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胡丰  董亚萍 《盐湖研究》2017,25(1):24-29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检测,是科技工作成功的前提,务必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在硬件、软件受控满足法制计量要求条件下,获取优质可溯源的量值,完整的量值应为,A_(opt)±u(A_(opt))=(A-ΔA)±u(A-ΔA)=(A-ΔA)±u2j(A)+u2i(A);由此导出校准j、测量i两阶段矢量合成简化计算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特别有利于有多种标样的实验室,以标样做加密质控样,随机插入批样中,由管理者对n(≥11)批质控样结果做出统计的系统误差ΔA和标准测量不确定度u(A),同时完成签发检测报告、考核检验员素质和常态化提供测量不确定度三大使命,履行对客户的检测值品质的承诺。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实际检测工作,根据JJG694—199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按照《原子荧光光度计法检定规程》要求对原子荧光光度计法测定化探样品中As元素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银量法测定化学试剂氯化钠中氯化钠纯度,讨论了氯化钠纯度测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评定方法,当K=2,氯化钠纯度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99.70±0.64)%。  相似文献   

4.
光释光测年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球科学和考古学等领域的年代学研究,而如何准确测量环境剂量率是光释光测年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利用丹麦 Ris. Nutech所提供的铀( U)、钍( Th)、钾( K)等标样,标定了实验室的 RGS-19A型 NaIγ谱仪。选择不同类型沉积物,进行了不同测量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测量时间增加,测量误差减小,在测量时间达到 6h就可满足其要求,可作为测试样品的固定测量时间;进一步对于岩性均一以及岩性不均一的 36个地质样品开展了 Ris. NaIγ谱仪法与 ICP-MS法, Ris. NaIγ谱仪法与中子活化法测定环境剂量率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样品两组不同方法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1σ),NaIγ谱仪与 ICP-MS法及中子活化法的剂量率平均之比为 1.13±0.03(n=36)。说明研究仪器测量结果是可靠的,此仪器 Ris.NaIγ谱仪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沉积物光释光测年的环境剂量率测量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离缓冲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卤水中铷含量的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该法的不确定度评价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并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合并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测定结果显示,卤水样品中铷含量为170±3.2 mg.L-1,由待测溶液浓度引入的不确定度为影响测定结果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K-T变换在监测小麦地表参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K-T变换提取TM和MODIS遥感影像的绿度、湿度分量,在不同的分辨率尺度下监测小麦覆盖地表参数:土壤湿度(Ms)、等效水厚度(EWT)和叶面积指数(LAI),并与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WI(归一化水分指数)和EVI(增强植被指数)监测结果比较.湿度分量监测Ms效果更好,TM和MODIS遥感影像反演精度分别为6.08%、7.37%(RMSE),相关系数R2分别为0.49、0.31,基于绿度和湿度分量建立土壤湿度多元线性回归反演模型,利用TM影像反演土壤湿度RMSE为4.91%,反演土壤湿度和实测土壤湿度R2达0.63;绿度分量监测EWT效果更好,TM和MODIS遥感影像反演精度分别为0.37 kg/m2、0.43 kg/m2,R2分别为0.51、0.28;绿度分量反演LAI精度更好,TM和MODIS遥感影像反演精度分别为0.66、0.83,R2分别为0.64、0.35.  相似文献   

7.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EDXRF)检测高碳铬铁,能实现对主次组分的同时测量,且无需对铬铁样品进行化学处理.实验以荧光强度和测试精密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粉末压片制样过程中称样量、粘结剂种类与用量、研磨时间、压片压力、保压时间等制样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趋势,并将优化后的条件用于对高碳铬铁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选用9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近50 a极端降水指标R1d(年内最大1日降水量)和R5d(年内最大连续5日降水量)进行拟合,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根据拟合优度检验,确定出最佳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50 a、100 a一遇设计值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择优选取GH Copula作为联接函数,对流域R1d-R5d联合概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翁源、清远地区出现50 a、100 a一遇的R1d或R5d概率较大;中北部地区50 a、100 a一遇的R1d和R5d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大。2)特定R1d设计频率条件下,随着R5d设计频率的减小,二者遭遇概率也随之迅速减小;反之,特定R5d设计频率随R1d条件频率的减小,二者遭遇概率随之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
高寒沼泽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区和预警区,了解高寒沼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于揭示其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以及高寒沼泽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线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位和草丘微地貌对巴音布鲁克沼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现在样地内的湿地植物共39种,隶属于19科22属;地表水水位直接影响沼泽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随着地表积水的增加,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二者显著负相关(n=11,R2=0.77,p0.001);随着水位的变化,常年积水区、季节性积水区、无积水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依次增加。水位与草丘盖度显著负相关(n=11,R2=0.63,p0.001),随着水位的升高,草丘盖度逐渐减小;草丘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丘间(p0.001),与丘间相比,草丘增加了45%的物种数,物种丰富度与草丘盖度显著正相关(n=11,R2=0.79,p0.001),草丘盖度越高,沼泽物种越丰富。草丘微地貌主要通过增加表面积和生境异质性来促进沼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Landsat 8 OIL数据在LAI大范围反演方面的应用潜力,使用Landsat 8 OIL影像,通过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采用3种波段组合(Band2-7,Band2-5,Band3-5)建立了3个模拟冠层反射率-叶面积指数(LAI)查找表,用2种代价函数(Geman and Mc Clure代价函数,均方根误差代价函数)实现了对玉米、土豆、森林LAI的定量反演,并用LAI-2200测量数据作为相对真值对反演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使用Landsat 8数据,通过PROSAIL模型反演叶面积指数的精度是可以接受的,RMSE范围为在[0.892 4,1.205 0],R2范围为[0.721 3,0.873 3]。(2)Band5(近红外),Band4(红)Band3(绿)的波段组合反演效果在3种组合中精度最高,平均RMSE=0.993 1,R2=0.787 3。(3)Geman and Mc Clure代价函数比常用的均方根误差代价函数得到了更高的反演精度,平均RMSE=0.940 5,R2=0.817 5。(4)相对最优的反演策略是Band5,Band4,Band3的波段组合结合GM代价函数,RMSE=0.892 4,R2=0.873 3。(5)存在玉米土豆的反演值普遍低于测量值,而森林的反演值普遍高于测量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盐湖样品中K、Ca、Na、Mg、Cl、SO_4~(2-)等6个主次元素(组分)含量进行测定。使用化学定值得到的样品作为人工标样,其值作为标准样品参考值,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湖样品中主次元素的方法。经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完全能够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其相对标准偏差RSD7%,分析元素结果与化学法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平原12种湿地植物光合特性与叶功能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气体交换测量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三江平原湿地12种优势草本植物的光合生理指标、植物叶功能性状指标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种草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等指标,在不同植物科、种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12种植物中,有10种植物的植物气孔导度介于0.15~0.40 mol/(m2·s)之间;胞间CO2含量在植物间的变异相对比较平缓(250μmol/mol左右);燕子花(Iris laevigata)的叶绿素含量最大,毛苔草(Carex lasiocapa)的最小,前者的叶绿素含量是后者的24.4倍;12种植物中,有9种植物叶片氮含量介于1.5~2.0 mg/g之间.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表明,12种植物叶片的平均比叶面积值与其相应的平均氮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2=0.73,p<0.01),平均含水量与其相应的平均叶绿素含量、平均比叶面积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前者R2=0.615,p<0.05;后者R2=0.664,p<0.05).同时,12种植物的叶功能性状指标与光合生理指标关系密切,最大光合速率与其相应的单位干质量水平上的平均叶片氮含量、平均比叶面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前者R2=0.571,p<0.05;后者R2=0.861,p<0.01).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徐州市城郊特殊的土地利用、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特征对CO_2交换过程的影响,该文利用徐州市城郊涡度相关仪的观测数据,对2014年3月-2019年4月的CO_2通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站点在2017-2018年的CO_2年排放量约为1.35kg m~(-2 )a~(-1),是较弱的CO_2源。由于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同,CO_2通量有"冬季春(秋)季夏季"的现象,夜间季均CO_2通量值相近(3.5~4.2μmol m~(-2 )s~(-1)),白天季均CO_2通量值差异较大(-3.7~1.8μmol m~(-2 )s~(-1))。在交通量大的区域(观测站的北方),CO_2通量受交通因素影响甚大,尤其在冬季较为明显;而在学校区域,CO_2通量晚高峰推迟到21:00左右,受学生活动的影响明显。徐州市城郊CO_2通量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与土地利用、人类活动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北京市地铁一号线传媒大学-八里桥站的沉降速率及演化特征,并采用云模型实现了地面沉降定量信息与定性概念的自然转换,以此评价地面沉降的不均匀性和稳定性,得到以下结论:1)地面沉降在地铁线南北两侧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且沿地铁线的地面沉降也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整个实验区的沉降速率在0.67~60.91mm/a之间;2)对2010-2012年研究区PS点沉降量的数字特征(Ex,En,He)进行分析表明,三年沉降量、平均沉降水平均较低;沉降量值离散程度较小但在空间分布上仍呈现一定不均匀性;该研究区沉降虽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稳定性在减弱,沉降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句法整合度与标准穿行度2个形态变量,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林州市西乡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量化数据,结合现场调研,分析传统村落旅游线路和不同层次公共空间的现状及成因。结果表明:(1)穿行度和整合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2)当R取值2 00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浅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当R取值25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适度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3)背景网络空间应尽量保持其原生态性,为游客提供惊喜空间。从村落旅游线路构建和不同层级空间开发层面提出传统村落旅游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光谱研究硫酸镍溶液的微观水合结构。对硫酸镍水合团簇[NiSO4(H2O)n]0 (n=1-12) 的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采用DFT计算中的B3LYP方法进行。对于每一个团簇尺寸尽可能考虑所有初始构型,并以此确定能量最低结构。 DFT计算结果表明,在[NiSO4(H2O)n]0团簇中六配位结构的Ni2+为稳定构型. 水合能计算结果表明,当水合团簇尺寸较小时(n≤5),六配位直接接触离子对(CIP)为稳定构型;而当6≤n≤10时, 溶剂共享离子对 (SSIP)为稳定结构。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当n≥11时,x个水分子分割离子对 (xSIP, x是Ni2+和SO42-之间的水分子数目,且x≥2)为稳定构型。对 NiSO4溶液和NiSO4?6H2O进行EXAFS实验,结果证实Ni2+第一水合层是由六个水分子形成的稳定八面体结构,且当 NiSO4溶液浓度从0.70 mol/L到2.22 mol/L(近似饱和溶液)并未发现CIP构型。Ni-O距离和配位数(CN)分别是 2.040±0.020 ? 和6.0±1.0,这些结论与[NiSO4(H2O)n]0水合团簇的DFT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用17年的观测数据检验三个有关草地系统演替的假设:(1)物种多样性在演替早期不断增加;(2)伴随着演替的推进,样方植物群落间的相似度逐渐增加(样方间的差异度随着演替不断降低);(3)在演替早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有趋同之势。包括植物群落的总体发展、Shannon多度与均度、Bray-Curtis差异度和群落周转率在内的量化统计结果显示:经过早期5年的演替,各样方的物种多样性表现出快速的趋同,多度均值逐渐由8增加至25个物种;同时,所有样方的物种总数由23增加至55个物种,标准方差由4.6降至0.3。此外,样方间的差异度逐渐降低,物种多度与组成呈明显的趋同。停止除草的一个重要效应是,人工设置的由1到16个物种的多样性梯度因物种入侵至多度较低的样地而减弱。  相似文献   

18.
熊永柱  夏斌  张美英 《热带地理》2007,27(6):511-515,520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协调度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并根据广东省沿海14个地市1995年至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其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广东省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东中西部分布不均衡,呈现粤中较高东西两翼较低的格局;(2)14个沿海地市中,1995年综合协调度均处于较弱水平(Ⅳ),到2004年,只有深圳、广州的综合协调度超过0.4,达到中等协调水平(Ⅲ),而其它地市仍处于较弱水平(Ⅳ)的综合协调度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岷江干旱河谷的豆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格局,在从四川汶川到松潘的干旱河谷两岸选择了7个地点,通过204个样方 (2 m×2 m) 调查,分析了不同纬度和海拔豆科物种组成、高度、盖度与根系结瘤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 在所有样方中共出现乡土豆科植物16属,38种,其中灌木7属19种;草本植物7属17种,1或2 a生草本 6种,多年生草本11种.仅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 和葫芦巴 (Trigonellae foenum-graecum L.) 为栽培物种.灌木在该地区豆科植物中占较大优势,50%以上灌木的频度与盖度均>10%,尤其白刺花 (Sophora davidii)、小马鞍羊蹄甲 (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岷谷木蓝 (Indigofera lenticellata) 等灌木频度>20%,而所有草本植物的频率及盖度都<10%. (2) 豆科植物丰富度及生长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干旱河谷核心地区的干热、贫瘠环境中,总物种丰富度较高,但是其盖度与高度较小.随着纬度升高,灌木丰富度和频度均减少,草本丰富度与和频度增加.随着海拔上升,灌木丰富度与总物种丰富度都减小,草本植物丰富度变化不明显;植物平均高度与盖度高度也无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3) 植物根系结瘤能力很低,66%物种未结瘤,并且幼苗结瘤能力显著大于成株.这一结果可为豆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演化及其城市化响应过程分析,揭示不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特征,为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出"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2个概念,分析了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产业与城市化过程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水平的关联情况,将四川省21个市州划分为3类:一致响应型、偏R(2)响应型、偏R(3)响应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逐步回归法确定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关联因素,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密度、空间集聚能力、人口集聚能力和城镇体系水平是影响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据此对不同类型区域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对一致响应型区域统筹城乡经济,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偏R(2)响应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控制城市规模,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对偏R(3)响应型区域应调整城镇体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