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沿海片鳃科(后鳃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鳃科(Arminidae=Pleurophyllidiadae) 是一群营底栖生活的后鳃类软体动物,种类较多,世界各暖海都有分布,常见于潮间带滩涂至潮下带,直至水深260米之间。作者过去在潮间带生态调查和采集中,仅见到少数几种;在整理、鉴定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标本时,发现这科动物在底牺生物拖网样品中比较常见,种类也较多,而且其中大部分种类在我国尚未报道过。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潮间带采集的标本以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所获得的标本写成本文。 迄今已知,片鳃科共有4属,我国已报道的仅有2属5种,本文共报告20种,隶属于3属、4亚属,其中有8种是新种,7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在这些种类中有3种广泛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区,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海多毛纲缨鳃虫目(Sabellida)龙介虫科(Serpulidae)和螺旋虫科(Spirorbidae)是污损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作者近年来补充采集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已陆续报道龙介虫科近51种。本文是第三篇报道,共鉴定龙介虫科8属12种、螺旋虫科7属12种。其中有10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有*者系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
蛇首螺科(Colubrariidae)是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嵌线螺总科中的一个科,对此科的分类位置学者间各有不同,有的放在嵌线科,有的放在蛾螺科或单独一科。Fischer(1887)和Thiele(1931)将Colubraria属放在法螺属Charonis中的Sectio,迄今仍然如此,但多数是放在嵌线螺总科中,18世纪记载此科种类多数放在Triton属内。 此科动物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岩石、沙质和泥沙质的海底,有不少种类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水域。在中国沿海分布的北限为浙江南部,迄今为止在潮间带尚未发现有生活的种类分布。关于对此科的研究,迄今仅有一些零星报道,缺乏系统的记载,作者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多年来搜集到的标本作了整理,鉴定出2属7种,其中有两新种和1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海多毛纲龙介虫科(石灰虫科)Serpulidae的分类区系,除吴宝铃和陈木(1985,1991)、陈木和吴宝铃(1978,1980)发表过6个新种以及杨德渐和孙瑞平(1988)作过一些常见种报道外,迄今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作者近年来调查补采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共鉴定龙介虫科盘管虫属28种,其中11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海洋浮游生物,我们通常会想到它们可以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氧气。通过研究和分析,科学家们发现,浮游生物的特点并非仅限于此。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动物,还有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漂浮于海洋中的各种微生物。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学家搭乘"塔拉"号科考帆船漂洋过海,历时三年半时间在全球210处海洋科考点采集了大约35000种浮游生物标本。通过对所采集标本的深入分析,科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西沙群岛棘皮动物研究报告的续编——海星纲。材料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采集的标本,其中大部分标本是作者自己于1958年在该岛调查时所采获。海星纲标本共374个,经过研究鉴定,分隶于7科, 15属和17种。其中有一新种,有8种在我国属首次记录(下列名录中有*号者)。 我们在西沙群岛所采的海星纲种类不多,这是由于我们过去的采集工作局限于潮间带的缘故。如果能在潮下带进行采集调查,种数肯定会增加很多。  相似文献   

7.
东海蛾螺科(软体动物:腹足纲)一新记录属和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整理分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历年采集的蛾螺科标本,发现了在东海大陆架生物资源调查时于冲绳海槽水深850—1685m深海处采集的3号蛾螺科标本。经研究发现为一新记录属深海蛾螺属Bathyancistrolepis的一新记录种车轴深海蛾螺Bathyancistrolepis trochoideus(Dall,1907)。文中对其贝壳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齿舌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中国沿海汇螺科Potamididae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本文采用国际上最新的分类系统,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积累的汇螺科标本进行系统性的形态分类学研究,共整理鉴定出汇螺科动物5属18种,将分别进行研究报道.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沿海汇螺科、塔蟹守螺属Pirenella共9个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  相似文献   

9.
荔枝螺属Thais,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骨螺科(Muricidae)。本属动物主要生活在潮间带的岩石上或石砾间。过去对荔枝螺属虽有些零星报道,但缺乏系统研究。作者通过整理分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骨螺科标本,共鉴定出荔枝螺属20种,其中2种在中国沿海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肋脊螺科(Costellariidae)属软体动物腹足纲、前鰓亚纲、新腹足目。以前本科动物大多被列入笔螺科(Mitridae)中的一个亚科,而目前已有一些学者(Cernohorsky,1978),(Abbott & Dance,1983),( Springsteen & Leobrera,1986)根据它的齿舌和外部形态等特征将它分列为一个独立的科。本科动物在国内尚无人作过系统的研究,仅有一些零星报道。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査搜集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初步鉴定出13个种,分隶于1属3亚属,其中6种在中国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唇口目、无囊亚目、枝室超科(Order Cheilostomata;Suborder Anasca; Superfamily Cellularinoidea) 的双胞苔虫科(Bicellariellidae Levinsen,1909)的种类十分丰富,它的成员从潮间带至4000 多米的深海海底,从热带海洋到寒冷的极地海域,都有广泛的分布。 双胞苔虫科群体通常直立,有时多少平卧(recumbent),甚至松散被覆(encrusting)在基质上。分枝多数为双列,有时单列或多列。个虫(zooids)通常钙化弱,但几丁化强。在一列个虫中,每一个虫从其前位个虫的背面末端生出,故个虫末端多少重叠在其后续个虫的始端部分上。前膜(frontal membranes)通常大,常占个虫整个前表面,但有时较小,始端裸壁发达。个虫两侧通常内卷,整个个虫常呈陀螺形。刺通常存在,有端刺(distalspines)和侧刺(lateral spines)。有柄鸟头体(pedunculated avicularia)为双胞苔虫科所特有。有时无刺也无鸟头体。卵胞通常存在。群体分歧方式和粗胞苔虫科(Family Scrupocellariellidae)不同(图1):两支子分枝的内列个虫来自不同的虫室。为了叙述方便,可用字母统一标注与分歧有关的个虫。A是准备分岐的两个交替排列的始位个虫。B是与A连续交替、位于分枝另一侧的末位个虫。E是与分歧中轴密切相关的后续个虫,称为轴个虫;C与D是Y状分枝的一枝(子分枝)的外列个虫,分别是A和B的直接后续个虫,在形状上它们与A和B一致,与A和B的区别在于它们彼此分歧,以便让其他两个后续个虫E和F嵌在它们中间。E来自A,位于A的内侧,F来自B,位于B的内侧,即群体分枝分歧后的两支子分枝的内列(个虫)来自不同的个虫: F来自B,G来自E。这是双胞苔虫科的分歧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西沙群岛潮间带的后鳃类软体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过去仅有零星报道,计有:张玺、齐钟彦和张玺与本文作者记载的19种。为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潮间带栖息的后鳃类,给我国沿海软体动物区系和潮间带生物生态的研究提供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年三次在西沙群岛潮间带调查所获得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共42种,分隶于14科,25属。其中有2新种,19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 在42种中,属环热带种的2种:黑指纹海兔,斧壳海兔;属西太平洋热带种的10种:凹穴踊螺、枣螺、东方枣螺、卵圆月华螺、美丽全缘侧鳃、条凸卷足海牛、素色舌尾海牛、天青叶海牛、无饰燕尾海牛、多肉翼簔海牛;属印度-太平洋热带种的20种:四带枣螺、柱形阿里螺、阿地螺、隐肺螺、截尾海兔、燕尾海牛、眼斑多叶鳃、缘六鳃、波叶海牛、斑刺海牛、被球片海牛、革质扁海牛、粟斑扁海牛、薄片扁海牛、革皮星背海牛、黑枝鳃海牛、叶海牛、丘凸叶海牛、华贵叶海牛、鸡冠卷足海牛;属我国沿海地方种的4种:西沙凹缘侧鳃、红斑舌尾海牛、西沙舌尾海牛、西沙瘤背海牛。在这些种类中,31种是中国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共有种。可见,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为热带、亚热带区系,与日本南部沿海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这些种类中分布到海南岛的有19种,向北分布到台湾沿岸的仅有4种。可见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区系极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部近海涟虫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涟虫类(Cumacea)是甲壳动物软甲类中的一个目,与端足目、等足目等同属囊虾类(Peracarida)。其形态构造较为独特(图1),头部与前3或4胸节愈合,留下5或4个活动胸节,外覆以膨大的头胸甲,其侧缘与胸足紧密结合,形成封闭的鳃室。鳃叶附于第1颚足宽大的外肢上。腹部细长呈链状,许多种类缺少尾节,雌性腹肢完全退化。大部分涟虫埋栖于海底泥沙中,属底栖生物。许多涟虫在交配期或夜间离开海底沉积,到水层中营游泳生 活,所以浮游生物拖网中也常能大量采到。涟虫也是鱼类和大型甲壳类食物的组成部分。 最早记载的涟虫是 Lepichin于1780年报道的 Oniscus scorpioides ,即现在的蝎形针尾涟虫 Diastylis scorpioides。第二例有关涟虫的报道是 Colone Montagu 于1804年所作。H. Milne-Edwards于1828年为此种建立了Cuma属,涟虫类 Cumacea一词的名称即来源于此。按常规,涟虫目的名称应从最早发表的属名,即针尾涟虫属(Diastylis),但因源于Cuma属的 Cumacea一名已被广泛应用和接受,不便更改,散仍保留Cumacea一名。 现今涟虫目已知共有近800种(Robert,190),分隶于11科,100多属,大多分布在0-500m之间,也见于大洋深渊底(如发现于爪哇海沟的 Makrokylindrus halis Jone,1969,栖息深度可达7160m)。关于中国近海的涟虫,以往研究较少,台湾省曾有少量报道,华北的涟虫仅罗玛金娜(JIOMAKИHA)于1960年报道过8种(其中1个未定种)。由于涟虫埋栖于泥沙之中,其分布范围局限性较大。涟虫的地方性种(endemic species)较多。搞清我国涟虫目的种类组成,对底栖生物生态学、浮游动物学、动物地理学以及鱼类食性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报道了我国北部涟虫目15种,分隶于6科、13属。其中有3个新种:舌突圆涟虫Cyclaspis linguiloba sp.nov.、六刺丽涟虫 Lamprops hexaspinula sp. nov.、二齿半尖额涟虫 Hemileucon bidentatus sp.nov;7个新纪录是卵圆涟虫 Bodotria ovalis、宽甲古涟虫 Eocuma lata、蛇头女针涟虫 Gynodiastylis anguicephala、梭形驼背涟虫 Campylaspis fusiformis、笨凸背涟虫 Campylaspis amblyoda、光亮拟涟虫 Cumella arguta、和太平洋方甲涟虫 Eudorella pacifica。另外,罗玛金娜1960年报道的新变种脊腹异涟虫 Heterocuma sarsi var. costata应为萨氏异涟虫 Heterocwma sarsi 的同物异名。 本文所研究的标本均采自长江口以北的中国近海,主要为底栖生物海底表面采泥、拖网和浮游生物拖网取样所获,个别的为潮间带采集所得。体长的测量自头胸甲前缘至尾节末端(不包括尾节端刺),如果不存在尾节,则至第6腹节末端。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西沙群岛棘皮动物研究报告的继续部分。研究了蛇尾类标本598个,包括38种,分隶16属,8科和3目。其中有两个新种,名为单色大刺蛇尾Macrophiothrix unicolor sp nov.和短瘤腕蛇尾Ophiotylos brevipes sp.nov.,12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6.
唇口目、无囊亚目的枝室类苔虫(Division Cellularina)通常包括5科:小隔苔虫科(Farciminariidae)、粗胞苔虫科(Scrupocellariidae)、双胞苔虫科(Bicellariellidae)、戎胞苔虫科(Euoplozoidae)和端口苔虫科(Epistomidae)。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从底栖拖网和潮间带搜集的标本中,已发现小隔苔虫科1属1种,粗胞苔虫科5属31种,双胞苔虫科8属41种,端口苔虫科1属1种;戎胞苔虫科至今尚未获得标本。Mawatari[1973:Studies on Japanese Anascan Bryozoa.2.Division Scruparina. Bull. Nat. Sci. Mus. Tokyo,16(4):605-624.] 提出把 Brettia 属和 Eucratea 属从微室类的Scrupariidae中分出,归于枝室类。根据这两属的出芽类型及群体的一般特征。它们与 Scruparia 属区别显著,而与枝室类的 Bugulella 属、Beania属近似。因此我们认为, Mawatari的意见是可取的。由于我们至今尚未获得 Brettia 和 Eucratea 两属的标本,故本文不予论述。 粗胞苔虫科是枝室类苔虫的两个大科之一;种类十分丰富。其主要特征是:群体直立或稍松散葡匐,通常在分枝分歧处有关节。个虫多列或双列。前、侧鸟头体通常存在。除三胞苔虫属 Tricellaria Fleming,1828外,背面都有振鞭体或鸟头体,刺通常存在。口上卵胞。本科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前膜上面覆盖一根盖刺(scutum),它是刺的变形,其形状多种多样。 在研究枝室类苔虫时,首先要弄清它们分枝的分歧方式,亦即弄清个虫在分枝分歧处的排列方式。所有枝室类苔虫在分枝分歧处群体结构大致相同,但个虫排列方式各异。一支双列分枝的分岐是通过个虫数目的一分为二来完成的。分岐进行的方式,一般是母节间部(parent internode)相对应的两个连续交替的个虫各自接续两个末位后生个虫(distal successor zooids)。为叙述方便,可用字母统一标注与分歧有关的个虫。A是准备分歧的两个交替排列的始位个虫(proximal zooid),B是与A连续交替、位于分枝另一侧的末位个虫(distal zooid)。E是与分枝中轴密切相关的后续个虫(successor zooids),称为轴个虫(axillary zooid)。C和D是“Y”状分枝的一枝(子分枝daughter branch)的外列个虫,分別是A和B的直接后续个虫,在形状上它们与A和B一致。与A和B的区别在于它们彼此分岐,以便让其他两个后续个虫E和F嵌在它们中间。E来自A,位于A的内侧,F来自B,位于B的内侧,也就是说,群体分枝分歧后的两支子分枝的内列个虫来自不同的个虫:F来自B,G来自E。这是双胞苔虫科的分岐模式(图1:2)。 粗胞苔虫科的分岐模式与双胞苔虫科不同。在祖胞苔虫科,末位个虫B发育成为单列,从始位个虫A分出两个子个虫C和E,因此与A接续的不是B而是C和E。C是A的末位后续个虫,在A的外侧分出,发育成为单列。E是A的始位后续个虫,在A的内侧分出。E分出个虫F和G,因此从A长出完整的分枝。此分枝与群体分枝具有相同的外列和内列,分别称为B列、C列,而G和F分别形成A侧枝的内列和B侧枝的内列。因此,粗胞苔虫科在群体分枝分岐时产生的两支子分枝的内列来白同一个虫,轴个虫E产生F和G(图1:1)。 不同种类分岐方式不同。分岐方式在区別种属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里就本文涉及的种类,将粗胞苔虫科的分歧类型概述如下。 粗胞苔虫科有9属,在我国已发现5属。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沙群岛海产蓝藻类的种类极为丰富。但迄今为止除黎尚豪报导过西沙群岛永兴岛的陆生习性的27种蓝藻外,尚未见过任何报告。本文为西沙群岛海产蓝藻类研究的第一部分。根据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75年和1976年在西沙群岛采集的,计127号。本文仅报道11种,隶于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的6属,其中4种在我国为海产蓝藻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8.
发脊螺科(Trichotropidae)属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帆螺总科(Calyptacea)。此科动物种类不多,但分布甚广,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至水深千余米的海底都有发现。但在我国过去研究不多。 我们整理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采到的标本,经鉴定共计4种,隶属3属、2亚属、其中两种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隔鳃类(Septibranchia)又称孔螂超科(Poromyacea),由孔螂科(Poromyidae)、旋心蛤科(Verticordiidae)和杓蛤科(Cuspidariidae)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呼吸器官——鳃已经退化,在外套腔中产生了隔膜,隔膜具有一定数量的小孔,呼吸的水流通过这些小孔进入隔膜腔内。鳃的消失也导致食性的改变,多数双壳类以鳃滤取食物,而隔鳃类却都是肉食性者,它们是双壳类在演化上比较特殊的一群。隔鰓类全为海产,在潮间带没有其踪迹,在深水区其种类多、数量大,是双壳类中的主要类群,标本的采集要由调查船进行。本文所鉴定的材料是1957年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下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全国海域进行的历次底栖生物调査中所获得。 对中国近海的杓蛤从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曾报道Cuspidaria chinensis (张玺、齐钟彦,1960), Cardiomy sinica (徐凤山,1980)产于中国近海,然而我们至今未采到前者的标本。本文记述了14种杓蛤,其中13种在中国近海是首次记录。在这些种中,发现于南海的有7种,东海有9种,其中4种是东海、南海所共有;黄海只发现2种。 杓蛤科,两壳不等,左壳大于右壳,壳的后部通常延伸成喙状。外韧带很弱,内韧带通常附着于铰合部的匙状着带板上,有时有一钙化韧带片附于内韧带上。铰合齿变化较大,但除个别情况外,右壳的后侧齿通常是恒定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Feldmann(1938)的评述,管枝藻目的系统分类研究工作始于Schmitz(1879),他首先创建了“group” Siphonocladaceae(发表名为Siphonocladiaceae)。又据Egerod(1952)的研究,Schmitz的“group”事实上只是一个科,Feldmann(1938),Fritsch(1947)及其他人把管枝藻目的创建者归诸Schmitz是错误的。Schmitz在此科中收容了法囊藻(Valonia),肋叶藻(Anadyomene),小网藻(Microdictyon),刚毛藻(Cladophora),硬毛藻(Chaetomorpha),黑孢藻(Pithophora),气球藻(Botrydium)和暂定的网叶藻(Struvea)以及他的新属管枝藻(Siphonocladus)。De Toni(1889)将Schmitz的管枝藻科的各属分散在Order Confervoideae的刚毛藻科的刚毛藻亚科(Cladophoreae)、绵枝藻亚科(Spongocladieae)、小网藻亚科(Microdictyeae)、肋叶藻亚科(Anadyomene)和法囊藻亚科(Valonieae)中。Blackman and Tansley(1902)简历管藻目时下分管藻亚目(Siphoneae)包括无分隔的种类和管枝藻亚目(Siphonocladeae)包括分隔的种类;后者由孢根藻科(Gomontiaceae),刚毛藻科(Cladophoraceae),环藻科(Sphaeropleaceae)和法囊藻科(Valoniaceae)等四个科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