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地质物料分析学术讨论会(“Geo-analysis 90”)于1990年6月3日至7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Huntsville召开。会议由加拿大光谱学会主办,组织与支持的单位有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安大略地质调查所、国际技术协会、法国巴黎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技术开发署、加拿大矿物和能源技术中心、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会以及美国地质调查局。会议还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以及许多分析公司和仪器公司的经济赞助。100余名与会者来至20个国家。中国代表有谢学锦、李家熙、钱德孙和殷宁万。现正在加拿大的邵友彬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科联数据、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中国地质协会数学地质委员会共同发起并由加拿大地调所Agterberg教授协助组织于1990年10月2日—10月25日在武汉召开了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国内外文章共104篇。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意大利等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Mac-Camon作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3.
赴加拿大考察先寒武纪地质,属于中加两国政府间科技协定,两国政府间对等,相互派遣代表团考察各自对方的先寒武纪地质,78年加方先寒武纪地质代表团来我国访问,这次我们先寒武纪地质代表团回访了加拿大。代表团于6月16日离京赴加。到9月9日返京,往返共83天。代表团自6月17日踏上加拿大领土,到8月31日离开加境,在加共76天。在此期间内,代表团到处受到加方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加方为我们安排了相当紧凑的考察日程,从西到东,由北而南地先后考察了五大湖区的Abitibi绿岩带、休伦超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AMG)、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COGEODATA)、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发起的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90)于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发起的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90)于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宣读了101篇论文。湖北省副省长韩宏树、武汉市副市长郭友中、湖北  相似文献   

6.
1987年9月26日至10月29日,笔者随金矿地质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考察火山热液型和卡林型金矿,顺便了解并探讨金矿找矿勘探的技术、方法和地质工作管理体制。考察了美国麦克劳弗林、卡林、金坑和加拿大赫姆洛、耶洛奈夫等金矿9处;参观访问了美国地质调查局西部及东部中心、内华达州矿山局和加拿大砂金开发公司、奎姆斯塔克资源公司、诺兰达矿业公司等单位。现将考察中的收获与由此而联想的一些问题写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批准,由地质矿产部地矿司、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和地质科学院外事处共五人组成的“地质矿产部绿岩带及其矿产考察组”,于1982年10月5日到28日到加拿大进行考察。考察组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加拿大太古宙绿岩带的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及其有关的金、镍、铜锌、铁等有关矿产的地质特征和赋存规律。同时顺便考察世界著名的萨德伯里铜镍矿床。为进一步查清我国前寒武纪绿岩带和有关矿产及指导地质找矿提供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 ┃ 奥尔良 ┃重力勘探的探近期发展(米歇 ┃地质矿产调查局技 ┃┃ 5月l 2日一l 3日 ┃ ┃ ┃ ┃┃ ┃ 。f法国) ┃尔.奥焦尔法国国家学术讨论会) ┃术处(BRGM/DT) ┃┣━━━━━━━━━╋━━━━━━━╋━━━━━━━━━━━━━━━╋━━━━━━━━━┫┃ ┃ 萨斯卡通 ┃ ┃ 萨斯喀彻温大 ┃┃5月25日一27日 ┃ ┃加拿大地质和矿物学会年会 ┃ ┃┃ ┃ (加拿大) ┃ ┃ 学地质科学系 ┃┣━━━━━━━━━╋━━━━━━━╋…  相似文献   

9.
刘连登 《地质论评》1986,32(1):100,95
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召开。与会正式代表共190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发展黄金事业的需要,全国金矿地质工作领导小组派出金矿地质考察团一行8人,于1987年9月26日至10月29日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了金矿地质考察。先后考察了12个金银矿床,参观访问了四所大学地质系和两个研究中心,四个矿业公司。现仅就有关金矿地质方面的几点认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宋叔和先生邀请,加拿大地调所著名矿床学家Dr.D.F.Sangster于1984年1月5日至18日在北京讲学,然后赴湖南水口山和广东凡口铅锌矿作野外地质考察。 Dr.D.F.Sangster此次讲学的主要内容有:①加拿大层控矿床地质特征;②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③结合现代海底热卤水系统,阐述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气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④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和砂岩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国际泥盆系讨论会,由加拿大地质学界倡导并主持召开的大型国际学大讨论会。首届讨论会于1967年在?尔加里召开,当时中国既未派人参加会议也未向会议提交论文。时隔20年,第二届加拿大国际泥盆系讨论会,由加拿大石油地质协会及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泥盆纪分会联合举办。会议于1987年8月17—20日在卡尔加里举行。分别组织了会前及会后的野外考察。到会代表来自五大洲,达  相似文献   

13.
“地质分析”国际会议及“国际地质分析者协会”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地质分析”国际会议“地质分析”(Geoanalysis)国际会议是“地质与环境材料分析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AnalysisofGeologicalandEnvironmentMaterials)的简称。它是 2 0世记 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个定期召开的以地质与环境材料分析为主的专业会议。至今已召开过四届。第一届[1 ] “Geoanalysis 90”于 1 990年 6月 3~7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Huntsville召开。会议由加拿大光谱协会发起 ,加拿大地质调查所 (G…  相似文献   

14.
由加拿大地质科学学会主办的第77届勘探会议1977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会议期间提交了40篇评述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并史例的论文。会议中的短程旅行包括访问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勘探公司和参观加拿大地质调查所。来自30多个国家的770名代表,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1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宗旨是考察找矿勘探工业的现状,并总结自1967年在民亚加拉举行的上  相似文献   

15.
应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前所长裴荣富先生的邀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能源、矿山、石油资源部地质局安德烈·潘特列耶夫(Andre Panteleyev)博士于1985年10月28日来该所讲学。潘特列耶夫博士长期从事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矿床研究工作,主要专长为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这次讲学的主要内容是加拿大科迪勒拉浅成热液金-银矿床模式,并介绍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地质及矿产概况、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斑岩铜矿。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在加拿大科迪勒拉又称为“囊矿”、“第三纪型矿床”、“与火山作用伴生的贵金属矿床”或“古热泉型金一银矿床”。潘特列耶夫博士认为该类矿床有以下特征:矿床产于近地表;矿体常为脉状;矿床形成于扩张构造环境;矿化通常出现在火山岩地质体  相似文献   

16.
10月10~13日,《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举行。大会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国、法国、伊朗、印度、美国、苏联和中国的190名正式代表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17.
应冶金部邀请,加拿大地质调查所高级资源地质学家G.A.格罗斯博士于4月17日来华讲学及进行技术交流.在冶金部天津地质调查所讲学之余,他先后赴河北迁安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和湖南湘潭锰矿等矿区进行了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对所到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等单位合作主办的“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0月12~15日在贵阳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捷克、日本、瑞典以及香港特区和国内部分省区的近百位中青年科学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到会中外代表112人,其中外国专家13人,国际数学地质学会主席R.B.Mc Cammon(美),著名数学地质学家F.P.Agterberg(加)等出席了会议。会议主办单位为国际数学地质学会、国际地科联地质数据存储、自动处理、检索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办单位为加拿大地质调查所。  相似文献   

20.
《山东地质》2009,(11):79-79
2009年10月27日-11月1日,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瑞德·克若纳(左图左4)、加拿大地质学家阿依尔(左图左3)和格瑞克·斯托特(左图左5)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学家刘敦-(左图左1)、万渝生(左图右1)在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原总工程师王世进陪同下考察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和侵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