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浙江国土资源》2014,(9):21-21
据新华社报道8月19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了解,这颗卫星系目前我国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使国产光学遥感卫星空间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米。据介绍,光学遥感卫星的分辨率优于1米为亚米级。是目前国际上遥感卫星最高分辨率等级。“高分二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批启动立项的重要项目之一,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3月21日,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高分五号和六号两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中最有应用特色的高光谱能力的形成,将大幅提升我国对地观测水平。高分五号、六号卫星分别于2018年5月9日和6月2日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遥感综合服务平台由省遥感测绘院研建,平台以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为依托,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查询、申请省内任意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资源和卫星遥感影像服务。平台的卫星影像元数据每周更新一次,遥感影像数据每季度更新一次,通过平台可以搜索省内2016年以来的分辨率为0.8米和2米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高分六号、北京二号卫星影像数据资源。同时,可调用当前最新的遥感影像服务。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6日成功发射的美国GeoEye-1卫星是迄今全球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观测卫星,能提供0.41m全色和1.65m多光谱影像,定位精度达3m。GeoEye-1具有极强的测图能力,每日可采集近70万km^2(相当于青海省面积)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2015,(2):54-57
日前,资源一号02C卫星在轨运行与应用整整3周年。而就在不久前的12月7日,我国又一颗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升空,两天后就传回了首批影像图,并将在26天内完成对全国陆域范围的覆盖。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资源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我国的资源卫星家族也日益壮大——资源一号02C、资源二号、资源三号,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02星、02B星、04星),以及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等,均正在或即  相似文献   

6.
“高分二号”(GF-2)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民用卫星进入亚米级的“高分时代”,多光谱数据与全色数据的融合不仅保留了多光谱的色彩优势,也提高了多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GF-2卫星提供的海量遥感影像在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地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简述 GF-21A 级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详细判读了断裂、褶皱、环形构造等构造特征和地层岩性信息,以及岩脉等细微构造。结果表明 GF-2数据可以有效应用于地质调查,对于地质构造识别及地质体空间属性确定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日前,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和部航空遥感中心批准,将在辽宁全域使用"资源一号"02C卫星遥感数据和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常年为土地调查评价、地质勘查、地质环境、执法监察、矿山环境治理等公益性工作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辽宁成为全国首个免费获得2颗卫星遥感数据的省份。据了解,"资源一号"02C卫星是一颗填补中国国内高分辨率遥感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与低分辨率的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地质体识别效果,可以为地质填图和找矿提供重要参考。从多光谱遥感影像及航放数据特征出发,建立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线性融合方法,实现了高分一号多光谱数据与航放数据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对融合结果的地质解译效果评价表明,在融合系数为0.7时,多光谱数据与航放数据的融合图像所反映的地质信息最丰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Curvelet变换的国产卫星影像与航放数据融合方法对实现此类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分六号卫星具有覆盖广、多种分辨率、波段多的优势,能为遥感解译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探究高分六号卫星新增波段在森林树种识别上的应用,本文以覆盖根河市阿龙山林业局的一期高分六号宽幅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特征优化空间算法(Feature Space Optimization,FSO)和最大似然分类法,分别利用高分六号的前4个波段和所有波段(8波段)的光谱、纹理等特征进行了森林树种分类,并逐一添加新增波段特征确定了各波段的贡献率排名。结果表明:在加入了优选出的均匀性纹理、均值纹理和角二阶矩纹理3种纹理特征后,前4波段和8波段的分类精度比只基于光谱特征时的精度分别高出13.23%和24.63%;利用8波段信息比只利用前4波段在基于光谱特征上的精度高11.88%,在基于光谱+纹理特征上则高23.24%;基于8波段光谱+纹理特征的树种分类精度最高,达到68.74%,新增4波段的贡献率排名为B6>B5>B8>B7,说明新增红边波段对于本次树种分类试验的贡献率最高,能为北方树种识别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进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针对其全色影像4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32m分辨率的特点,试验分析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在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通过对不同分类器的比较,选择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多光谱影像、全色影像、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三个数据集进行景观组分分类,结果表明,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最高。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城市景观组分与格局变化,表明32m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可以用于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分析。本文全面试验和分析评价了北京一号多分辨率数据在城市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同一年份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计算的景观格局指标的分析表明,全色数据能更有效地描述景观详细信息,多光谱数据可展现城市景观的整体格局,而融合后对景观格局分析能够获得优于单一数据的效果。试验和分析表明,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高分辨率影像和32m多光谱数据的波段组合,能从不同尺度揭示城市景观格局和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对我国河北省某市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进行遥感估算,并根据冬小麦的物候差异,选取研究区冬小麦4个关键物候期的5景"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来获取研究区冬小麦的种植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候差异信息可以快速提取1个生长周期内的冬小麦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正3月31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3颗2米/8米光学卫星(即高分一号02、03、04卫星)。11时56分,3颗卫星入轨,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保护监管再添"火眼金睛"。据了解,这是我国自主建造并成功组网运行的首个民用高分辨率业务卫星星座,代表着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星座发展的最高水平。3颗卫星成功组网运行后,将大幅度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  相似文献   

13.
国产卫星影像以其快速获取、高分辨率、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城乡规划、资源管理、动态监测、应急保障、国防安全建设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成立,定向接受国家分发的高分一、高分二、资源三号为主的国产高分卫星数据,月平均接受十余批次,年接受数据量达到TB级别,处理后即可向省内各用户分发。国产卫星影像处理存在多个技术难点,如何高效处理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国产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及处理平台,对关键技术处理流程进行了机理研究,提出了基于影像预处理、空三加密、DEM成果等关键流程的优化方法,对优化前后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验证了快速处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成立于1974年5月,为国家首批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是隶属于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河南省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中心"依托单位,能实时接收处理各种国产遥感卫星数据,实现河南省省域2米级卫星遥感影像季度覆盖、亚米级遥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多分辨率,多时相,高光谱,超光谱等多种遥感数据相继出现。组成星座或星群,形成全天候、多角度、高分辨率、高光谱及日覆盖的卫星遥感观测系统,大大丰富了可选择监测区遥感数据。根据哈尔滨市的特点,可选择法国SPOT-5卫星。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自然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2米/8米光学卫星(3颗,即高分一号02、03、04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卫星星座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这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立项,批准建造并成功组网运行的首个民用高分辨率业务卫星星座,也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建成的首个业务卫星工程,代表着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星座发展的最高水平。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出席仪式并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GF-2卫星全色与多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采用PCA、IHS、Brovey、HPF四种传统融合方法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最后以主观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融合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CA融合方法整体效果较佳,融合后的影像不仅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而且还能在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有效保留了原始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可作为GF-2卫星数据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资源三号"卫星重约2650公斤,设计寿命约5年。该卫星的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为  相似文献   

19.
多光谱遥感分类与影像空间分辨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适宜空间分辨率影像上进行地物分类能够获得更高的精度。随着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纹理特征被广泛用于遥感分类,但由于不同地类空间尺度不同,纹理对不同地物分类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本文基于高分一号2 m全色和8 m多光谱影像融合后的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数据构建反射率空间序列,选用3种分类方法对序列分类,并分别计算2 m融合数据及8 m多光谱影像的纹理特征,选择特征波段与相应多光谱波段组合用以分类研究,最后计算混淆矩阵评价分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多光谱分类的最佳空间分辨率为5 m,与其他研究中利用全色波段分类的结论一致,这说明最佳空间分辨率的选择不受光谱信息影响;对多光谱分类精度随空间分辨率变化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分类精度在20~30 m分辨率范围区间内快速降低,这为多光谱遥感分类数据空间分辨率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对光谱与纹理特征结合后不同地类分类精度的变化分析显示,加入纹理特征后,冬小麦、人工建筑、有林地和水体的分类精度在2 m分辨率下分别提高了1.49%、1.51%、4.94%、1.54%,8 m分辨率下分别提高了2.95%、10.95%、5.91%、5.14%,说明引入纹理特征有利于提高分类精度,但其对不同地物类型、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北京二号民用商业卫星星座由三颗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组成,是国家核准的民用商业遥感卫星,卫星自发射以来其民用应用有待开展,开展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测试,以测试影像本身质量及工程项目应用效果。本文以获取的湖南省常德市部分区域的北京二号原始影像为基础,研究其在国土资源部主导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监测项目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采用同等分辨率的高分二号作为对比数据源,依照遥感监测项目流程对其进行遥感解译提取地类图斑,最后从图斑个数、面积、属性等方面判别北京二号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北京二号卫星影像具备较高的地物识别能力以及提取面积精度,能够满足土地变更调查遥感监测1米级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