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合作趋向及港资进入内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  周辉 《热带地理》1997,17(2):122-130
本文讨论香港与内地进行经济合作基础与环境,分析了“九七”后两地经济合作的新趋向及港资进入内地将采取的基本策略,并对如何更好地引导港资进入内地提出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Tl1eincreaseindomeSticmarkotalonecouldnotachieveeconon1icgrowthti1atChinaexpenencedinthel98os.Chinahasanaverageannualgrowthrateofl4.3perwtinthepenodofl978-l99o,whichisoneofthehighestinAsiaandtheworId.Sucl1highecononticgrowthhasbamachievedthrougheconon1icrefon11sandglobalizationofitseconomy.TheglobaliZationofitseconon1yisanintentionaleffortoftheopa1policyadoPtedinl978.BecauseofthelrlOCationaladvantage,itisnotsuI`Prisingtofindthateconomicgrowthofthecoastalprovincesisfasterthanililandprovince…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才 《地理学报》1995,50(2):185-191
我国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本文从总结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我国经济地理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认真总结已有的经济地理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经济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我国经济区一直未能正常、稳定地形成和发展,是认识和体制上的障碍。划分大经济区要着眼远景发展方向;照顾自然区域单元的完整性和自然资源的协调性;考虑经济结构相对完整和专业化特点突出,要有大的经济中心和统一的交通运输网络;适当照顾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的完整性等原则。对比众家方案,从而提出把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新疆、西藏九大经济区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5.
Econowhcropon,inabroadsense,referst0thearealunitofecononucactvities.TherearevarioustyPesofeconomicropons.Accordingtotheterrit0nalscope,China'scomprehensiveec0nonucroponhasfourlevels,andtheyaremacroeconomicrop0ns,provincialeconondcropons,intra-provincialro…  相似文献   

6.
An examination of the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ded 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 (EJV) invest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79 to 1985 indicates that foreign EJV investment was highly concentrated in the coastal region, in the more developed areas of the provinces, and in large cities. The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differed between economic sectors and between countries of origin of investment. Although foreign EJV investment became spatially more dispersed through time, the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regions and backward areas in China remained limited.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建设河西经济带对开发大西北,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缩小东西部差异,减轻人口压力及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亚五国是我国西出的首站,是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国家,中国与中亚的贸易投资合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地缘经济空间的拓展,对“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从地缘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中亚五国经济总量的发展变化,中亚五国的贸易环境及其与中国贸易的成效,以及中亚五国的营商环境和中国对中亚各国投资的成效。主要结论如下: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环境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仍需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国对中亚不同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呈同向发展的趋势;中国与中亚国家正在形成能源资源进口与民用品出口的格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不平衡,呈现出国别差异较大、个别行业分布过于集中的特点,可能会加大中国对中亚国家贸易投资的风险。为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因国施策,进一步发挥各方潜力,扩大贸易投资规模;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鼓励双向投资,提高贸易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与中亚共同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贸易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人口、资源、牛态环境三方面探讨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并指出了经济地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海岛县经济区及其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耀光 《地理研究》1998,17(3):289-288
在我国海岛县经济类型(或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划分出我国海岛经济区的框架,以我国北方海岛县经济区为重点,探讨海岛经济区的划分方法,提出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笔者系统地分析了1978年以来地域经济结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联系率、集中指数、最高与最低水平差距度量其区域经济结构变化规律,阐述了改革开放对地域结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合理性,归纳为:(1)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决定地域经济结构变化的合理性;(2)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地域分布变化复杂,有正反(即平衡和不平衡)两方面的趋势;(3)沿海潜在的区位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向周边和全国不断扩散是影响经济地域分布变化的两个主导因素;(4)积极的不平衡是地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前奏;(5)改革开放的长期性决定了地域经济结构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产业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华直接投资研究,对于进一步吸引东南亚华人资本,正确引导华人资本的流向,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探讨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华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与转移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其区位选择模型,进而深入剖析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晖  汤进华 《热带地理》2003,23(4):350-353
研究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和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并与全国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呈多样化特征;②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就业结构的基本形式为"一三二"型,产值结构的基本形式为"二三一"型,表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产投比看,第二产业效益相对为优,而农业效益低下;从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看,无论就业结构还是产值结构都与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的基本形式相一致,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相比差距明显,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相似文献   

14.
物流场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志国 《地理学报》1990,45(1):90-101
本文提出存在于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场”现象——物流场及其运动规律的一种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利用物流场与对应区域的生产和社会发展相互关系,来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问题。并对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物流场以及交通运输经济若干问题作了一个探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经济地域结构与区域能源战略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彦  樊杰 《地理科学》1994,14(3):202-210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面对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英美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及我国同类教材改革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10a来,英美诸国使用的经济地理教材可被概括为理论分析型、部门分析型、实际问题型和综合型.我国面向21世纪经济地理教材应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在理论选择上以可适用理论为主,尽量反映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理论成果,在教材组织上应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此外,在教材编写中应树立严谨的学风,给学生以样板.  相似文献   

18.
THE TYPHOON DISASTERS AND RELATED EFFECTS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iltreductionNatraldisasterisoneofthemajorglobalproblemswithwhichmankindarefacingnowadays,andtrphoondisasterisespeciallyatyPeofgJobaldisasterwiththehighestoccurrencefequencyandmostseriousimpaCt(').AccordingtoStatistics[l],onearth,8otoloOtroPicalcyconesoccurredeveryyear,andcausedanaverageeconowhclossof6to7billionU.S.dolIarsandacasualtyof2O,ooopeople.ThedisaSterscausedbyafeWtaphoonsweremuchmoreaStorushing.Forexample,atropicalstormoccurredinNovemberl97oandanotherinAPrill99lhitBangladesha…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企业2005~2015年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项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国家选择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不回避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倾向于开拓新的国家市场;相反,民营企业倾向投资政治风险低的国家,投资与中国贸易联系紧密、相对市场规模较大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差异,为中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贺灿飞  陈颖 《地理科学》1997,17(3):193-200
对港澳地区在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转移做了上分析,表明了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趋向于沿海地区和与这这有特殊社会文化联系的区位,同时更有向中西部和北部转移的趋势,决定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投资空间模式和转移态势的因素是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率,劳动力因素,经济开放度,与沿海的经济距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