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质论评》1987,33(1):101-101
我国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的地质工作者在含煤地层的古生物学、沉积相;煤岩学、有机地球化学、煤地质学、煤成气及煤田地质勘探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迎接1987年将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  相似文献   

2.
关于震旦系的时限及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地层学、古生物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震旦系的时限、范围及划分等问题备受广大地质工作者关注。它涉及到中国晚前寒武纪的详细划分、震旦纪的建立和完善及其时、空位置的确定、地质发展经历以及国际(洲际)对比等诸多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国内自70年代初的“震...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地质协调计划(IGCP)中的太平洋地区的硅质沉积物部分在太平洋海盆及环太平洋造山带中,正如本文序论中所述那样,广泛分布着各种地质时代中的海成硅质沉积物。这些硅质沉积物大部都属于生物成因的,在研究它们的产状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变化过程中,有必要与地质、古生物、址球化学等各领域的专家们共同探讨,以求得对其起源及进化的理解。因之必须把太平洋周围各国的研究工作者召集在一起,以便对他们各自地区的硅质岩进行对比研究。从以上观点出发,以运用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刊物《Palaeoworld》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自2006年开始由世界著名出版社Elsevier出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从2013年起《Palaeoworld》正式成为SCI刊物,被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收录(SCI-Expanded)。《Palaeoworld》主要发表以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为主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面向广大地球科学工作者以及对演化生物学、历史地质学等感兴趣的专家和学生。发表文章主要包括以下领域:各门类化石  相似文献   

5.
<正> 为在青少年中间普及和宣传地质古生物学知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关心和热爱地质古生物事业,让他们今后能致力于地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国古生物学会与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于1986年7月18—27日,在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古生物学夏令营》。参加这届夏令营的营员共80人,他们是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浙江及江苏等地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1 2月 1 0日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在北京授予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本培教授第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该奖是面向全国地质工作者的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刘本培教授 1 95 2年从清华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后 ,一直从事高等学校的地质教育与科研工作。刘本培教授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和大地构造学领域都有良好建树 ,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 ,主编专著、文集 8部。其中 ,藏北冈瓦纳型 Eury-desma冷水动物群、侏罗—白垩纪降温事件、中国海西—印支期构造古地理、滇西古特提斯多岛洋模型和南天山构造演化等…  相似文献   

7.
燕山地区震旦亚界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934年,高振西教授对蓟县震旦地层进行了研究。解放后,我国地质工作者从岩石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质学等角度,对该区震旦亚界进行了详细探讨。近年,国外不少地质学家亦先后来我国参观震旦亚界地层。为了提高对晚前寒武纪地层的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中国化石双壳类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基础资料的积累到向基础理论方向发展和关门自守到走向世界的过程,逐渐摆脱了“标准化石”和从属地位,走上古生物学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我国几代双壳类古生物学工作者们的努力,中国各地质时期的双壳类组成总貌和双壳类化石的层序地层学已经得到揭示和确定,双壳类的起源、演化、埋葬、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或探讨。双壳类古生物学已经并正在积极而有效地指导或支持地质生产。顾知微院士是我国化石双壳类学科最重要的承传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5~17日在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的浙江东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地质公园、化石保护以及出版等行业和美国、乌克兰和香港地区的近八十个单位四百五十多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这次年会。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浙江自然博物馆和东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10.
古王 《地层学杂志》2006,30(4):383-384
“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最高组织机构“国际古生物学协会”(IPA)的系列学术年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世界古生物学科最高级别的大会。本届大会于2006年6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州中华恐龙园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11.
正郝诒纯(1920—2001)湖北咸宁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等。她长期致力于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中新生代地层和古海洋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古生物学特别是微体古生物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尹赞勋院士诞辰100周年,以此文来纪念尹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功绩.尹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之一,他博学多才,不仅仅在古生物学,而且还在地质学的其他分支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在法国学习古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而且他还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第一个发掘和研究了中国洞穴沉积以外的第四纪地层和化石;他对大同火山、镜泊湖、北京房山云水洞的研究都是原创性的,成为后世研究的楷模;他主编的中国地层表和中国地层表续编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必读书籍.此外,尹先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板块构造的学者.尹赞勋先生始终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他帮助和鼓励年轻人学习,并且与他们分享他自己的资料和观点.我认为尹赞勋先生不仅仅是地质学家的杰出代表,而且是他同时代学者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2,22(4):297-305
今年是尹赞勋院士诞辰100周年,以此文来纪念尹先生对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功绩。尹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之一,他博学多才,不仅仅在古生物学,而且还在地质学的其他分支中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在法国学习古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而且他还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第一个发掘和研究中国洞穴沉积以外的第四纪地层和化石;他对大同火山,镜泊湖,北京房山云水洞的研究都是原创性的,成为后世研究的楷模;他主编的中国地层表和中国地层表续编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必读书籍。此外,尹先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板块构造的学者。尹赞勋先生始终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运输了帮助和鼓励年轻人学习,并且与他们分享他自己的资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4月3日,“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中心主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学科带头人、著名古植物学家孙革教授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孙革教授196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博  相似文献   

15.
正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2021年7月9~14日,由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承办,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世界地质》和《Global Geology》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举行。大会主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古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跃武教授共同担任。  相似文献   

16.
从1929年至200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走过了80年的漫长历史,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同时又是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近八十年来,古生物学会在团结广大会员、组织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弘扬科学文化以及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广大古生物学工作者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创新进取,在基础研究、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学术出版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于200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  相似文献   

17.
本学报系不定期刊物,以大专学生、教师、地质工程师及其他地质工作者为对象。主要内容为介绍北京地质学院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也刊载院内外专家的特约稿件和科学报告,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质学、地貌学、地史学、古生物学、矿床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学、测量学、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学及地球物理勘探、探矿工程学、地球化学以及数理化各基础科学的论文。  相似文献   

18.
<正>GBDB在线数据库(Geobiodiversity Database,http://www.geobiodiversity.com)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数据库和GIS技术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多用户协同的数字化科研平台(樊隽轩等,2011)。这一平台得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长期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严老与省古生物学会——祝贺严坤元总工程师九十华诞安徽省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79年4月。严老是省古生物学会创始人之一,首任理事长。学会创始之初,任安徽省地质局总工程师的严老,工作十分繁忙,但仍心系地质找矿中的基础地质及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工作。在筹建省古生...  相似文献   

20.
第28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已於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华盛顿D.C召开。大会期间,共举行了十四个方面的科学讨论会,即:时空中的沉积壳、油、汽、煤与矿床资源,地表与近地表作用,应用地质科学,时空中的结晶壳,构造作用,时空中的地幔与(地)核,矿物学,地质学与社会问题,地质学史,古生物学,数学地质,比较古生物学,一般性(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