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湘西自治州北部铅锌矿带,处于桑植复向斜西南段,长100km以上,宽50km左右,矿带内铅锌矿点广布,受地层、构造、岩性的控制。上寒武统耗子沱群至下奥陶统大湾组共有7个含矿层位,北东向背斜倾伏端及北东向断裂、层间裂隙以及次级北西向横跨背斜是矿床控矿构造,有矿体赋存的含矿层有明显的硅化作用,且硅化体中Pb,Zn,Cu明显富集,分别为地层的66、32、8倍,Sr/Ba比值为0.60,无矿存在的硅化体则Pb,Zn,Cu含量接近地层或稍高于地层,Sr/Ba比值高达1.15。在砂子坡背斜南翼、红岩溪背斜北东端和南西倾伏端、盐井背斜,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部含矿层内为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床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层赋存于新近系古新统塔贡组中,主要含钾矿物为光卤石,少量钾石盐.成矿期塔贡组及钾盐矿层主要受北西向的边界断裂及塔贡向斜控制;成矿期后钾盐矿层主要受褶皱(盐向斜、盐背斜)控制.在钾盐矿层沉积后,先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形成宽缓褶皱.由于向斜部位相对沉降,沉积速度较快,钾盐矿层上部的碎屑岩较厚;而背斜部位相对上...  相似文献   

3.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床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层赋存于古近纪古新统塔贡组中,主要含钾矿物为光卤石,少量钾石盐。成矿期塔贡组及盐类矿层主要受北西向的边界断裂及塔贡向斜控制;成矿期后盐类矿层主要受褶皱(盐向斜、盐背斜)控制。在盐类矿层沉积后,先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形成宽缓褶皱。由于向斜部位相对沉降,沉积速度较快,盐类矿层上部的碎屑岩较厚;而背斜部位相对上升,其上沉积的碎屑岩较薄。盐类矿层与碎屑岩存在较大的密度差,加之向斜与背斜上部的碎屑岩厚度不同,背斜与向斜的盐类矿层之间产生"差异负载"。向斜部位的盐类矿层受到较大的载荷向背斜塑性流动,使背斜部位矿层增厚,形成盐背斜,而向斜部位的矿层厚度明显变小。盐背斜部位往往盐类矿层厚度巨大,埋藏浅,上覆地层常常缺失,甚至于盐背斜进一步发育使钾盐矿层刺穿上覆泥岩层而暴露于相对的淡水环境中而遭受溶蚀。   相似文献   

4.
新晃县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晃县贡溪重晶石矿床是一个浅海盆地边缘相化学沉积型矿床,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重晶石矿床之一。矿体出露于湘黔边境复式背斜南东翼的贡溪复式向斜两翼。主要含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属盆地边缘相;次要含矿层位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属半封闭台地相的泻湖相。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的有用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含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含玉髓)等。矿石的主要结构是镶嵌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构造是块状和条纹状构造。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古构造、古地理、层位和沉积岩相的控制。钡物质的来源与陆源和海底火山喷发、水下含矿(钡)热卤水有关,且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5.
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是中国第二大铝土矿资源基地,其铝土矿资源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7%;主要分布在修文—清镇、凯里—黄平、遵义—瓮安和正安—道真4个矿集区.对贵州4个铝土矿矿集区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铝土矿的含矿层位主要有3个(下石炭统、上石炭统和中二叠统),含矿层位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变新的特点;下伏地层提供了成矿物质和聚矿空间;矿床类型为古风化壳再沉积型,含矿岩段均为铝质岩段,开采矿物为—水硬铝石;矿石自然类型以土状,碎屑状和致密状为主,矿石工业类型以低铁低硫型矿石为主;3个矿集区铝土矿的化学组分和矿物组分相似,只是在含量上有所差别;铝土矿中的伴生有用元素较多,尤以Ga元素为代表,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早二叠世风城组沉积时期为典型的碳酸盐型咸化湖盆,湖盆咸化过程中析出大量的碱矿(钠碳酸盐类矿物)。通过含碱层段主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岩心宏观及微观矿物岩石特征,探讨了含碱层段韵律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层段碱矿与沉凝灰岩互层,形成明暗相间的咸化韵律。浅色碱矿层质地较纯,主要为苏打和小苏打,主量元素表现为Na_2O含量高,CaO、MgO、SiO_2和Al_2O_3含量低;暗色层段主要为含斑点状碳钠钙石的沉凝灰岩,主量元素表现为Na_2O含量低,CaO、MgO、SiO_2和Al_2O_3含量高。浅色碱矿层和暗色沉凝灰岩段碳氧同位素值均为正,表明其沉积水体具高盐度特征。浅色含碱层段具有更高的δ~(18)O值,反映了碱矿层沉积时期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根据δ~(18)O/δ~(13)C值的波动将研究层段划分为炎热干旱和相对湿润的气候条件,并据此解释不同韵律层盐类矿物形成机理。暗色的沉凝灰岩沉积代表地表流水注入量大于蒸发量,沉凝灰岩中盐类矿物含量少或者呈斑点状从颗粒间的卤水中析出;随着蒸发量的增高以及古气候由温暖潮湿转变为干旱炎热,地表流水注入量急剧减少,强烈蒸发控制了碱矿的沉积,形成浅色质地较纯的碱矿层。气候的频繁交替形成了风二段碱矿与沉凝灰岩频繁互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大海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南西,处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滇东北铅锌成矿区南部,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系渔户村组中的层控矿床。矿区北起泥者箐,南至下观音岩村银厂沟,长10 km,呈南北向展布,由北而南划分为火石梁子、老林-石板沟和八角地-观音岩3个矿段。赋矿围岩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浅灰、灰白色中层至厚层状粉晶白云岩、硅质碎裂白云岩夹硅质岩,近南北向层间断裂控制了上、下2个含矿层的分布,北西向断裂控制了富厚矿体的产出。火石梁子、老林-石板沟矿段以上含矿层矿化为主,八角地-观音岩矿段以下含矿层矿化为主。本文通过综合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提出矿化强度与含矿层、含矿层与顶板岩性差异、层间构造、叠加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勘查程度较高的八角地-观音岩矿段的勘查经验分析了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前景,并指出了下步勘查方向和合理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早二叠世风城组沉积时期为典型的碳酸盐型咸化湖盆,湖盆咸化过程中析出大量的碱矿(钠碳酸盐类矿物)。通过含碱层段主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岩心宏观及微观矿物岩石特征,探讨了含碱层段韵律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层段碱矿与沉凝灰岩互层,形成明暗相间的咸化韵律。浅色碱矿层质地较纯,主要为苏打和小苏打,主量元素表现为 Na2O含量高,CaO、MgO、SiO2和Al2O3含量低;暗色层段主要为含斑点状碳钠钙石的沉凝灰岩,主量元素表现为Na2O含量低,CaO、MgO、SiO2和Al2O3含量高。浅色碱矿层和暗色沉凝灰岩段碳氧同位素值均为正,表明其沉积水体具高盐度特征。浅色含碱层段具有更高的 δ18O 值,反映了碱矿层沉积时期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根据δ18O/δ13C值的波动将研究层段划分为炎热干旱和相对湿润的气候条件,并据此解释不同韵律层盐类矿物形成机理。暗色的沉凝灰岩沉积代表地表流水注入量大于蒸发量,沉凝灰岩中盐类矿物含量少或者呈斑点状从颗粒间的卤水中析出;随着蒸发量的增高以及古气候由温暖潮湿转变为干旱炎热,地表流水注入量急剧减少,强烈蒸发控制了碱矿的沉积,形成浅色质地较纯的碱矿层。气候的频繁交替形成了风二段碱矿与沉凝灰岩频繁互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红山铁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红山铁矿5个矿区矿石矿物组分及组构特征、矿层及围岩蚀变与沉积环境的分析表明,各矿区的铁矿体均赋存于青白口系第四岩组上部呈层状产出,不同矿区的铁矿层无上下层位之分,含铁岩系受背斜构造的控制.铁矿床属海相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0.
黔西北地区晚二叠世稀土矿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与上伏宣威组假整合面附近,在威宁地区稀土矿分为上、下两层,下含矿层为浅灰白色高岭石粘土岩,上含矿层为浅灰色高岭石粘土岩与铝质高岭石粘土岩,含矿岩系厚度在区域上变化较大,在威宁鱼坝剖面含矿岩系完整且厚度较大。在含矿岩系底部凝灰质粘土岩中取样测得锆石U-Pb平均年龄为254. 11 Ma±0. 98 Ma,含矿岩系顶部熔结凝灰岩锆石U-Pb年龄为252. 0 Ma±0. 82 Ma(谐和年龄)和251. 9 Ma±1. 86 Ma(平均年龄)。证实黔西北晚二叠世稀土含矿岩系下矿层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第三段上部、上矿层产于宣威组下段,整个稀土含矿岩系形成时间约为2 Ma。  相似文献   

11.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的Sr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对湘中锡矿山锑矿床围岩灰岩、硅化灰岩、煌斑岩和脉石矿物进行了系统的Sr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围岩发生了隐性蚀变,灰岩中Sr亏损,而^87Sr/^86Sr高于同时代的海相碳酸盐,这种隐性蚀变很可能是水/岩反应所致。矿体附近的硅化灰岩中Sr更加亏损,而^87Sr/^86Sr明显增加。成矿期方解石的^87Sr/^86Sr较高,成矿体系中变化的W/R比造成了方解石中^87Sr/^86Sr值的明显波动。成矿流体为一富放射成因^87Sr的溶液。成矿流体来自或流经基底地层,流体中的Sr由基底碎屑岩提供,矿质Sb也可能主要来自富Sb的元古宇基底。水/岩反应的理论模拟显示,锡矿山成矿流体中的Sr约为3.0μg/g,^87Sr/^86Sr为0.717;蚀变-成矿体系为一开放体系,矿石的沉淀机制主要为水/岩反应,成矿体系中W/R 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The Tarim basi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western China , is alarge-scale superi mposed basin situated between theTianshan Mountains to the north and the KunlunMountains to the south, with an area of 560 000km2. The Tazhong uplift ,locatedin the central partof the basin, has an area of 30 000 km2.It is sur-rounded by the Manjiaer depressionin the north,theTangguzibasi depressionin the south,the Bachu up-lift inthe west andthe Tadong saginthe east .It hasbeco…  相似文献   

13.
李生全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73-1382
山阳-柞水矿集区位于商丹断裂和山阳-凤镇断裂之间,区域上归属于中秦岭褶皱带,出露地层属海相粘土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含铁建造,整个岩石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形成浅变质的绿泥石岩相带。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是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柞水大西沟大型菱铁矿、重晶石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中东段,西芦山—蔡玉窑复向斜西端,交公庙向斜的南翼。以菱铁矿为主的矿体赋存于泥质碎屑岩建造向碳酸盐岩建造过渡的部位。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海槽底的断裂带的热卤水,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火山—次火山。这些成矿物质在海盆中富集、沉积成矿,其后的变质作用使部分菱铁矿变成磁铁矿,有叠加、富集作用。矿床成因主要为热卤水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14.
和村-孙庄盆地富锶矿泉水赋存地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村-孙庄盆地锶矿泉水属低钠低矿化度含锶重碳酸钙镁型中性低温矿泉水。通过对盆地构造、岩溶发育、地下水动态等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二、三段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盆地内的主要富锶矿泉水地层,锶元素来源于碳酸盐和岩浆岩,矿泉水中氚浓度(33.86±3.44TU)含量表明,该矿泉水形成年龄为10~20a,具有远源补给、深层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华蓥山锶成矿带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创业  武文慧 《地球化学》1999,28(2):197-202
华蓥山Sr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Sr矿带。通过对该成矿带典型矿床的Sr、H、O、S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指出该Sr成矿带的Sr主要来自含矿围岩,成矿流体的水源为大气降水和地层建造水的混合流体,S源为嘉陵江组地层,在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矿床地质特征,指出该Sr成矿带中分散元素Sr在沉积-成岩期发生了初步富集,后经热卤水及动力改造富集成矿,属沉积-热卤水脉动力改造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6.
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Sr元素和Sr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使用VG354固体同位素质谱仪对中1、中4井的25个碳酸盐岩样品做了Sr同位素测试, 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 对塔中地区4口井共109个碳酸盐岩样品测试了Sr、Mn元素的含量.通过对Sr、Mn元素含量分析, 及中1、中4井碳酸盐岩的Sr同位素组成分析, 对比全球奥陶系海相碳酸盐的Sr同位素分析结果及演化趋势, 得出了如下认识: (1) 塔中地区奥陶纪87Sr/86Sr比值与全球海水Sr同位素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具有随时间下降的总体趋势, 这与广阔陆表海和有关的沉积物对放射性成因锶的封存作用有关, 说明海平面变化和白云岩化作用仍然是该区海相碳酸盐岩锶同位素组成与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2) 塔中地区早奥陶世的87Sr/86Sr比值与全球海水Sr同位素比值相当, 说明该区早奥陶世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正常海水, 且早奥陶世87Sr/86Sr比值有单调降低的规律, 说明与海平面变化有关; (3) 塔中地区晚奥陶世87Sr/86Sr比值比全球海水高, 其原因是白云岩化作用和晚奥陶世盆地抬升近地表水带来高87Sr/86Sr比值, 且晚奥陶世87Sr/86Sr比值为整体升高的趋势; (4) 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中Mn元素含量变化不大, 反映了塔中地区奥陶纪成岩环境主要为浅水相, 但也有深水相, 白云岩化对其影响不大; (5) 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中Sr元素含量变化较大, 反映该时期该区碳酸盐岩成岩流体主要为海水, 但也有混合水, 白云岩主要为Ⅲ类白云岩和Ⅰ类白云岩.   相似文献   

17.
江苏溧水卧龙山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龙山锶矿床是江苏省溧水盆地内新发现的热液充填型锶矿床,目前控制规模为中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卧龙山锶矿床矿体的赋存位置及产状均严格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矿石为主,矿石结构以自形板片状为主,矿石构造以块状、角砾状和网脉状为主;围岩蚀变表现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特征,且沿矿区NW向断裂呈线状分布。根据矿物的世代和穿插关系,将锶矿化划分为天青石-黄铁矿阶段、天青石阶段和方解石-天青石阶段。查明了矿区NW向构造是主要控矿因素,亦是主要找矿标志,而NE向构造是破矿构造。提出了矿区NW向构造是区域主干断裂右行扭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而NE向构造是区域主干断裂左行扭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认为矿区锶矿化发生在主干断裂右行扭动之后,左行扭动之前,并赋存在右行扭动派生的NW向断裂构造中。因此,溧水盆地锶矿勘查重点(找矿方向)应沿着开太-白马山主干断裂开展,找寻其右行扭动派生的NW向构造。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层,并赋存优质的深层富钾卤水.因构造沉积条件的整体差异,川东北富钾卤水的成因机制与富集规律未有详尽研究.以"气钾兼探"为指导思想,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对川东北地区三叠系蒸发岩分布规律以及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分析,明确了膏盐盆在T1j4?5?T2l1期间规模逐渐缩小、向SW逐...  相似文献   

19.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内的高温高压高盐度卤水,富含钾、锂、硼、溴、碘、铷、铯等,达到工业品位或超过综合利用品位,构成富钾锂卤水矿,长期以来其矿体定位一直是难题,对于钾锂卤水的富集与矿田构造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查清。本研究以现代矿田地质学为指导,以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和野外地质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江陵富钾锂卤水的矿田建造、矿田构造与矿田成矿作用。江陵凹陷富钾锂卤水矿田建造分为构造沉积岩相矿田和构造火山岩相矿田。江陵凹陷内各地区由于受所处构造位置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局部构造,这些局部构造在空间上有序的分布与叠置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为钾锂卤水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从古新世沙市组到早始新世新沟嘴组沉积时期,江汉盆地的古气候条件总体为高温干旱,利于古盐湖的蒸发作用,火山活动带来丰富的钾锂物质,从而利于钾锂卤水的富集。江陵凹陷富钾卤水属构造—储层耦合成藏模式:江陵凹陷盐湖沉积特征,决定了有大量卤水储存在其地层中。这些卤水最大的储集体就是砂岩孔隙,而构造产生的大量裂缝大部分位于泥岩和火成岩中,也成为储集卤水的场所。在构造褶皱及埋藏作用下,卤水开始从盐类晶间,首先进入砂岩体孔隙内,而后可能进入裂隙系统及火山岩系统。  相似文献   

20.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Y ON THE GENESIS OF THE FANKOU Pb-Zn DEPOSI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uper-large Pb-Zn deposit at Fankou is very complex in metallogenic mechanism.Syngenetic brine sedimentation,hot submarine spring eruption-accumulation,syngenetic sedimentation-vadose brine replacement had been supposed as the genetic models before.Under these models,syngenetic mineralization should be dominant in ore formation.However,a series of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properties investigated by authors of this paper are contrary to these models.Therefore,the authors here suggest that this deposit is a typical polygenetic compound ore deposit which share the properties of multistages of geotectonic evolution,multifactors of mineralization control,multisystem of material derivation of mineralization,multimodes of mineralization and multitypes of gen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