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利用石河子气象站1997—2006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石河子近10a无霜期的长短以及10℃、15℃、2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时数,界限温度积温等热量指标。分析得出:近10a无霜期明显延长;10℃、15℃、20℃的界限温度的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大部分增加;活动积温显著增多。指出近10a是石河子热量最丰富的时期,并分析了近10a石河子热量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可能影响。为科学评估石河子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棉花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疆喀什市气象局197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P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喀什市热量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a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并于2000年发生了增暖性突变;无霜期明显延长,于1999年从一个相对偏短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长期;各界限温度积温和持续日数均呈增加趋势;0℃积温在2004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20℃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均在1999年发生了突变,其它各级农业界限温度出现日期、持续日数及活动积温未出现气候突变现象。喀什市热量资源整体增加趋势对农业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3.
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9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农作物生长季界限温度的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以此为当地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探讨因升温所带来的利弊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各界限温度普遍存在始日提前、终日椎后,持续时间延长,积温明显增多的变化趋势。〉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1d,活动积温趋势增加340℃·d;≥5℃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3d,积温趋势增加359℃·d;≥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2d,积温趋势增加305℃·d;≥2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8d,积温趋势增加326℃·d。初(终)日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城市早(晚)于乡村、南部早(晚)于北部;不同界限温度下的积温变化特征为城市多于乡村、南部多于北部。  相似文献   

4.
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8-2009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农作物生长季界限温度的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以此为地方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调解农业种植结构,掌握因升温所带来的利弊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各界限温度普遍存在始日提前、终日推后,持续时间延长,积温明显增多的变化趋势。≥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1 d,活动积温趋势增加340 ℃?d;≥5℃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3 d,积温趋势增加359℃?d;≥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2 d,积温趋势增加305 ℃?d;≥20 ℃持续日数趋势延长8 d,积温趋势增加326 ℃?d。初(终)日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城市早(晚)于乡村、南部早(晚)于北部;不同界限温度下的积温变化特征为城市多于乡村、南部多于北部。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疆且末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整编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距平分析等方法,分析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来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10℃积温明显增加;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10、15、20℃初日提前,终日稳定推后,持续日数增加;无霜期延长。且末荒漠与绿洲热量资源若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农业自然生产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博乐市、精河县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91—2020年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气候倾向率、突变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0 a博州地区热量资源变化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棉花生育期月平均气温、≥10℃积温呈明显上升趋势,≥35℃高温日数呈缓慢增加趋势;初霜期延后,终霜期提前,无霜期延长;日照时数呈缓慢增加趋势。(2)棉花生育期平均气温、≥10℃积温、无霜期的突变,博乐分别发生在2005、2008、2008年,精河分别发生在2005、2005、2011年,突变后两地平均气温分别增加0.6、1.2℃,≥10℃积温分别增加247.1、334.4℃·d,无霜期分别延长13.6、11.4 d;棉花生育期日数呈现增加趋势,博乐市、精河县变化趋势率分别为1.9、7.5 d/10 a。(3)相关分析表明,平均气温、10℃积温越高,棉花各发育期越提前,生育期越长;35℃高温日数越多,现蕾期、开花期、裂铃期越提前;无霜期越长、日照条件越好,对棉花生长越有利。(4)气候变化对博州地区棉花生产以有利为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1990年以来鲁南地区热量资源变化情况,将资料分为近15 a(1991—2005)及前30 a(1961-1990年)两组,用K-W检验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并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估算未来气候变暖时热量资源的变化。结果表明:1991-2005年鲁南地区与前30 a相比,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0℃及≥10℃积温及持续日数明显增加,无霜期明显延长,热量资源显著增加。当未来气候变暖时,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0℃积温将增加308~309℃.d,持续日数延长15~16天,≥10℃积温将增加235~248℃.d,持续日数延长6~8天,无霜期将延长9~14天。  相似文献   

8.
2011年农六师垦区棉花皮棉单产高于历年17.5%,为显著的丰产年份。通过对棉花生育期内温度、降水、积温和无霜期的比较和分析,得出垦区棉花获得高产的气象条件主要是:逸10益积温偏高,各生育阶段热量充足,全年无霜期长;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与本地气象条件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品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黑龙江省6个站点的1961-201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利用5 d滑动平均法对该省≥0℃、10℃界限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黑龙江省≥0℃、10℃起始日期均呈提前趋势,分别为平均每10 a提前1.9、1.3 d。≥0℃、10℃终止日期均呈推迟趋势,分别为每10 a推迟1.2、0.6 d。稳定通过≥0℃积温历年平均值为2 961.7℃,倾向率为39.0℃/10a,呈递增趋势;通过≥0℃持续日数历年平均为204 d,倾向率为3.1 d/10a,呈递增趋势。稳定通过≥10℃积温历年平均值为2 515.3℃,倾向率为37.4℃/10a,呈递增趋势;稳定通过≥10℃持续日数历年平均为135 d,倾向率为2.0 d/10a,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10年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a-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阿勒泰地区近50a日平均气温稳定≥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初日在空间分布上呈中部平原早,西部、东部山区晚的格局,≥10℃终日的空间分布与≥10℃初日的大体相反,≥10℃的持续日数和积温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中部向外递减的特征。≥10℃的初日趋势略提前,≥10℃终日呈推后趋势,≥10℃的持续日数和积温分别以1.5d/(10a)和59.3℃/(10a)的倾向率呈增加趋势。突变分析表明,积温在1976年发生了一次增加的突变。在50a里,1993—2010年是热量和持续日数增幅最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