粉尘释放中心,亚洲内陆干旱区释放的粉尘是北太平洋沉积物中主要陆源组分之一。开展北半球大冰期前后西北太平洋沉积物记录的亚洲粉尘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风尘铁肥效应对北半球大冰期形成的可能贡献。文章依据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简称ODP)198航次西北太平洋1208钻孔(共钻取沉积物392.3 m;本研究深度121.3 m至130.1 m,时间段为2.62 Ma至2.85 Ma)北半球大冰期前后的高分辨率(约2500年)样品,提取了沉积物中的"风尘组分",计算了风尘通量,研究了风尘通量变化和海洋生产力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约2.73 Ma以来,1208钻孔风尘通量快速增加,已发表的该孔的海洋生产力也表现出快速增加,海水表面温度也快速降低,说明粉尘对海洋的铁肥效应可能是触发北半球大冰期形成的重要因素。文章还测试了"风尘组分"的Nd和Sr同位素,研究了粉尘物源变动。结果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北半球大冰期前后1208钻孔粉尘的主要物源,其中2.73 Ma至2.85 Ma期间Nd和Sr同位素波动较大,推测与火山灰含量较多和戈壁粉尘沉积有关,位置偏北的西风可能是部分戈壁粉尘长距离运输至北太平洋的主要营力。2.73 Ma以来,北极冰盖大量发育,西风位置南移,主要运输塔克拉玛干沙漠粉尘至北太平洋,使得Nd和Sr同位素波动较小,但其中2.72 Ma至2.70 Ma期间出现的Nd同位素偏正、Sr同位素变小很可能是火山灰的突然大量沉积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厚远  张健平 《第四纪研究》2008,28(6):1050-1060
气候环境变化作为影响或制约古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虽然经常受到质疑,但依然被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包括一些古气候学者所接受。关中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为探讨气候环境变化与古文化演化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提供了条件。本文对已有很好研究基础的渭南全新世黄土剖面的孢粉、植硅体、蜗牛化石及磁化率和粒度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该区全新世以来有3次突出的气候温暖湿润期(9000~7300aB.P.,6800~5500aB.P.和4500~4300aB.P.)和3次明显而短暂的寒冷干旱期(7300~6800aB.P.,5500~5000aB.P.和约4000aB.P.)。温暖湿润气候期与关中地区的老官台(8000~7000aB.P.)、仰韶(7000~5000aB.P.)、龙山(5000~4000aB.P.)等文化繁盛期几乎是同步的,而发生在7300~6800aB.P.,5500~5000aB.P.及4000aB.P.前后的寒冷干旱气候环境,不是简单的气候冷暖变化,而是影响了生物、水、大气等表生地球系统的气候变化事件,改变了该区的植被类型和生物群落的变迁,这3次气候变化事件时间上大致对应了老官台-仰韶-龙山-夏商文化交替的时间。然而,根据目前的气候记录及时间分辨率还难以判断更次一级的气候环境变化与各文化期不同文化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关中地区泉护遗址植硅体的分析显示,4500aB.P.以来水稻含量的增加与气候变干的趋势并不一致,推测可能与古人利用渭河水资源种植水稻有关。研究认为关中地区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但是由于目前对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幅度、详细的考古文化性质的认识不足,以及时间分辨率和年代学的限制,还无法确切说明什么程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哪些文化类型通过什么机制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风尘沉积的粗粒和细粒组分与季风和西风环流的联系为基础,利用黄土高原中部的洛川剖面、西峰剖面和灵台剖面的粒度和沉积速率记录,讨论了晚新生代中国北方季风环流和西风环流的演变历史,总结了这一时期大气环流演变的基本规律和大气环流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自8~7Ma风尘沉积发育至5Ma左右,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都有减弱的趋势;自5Ma以来,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的强度都在逐步加强;与此同步,季风环流对风尘沉积的贡献增加,而西风环流对风尘的贡献逐渐减小,这一逐渐发展的大气环流趋势与北半球高纬冰盖的逐步发展有关;大气环流的这种趋势变化在8~7Ma,3.4Ma和1.2~0.9Ma这几个时期存在着突变,可能反映了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中国北方季风环流演化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西风环流结构和强度的重要影响.中国北方大气环流在轨道尺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低空季风环流在冰期加强,在间冰期减弱.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强度和格局可能主要与全球冰量的基本状况和青藏高原原面的性质有关.黄土高原的风尘记录在万年尺度和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上都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区域差异,可能主要与局部地形的大气环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末次冰期北美大冰盖南缘的风尘堆积记录来重建末次盛冰期的亚极地环境变化.磁化率、有机碳含量和潜育化程度的资料表明,末次盛冰期的前期(约21000~15000aB P.)植被覆盖较差,而后期(15000~10000aB.P.)植被覆盖较好,15 000aB.P.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磁化率曲线显示了大约1000a的氧化-还原周期.这种大约1000a的环境变化周期很可能由低纬地区的海洋和大气的扰动所驱动,这种扰动的能量通过北美大冰盖及时地传递到北大西洋.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地区中-晚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记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桂林响水洞、荔波董歌洞和云南宁蒗泸沽湖拉家仙人洞3根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 S-U系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西南地区6000a B. 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6000a B. P.以来石笋记录的冷暖事件所反映出的古季风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 1) 6000~ 4000a B. P. 间的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显示东亚夏季风由强盛逐渐变为减弱,气候温暖湿润;( 2) 4000~ 2100a B. P.间的中全新世晚期,是气候冷事件的突变或转换期,显示东亚冬季风增强,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气温降低,气候变化幅度增大,特别是在4000~ 3500a B. P.发生的降温事件可能是新仙女木事件( Y. D)以来最为寒冷的一次降温过程,也是历史时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是全新世气候演化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变, 标志着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晚全新世(新冰期-Neog lacial)的开始。( 3) 2100~ 130aB. P.间的晚全新世,是气候相对波动的降温期,在其内包括若干个由干冷到暖湿或由暖湿到干冷的气候变化亚期。   相似文献   

10.
刘俊英  王海雷  袁鹤然 《地质学报》2010,84(11):1668-1679
研究了西藏色卡执盐湖一个670cm厚的钻孔SZK剖面中微体古生物包含的古环境信息,探讨湖区近22ka以来环境气候的演变。SZK孔剖面含有丰富的介形类,但分异度较低,计有4属8种。据其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8个组合。根据这些组合及生态特征,结合U系和14C测年,发现色卡执湖区在近22ka以来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气候和环境变动:①22060~15070aB.P.,湖水浅、水温低、气候较冷湿;②15070~12425aB.P.,湖面扩大抬升,水温回升,气候转暖湿;③12425~10010aB.P.,湖面下降,水温低,气候寒冷,其中10600~10010aB.P.期间,气候突然变冷,为全球新仙女木寒冷事件在本区的反应;④10010~7550aB.P.,湖盆水量增加,气候冷湿;⑤7550~6730aB.P.,湖水温度继续回升,气候转暖湿;⑥6730~5760aB.P.,湖面下降,气候趋于干冷;⑦5760~4750aB.P.,湖盆发育晚期、气候干冷。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中西部第四纪冰川与黄土研究的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兆东 《第四纪研究》1994,14(4):362-368
本文对美国中西部和中国黄土高原0.5Ma以来的气候序列进行了对比。0.5—0.1MaB.P.,美国中西部间冰期以干暖为特征,100000—35000aB.P.,气候从干暖向温湿转化。本次冰进阶段,冰盖达到最大后,风尘堆积占优势,气候湿凉为主。全新世先从温凉转为温湿,继而干暖,后又转向湿凉。总之,0.5Ma以来除末次冰期外,美国中西部与中国黄土高原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两地的湿度变化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2.
南极地区晚第四纪环境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青松 《第四纪研究》1990,10(2):159-167
南极无冰区和冰芯的记录均表明,晚更新世以来南极地区的环境和气候变化是与全球变化一致的。在最近几十年,大气CO2含量增加已引起南极地区气温升高,冰盖前缘缓慢消退。温室效应将促使南极冰盖(首先是陆缘冰)部分融化,但不可能崩溃。在今后50年内,南极冰盖部分消融引起的海面上升幅度将不超过2m。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末次冰期以来冰川、环境及其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本兴 《第四纪研究》1990,10(2):101-110
晚更新世以来,由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的上升,中国西部的气候愈来愈干冷,冰川发育受到抑制。末次冰期最盛时,雪线比今日低300—1500m,古冰缘下限比今日低300—1400m,高山带的气温比今日低3—7℃,高原外围地区低8—10℃。青藏高原从13000aB.P.开始气候变暖,6000aB.P.高温期时冰川强烈退缩或消失,4000—3000aB.P.气候又再次变冷进入全新世新冰期和现代小冰期。目前气候又开始变暖,大部冰川又转入后退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风尘堆积与全球干旱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明扬 《第四纪研究》1991,11(4):361-372
通过极地冰盖增长、中国风尘堆积(包括西风带下太平洋的风尘沉积)、青藏高原隆起以及现代表面洋流形成过程等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影响全球干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极地冷源的作用,山地隆起幅度和洋流变异是干旱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对建立全球干旱化环境序列做一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5.
Holocene climatic and paleoceanographic development of the SE Greenland Shelf is studied from cores MD99-2317 and MD99-2322, at sites north and south of the Denmark Strait, respectively. Lithofacies, IRD counts, calcium carbonate percentages, benthic and plankt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and oxygen isotope analyses, and summer SSTs reveal significant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Holocene driven by declining solar insol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waning continental ice sheets, and chang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patterns. Large changes in the East Greenland and Irminger Currents and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re manifested as a 4-part division of the Holocene. An early Holocene cold interval dominated by melting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nd Polar Front retreat extends from 11.8 to 9.5 cal kyr BP. A cold interval from 9.5 to 8.1 cal kyr BP involved episodic cooling of the Irminger Current resulting from the last phases of Laurentide Ice Sheet deglaciation and delayed the Holocene optimum off East Greenland by 3 kyr relative to peak summer solar insolation, which likely helped to limit the early Holocene melting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period 8.1–3.5 cal kyr BP represents a climatic optimum interval of maximum Greenland Ice Sheet retreat and strong Irminger Current inflow to the Denmark Strait. Between 6.8 and 3.5 cal kyr BP, the Irminger Current penetrated further North into the Nordic Seas than has been observed in recent decades. This signal is consistent with diminished northerly winds, a weaker Greenland High and contracted subpolar gyre. By 5 cal kyr BP, periods of increased Polar Water and decreasing salinity in the Irminger Current suggest a transition toward expansion of the subpolar gyre and increased Polar Water in the EGC. The Neoglacial interval from 3.5 to 0.2 cal kyr BP was cold and variable with increased freshwater forcing from the Arctic Ocean, advance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nd southward advance of the Polar Front. Enhanced northerly winds and a strengthened Greenland High are consistent with thicker and more extensive Polar Water and greatly diminished northward advection of Irminger Current in the Denmark Strait.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模式   总被引:77,自引:11,他引:77  
李吉均 《第四纪研究》1990,10(3):197-204
中国西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有两种模式,新疆地区服从西风带的一般规律,冰期与雨期同步,即冰川前进与气候冷湿、湖面上升的时期相当。甘肃、青海等地主要受季风影响,冰期干冷、黄土堆积盛行,内陆湖面大幅度降低。另外,在末次冰期的间冰段中气候冷湿,内陆湖面普遍升高;而在全新世的高温期则夏季风十分强大,包括新疆和藏北高原气候均以暖湿为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李力  安芷生 《第四纪研究》2001,21(2):134-146
运用小波分析与传统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甘肃省西峰的一套黄土-古土壤-红粘土记录过去6Ma夏季风气候代用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谱演化分析,初步探讨了晚新生代以来黄土高原风尘记录所反映的周期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轨道尺度的周期随时间演化,在北半球大冰期来临前后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在3.1MaB.P.之前,主导周期以41000a和21000a为主,可视为对轨道要素变化的响应;3.1MaB.P.之后,0.1Ma的周期分阶段地趋于主导地位.其中,3.1MaB.P.,1.2MaB.P.和0.6MaB.P.准0.1Ma周期的出现可以同现有资料所反映的青藏高原加速隆升相对应,可能指示了气候演变中的构造影响.过去6Ma东亚夏季风记录中的准0.1Ma周期除与轨道要素变化的非线性响应有关外,很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及邻区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照宇 《第四纪研究》1992,12(3):252-264
中国黄土高原及邻区可划分为六个构造地块和构造接合带,其中央主体部分为一具中等强度活动性的环状构造,2.4Ma以来垂直运动幅度为930—1000m,平均速率为0.39—0.42mm/a。新构造运动可划分为四个主旋回、三个主幕。1.67MaB.P.前后构造应力场由近南北向转为近东西向。黄土-古土壤系列和水系沉积物-古土壤系列可作为新构造运动新的时间标尺。  相似文献   

19.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与粉尘源区干旱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岩性和磁性地层研究 ,计算了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速率变化 ,并与深海沉积记录的粉尘通量变化对比 ,初步探讨了海陆风尘沉积记录的晚新生代亚洲内陆粉尘源区的干旱化过程 ,揭示出自 4 5MaB P 以来粉尘源区干燥度的逐级增加 ,尤其是在 3 6 2 6MaB P 时段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速率和ODP885 / 886孔粉尘通量的显著增加 ,暗示可能由于青藏高原在此时段加速隆升所造成的亚洲内陆粉尘源区干燥度的急剧加强。  相似文献   

20.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现代季风区边缘的沙漠-黄土边界带,具有高度不稳定性。末次间冰期以来历经多次北进南退移动和暖湿、冷干变化。依据古风成砂-黄土-古土壤叠覆更替的沉积序列和磁化率等气候代用指标分析,对末次间冰期以来,尤其是特征时期边界带的位置进行了讨论。其中,盛冰期时移动幅度最大,南界可能达30°N左右;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气候鼎盛期最靠西北,南界在古长城以北。全球冰期-间冰期波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以及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是控制边界带移动和气候变化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