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湘西北镍钼多金属矿床的元素组合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佑良  李有禹 《湖南地质》1997,16(2):98-100
湘西北镍钼多金属矿床富集了多种元素,形成一个以Ni、Mo、Cu、Zn、Pd、Pt、As、Se、Ba、V、P为主的特殊元素组合;微量元素As、Se、Ba等成10^1 ̄10^3倍富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类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矿床,这组特殊元素来源和富集,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罗学常  胡明安 《地球科学》1997,22(2):185-189
通过对陕西银硐子沉积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及矿床的含矿岩系的岩石,矿石,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国外某些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相比较,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是正常海相沉积与海底喷气沉积相掺合而形成的,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银铜锌贱金属-贵金属综合矿床。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寒武世重晶石及毒重石矿床的生物化学沉积成矿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怀忠 《矿物岩石》1998,18(2):70-77
中国早寒武世重晶石及毒重石矿档形成于陆棚边缘及陆坡上部。含矿的富磷、碳、硅质黑色岩系建造应属典型的洋流上升区沉积岩系。浮游生物吸收了海水中的Ba沉于海底,而后Ba又经历了溶解、迁移和再沉积的成矿过程。因此,这结矿床应属生物化学沉积床。它们与同一建造中的磷块岩、沉积型钒(铀)和其他一些贱金属硫化物矿床应同属于含磷、碳、硅质黑色岩系建造有关的生物化学沉积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4.
东川铜矿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毅特 《云南地质》1996,15(4):319-329
东川铜矿是全国著名的元古宙层控铜矿床。对于该矿床的成因,存在岩浆成矿、同生沉积成矿、沉积—改造成矿等多种观点。笔者涉于研究课题,在分析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强调海底火山—喷气及海底喷流热卤水在成矿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东川铜矿的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湘西北地区镍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北地区产于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中的镍钼多金属矿床,由于它严格地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矿床具有两套成矿系统等方面,都反映出并非陆源搬运沉积产物,而且有海底喷气作用的特征,其成矿物质来源应与海底喷气作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舍勒铜锌型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分带性研究任秉琛(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关键词矿床地质分带,元素地球化学分带,新疆阿舍勒矿床新疆阿舍勒铜锌型硫化物矿床为产于中泥盆世酸性火山岩层中的海底喷气沉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属Large...  相似文献   

7.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是产于海相火山岩系中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通过总结该矿床的元素组合、展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提出找矿评价的地质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外发现了许多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而我国进展还不大。原因之一是我们对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尤其是找矿标志研究还不够。这是一类成矿物质通过热液作用在海底沉积而成的特殊矿床,故在找矿勘探讨既要研究沉积矿时形成的原生晕,又要研究热液经过围岩时蚀变而产生的次生晕?Mn晕,Tl,Hg,Ba,As和Zn等元素的异常,络合剂元素的富集,微量元素的分布,铅同位素,岩石化学异指数尤其是块状硫化物Cu矿中  相似文献   

9.
驼路沟矿床是东昆仑南部造山带中新发现的钴(金)矿床,它的含矿岩系是一套浅变质的(绿片岩相)震旦-寒武纪火山-沉积岩系.火山岩是一套中-酸性凝灰岩及熔岩,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弧火山岩;沉积岩包括碎屑岩和黑色页岩,它们具有活动大陆边缘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极性,部分沉积岩具有现代大陆弧地区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相学、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作为主岩之一的石英钠长岩是典型的喷气沉积岩,而并非"脉岩",它不但是钴(金)矿体的重要找矿标志,而且也是喷气沉积矿床的重要鉴别标志.钴(金)矿石组构及矿石矿物的世代显示其主要与海底喷气沉积成矿作用有关,在后期的碰撞造山过程中,受到了改造和活化.矿石和喷气沉积岩的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同属喷气-成矿流体较远离喷气中心的海底沉积物.总之,岩(矿)相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资料证明,驼路沟钴(金)矿床主要属喷气沉积矿床,形成于震旦-寒武纪东昆仑南缘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岩系和热水建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驼路沟钻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气沉积改造成因的钻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 ,是在中条山西南段新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 ,其形成是在原始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形成的矿源岩或矿化体基础上 ,经过区域变质和印支 -燕山期构造 -岩浆热液的改造加富而成 ,其成因应属与变基性岩有关的变质 -热液改造型铜 (镍、铁 )矿床。  相似文献   

12.
高丽英  何云霞  李铸泰 《吉林地质》2007,26(3):29-34,57
新安铜镍矿产于龙岗陆核南西端,与赤柏松Ⅰ号中型镍矿床、金斗等小型镍矿床构成了龙岗陆核东西成矿亚带,其南部为元古代浑江凹陷。本文通过对新安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该矿床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矿体,即晚期岩浆熔离型矿体和侵位—熔离—贯入式矿体。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小柳沟钨矿区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宏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2):110-113
通过对小柳沟矿区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钨矿床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其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海水和岩浆水的混合体,以海水为主,其成矿环境为弱酸性还原环境,推测矿床的形成为火山喷发沉积-后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VMS矿床成矿流体的组成,来源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VMS矿床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其成因与火山岩及海水密切相关。流体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加热的海水,可能有岩浆水的参与。渗入火山岩层的海水在深部热源作用下发生对流,并萃取了火山岩中的金属。成矿流体在海底喷溢,与海水混合反应,造成矿石沉淀。整个成矿演化过程经历了复杂的流体—岩石反应和流体—流体反应,这些反应在成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歪头山铁矿床是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BIFs)的典型代表,并且有一定规模的富铁矿分布。本文主要报道了矿区内较贫铁矿石和较富铁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类矿石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一致性表现在:所有矿石主要由TFe2O3和SiO2组成,其他氧化物含量很少,结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其为一种化学沉积岩,但受到了火山热液作用的影响;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很低,经太古界后平均澳大利亚页岩(PAAS)标准化后,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都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和比较高的Y/Ho比值,与热液相关的Cr、Co、Ni含量也相对较高,暗示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液,同时具有海水的特征。差异性表现在:较富铁矿石具有明显的热液特征,并且K2O含量大于Na2O含量,某些微量元素组成也与混合花岗岩具有相似性,结合野外地质特征,暗示较富铁矿石可能是在较贫铁矿石的基础上受混合岩化热液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陈连红 《矿产与地质》2007,21(3):257-261
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的柞水-山阳成矿区西部,是一个受多级断陷盆地控制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而这种矿床的成矿条件非常有利于铜的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根据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合电阻率异常预测,矿床北部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矿体的远景.  相似文献   

17.
云南宁蒗巴打湾矿区重晶石矿产于上奥陶统,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化学组分与围岩岩性组合关系密切,且其Co/Ni均小于或等于1。矿区矿石组构特征与含矿赋矿围岩的沉积构造特征具有密切的对应性。巴打湾重晶石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构造过渡带,重晶石矿形成的矿区处于半封闭盆地浅海相-滨海相。且海水由深向浅演化,氧化程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浙江遂昌治岭头金矿床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遂昌治岭头金矿床 3个矿段 (东矿段、中矿段、西矿段 )的黄铁矿进行了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的研究。指出黄铁矿中铁、硫主元素的含量 ,钴、镍含量及比值 ,硒、碲含量及比值均为本矿床的成因系沉积后经热液叠加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黄铁矿中的 w( Cu) /w( Zn)、w ( Ag) /w ( Zn)、w ( Pb) /w ( Zn)值为本矿床提供了成矿信息 ,认为西矿段见矿部位矿体向下延伸要大于中矿段 ,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矿石中黄铁矿的ΔFe/ΔS值和Co/Ni值的分析,确定了内蒙古十八倾壕金矿床两种矿体-糜棱岩型矿体和石英脉型矿体中黄铁矿组分的不同特点:糜棱岩型矿体的黄铁矿属于贫铁贫硫型,Co/Ni值小于1;石英脉型矿体的黄铁矿属于贫铁富硫型,Co/Ni值大于1。这与该矿床两种矿石的S和Pb同位素的组成特征相呼应:前者反映同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变质热液成矿;后者反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这又一次在物质成分上证明了十八倾壕金矿床是两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同时也证明了前人提出的“不同层次叠加构造控矿”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Kolonodale矿床是东南亚红土镍矿带上一处典型矿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部。矿床产自富镁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矿化剖面自上而下出现红土层→腐岩层→基岩层垂向分带。红土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上部,载镍矿物是铁质氧化物。硅镁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中下部,载镍矿物为镍蛇纹石、镍滑石等含水层状硅酸盐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沿矿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异非常显著,Ni次生富集效应明显。超基性岩红土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具有多样性,Fe、Al、Ti、Cr属残留富集组分,Si、Mg属淋滤缺失组分,Mn、Ca、Co、Ni属次生富集组分。通过典型矿床对比,Kolonodale矿床属原地自生硅酸盐型红土镍矿床,其发育受地质背景和地表环境条件的综合制约。富镁超基性岩、良好的构造组合、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湿热热带雨林气候、有利地形地貌等均是成矿有利条件。综合分析认为,Kolonodale矿床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腐岩化、红土化和次生富集3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